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的繁荣注定短暂?为何说欣欣向荣的越南经济前景并不光明?

为什么要这么说?如果从历史的长河中,哪个国家的繁荣都是短暂的。现在早已进入到文明世界,一个大国旁边的小国,其实也可以繁荣富庶很多年。

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有很多小而富的国家,包括一些小到都不应该成为国家的城邦国家。面对越南,其实人家还不是一个小国。国土面积近33万平方公里,在全球排行第64位,也仅仅比日本、德国小一点。人口达到9620万,世界排名第15位,都属于人口大国了,就这两项指标我们可以看到,何小之有?

我们总认为有一个老观念,在一个大国旁边很难再出现繁荣的小国家。但那都是在国家之间相互争斗,互相攻伐的前提下,都是需要小国向大国臣服,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大国最先进,文明最富强,而小国发展就要相对差一些。但是现在世界早已经做了重大的改变,现在国与国之间是以协作分工,互相扶持发展,相互配合为主的,不再以野蛮的武力以及蛮横的大国身态去阻止小国的发展。

越南终究会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他有着广阔的海岸线,面朝大洋,可以方便快捷的同全球进行贸易和往来。越南地的位置也是相对不错的,背靠南亚腹地,面朝大海及东南诸国,北接我国,自然条件也是非常好,有平原,有大河。

最重要的越南有着年轻的人口(平均年龄只有29岁),足够的劳动力,以及各类开放政策。这3点加起来基本上就能保证,未来有着十几到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期。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花不了太长时间。

虽然现在越南比泰国马来西亚收入要低,但是它比剩下的几个亚洲国家更有文化优势和勤劳的基因。反而他同韩国日本一样,属于儒教文化圈,这个文化圈中的人都是勤奋努力型的,所以早晚也必定成功。

从1991年以来,越南GDP的年均增速高达6.9%。其中西贡增速高达9.42%。德先生去过越南,深深感觉到它离我们的差距就是10~15年,但是他们的GDP增速现在逐步比我们快,越南政府规划2030年要成为中高收入国家,2045年要迈入高收入国家之列。我国也是2019年才刚刚进入中收入国家,越南规划晚我们10年相对也比较合理。

不要再固执己见,拿着过去的老眼光去思考未来的世界。协同开放,才能让我们和我们的邻国都能共同发展,相互走得更稳更快。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小国的繁荣注定短暂?为何说欣欣向荣的越南经济前景并不光明?

谈越南之前,先聊两句东北亚诸国的崛起之路。纵观中日韩3国的经济起飞模式,离不开3点——高投资率、高储蓄(积累)率和以自主为导向的工业化。

1956至1970年工业化期间,日本积累率(企业+个人)占到国民收入的40%,虽然经济长期不景气,但目前日本储蓄率(占GDP比重)仍接近30%,考虑到日本经济的巨大体量(约5万亿美元)和国民高收入(人均每年超过4万美元),其资金总额仍堪称天文数字。

韩国也一样,创造“汉江奇迹”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国储蓄率从1970年的17.4%逐年攀升,到1988年也达到了40.4%。尽管遭受1998年金融危机重创且国内存款利率不断走低,但韩国储蓄率仍保持在30%上下,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平均20%(美英都只有16%左右)仍高得多。

相比之下,越南储蓄率(24.4%)仅与德国(23.3%)基本相当,而远低于东盟31%的平均水平,跟中国的47%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储蓄率长期低位徘徊,最直接后果就是国内资本匮乏,导致越南对外资高度依赖。有数据显示,越南GDP的20%、出口额的70%全靠外资产生和维持。一旦国际资本市场发生较大变化,外资快速流失,越南这种过度外向型经济就可能遭受重创。

另外,越南利用外资的不合理之处还在于外债金额过高,据越媒报道称,截至2018年底,越南外债总额已突破1200亿美元大关,而其外汇储备仅600多亿美元,说其“资不抵债”并不夸张。有数据显示,2017年越南就还本付息高达130多亿美元,外债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而且,低储蓄率虽然表明越南内需旺盛,也有助于短时间内拉动GDP增长(数据上显得“更亮丽”),但是在越南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人均收入还不高的情况下就提前进入“高消费时代”,显然是一种短视行为。

以越南经济发展龙头之一的胡志明市为例,当地职工月均收入约合人民币超过3000元,而该市GDP约合人民币才刚过3000亿元。相比之下,中国上海的职工月均收入2018年还不到8000元,而该市GDP在2018年也接近3.3万亿元。

由此可见——越南最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中国一线城市的近4成,但经济总量还不到后者的十分之一。更糟糕的在于,越南各地区不顾实际情况,硬性要求企业(包括外资)每年薪资上涨5%至20%,此举不但容易催生通货膨胀、抬高物价,还加重了企业负担,甚至降低外资对越南的兴趣。

越南尚未真正富裕(老龄化已经开始),就开始大手大脚地“鼓励消费”,还为暂时的市场繁荣沾沾自喜,这种生产、消费、投资三者之间的失衡与脱节,迟早会让该国尝到苦头。

实际上,中日韩3国发展都有一个核心要素,那就是必须夯实工业化“地基”,并在这一基础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越南却沉迷于可替代性强(比如被越南当做支柱的外资服装业就面临着南亚各国的激烈竞争)、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自身发展重心放在出口外贸和简单加工业上。

目前,越南对外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农产品(包括食品)、轻工业品(服装鞋帽为主)。虽然该国也吸引了三星、本田等国际知名科技企业和制造巨头前来投资建厂,但其在链条中所处位置仍然是技术含量不高的非核心零部件制造(比如手机玻璃屏)以及装配等低端环节。这就好比不能把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看做真正对本国有益的外资一样,这类企业对于促进越南工业化实际帮助不大。

必须承认,寓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于一身的工业化,的确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即便有大量外部援助和充足的外资输血,也需要本国付出巨大努力乃至巨大牺牲。纵观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充满血与泪”,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和风细雨、轻松愉快地实现工业化。

然而,只要这个门槛成功跨过去,后面的道路就将是海阔天空。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劳动力素质低、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产业供应链不完善的越南,若想效仿邻邦实现真正可持续地、有后劲地崛起,就必须狠下心来埋头苦干上几十年,以实现工业化并建立相对完整(具备比较优势)的工业体系,否则的话,越南眼下这种靠外资撑起来的繁荣是不可能持久的。

小国的繁荣注定短暂?为何说欣欣向荣的越南经济前景并不光明?

现在就断言越南的前景是否光明还为时尚早。而且也不够辩证。再者,“短暂”又是如何定义的呢?挪威,丹麦等一些国家已经繁荣了很多年,可它们的国家并不大。新加坡是个小国,能说它不繁荣吗?再者,美国是个大国,美国的繁荣也不过一个世纪而已,现在不是有美国的“衰退论”了吗?所以说,繁荣与国家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繁荣时间的长短也与国家的大小没有概念上的关联性。繁荣首先要走对路,其次政策要符合规律,再者要能调动国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所以说,越南的未来前景是否光明取决于越南自己。

在同一个平台上,一个人的前途是否光明,取决于他的个人努力程度。一个国家是否能强大,则取决于它的动力。我们举个以色列的例子。以色列和众多阿拉伯国家同处于中东地区这个“平台”上。以色列的人口只有区区800万,国土环境和耕地墒情在中东地区是最差的。可是,比以色列大的国家有,比以色列小的国家也有。然而,以色列却能成为中东地区唯一的“现代化国家”。那么,其他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没能做到呢?也许有人会说以色列人有钱,有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汇钱支持。但是,沙特也有钱,但沙特为什么没具有以色列那样的农业,工业和科技体系呢?也许有人说是美国的支持,可是,沙特和美国也是盟友啊!所以说,最主要还是“内因”。以色列的内因是什么呢?首先,以色列人有生存压力,而阿拉伯人却没有。因为,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冲突中,阿拉伯国家可以失败,甚至可以多次的失败。但是,以色列却不能有一次失败,因为,以色列只要失败一次,在中东地区的版图上便没有以色列这个国家了!这就是以色列人强大的最原始动力。

而越南虽然没有以色列那样的生存压力,但越南却有“生活的压力”。因为,在狭窄而又不大的国土(33万平方公里)上,它要养活9500万人口。面对这样的生活压力,越南也就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了!越南这些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虽然GDP总量仍然很低,只有2249.5亿美元,人均GDP只有2350美元。但是,越南往前走的决心却很大。越南在这些年的改开中获益匪浅,它们意识到,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没有一个和世界接轨的软环境,那就没有外资和技术的进入,仅靠体内循环是无法养活那近亿人口的。即便是勉强能糊口,那也无法使越南人民的生活在品质上大幅提高。所以,自2009年开始,越南从思想到政策,从规则到软环境,都有了“颠覆性”的改变。经济也就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自2009年至今,越南的GDP一直保持在6%以上,2018年更是达到了7.08%。今年一季度,越南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外资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硬是将印度挤到了第二的位置。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分析,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印度和越南将成为中低端产业的“世界加工厂”。关于这一点,有一种观点认为,这都是别人吃剩下的“馊饭和剩菜”。其实,那也是饭和菜,是可以“果腹”的。再者,万丈高楼平地起,美国也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今年6月30日,越南和欧盟签署了《欧盟和越南自由贸易协定》,《越南和欧盟投资保护协定》。无疑,这将会促进越南的贸易量,进而促进越南的经济发展。这本来是世界的潮流和方向。但是,却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一种观点认为,越南这样做虽然在短期能使越南的经济有个飞跃式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必然会受到外资的控制,有人甚至将其上升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这种观点其实是不辩证的。这似乎有点“因噎废食”了!这就有点(为了害怕有钱被抢,干脆不挣钱算了!)要知道,毕竟还有9500万人口要“吃喝拉撒”。总不至于害怕将来被制约,现在就躺着“睡大觉”吧!

在现实社会中,总有人习惯于将未来的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理由来阻遏现在的当务之急。其实,事物都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很多矛盾也都是在发展中解决的。尽管越南现在的外资负债率有点高,但它却也是发展过程中的必须。尽管有风险,但它同样也带来了希望。因为,外资的进入通常都伴随着科技和技术的进入。这对越南工业体系的建设绝对没有坏处。越南对外资进入的定位也很清楚。那就是“以轻工业为主,逐渐向重工业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产业过度”。再者,“负债经营”也属于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社会中,依靠牙缝挤出的原始积累而发展成为富翁的人是“少之又少”。国家亦是如此。即便是美国,它现在不也是“借债经营”吗?所以,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能被未来的“可能”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

国家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都是有周期率的。所以,不必太在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繁荣时间”问题。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可以持续二十年,那就是说,那至少幸福了两代人。这难道不可取吗?其实,只要不是“饮鸩止渴”,既使再短暂的经济繁荣都是可取的,也是应该追求的。俗话说“儿女自有儿女福”。未来,他们自然有智慧追求到自己的幸福,所以,家长给孩子留下的最大财富不是钱,而是生活的态度。国家亦是如此。再多的宝藏都会有枯竭的时候,所以,国家走对了路比留下高楼大厦更重要!所以说,越南经济的欣欣向荣景象是否能持久,越南的未来是否光明,与国家的大小无关(事实上越南并不小,近亿人口的国家在世界上本来就屈指可数),而是取决于越南人的心态,取决于越南的政策是否能延续。

小国的繁荣注定短暂?为何说欣欣向荣的越南经济前景并不光明?

一个小型经济体的经济,极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突发事件的影响。这种突发事件,对于大型经济体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但是有的时候,对小型经济体来说却是致命的。

旁解君用此次突发疫情事件为例,来阐述发生突发事件时,越南经济遇到的问题。

由于冠状病毒的爆发,越南的旅游业已经受到了经济上的打击。

虽然世界旅游组织说,现在估计COVID-19冠状病毒对越南旅游业的全面影响,越南的旅游部门已经表示:预计短期和中期将对越南的旅游业造成巨大的破坏。

在三个月内,越南旅游业的直接损失估计将达到30亿至40亿美元。

近年来,越南的旅游业有了显著的增长。越南旅游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有1800多万国际游客到访越南,较2018年增长了16.2%。

中国游客通常占越南所有国际游客的30%以上。随着中国禁止游客出国旅游,越南禁止来自冠状病毒爆发地区的游客入境,这一数字大幅下降。同时,来自其他国家的潜在游客也在流失。

由于旅游业受到重大影响,不同的酒店集团入住率出现了大幅下降——同比分别下降了30%、40%、50%、60%。

越南的许多企业都在准备应对冠状病毒的影响。虽然越南政府没有降低2020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但普遍认为,越南2020年的GDP增长率应该从6.9%的目标下调约1%,降至大约6.0-5.9%。

与此同时,虽然一些跨国企业把生产基地搬迁到越南,但是核心原材料的供应和核心部件仍然是中国提供的。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中国的供应出现了问题,越南的生产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所以,对于一个小型经济体来说,欣欣向荣的发展,不过是依附于大型经济体而已。一旦出现了风吹草动,会对小型经济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打击。

小国的繁荣注定短暂?为何说欣欣向荣的越南经济前景并不光明?

题主的问题是:小国的繁荣注定短暂?为何说欣欣向荣的越南经济前景并不光明?

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小国的繁荣不是注定短暂的。

欧洲著名的小国瑞士就是一个证据。

瑞士人口只有800万,瑞士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并且已经繁荣了大几十年了。

瑞士的主要的产业是金融和制造业,尤其是瑞士手表和瑞士银行在全世界有口皆碑。

即使是二战时期,由于当时的德国为了能够从瑞士那里得到紧缺的零部件和原料都忍住没占领这个国家。

今天,瑞士的GDP是7000亿美元,人均GDP超过8万美元,是世界上人均GDP最多的国家之一。

而瑞士的风景又极为迷人,由于他位于阿尔卑斯山的深处,这里有雪山、有峡谷、有漫山遍野的鲜花,所以旅游业也极为发达。

你看,这个人口少,面积小,位于山区的小国家竟然如此发达,而且发达了这么多年。是不是足以说明小国的繁荣并不会必然短暂的呢?

当然,瑞士能够发展到如此程度,最重要的还是他教育水平很高。

基础教育方面,瑞士是最早实现小学义务教育的国家。高等教育上,瑞士作为一个人口只有800万的小国竟然有4所排名世界前40的大学,发达的高等教育让瑞士获得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同时,瑞士根据自己国家小、人口少的特点,充分利用了全球化,将庞大的外部市场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对外贸易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20%。

为了能够在全球市场上有竞争力,瑞士只在其中几个行业深耕,保持了自己领先的位置,也是瑞士能够持续繁荣的法宝。

回过头再看越南

越南这个国家其实已经不小了,虽然他和我国相比不足我们的1/10,但是把他放到世界范围内去比较的话,越南绝对称得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了。

越南人口达到了上亿,国土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放到欧洲他就是一个排名前几的大国。所谓的大英帝国人口不过6000多万,面积只有二十几万平方公里;而法兰西虽然面积是越南的2倍,但人口也只有6600多万,大约相当于越南人口的7成而已。

欧洲第二人口大国德国面积和越南差不多,人口只有8000多万。

看,这些在世界范围内举足轻重的国家,竟然还比不上越南的体量!

所以,越南并不是一个很小的国家。

  • 越南的经济繁荣会持久下去吗?

目前来看,越南保持现在的繁荣经济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 首先来说,越南的起点低

越南经济起飞始于90年代,但是即使发展了一代人的时间,目前的人均GDP也只有3000美金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比我们北边的蒙古还少。

所以,越南还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

由于起点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稍微有一些跨国公司向他转移产业,都会给这个国家带来非常大的改变。

  • 其次,越南老百姓比较勤劳的。

通过越南战争中,越南人民反对美国、法国的侵略就看得出来这个国家意志力、奋斗精神远超一般国家。

在面对美国持续十几年的侵略中,越南人民不仅挺了下来,为此付出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且成功让美国人从这片土地上无条件撤走了。

可见这,个国家还是挺有奋斗精神的。

  • 最后,越南属于儒家文化圈,他们比较注重培养人才。

儒家文化圈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重视教育,越南也是属于儒家文化圈的国家,所以这个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

于是,在越南也有学区房!

重视教育让越南的老百姓人均受教育水平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高,那么人才的产出率也会远超过那些不重视教育的国家。

这样一来,越南人比其他东南亚国家就有了更好的发展基础。

对越南未来的展望

目前东南亚地区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国家有文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文莱靠资源不能比;新加坡也是儒家文化圈成员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现在是正经八百的发达国家,但是他人口少,船小好调头也不能比;马来西亚大约三成的国民是华人,他们是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目前马来西亚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大约为1.1万美元。

个人认为,越南将来的发展可以对标马来西亚,也就是说人均GDP能够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小国的繁荣注定短暂?为何说欣欣向荣的越南经济前景并不光明?

小国的繁荣怎么会注定是短暂的?这是毫无根据的。目前全球几十个发达国家中,除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韩国的人口超过5000万之外,其余大部分都低于2000万人口,其中像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卢森堡,它的面积只有4440平方公里,人口58万左右。而新加坡,它的面积也仅719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00万,它却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再者,越南也不算是小国家,它的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人口9600多万,这两方面都比德国好。

越南目前的发展水平不高,其2018年GDP只有2249.5亿美元,人均GDP为2350美元左右,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但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较快,基本上能够保持6%以上的中高速增长。

越南人口结构比较年轻,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近年来越南也是外资的青睐之地,从越南公布的数据来看,已经有包括韩国、日本、中国、新加坡、美国等在内的131个国家和地区在越南投资,注册资金高达3465亿美元。越南目前正在走日本、韩国、中国曾经所经历过的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产业转移,发展制造业等,但这种发展也确实存在不稳定因素,越南经济比较依赖外资,如果外资一旦撤出,越南经济想必就也要凉一半。总的来说,越南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不应该小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