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疫情暴发,伊朗死亡率近20%,原油供需会受到冲击吗?

中东地区没能挡住病毒的进攻,迎来疫情“暴发期”。目前阿联酋、伊朗、伊拉克、黎巴嫩、以色列等国均已有确诊新冠肺炎病例。   中东地区形势最严峻的要属伊朗。截至昨日22点,伊朗卫生部门官员表示,伊朗共43人感染新冠肺炎,8人死亡,死亡率高达18%。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周日,伊朗总统鲁哈尼签发命令要求伊朗卫生部长牵头成立一个管理疫情的全国委员会。这个疫情管理全国委员会将由伊朗卫生部长、交通与城市部部长、内政部长、教育部长、科技部长、旅游部长、警察总长、军方总参谋长、伊朗声像组织主席等组成,委员会将举行会议,制定相关应对之策。

现在是一个大宗商品价格极其不稳定的阶段,在病毒的此起彼伏的蔓延期间,因为面对着一个全新的病毒,全球的经济学家以及专业人士也很难预料会持续多久,最终造成多大一个损失。尤其从亚洲开始,到中东也开始爆发了,那么大家对于原油的未来供需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就在这个周末,中东的情况形势急剧恶化,尤其是伊朗,这个产油大国,忽然病毒感染人数急剧增加,而且去世的人数也跃居全球第二。这种不可控的风险因素,造就了大宗商品市场大幅动荡。本来因为我国防控良好,以及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复工返工,全球对未来预期变得正面积极,但此时被欧洲,中东以及美国的病毒发展,又迎头浇上一盆冷水。

现在已经有机构将原油需求增量下调到每天30~40万桶,更有极度悲观者喊出了,仅增一天20万桶,这个数字可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时的需求量。就我国的防疫情况来看,未来实际情况不会变得特别糟,需求萎缩也不至于到这个程度。

那么对于石油的未来价格预估来看,像大幅反弹也是不太可能。国际金融协会中东和北非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在出现公共安全事件之前,曾预估今年的油价平均为每桶60美元,较去年下跌6.25%。但现在可能会修正预测,油价可能会下跌至58或57美元。同时全球需求增长会在40万桶之内。

结果在二十四日到二十五日,全球股市遭受了黑色星期一,国际油价也大幅下跌走低,当日内美油布油一度下跌3.3%。而美油到了52.17美元一桶,不由到了57.1美元一桶。

在1月份,沙特科威特和阿联酋及欧佩克组织就呼吁石油减产以维持价格,但是俄罗斯长时间不做任何反应。目前最新消息是沙特科威特和阿联酋讨论,如果俄罗斯不协助进一步减产,则这三国单独行动,合计减产原油一天30万桶。还有要注意在本周三凌晨5:30公布的美国石油学会(API)每周原油库存报告,看看全球数据和未来趋势预测。

在这个极度不稳的时刻,保持谨慎,保持低仓位,保持对于市场的快速反应是一个最正确的选择。但是预计情况稳定了,后面的预测就相对比较准确,市场就比较明朗了。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中东疫情暴发,伊朗死亡率近20%,原油供需会受到冲击吗?

伊朗的疫情爆发得确实有点迅雷不及掩耳。

它们第一例确诊案例是什么时候报告的?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信。

是2月19日。

这是什么概念?是全球第一例确诊出现1个多月后。

所以,这意味着伊朗的病情报告确诊之前,肯定有了内部传播。

这也是为什么伊朗当天报告出现了确诊病例,同时这两个病患就已经不治身亡。

这反而证明了传播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不然不可能发现就已经是死亡。

截至2月24日,伊朗一共有60例确诊,死亡案例高达12人。

如此高的死亡率其实是不正常的。

要知道韩国有700多例确诊,死亡人数只有7人。这还是其他国家最高的死亡率。

按照韩国的比例推断,伊朗如今的感染者应该有800-1000人。

而伊朗只报道60名确诊者。这其中的几百人哪里去了?

当然还在潜伏着呢!

要么就是伊朗政府有瞒着的现象,要么就是医疗手段还没检测出来,要么就是这些人是无症状的或者根本没去医院。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伊朗未来出现更多确诊案例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否则没法解释为啥伊朗的死亡率接近20%,而其他国家的死亡率只有不到1%。

更危险的是,伊朗的情况已经不仅是该国自己的事情。

黎巴嫩、伊拉克、加拿大乃至阿富汗、巴林和阿联酋,都有从伊朗回来的游客上发现确诊案例的情况。

这说明伊朗已经成为一个中东疫情的爆发点。

虽然伊朗官方没承认,但是这么多不同国家病患都是通过伊朗传染的,就说明了这个现实。

毫无疑问,伊朗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全世界关注并且给予大量援助和支持。

至于说原油受不受到伊朗影响,这倒不会,伊朗早就失去了全球原油定价权了。

现在全球前三的石油生产国是美国俄罗斯和沙特。而且原油也是商品,商品就受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

伊朗在被西方封锁1年多,原油出口每天只有几十万桶,减少了90%,根本影响不到全球油价。

中东疫情暴发,伊朗死亡率近20%,原油供需会受到冲击吗?

新冠病毒肺炎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速度令人担忧,目前阿联酋、伊朗、伊拉克、黎巴嫩、以色列等国均已有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伊朗卫生部门官员表示,伊朗共43人感染新冠肺炎,8人死亡,死亡率高达18%。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周日,伊朗总统鲁哈尼签发命令要求伊朗卫生部长牵头成立一个管理疫情的全国委员会。

中东地区堪称世界经济的动力舱,该地区的石油输出是保障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中东疫情出现爆发,那么首先会对区域内各国的公共卫生系统形成考验。不过,区域内各国经济重心和支撑都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出口,没有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受新冠病毒负面影响会很小。

其二,中东地区并非是新冠病毒的源发地,已经发现的病历大都是输入性病例。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监控和防治,只要应对措施得当,要彻底切断传染源和扩散途径并非难事。所以,该地区在理论上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的周期会很短,而且基本不会影响油气开发和出口。

伊朗是目前中东地区“疫情”最严重的的国家。不过,受美国的石油出口制裁影响,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从去年5月份开始,就连续创下历史新低。当前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在国际能源市场占比和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供应层面上说,中东地区的新冠病毒疫情不他可能影响石油产能和供应量。

但是在需求上,就不好说了。世界经济本来就处于弱势格局,亚洲主要经济大国受疫情影响,制造业发展受影响最大,因此可能进一步放缓经济增长速度。这种不利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石油能源的需求市场,但是时间周期是短期的,真正影响世界能源供需平衡的还是世界经济客观的的大周期调整趋势。

中东疫情暴发,伊朗死亡率近20%,原油供需会受到冲击吗?

伊朗真是祸不单行啊!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屋漏偏逢连阴雨,行船还遇打头风"。正是当下伊朗形势的写照。

伊朗当下的经济不容乐观,自从美国特朗普2018年5月18日单边撕毁伊核协议,对伊朗展开极限制裁以来,伊朗每年对外公布的国民生产GDP总值,2018丶2019年连续两年没有对外公布,伊朗是石油蕴藏大国,在美国以军事和经济霸权的双重打压下,守着金子没钱用,捧着食物缺饭食。

从德黑兰官方卫生部门的报道截止2月23日,伊朗确诊感染冠状病毒43人,已经造成8人死亡,死亡率18%,在所有感染病毒的国家中最高。真的是伊朗国民之不幸!

刚刚过去的两天,伊朗国民议会举行了新的选举,合格登记选民5800万人丶,7100名候选人在全国208个选区举行选举,全国投票参选选民不到3000万,首都德黑兰的投票率只有30%,保守派获得空前胜利,这对于伊朗民众来说,是一个忧大于喜的结果,他预示着保守派将上台执掌下一届政权,伊朗与美国的对抗不会减弱只会增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不会在短时期内停止,伊朗人民将再过一段时间勒紧裤带过日子的生活。

目前,中东地区,伊朗丶以色列丶阿联酋丶黎巴嫩丶伊拉克都宣布有确诊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这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正在渗入中东。

中东是世界石油天然气能源的主要产区,如果疫情在中东流行,必将造成石油生产停产或减产。世界性的灾难将打击世界经济增速的计划。

※伊拉克的检疫人员。

如果疫情只在伊朗,伊拉克,阿联酋,黎巴嫩,以色列5国流行,对世界石油生产的影响还不算很大。这是因为以色列与黎巴嫩没有石油出口,伊朗在美国的制裁下,石油生产每个月只在30~40万桶的周期上巡回,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世界占比份量也很少,世界石油生产的供应几乎没有多大影响,但是,阿联酋丶伊拉克丶伊朗这三个国家加起来的石油出口量对世界的冲击,是具有杀伤力的。

中东的地理位置紧密相连,国与国之间几乎没有多大的缓冲地界,如果上述5国的疫情渗入到周边国家,影响到沙特丶科威特丶卡塔尔等石油主产国家,那就不是石油供需受到冲击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灾难,世界经济将受到巨大冲击,其结果,是不可想象的。

疫情无国界,世界正在团结起来,共同抵御疫情的侵入。中东是产油国家,这些国家都比较富裕,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强大的经济能力,借助他国抗击病毒的经验和技术,防范抵御病毒肆虐。确保石油生产不受影响。

中东疫情暴发,伊朗死亡率近20%,原油供需会受到冲击吗?

2月19日伊朗报告首例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至23日五天累计确诊43例,其中8例死亡。

与此同时,阿联酋报告超过10例,黎巴嫩、以色列、伊拉克、埃及各1例,黎属伊朗输入,伊拉克病例由伊朗输入概率极高。以色列与埃及则是国际航班输入,与伊朗无涉。

当下看,伊朗是中东新冠肺炎疫情重要“策源地”,因其宗教活动聚集、经济政治社会活动密集并与周边国家什叶派交往密切等,还有自身官僚机构和管理水平的原因,加之美国制裁、包括医疗技术信息在内的软硬件缺失,使它陷入当前境地。

即使这样,当下乃至今后一个月内中东疫情对原油供应似无冲击。相反,由于各国防疫加码背景下经济社会活动呆滞,汽油为主的能源需求降低到低水平,世界能源市场油气需求低迷、价格疲软、供应充足将持续。

一、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等海湾油气主产国未受疫情影响,供应正常,OPEC内限产保价派一直在努力促成减产稳价,俄罗斯作为参与方还是倾向于保持产量份额。

二、由于美国的制裁,伊朗原油产出在OPEC内微不足道,在国际市场已经没有发言权,估计其日供应国外的数量在50万桶水平,即使供应清零,国际市场不会受到冲击。

三、目前能源市场三大主力是日产过千万桶的美国、俄罗斯和沙特,海湾石油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在减弱,即使受到一定冲击,其他产油国将增产弥补空缺。

中东疫情暴发,伊朗死亡率近20%,原油供需会受到冲击吗?

影响不会太大,实际上,自从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并重启制裁以来,伊朗的石油产量及出口量早在2019年5月8日后开始就出现了大幅下降趋势,比如说从之前的日平均250万桶-300万桶,下降至目前的30万桶左右。换句话说,以伊朗当前的原油出口情况来看,已经不足以影响国际油价和供应。

伊朗目前的疫情扩散比较严重,自19日一开始出现两例确诊病例很快就病亡了,目前来看伊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超过43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死亡8人,病亡率近20%,这是此次疫情中全球范围内最高的。可能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伊朗的病亡率居高不下?

其实,这与伊朗国内的医疗资源紧缺有关,尤其是近一年下来,伊朗在美国制裁之下,其国内的各种生产生活物资都极其匮乏,去年甚至爆发了因为鸡蛋等生活供需品不足而涨价造成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美国目前对伊朗的金融、能源等领域都进行了史上最严厉的制裁。

总之,伊朗等中东地区的产油国如果大面积爆发疫情扩散,那势必会引发全球能源贸易领域的供需紧张,但由于今年年初以来,我国的疫情影响已经造成对原油大幅的需求减低,这本身就是造成国际油价下跌的重要因素。如果此次疫情持续,不仅影响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肯定会直接导致对原油需求的减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