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让多少贷款人绝望,你怎么看?

为什么要绝望呢?现在我们应该说:已经走出了最绝望的时刻,现在是走向希望的未来,且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政策会帮助我们挽回损失。

1.最绝望的时刻是永远在路上,不知道何时到达终点。在2月初到2月的中中下旬,那是最绝望的时刻,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疫情会延续多久,什么时候到达顶峰?不知道我们能不能不能战胜它?不知道我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战胜它?最关键的是不知道我们坚持多久,或者我们咬咬牙,还能再坚持多久?这才是最绝望的时刻。

2.现在我们已经走出来了。首先我们自己没有患病,没有被感染,这已经是让人欢欣雀跃的事情。其次我们坚持住啊,也没有破产,也没有被赶出家门。贷款逾期了可以去面对他,解决他,但并不至于让我们一蹶不振啊。第三,现在可以复工返工了,我们可以继续做事情了,我们可以继续挣钱了。那么在解决贷款的问题上不就有了未来的希望了吗?

3.现在具体在复工返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好好的听新闻联播,好好的去研究国家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好好的去打听跟自己贷款相关的银行及政府各类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国家也非常明白,走出疫情挽回损失,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就如同德先生在之前预测的,国家地方还有各个行业主管部门都在不停的研究各项具体扶持政策。

例如浙江省开始发放消费券了,刺激大家去消费。例如央行又一次降准,给中小企业发放低息贷款,而且门槛会放的非常低。例如社保部门可以暂缓社保缴纳,例如税务部门可以暂缓税务缴纳,同时还可以办理前两个月的退税。

4.那么具体到各类贷款上,我们也来分析分析。

A.如果是房贷,估计后续各银行还会出措施,在前个两个月房贷预期都会进行宽限处理。所以不用太过担心,逾期就显示逾期了,等政策出来再解决呗。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银行敢在此时去收房子,去法院告借款人。

B.如果是车贷或者其他消费贷。那不行就把汽车卖掉呗。将消费支出压缩。为什么一个家庭一定要需要一部车子呢?拥有过使用过就挺好的,养一部车每年最少多花2万多元,其实是一件非常费钱的事。

C.如果是小企业经营贷,那就更不用担心了,之前银保监会已经出台过政策,如果到期无法还款的,可以办理直接续贷。而且利率还可以降低。

D.如果是目前手头现金流不足的,刚刚央行进行了降准,要求各个银行大力做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贷款,利率还低,贷款门槛也低。赶快去周边的银行去问政策去,靠上政策就可以申请贷款了,就解决现金流问题了。

经过德先生一分析,是不是乐观很多?记住:走出疫情,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国家出政策,银行拿资金,地方去补贴,行业协会去呼吁。

不要仅仅是低着头走路,一定要抬起头来看方向。很多新的扶持出来了,快快去学习去!

现在多好啊,补偿式消费也来了,只要开门的饭店,个个生意都挺好。快快工作,快快做生意,将前两个月的损失补回来吧。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一场疫情让多少贷款人绝望,你怎么看?

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我经营一家小花店租金3千块,每个月辛辛苦苦也能赚个五千左右,老公上班月薪也有四五千,老家有栋门面楼出租年租金也有五万。2019.10月份我们家刚刚首付20来万买了房子,每个月要还房贷4200,没买房之前我自己借了5万块网贷每个月要还4千多,还有平时刷信用卡消费每个月要还一千几百的,正常来说家庭的收入应付贷款和生活是完全没问题的,可2020年春节期间突然爆发的这场疫情杀得我们措手不及,可以说给各行各业带来灭顶之灾,疫情期间99%的店铺都不能开门营业,我们花店每年靠情人节、三八节赚个万把块今年也都泡汤了,现在我生意做不了没有了收入只靠老公和家里那点租金确实入不敷出,每天接收银行的各种催收信息,房租要交,保险又准备到期,一身债务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晚上想这些事情都睡不着很是焦虑而绝望,平时大手大脚惯了现在不得不学会节俭了,也不知道这种日子何时是头,但愿疫情早日结束让我们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吧。

一场疫情让多少贷款人绝望,你怎么看?

让人绝望的不是疫情,而是对未来的信心。这场疫情让我失业了,我每个月背负着6000多块的房贷,确实很有压力。可是我并没有绝望,相反我看到了机会。这次疫情真的是一种很大的危机,危机危机就是危险中也有机会。

我2月份失业在家,疫情期间也不可能出去找工作。所幸我就在家捣腾自己的东西,从二月到现在,几乎每天没日没夜的写自己的东西。经常是早上8点起来,然后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才睡。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努力,现在初有成果。我自己是一个软件开发码农,写了十几年的软件了。自从2015年进入期货行业,我就开始迷上了期货。在工作之余,我就会研究策略,研究算法。因为这几年的工作主要就是写交易系统的代码,所以对期货的规则和算法都了解了不少。

同时也看到程序化交易的机会,如果有好的策略,那么从期货市场赚钱并不是那么难。在失业的这一个多月里,我有充足的时间把之前想写但一直没有时间写的策略。写完又做了充分的测试后,现在已经开始上实盘测试,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这次疫情不但没有让失业的我绝望,相反我庆幸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失业在家的这段时间,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我相信等疫情过去,我美好的未来也会到来的。

一场疫情让多少贷款人绝望,你怎么看?

2020年疫情,到底是谁家欢喜,谁家愁,就可谁手上有现金流!

因这场疫情导致贷款还不上的人数其实没有想象的大;

根据我们的了解,还不上款的重灾区人群多为以下几种类型:

1、私营企业主

有点是因为公司贷款要还,结果疫情一来,现金流断裂,贷款还不上。

这波人讲面临破产、拍卖个人名下房产、汽车等固定资产的情况。当然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这也为很多人,抄底这些优质资产提供了好机会。

2、疫情前,大笔消费的个人

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主,还有个人。

特别是年前,很多人购置了车子房子,结果年后,疫情一来,收入跟不上,也会面临还款压力。不过,这一步人,可以通过拨打各贷款银行的电话,申请推迟还款,是可以的。

总结:

1、这次疫情,对于没有现金流的人来说,估计市场灾难。对于手上有钱的人来说,是抄底的好时机。

2、疫情给我们的经验是,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激进式发展,要根据自己的资金能力来做规划。

希望以上分享对你有用!欢迎各位评论交流!

看完两件事:

如果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可否请帮我个忙:

1、点赞:让更多有同样问题的人看到这个内容,也让他们受益!

2、关注:为你推送更多有关股权合伙、股权融资、股权激励方面的干货!

创业者阅—— 一个在“融资+股权”上全面赋能创业者的“私董会”!

一场疫情让多少贷款人绝望,你怎么看?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绝望,我说说我小区周围一个普通中餐店吧,老板和我很熟,大概了解了一下。

坐标成都,餐饮小老板,加盟成都大众中餐温鸭子,店面地址:成都地铁1号线广度站。

2019年3月开业,一直勉强度日,盈亏平衡。

店面200平,二楼有阁层,员工7个加两个厨师,一个收银共10人。

老板流动资金招行房屋抵押授信,随借随还额度100万。

1月21日应社区和街道办要求关门停业,直到今天3月14日还为开门,老板准备转让店铺。

每月开支员工工资:7个服务员、洗碗工以、墩子工等每人平均3000元,包吃,社保以及其他费用实际开支4000元每人。合计28000元,厨师和收银工资合计17000元,员工工资没有45000元。

房屋租金32000元。其余水电气没有开支合计10000元。

即老板每月刚性开支45000+32000+10000=87000元。

连续两个月未有营业收入,老板已经和员工协商了工资事宜,员工也表示理解,目前店面转让中。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一场疫情让多少贷款人绝望,你怎么看?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多年以后忆往昔,依然会五味杂陈。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国家的处理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正确的。武汉第一时间封城,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链,全国各省都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农村地区,村委会天天大喇叭进行抗疫宣传,村民们自发的不再走村窜巷,并采取了封村措施。

本是最热闹繁华的春节,街道上已经冷冷清清,大家都选择了家里蹲,多洗手、勤通风,出口戴口罩,不给社会添乱。我们以前经常看到很多媒体、很多公知说中国人素质差,这次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纪律性、团结性和真正的高素质。

没有恐慌,没有抢购,没有混乱,而这些,恰恰是现在欧洲国家正在发生的!

当然,为了应对疫情,每个人都作出了牺牲,一线抗疫人员和志愿者们,不顾自己的安危,为抗击疫情冲锋陷阵,让人钦佩!

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看着他憔悴的身影,无不让每个中国人潸然落泪!

以此同时,春节假期延长了,各企业复工时间推迟了,很多人确实日子过得艰难,本身就有房贷、车贷等各种贷压得喘不过气来,本身就没有什么存款,因为停工,没有收入,贷款还不了,造成逾期,有些人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这种痛苦,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试想,如果每个人都只想自己的贷款,完全不顾防控大局,然后造成了疫情扩散,假设自己被感染了,还可能感染给自己的家人,严重的可能连命都丢了,命都丢了,那吃饭问题还重要吗?

所幸的是,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防疫,现在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全国新增数已经降至了个位数,疫情已经到了收尾期,全国复产复工已经全面到来。两个月没收入,贷款逾期了,这些都不是事,都会过去的,只要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一切都会好的。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每个中国人,都能度过这一关,这是必定的,我坚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