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降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对市场会有什么积极影响呢?
证监会降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受益的也仅仅只有证券公司,想来想去对于股民没有任何附加影响,对于实业公司也没有什么利好。其实这家公司成立已经非常久了,但对于证券市场的作用,还是作用非常小,影响也不大。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国有独资公司。在2005年成立,所有收入来源都是从其管辖的证券公司收取,包括交易经手费到20%,证券公司营业收入的0.5%~3.5%,冻结资金的利息,证券公司破产清偿的收入。从这几个收入来源一分析,明显可以得出旱涝保收,多进少出。这么多年积累的基金收入数量以及所产生的衍生利润,应该是非常之丰厚的。
成立15年来,真正与投资者相关的三次事情,也就是担任了三家退市上市公司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管理人。包括万福生科、海联讯、欣泰电器这三个案例的先行赔付。在这三个破产案例中,投资者保护基金作为投资人的代表,将追讨的债权委托给基金,最后作为债权人对这三家公司进行追讨损失,在得到补偿后,按照比例再分配给投资人。所以基金公司实质上最终是不会出任何钱的。那他不就只变成了每年只收钱,不支出的一家特殊类型的公司吗?
经过这15年,我们大致可以估算出,证券投资者基金公司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收入,那么在此情况下继续维持很高的收入比例,对于证券公司的经营压力也确实是比较大。此次降低收费比例,也是一种藏富于证券公司的一种做法。如果证券公司在释放更多收入的情况下,给投资者再提供一些优惠,也算是变相惠及投资者了。
那么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首先是证券公司板块肯定大大的利好。别忘了,最高可以增加证券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8%噢。那么对净利润率的提升也是非常显著的。当然对于证券公司估值也要重新修订。不可避免的向上调整啊。
其实大家一直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家非常赚钱的公司唉。但是他未来是不是会真正落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将基金真正的运作起来,在中小投资者发生被欺诈时,可以先行赔付?有收入一定得有点支出吧。这样才能在保护投资人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啊。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证监会降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对市场会有什么积极影响呢?
这是周末证券公司获得的最大的一个利好。直接利好券商。从通知的文字来看,就是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避免疫情影响经济扩大。
1、基金来源
这个基金是如何来的呢,主要是以下构成。 (1)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在风险基金分别达到规定的上限后,交易经手费的20%纳入基金。 (2)所有在中国境内注册的证券公司,按其营业收入的0.5--5%缴纳基金,经营管理和运作水平较差、风险较高的证券公司,应当按较高比例缴纳基金;各证券公司的具体缴纳比例由基金公司根据证券公司风险状况确定后,报中国证监会批准,并按年进行调整;证券公司缴纳的基金在其营业成本中支出。 (3)发行股票、可转债等证券时,申购冻结资金的利息收入。 (4)依法向有关责任方追偿所得和从证券公司破产清算中受偿收入。 (5)国内外机构、组织及个人的捐赠。 (6)其他合法收入。
也就是说是证券公司收入的一定比例上交,这有点类似银行的储备金。目前市场交易活跃前提下,各大机构都在加仓操作,这对于券商带来收入上升支撑。
2、等于给证券公司降准
预计行业2019年度缴纳金额将下降8%,2020年度缴纳金额将下降45%,有利于更好发挥金融逆周期调节作用,减少证券公司经营成本,缓解疫情影响,更好支持证券行业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我们都知道,每次降低存款储备金率,对银行和金融板块是一个巨大利好,因为这可以释放更大的流动性,让市场有充足的货币进行时经济活动。 那么就是给证券公司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目的就是给证券公司降低缴纳比例,来促进其现金流以及运营成本。 这个政策对证券板块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 相当于央行给定向证券公司将准,道理差不多。 3、后期券商看好
从无论是从现在的券商板块,技术面还是基本面都有了,券商板块儿更大程度上涨的基础。 周五券商板块的集体回调,给了大家很大的不确定性持仓,但是周五的这个政策发布等于把券商板块的预期利好再次加码。 从最新公布的2月份,券商财务快报来看。全体券商,板块类公司,2月份都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远远超预期获得了收入以及利润。 在全球各央行都在纷纷竞赛降息的时候,未来我估计我们应对更大的方式应该是灵活的财政政策,也就是从税收角度去考虑问题。 未来还会有更多灵活的税收手段,会陆续出台,比如我们股民都期盼的印花税等等。 任何一段牛市的走强券商绝对是才第1波,开始拉动的板块儿,现在已经连续差不多十几天的万亿成交,已经表明了市场的态度。
结论:这是对券商板块的较大利好,对未来券商板块的走势形成一个助推。
证监会降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对市场会有什么积极影响呢?
其实,证监会已经在通知里说的很清楚了:
大家看公告的内容,就可以知道,这个措施对市场的影响主要是针对证券行业的,属于间接影响,目的是“为增强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证券公司经营活动的暂时性影响”,所以积极影响主要是对证券公司有好处。
国家设置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让投资者增强投资的信心,让投资者无后顾之忧。如果证券公司倒闭或者出现证券公司违规侵害投资者资产的情况,那么基金就会按照比例赔付给投资者。现在降低缴纳比例主要是因为疫情,为了降低疫情对实体的暂时性影响。我印象中,之前只有万福生科造假的时候,动用过这个基金,对部分投资者进行了赔偿,其他的没太多关注。
这东西其实就跟银行的那个存款准备金一样,证监会调整证券公司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比例,那么等于证券公司少交了钱,就相应的减少了证券公司经营成本,而在资本市场,证券行业轻装上阵了,自然可以更好支持证券行业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所以,说白了,这是证监会和其他行业一样,为了给实体经济减负的一项措施,直接利好证券股,对其他行业是间接利好。
欢迎关注和点赞,一起交流投资和理财经验。
证监会降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对市场会有什么积极影响呢?
首先国家设置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让投资者增强投资的信心,让投资者无后顾之忧。
万一那个证券公司倒闭或者出现证券公司违规侵害投资者资产的情况,那么必基金就会按照比例赔付给投资者。目的是为了让广大投资者把心放在肚子里,安心点。
那么现在降低这个其实主要是因为疫情,为了降低疫情对实体的暂时性影响。
其实现在法律法规在不断的完善和违法成本的增加,就算降低投资者也不必担心。
那么有没有什么积极的影响呢?
我们可以试着理解为本来有大一笔钱是不能动的,死钱。现在把这一笔钱中的一部分拿出来,变成活的。你说有没有影响呢?😂😂😂
个人理解为可以认为是利好消息,只是不算大利好而已,还是有积极影响的。
希望能帮到你😜
本人喜欢炒股,聊股。喜欢的兄弟们可以关注下本人,觉得有点点帮助的可以点点赞🤗
证监会降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对市场会有什么积极影响呢?
证监会降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这件事,肯定是积极影响,向市场传递了资本管理层促进市场降成本,提高效率,加强投资者保护的政策导向性,显然是有利于市场走好,直接受益者证券公司。
投资者保护制度建设加快,投资者保护落到实处首先来看清楚投资者保护基金和缴纳比例是怎么回事:
为建立防范和处置证券公司风险的长效机制,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证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有序、健康发展,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6月30日联合发布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国家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是建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长效机制的主要措施。也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
14年过去了,2019年12月27日,证监会刚刚公布了相关规定,时隔不到半年,又减少了证券公司相关缴纳比例,可见对于投资者保护基金这件事力度加大。结合2019年12月28日,备受瞩目的《证券法》修订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通过,2020年3月1日起开始实行,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独立成章,且提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规定了代表人诉讼制度,为市场自律自治提供了更加宽广便利的空间;大幅提高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倍数,极大地提高了对资本市场违法乱纪行为的惩罚成本等来看,管理层是加大了对于投资者保护的工作力度,一项项制度正在落到实处。
直接受益者证券公司降低成本,不会降低投保基金数额,相当于对证券公司提供更多经营资金,相当于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给证券公司降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1)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在风险基金分别达到规定的上限后,交易经手费的20%纳入基金。(2)所有在中国境内注册的证券公司,按其营业收入的0.5--5%缴纳基金,经营管理和运作水平较差、风险较高的证券公司,应当按较高比例缴纳基金;各证券公司的具体缴纳比例由基金公司根据证券公司风险状况确定后,报中国证监会批准,并按年进行调整;证券公司缴纳的基金在其营业成本中支出。2005年成立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10几年过去了,该基金规模已经累积到一个较大数额,此时降低证券公司缴纳比例,并不会降低该基金的有效数额。所有中国证券公司都要按年营业收入的0.5-5%缴纳基金,这个数额非常庞大。
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公司2019年度经营数据进行了统计。133家证券公司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04.83亿元。如果按照1%的比例缴纳投保基金就是36亿元。
证监会调整证券公司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比例,预计行业2019年度缴纳金额将下降8%,2020年度缴纳金额将下降45%,有利于更好发挥金融逆周期调节作用,减少证券公司经营成本,缓解疫情影响,更好支持证券行业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证券公司去年以来获得管理层政策扶持,利好不断,叠加市场成交量,融资额上升利好,证券公司盈利有望在今年持续大幅提升1、市场交投活跃,连续10来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与此同时,融资余额持续保持在万亿以上水平。成交量的放大将给券商的经纪、两融等业务带来业绩增量。
2、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中证协发布了证券业2019年度经营数据,在经历了2018年寒冬后,证券行业业绩在2019年得到显著的提升,据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显示,133家证券公司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04.83亿元,同比增加35%,营收规模仅次于2015年,创历史第二好成绩,实现净利润1230.95亿元,同比大增85%。与此同时,证券业盈利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ROE由2018年的3.56%提升至6.30%,行业杠杆率2016年以来逐渐回升,目前已接近2015年水平。
3、政策面持续宽松。1月下旬,市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大幅度下行,券商板块因较强的β属性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悲观情绪。2月份以来,市场对流动性的宽松预期渐起,券商板块出现较大程度的复苏。近期,证监会发布优化调整后的再融资新规,相比以往规则出现较大幅度的松绑,预计行业再融资、并购重组业务规模将出现一定增长,券商投行业务板块显著受益。当前,行业监管政策仍处于边际放松态势,未来应重点关注市场流动性宽松是否持续超预期。
4、资本市场改革将快马加鞭。相比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对实体企业资金链的扶持更加直接、可操作,因而复工阶段更需要资本市场改革的呵护。展望未来,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场内外衍生品扩容、转融券制度完善将陆续推进,监管风向仍以宽松、扶持为主。对于券商板块而言,资本市场改革的受益已立竿见影。一级市场上,科创板开市带动1月份IPO承销金额同比+228%,再融资新规将直接影响券商4%的营收,券商投行部、私募子公司和另类投资子公司的合作更加紧密。二级市场上,公私募、险资、外资持续流入,为券商的机构经纪、托管及外包业务创造源头活水。
5、全年来看,头部券商发展空间仍值得期待。2020年央行工作会议确立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目标,有助于资本市场资金面维持宽裕。随着证券业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航母级头部呼之欲出,建议长线投资者首要关注头部券商和弹性较大的人口大省券商。
证券公司月线有大周期走牛迹象
证监会降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对市场会有什么积极影响呢?
证监会降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会提高券商业绩,有助于券商个股走强,等于可以助涨指数。
3月6日,证监会宣布,对证券公司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比例进行调整,A类、B类、C类、D类证券公司,分别按照其营业收入的0.5%、0.6%、0.7%、0.7%的比例缴纳2019年度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2020年度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缴纳比例参照执行。
这个调整对券商板块是一个利好,会减少证券公司经营成本,增厚券商利润,证监会预计行业2019年度缴纳金额将下降8%,2020年度缴纳金额将下降45%,将给券商带来十余亿元的利润,相信周一的券商个股会有良好的表现。
新年以后,两市成交放大,已经多个交易日成交过万亿元,成交火爆券商佣金收入大增,券商赚钱不少。
另外券商投行收入也会有很不错的增长。2月14日再融资新规松绑了定增要求;2月28日,证监会对并购重组募集配套资金相关问题进行了解释,与再融资新规进行了衔接;3月1日,新《证券法》实施,提出要稳步推进注册制,创业板注册制被提到议事日程,公司债、企业债发行已率先实施。再融资井喷带来的投行收入大增,注册制改革和IPO常态化也会带来投行收入大涨。券商这几个交易日是涨跌互现,资金分歧较大,如果碰到新的利好刺激,股价走势就会很不一样。
券商是牛市的龙头板块之一,人气一直不错,只要有大资金拉升,市场跟风就会很活跃,但券商流通市值庞大,一旦券商启动出现大涨,对于估值较高的科技股可能是一个潜在利空,资金虹吸效应下,科技股遭遇抛售压力会更加大一点,这是需要注意的。
券商与银行具有一定的联动性,周一如果银行也出现上涨,指数涨幅会偏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