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平安保险动不动就能月收入上万,主任级别两三万,经理近百万”,这种说法靠谱吗?

坐标郑州。

只要是营销类的岗位,业绩做得好,不管做什么,达到上万收入都是肯定的。别说卖保险了,就是去卖水营销做的好,挣上万元也不是问题啊。

保险岗位是一个比较特殊,尤其是到了主任和经理阶层。他们一方面可以从自己的销售活动中得到提成,另一方面他们可以从管理的业务员身上得到管理收益(类传销层次分配收益结构)。那么这两一块加在一起,其实就构成了他们的总工资。这样大家就理解了为什么保险公司的主任和经理拼命的在发展下线,拼命的在拉人头,拼命的去做培训。最大的刺激因素就是可以从下面人的业绩身上赚取自己的管理收益。

那么销售保险产品能挣多少钱呢?其实我们可以看保险员主要喜欢推销的产品,就能感受到。

1.毫无疑问投资理财保险产品提成最高。所以大家能理解了,为什么很多银行将储户的存款变成保险?很多保险业务员四处推销投连险产品,四处推销万能险产品。原因就是利益啊,他们的扣点最高。

2.长期寿险产品提成第二高。一般来说长期寿险产品缴费期限都在5年到20年之间。保险业务员卖出一单,基本上首年保费的一大部分都是变成了他们的提成。第2年保费部分还能分一点,在之后就与他们没有太多关系了。

3.意外险等一次性消费保险产品提成也不少,而且这个可以做成大批量销售产品。因为他们的保险内容简单,标准化产品,如果推销到一个单位或一个企业,有时候可以一下开出上百单上千单。

整个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收入是极其不稳定,有时候当月收入会很高,有时候收入非常低,平均下来可能有时候还不如上班呢。当他们想去营销新人加入时,给看的都是业绩高的那个月工资表。

保险业务员和主任背后还有很多辛酸的故事呢。

1.有些业务员为了冲业绩,垫钱帮人去买保险,或者自己掏钱买保险,最后工资都变成债务或者保险单了。

2.有些业务员将提成返回大部分给投保人,自己的纯所得所剩无几。

3.有些业务员没有开单,可能某几个月就在喝着西北风度日。

4.为了鼓励业务员干下去,有些主任或者经理自掏腰包给业务员发生活费,未来出单了,才能拿到管理收益啊。

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苦与乐,但是做了营销岗位,就只能强撑着笑脸,在外强冲大头。大家还是要理解保险业务员的。“只见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打”,这就是营销人的真实写照。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让我教你怎么看透金融逻辑和理财中的所有门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做平安保险动不动就能月收入上万,主任级别两三万,经理近百万”,这种说法靠谱吗?

温馨提示:下面的回答,揭露了一些行业赚钱的秘密内幕。如果你不想被保险坑,那一定要看完。且转发一下!

职场学玩赚为你解答。我工作创业12年了,在这12年里的前几年我做的工作,其中一份就是保险。当时是在深圳AIA上班。

从我做保险的经验来看,保险从业人员中月入上万两三万,近百万的这些肯定是有,但绝对不会是大多数。。不要把个案当普遍。。这些收入承诺,绝大多数都是保险公司招聘新人用的噱头。

一、保险这份工作,本质是销售,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好

保险这份工作本质上是销售。

但看看你身边的人,有几个人能把销售做好呢?

即便你参加了保险公司系统专业的培训,其实绝大多数人都还是渣渣,都只是用来垫底的,用来给那些优秀的业务员做衬托用的。

销售做不好,保险卖不出去,没有业绩,哪里来的底薪和提成?

所以,月入上万两三万,近百万,从哪里来?

公司倒贴给你吗?

可能吗?

二、保险行业离职率高

保险公司的人员流失率非常高,甚至有8成到9成。一年留存率不到50%。

这说明什么问题?

要是保险行业的钱这么好赚,怎么这么多人都跑了?

在我的学员中也有人做保险,而且他们是坐柜台的。

连坐柜台的人都要卖保险,你想想看这意味着什么。

说明,业绩不好做,所以才需要全员做销售。

既然业绩不好,哪里有这么多月入上万两三万,近百万??

三、保险业的增长,是靠员工自己给自己买保险。

你在提问所提到的,月入上万,月入两三万,月入百万,甚至月入千万。

我想说这是这些保险公司在招聘时候用的噱头。

保险公司不用收入刺激你,你怎么会去呢?

不用赚大钱刺激你,你怎么会动心呢?

动心就对了!

去就对了!

为啥呢,接着往下看。

根据中国保险学会报告指出,2018年人身险保费中,58.8%是由代理人贡献的,占比近六成,代理人对人身险公司的保费贡献度不言而喻。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保险公司,拼命招新人了吧??

四、用高收入刺激你去入职,然后就等你自己给自己买保险,冲业绩

先和大家说一下,一个普通人,要成为保险业务员,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吧。

所有去公司的新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得给自己买保险。

因为要想转正,你得卖出几份保险才行。

你问问这些新人,他们把这几份保险卖给谁了,都是卖给自己身边的亲人!

上面的数据显示,接近60%的业绩是由保险代理人自己贡献出来的。

说的直接一点,也就是如果一家保险公司一年赚一个亿,那么这中间的6000万是由他们自己的员工自掏腰包,买自己的保险贡献出来的。

所以保险公司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的去招更多的人进来呢??

最简单直接粗暴有效的就是收入的刺激。

你看我这工作能月入几万,月入几百万呀。前途无限啊。。。

总有动心的,你说是不是?

我当初也是被这样忽悠进来的(5555555……)

招你们进来,不是让你们去卖保险,而是让你们自己给自己买保险,自己给自己的亲人买保险。。

不信你去问问你身边做保险的朋友,他们要想转正,是不是必须要卖出几份保险?

你看这样一个完整的套路就形成了!

先用高薪资福利待遇,吸引你去应聘面试。。

然后再不断的培训你几个月,让你考代理人资格证。。这是要给你一种很正式的荣誉感。。

看,我现在也是国家认可的,专业的持证代理人了。。

其实那个证很好考的。

最后呢,你有证儿了,你要转正,那对你就要有一个业绩考核,你得卖出几份保险才行。。

那咋办呢?

你发现绝大多数新人其实是卖不出去的,最后只好自己给自己买单,自己给自己的家人买。

这已经成了保险行业,出单的秘而不宣的事情了。。

再加上保险行业是团队制的。你招进来的人有业绩,你作为他的上司,你也是有提成的。

所以啊,说到这里,我就是想告诉各位:

(以下4点,重点看啊。看看保险公司是怎么套路你的!)

1、保险公司所承诺的,动不动月入几万月入几十万月入几百万月入几千万,这的确是有可能的。在他们公司一定会有Top sales能做出这样子的业绩,能拿到这样的业绩提成。但这种事情,99.99%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2、高薪资,这只是他们用来招聘宣传的一个噱头。用这样一个噱头来吸引你,来刺激你,好让你加入进去,然后成为他们新的一轮代理人,然后再给自己和家人买上几份保险,他们已经如愿,业绩有了,钱也赚到手了。

3、最后你能出业绩,那更好,你不能出业绩,反正你该买的保险已经买了。。保险公司又不亏。要知道,保险公司给你发工资的前提是你出单了。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的工资都是有责任底薪,不出单你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出了单可能就是底薪加业绩提成。。

4、实在出不来单,你要离职。可以,再见不送。但你买的保单,可是不能退的呢。你还得继续把合同约定的保费给我交了。违约,你担责任。硬要退保,可以,按合同来。反正保险公司怎么都不会亏本。

五、慎入保险公司

保险在整个中国发展了几十年了,但是国民保险意识还是一般般。

要不然也就不需要那些新入职的员工来充当公司的消费者。。

所以啊,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千万不要被保险公司所承诺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所吸引,一定要想一想别人说的是不是真的,是不是那么回事儿。。

就跟很多招聘公司在招聘的时候,他会跟你说,我这份工作工资是一个月四到六千。等到你公司上班,你发现你拿到手只有2000。为啥呀?因为剩下4000块钱可能是全勤奖啊,各种优秀奖啊,加上你的绩效工资。

六、看懂薪资陷阱,别眼里只有钱

这些招聘中的套路,这些行业的内幕,为什么你都不知道呢?

因为你眼里只有钱。你看不到钱背后的事情。

在此,如果在看我回答中有保险代理人,请你们评论一下,我说的是不是事实呢?

最后问一下,你们为了转正,给自己和家人买了几份保险,买了几份什么样的保险?

我是职场学玩赚,工作创业干了12年,标准的职场大佬。

欢迎关注我,和你分享《上班族加速成长轻快赚钱心法》

认可我的回答,请你高抬贵手点个赞,并顺手关注我哟!

“做平安保险动不动就能月收入上万,主任级别两三万,经理近百万”,这种说法靠谱吗?

下面一个朋友关于平安的直销模式讲的很清楚了

我就不多说了!

我自己去过平安

当然,也亲身经历了各种培训,和主管、主任、经理的画饼

什么1号计划,一年做主管之类的!

说实话,感觉自己是不是太冷静了,

完全无感!

听他们在哪喷唾沫,吹牛逼,忽悠我

我就在想,这么容易,凭什么轮得到我?

我有什么核心竞争力,这么容易赚得到钱?

想了下,不得不承认自己当时的平庸!

还是不做梦了!

平安每年招多少代理人?几十万?几百万?

流失率是多少?8成?9成?

大数据下来,总有少数人,能够成功,

是真的,按照平安说的那一套,今天下了,成功年收入过百万!

这就和权健的保健品一样!

死人不会说话!

离开的代理人,不会和新的平安代理人,来一个失败分享!

被权健耽误治疗的病人,不会出来喊冤!

只留下了,成功人士,鲜花一路,分享成功!

只留下了,活下来,宣传神药的幸运者!

我自认为,没有那个能力,

也不想去博那个概率!

我还是老老实实的,

先让自己专业起来!

后来就找到明亚,

做了保险经纪人,

前三个月,

基本是闭关不出门,

学习基础的法律知识,

对比市场上的保险产品条款

苦练内功!

三个月之后,

出关

这个时候,

确实,按照我主管的说法,

就保险专业这块,你已经比市场上90%代理人都专业的多!

后来,参加中国保险行业协会(CICE)组织的个人寿险规划师考核!

据说,目前市场上的营销人员,取得这个证书的,只有5%不到!

踏踏实实的做事,比做梦靠谱!

认真服务好客户,比把客户当韭菜割靠谱!

这是我自己的理念!

“做平安保险动不动就能月收入上万,主任级别两三万,经理近百万”,这种说法靠谱吗?

大学毕业一年后,我参见了平安保险的培训,一周过后就要上岗了,记得是要交600元的押金,当时连600元都交不起,于是我错过了这一行。

17年过去了,现在我身边还能接触一些保险推销员,话术和我以前的类似,有些前同事,有些是老同学,他们看到了保险的广阔天地,我有时就想,如果我当年能留在这个体系内,那一定也是成功人士了。毕竟有近20年时间呢,保险行业也的确是发展非常迅猛的行业。后来我有个机会采访到平安人寿的董事长丁当,感慨地想,如果我在平安的体系,是否有机会接触到这么高层的领导呢?

月入上万,17年前就这么说了,早课的时候,有那些成功的业务员来介绍,名校毕业的,外企员工等,都来到这个美好的职业。虽然我要说,这些都是光鲜的表面,一个个去磕单子的时候,把别人的钱刷到公司账户上来,是非常艰难的,不管培训时多让人振奋,最终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开辟陌生的领域。

每个行业都有成功者,保险公司尤其多,如果仅仅是用所得报酬来衡量,做保险还是太没意思了,真的以为比别的工种更赚钱嘛?未必呀。

华为员工,腾讯员工,那些跟高科技沾点边的,普通中层还真的有近百万呀,羡慕保险员,还不如羡慕这些人。

但终究来说,虽然所赚不多,我还是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看书写字写文章,采访等,这是我的工作内容,至少接触的东西多,跟有智慧的人交流,还是有金钱之外更多得多的收获。

“做平安保险动不动就能月收入上万,主任级别两三万,经理近百万”,这种说法靠谱吗?

靠谱,非常靠谱,主任就是一个小老板,经理就是一个大一些的老板,总监就是大老板。

第一,主任,小老板,月平均收入1.5万,也就是小企业的营业额1.5万/月,下面几个人要管,要拿钱出来激励,2000左右,每个月要出去开会,或者在当地开会1-2次,吃住免费,你总要和认识的出去一次吃吃玩玩吧,1000元。每个月有业绩压力,人力压力,没有,自己花钱购买,平均到每个月上面1500元,做业务的,总归要请客户吃饭,送客户礼品,而且做了保险几乎都是自己付钱,每个月2000元左右。每两个月有一个活动,来个四五联动,78联动,双十联动,开门红,总归每次主任要花一些钱1000月每月。个人开销3000-5000元,还有税,平安养老金等等1000元扣除。整体上在平安做主任,20%赚一些钱,50%不赚钱,30%亏钱,而且在平安做了主任,信用卡欠款越来越多了,10几万很平常。

第二经理,号称年薪百万,实际到手30万没有,

第三总监,号称100-300万,真正赚钱的就是总监了,但是金字塔尖的毕竟太少了。

最赚钱的就是平安区经理,内勤,每年活动预算,方案预算比较多,曾经做过一次活动,2斤多一箱的葡萄,装在5斤多的箱子里,进货价30元,税扣业务员的,真正成本10-15块钱,另外15-20块都进了区经理和内勤老师手里。一共送出去几千箱。

奉劝想做平安和保险的,和刚做一两年的保险的,抓紧离开这个坑,身在其中不知道危害,离开了才知道有多坑。

“做平安保险动不动就能月收入上万,主任级别两三万,经理近百万”,这种说法靠谱吗?

这个还真的有!我一个朋友18年9月份入职的,第一个月培训,第二个月自己二口子各买一份,叔叔阿姨等也买了,收入提成8000多,第三个月把老表亲戚拉了不少,收入一万三千多,现在己经卖到朋友级的了,应该有二万左右。他们提成是保费金额的30%多,同时进去的几十人也只剩三个人了,但又不停的在招人,他现在己经组了自己的队伍开展业务了,口才好人脉广的可以去做。其实也很辛苦的,每天要等人家下班回家后守着讲解,带团升级后提成少但提量大了,几十万一年在二、三线城市肯定有,我们这十八线市一、二十万的还是有。高官上百万的正常!管理上业绩可以上几百万,现在又开始推贷款了!其实你只要在当地有人脉、朋友多肯吃苦是可以做,如果人生地不熟的话建议别碰。浪费时间。抖音这几天的交6100交10年返5万的充分说明保险利润还是蛮高的哦!因为经常被叫去听讲座,了解一点点,不正确的请大家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