中行原油宝事件若处理不好会不会发生失去信任挤兑提存款现象?
想多了。中航原油宝事件肯定会对中行的声誉有着影响的。其实已经在4月23日的股市价格中反映出来了,中国银行A股和h股集体走低市值蒸发超过150亿元,其中A股下跌1.98%,H股下跌1.37%。那么至此之后还有更大的影响吗?我看未必呀,应该不会再有大的波澜了。
1.绝对不会发生挤兑事件。中国银行是全国四大行之一,而此次涉及的投资者可能仅仅有几千人,不足1万人。那么同中国银行大几千万的客户来讲,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另外此次涉及到的是另类投资事件,还不是寻常的理财产品或者存款产品,所以对普通存款者没有任何影响。为什么会有客户去挤兑呢?
2.把中国银行作为全国四大行之一,还是有着无与伦比的银行实力,其背后是有着国有信用在做背书的。难道中国银行出这事,其他三大行就不会出此类事情吗?客户即使挤兑,那么存款放到哪里去呢?还不是放到同等国有背景的其他银行中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客户也是没有选择权的。连中国银行都不相信存款的安全,那么也不会有更多的银行值得相信了。
3.本身受到原油,外汇,黄金等产品的另类投资产品,其风险性就是非常高的。从一定程度上讲,投资者的风险测试等级也应该是能承受高风险的。不论是未来是中行的问题,还是投资者自负的问题。出了纠纷之后,只有律师和诉讼去解决吧,要么只能相信监管部门,给出一个公立的答复。
4.而存款完全可不同了,它是由国家法律保证下来的。如果银行违反承存款的安全性承诺,那整体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全部会隐藏其中完全丧失。另外现在有了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又加了一层客户保护体系。所以有着这三层保护措施,为什么因为一次事件,就会发生挤兑存款呢?
5.未来处理的好不好?同中国银行的挤兑存款没有任何关联,但很有可能同中国银行的声誉有关。此次中国银行在事情发生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可能会令投资者大为不满。但是投资者的律师介入后,未来真相如何还原,事情如何纠正,我们拭目以待。
6.未来即使中行担负所有责任,有机构已经发表研究报告,估计中行将做出2~5亿元的坏账,拨备占整体税前盈利的1%~2%,涉及到的金额也大约仅有3.7~5亿元人民币。这远远低估于市场原估值的300亿人民币,而且针对中国银行的经营利润来说,那也确实是1‰。对中行够不出任何实质性的经营坏账影响以及损失。
其实只有不讲法律,不讲公平,采取的措施是蛮不讲理和不遵守承诺,这才有可能导致客户逐步逐步不再相信。
其实这给我们很多理财投资者提了一个大大的醒,德先生之前反复强调过的,不要去看购买渠道,也不要去相信购买渠道,要穿透看你的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到底看看是怎么样。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是正好配比?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中行原油宝事件若处理不好会不会发生失去信任挤兑提存款现象?
大家好,我是金融小白,是一名银行从业人员。
最近这两天中行原油宝事件可以说是刷屏各大门户网站,广大投资者强烈中行平仓的时间点,与中行有类似产品的工行、建行早在4月14日前后就已经跑路换仓,在平仓之前的一周内广大投资者也确实收到了中行的短信和手机银行风险提示,但更多的投资者认为中行已经在进行换仓操作了,因此并没有在意相关风险提示,直到4月20日穿仓,令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甚至倒欠中行一大笔钱。
事件发生后,已经有不少投资者组建了维权微信群,打算形成合力向监管部门投诉,经小白从同业了解到,目前很多地区中行网点已经接到相关部门的转投诉,中行95566电话客户已经受理大批量的投诉信息。根据接近中行的相关人士了解到,中行已经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各机构做好投资者安抚工作,预计后续将有后续的处理方案,让我们拭目以待,希望中行能够拿出国有大行的风范,妥善处理好此次事件。
说句实在话,这次事件对中行影响还是蛮大的,但是个人认为还远远没有发展到挤兑的情况,以下是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中行综合实力强大。中国银行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背后依靠国家信用,市值超过万亿人民币,也是我国第一家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自1989年以来连续31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
第二,盈利能力强劲。多年来中国银行净利润均超过1000亿,2019年净利润高达1874亿元,即使此次中行认栽,根据网上曝光公开的数据预估损失在300多亿元,吃下这笔损失对中行来说问题不大。
第三,老百姓口碑较好。小白也是中国银行的一名客户,总体来说感觉中行的服务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外币业务,很多外币只能在中国银行兑换。在广大老百姓心目中,中行还是值得信赖的,至少目前还是。
第四,中行是我国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目前中行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在老外心目中,中国银行的认可度在中资银行中是最高的,也从侧面反映出中行的实力。
实事求是的说,此次事件给中行带来了比较大的声誉风险,虽然中行已经连续多次发布相关公告,但广大投资者并不买账。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个月内,中行将疲惫应付各类的投诉乃至诉讼。但中行作为国家银行,拥有国家信用,因此个人认为不会出现挤兑等极端现象得发生。中行原油宝事件若处理不好会不会发生失去信任挤兑提存款现象?
先不说会不会发生挤兑现象,有新闻说今天中行股票市值缩水了150多亿,就是热效反应之一。其次,原油事件,中行慎重发言欠慎重,全国网民热议这一世界之最,辨护者有之,声讨者也众。最直接的观感:中行在广大储户心目中的信誉大受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再者,窃以为,客户是上帝,是衣食父母。任何不以服务对象(上帝)为重的单位和个人,无论你多伟大多高贵背景有多深,终将被历史唾弃。
中行原油宝事件若处理不好会不会发生失去信任挤兑提存款现象?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没有必要去中行挤兑,但是此次事件影响巨大、亏损巨大,很容易给中行储户造成中行亏损严重的印象,所以挤兑真的有可能被不明真相的储户带动起来。
首先,据说此次中行持有2万手多头,一手等于1000桶原油,最后的结算价格是-266美元,按照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计算,此次原油宝客户供给倒贴372亿元。
而事件发生之后,中行已经给部分投资者发去了“讨债”短信,要求投资者补齐3倍保证金,如果逾期未缴会上报征信。意思很明确,中行希望由客户自行承担这次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但是目前来看,投资者大多对中行补缴保证金的“呼吁”置之不理,因为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投资者本身也没有能力承担。再加上昨天某市中行的行长被监管部门约谈了,估计下一步会进入调查期,划分投资者和中行分担这次损失的责任。因此,到底如何划分损失责任还是由监管部门调查完毕再说吧。
正是因为这372亿元的损失现在无法定性,才有可能有不明真相的储户认为中行经营中出现风险,从来带动更多的人挤兑。
我的意见是完全没有必要首先原油投资不同于银行存款,投资可能被割韭菜甚至是连根拔起,但是存款是受50万存款保险制度所保障的,不能混为一谈,即使出现风险,本息50万以下的存款也会无条件兑付。
- 另一方面,中行2019年的净利润是2019亿元,即使最后损失全部由中行来承担,这区区300多个亿在中行眼里还算不上什么。
中行原油宝事件若处理不好会不会发生失去信任挤兑提存款现象?
中行原油宝事件,很可能根本就无法处理好,但是这样也不会引发大家到中国银行集中取款。
先简单回顾一下中行原油宝事件,4月20日晚上10点,中国银行暂停了客户的原油宝交易业务,结果5月期美国原油价格暴跌到-37.63美元,经中国银行与美国芝加哥交易所确认,不存在系统问题,因此中国银行给原油宝投资客户发送信息,要求投资者按-266元人民币进行结算,导致很多原油宝投资客户出现巨额损失,有的不但把投资本金亏光,还要倒赔中国银行几百万元。
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业务其实是一款挂钩美国原油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它属于一种高风险投资,很多投资者在五月期石油价格跌至10美元以下的时候,买入了大量的投机单,但是由于临近期货交割日期,价格暴跌后没有对手盘,导致强制平仓失效,这属于非常重大的理财损失,现在投资者和中国银行正在进行交涉。
这种情况发生后,对中国银行的金融业务肯定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这种产品属于银行的高风险理财产品,和中国银行的普通存款业务有着严格的界限区隔,不会对中国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产生影响,因此是不会引发用户到银行集中取款的。
而且这种理财产品和传统的银行低风险理财产品也不一样,虽然都是打破了刚性兑付的产品,但是这种产品,因为挂钩了高风险的期货资产,因此投资风险非常高,发生亏损的几率也非常大,即便在平时炒石油的玩家,出现亏损也是家常便饭。
这次事件之所以出现了升级现象,主要就是因为亏损额度太大,根据网上报道的消息,个别人投资损失可能高达几百万元,但是真正受到影响的投资者数量应该非常有限,因为购买中国银行原油宝的客户占比非常低,全国算下来估计最多也只有几百人。
其实真正产生损失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有着较长的高风险投资经历,是看到原油价格暴跌后想炒底,就类似于股票上炒作可能退市的公司差不多,但是它们对有些规则掌握不精,再加上中国银行移仓换月时间太靠后,因此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这个事情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作为投资人对风险一定要有敬畏心理
中行原油宝事件若处理不好会不会发生失去信任挤兑提存款现象?
中行原油宝事件若处理不好,会不会发生挤兑提存款现象?
不会!
中国银行会对存款大户进行安抚承诺,小户不用处理。
大储户会认为有银行方承诺,没必要提走存款,况且银行是国有的,不相信银行难道还不相信国家?所以大户不会挤兑提款。
而小储户都会觉得,这次中行原油宝事件,损失的不是自己,没必要去帮别人找事啊,就这点存款,难道银行会赖掉不成?
原油宝事件受损失的客户统共才5千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最终的结局是自认倒霉!
因为原油宝的小损失户可能会认为,大损失户会去讨说法,到时,共同享受讨回的结果就行了,就算讨不来任何结果,损失也没他们的大,比较起来还是幸运户呢!又何必冲到银行闹腾呢,不划算的!
而大损失户沉浸在绝望的心情中不能自拔,后悔自己太大意太贪了,所以造成现在的局面,回头仔细研究所有的细节,找出漏洞了,请律师写状子打官司,这官司一拖好几个月,到时人们早忘了原油宝事件了,国人的关注点又被新的事件吸引过去了,谁还记得还有个原油宝事件呢!
综合以上分析,中行原油宝事件,不会发生挤兑潮的!受损失户顶多在网上质疑一下,掀不起大浪的,提问者杞人忧天,太没有江湖经历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