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体温的额温枪疫情前100多,现在卖400多,算不算哄抬物价?
如果在战争年代,囤积保护生命的商品牟取暴利,这些商家会被立即枪毙的。其实古往今来都会如此处理,但此次国家还没有腾出手来处理而已。“别看现在蹦跶欢,小心秋后拉清单”!
想想当年我们1950年援助朝鲜时,志愿军在前线,需要很多物质和后勤保障,但是有很多黑心商人,就以次充好的提供劣质棉花做衣服,拿陈年粮食做干粮,前面赚取了大钱,后来政府开始清查,不都是进行了严厉刑事处罚,可是要了不少不法商人的命呢!
过去这种额温枪都属于小众商品,它的用途非常窄,基本上是在特殊地方用于特殊时段。但此次因为疫情的主要特征就是发烧,所以额温枪就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我们算算每个小区需要配置,每个写字楼需要配置,也就是说每幢建筑物都需要配置,那他的需求得有多大呀?自然会缺货,缺的厉害,而且缺货的持续时间还会延续比较长。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现货的单位就能看得出企业的道德价值了。如果是有着充分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仍然会按照原定的利润率,原来的价格进行出售,仍然会牟取正常的的利润额。但是没有任何道德的企业,就会进行加价或者故意多设置几层流通环节,包装成合法的商品贸易,进行提价销售。这就是“囤积居奇”!在所有国家,政府都会干涉,说不定直接就将其物资征用。
而那些生产型企业,确实需要加班加点去生产额温枪。在这种加班的状态下,生产成本确实提高了,那么其出厂价也会提升。这都是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如果销售涨幅超过合理的成本上升幅度,那一样是“趁火打劫”。在很多国家有着相关的规定,碰到紧急状态时或者认为有需要,为工厂的生产和物资分配全部由国家接管。
在此次事件平息之后,估计我国也会重新评估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方案和应急机制,其中针对物资的生产,销售以及分配环节,可能会定出详尽的制度。再也不会容许这种乱象的发生了。
其实,企业的果是由企业的因来决定的。即使此时谋取了暴利,如果本着趁人之危的思想去经营企业,昨晚会被社会抛弃,被对手所下套,被员工所唾弃。同时,比比那些捐款的企业家,看看国家在遭受危难时,自己还想着这么龌龊的事情,难道夜深人静的时候,不感到羞愧。看着自己孩子的时候,不觉得不配做父亲,或者不配做人吗?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测体温的额温枪疫情前100多,现在卖400多,算不算哄抬物价?
100多块钱的温枪卖到400多块钱,涨幅达到300%,至于这个算不算哄抬物价,只需要参考湖北洪湖工商部门药店售卖口价的处理结果就知道。
2月5日,洪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洪湖市华康大药房涉嫌哄抬口罩价格行为立案调查。据洪湖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结果显示,洪湖市华康大药房销售一次性口罩38000个,其购进价格0.6元/只,销售价格1元/只,因此被定性为哄抬物价,最终华康大药房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14210元,罚款人民币42630元的处罚。
洪湖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的依据是,华康大药房口罩购销差价额高过《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间有关价格违法行为认定与处理的指导意见》(鄂市监竞争[2020]3号)文件规定的15%标准,涉嫌哄抬价格。
按照湖北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这种做法,0.6元的进价卖1元,涨价达到66%已经被认定为哄抬物价。那么一个体温枪100块钱卖到400块钱,涨幅达到300%,肯定是100%符合哄抬物价行为的。
对于湖北洪湖一元的口罩,很多网友都认为这是非常良心的价格了,1元的价格都被认定为哄抬物价,那么100块钱的体温枪卖到400块钱这种事情要比洪湖卖口罩那家药店严重得多,所以涉嫌哄抬物价行为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就看监管部门如何处理而已。
就算没有湖北洪湖那家卖口罩的药店做参考,单纯从体温枪价格的波动来看,它本身就已经涉嫌哄抬物价行为。
毕竟目前是全国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的关键时期,大部分省份都进入了一级响应状态。进入一级响应状态之后,社会必须保障商品的供应,平抑物价,防止哄抢;严厉打击造谣传谣、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制假售假等行为。
如果商家敢胆违反相关政策规定,违反一级响应状态下的相关要求,那就必须按照价格法有关规定给予顶格处罚,这样才能维护物价的稳定,特别是维护跟疫情有关的战略物资的价格稳定,为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测体温的额温枪疫情前100多,现在卖400多,算不算哄抬物价?
测体温的额温枪在疫情前卖100多,现在卖400多,很明显这就是哄抬物价。
前些天,新闻报道,某药店进购了一批口罩,进价是0.6元一只,按照1元的价格卖出,被定为哄抬物价,利润没没收并被进行了罚款。从口罩的情况来看,卖价比定价高出了66%就被定为哄抬物价了。这个体温枪在疫情前卖100多,那假如进价是80元,现在卖400多,就翻了很多倍了。
但问题的关键是,就算是哄抬物价也买不到啊。比如说口罩,1元就算只抬物价,但是我愿意按受哄抬,1块钱给我100个,买得到吗?买不到的。我从春节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买到口罩,是从一个五金店的老板那里买了五个口罩,一个按5块钱卖给我,这算是哄抬物价吗?我觉得他能按5块一个卖给我已经是很良心的了,这五个口罩成了宝贝,一个口罩我要用几次才扔,看着口罩越来越少,现在都不敢出门。
当然,口罩的单价低,就算是涨幅大,也没有多少钱,但是这个100多涨到400多,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一下子支出更多。但本质上从交易的角度来说,其实是一样的。比如一个1元的口罩卖4元,卖出1万个,就是4万,一个额温枪100元卖400元,只卖出100个,价值也是4万元,对于商家来说,获取的利益是一样的。
但是对于哄抬物价的处罚,其实也是有必要的,主要是作出一种态度,要不然本身物资就紧缺,随意大幅涨价会进行传导,最终最受伤害的还是老百性。通过对个例的处罚,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这样当供给有效的跟上之后,价格才会更加平稳。
测体温的额温枪疫情前100多,现在卖400多,算不算哄抬物价?
其实现在很多都是供应商和部分厂家在提价,我是母婴店,平时店里也卖耳温枪,有进口的博朗,平时博朗我卖318,现在博朗进货价四百多,还得抢,国产耳温枪平时卖两百多,现在进货价也要四百多,所以,我索性就都不卖,不想让那些黑心供应商接机发国难财,不过还是很多门店在卖,只能说严以律己吧。这段时间很多消费者问有没有耳温枪,我都建议去药店卖水银温度计,便宜,还准
测体温的额温枪疫情前100多,现在卖400多,算不算哄抬物价?
疫情100多,现在卖400多,这个肯定是哄抬物价了。
这次疫情,由于要买口罩,我和家人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各种口罩和额温枪的价钱,的确在非常时期,很多人在哄抬物价,赚取高利润。
农历三十那天,我找了不下六家药店,其中四家没有口罩,有两家买到了口罩,一家是平时经常光顾的老店,买到了正常的价格,6元/包,10个/包;有一家是从来没有去过的,刚开始喊价10元/包,我提出质疑后改口8元/包,我明白她是想趁机多赚钱,于是我告诉她别的药店还是原来的价格,并且我要买的不少,她才愿意以原价卖给我。
随着政府要求外出必须戴口罩的通知下达,家里屯积的口罩用得好快,考虑到家人上班和上学后的使用,我开始了在网上查找买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途径。查找网店,已经全部没有货了,问了几个做代购的,只有一个找到了货源,是从越南发货的,价格不便宜,一个要2.5元/个,虽然贵了点,但好在也有货,虽然心痛但还是下了订单,代购说大概要2月4号到货。
口罩还在等待期间,单位轮值开始了,这时上级部门传来好消息,值班人员给予配备口罩,这消息令人惊喜且安心,但同时又告知,由于供不应求,测体温的额温枪严重缺货,没有配备。
由于单位办公室本来人多,且办事人员人来人往,没有额温枪的确不方便,领导发话了,要我们自己找货源。
于是我又象找口罩一样开始了搜索,终于在一个小区群里找到一个购买额温枪的接龙报名,有货,但是很贵,原价199元/个的额温枪,现价要698元/个,翻了3.5倍。。。
后来,越南发货的口罩也没有拿到,说运不到广西,然后朋友圈里也有人在卖一次性医用口罩,5.5元/个,不知道是什么口罩了。
有朋友安慰我,现在是非常时期,人家肯定也要赚钱的,理解吧。
我个人认为,生意人要赚钱是必须的,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除了不能哄抬物价外,赚钱也要有个底线吧!
测体温的额温枪疫情前100多,现在卖400多,算不算哄抬物价?
今天看到新闻进价:进价¥0.6的一个口罩卖了¥1就算哄抬物价、这都四倍了……肯定算哄抬物价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