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银行口头协议还本不付息,本已还清又出现8万多元债务怎么办?
最近德先生刚刚帮人处理过一个此类信用卡债务事情,给大家讲讲欠款人的理解和信用卡中心的处理流程。
1.欠款人和银行协商洽谈,碰到的是银行信用卡的正式人员吗?大家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很荒谬,但其实大多数欠款人,用电话与对方沟通的,不是银行的正式工作人员,而是银行雇佣的外包公司人员。他们同欠款人所谈的任何方案,都是诱骗或者哄骗欠款人进行全部或部分还款。
他们所说的协商方案并不代表银行的意见,甚至银行信用卡可能都不知道有过此方案。因为外包公司的考核是以回款为考核,所以只要回款,他们就有提成。在这种情况下,欠款人所提的口头协议还能有效吗?
2.欠款人知道针对信用卡欠款逾期后,他的还款顺序其实是违约金、逾期利息、本金。而借款人认为他的还款应该首先归还的是本金,其次是利息,最后是违约金。这两种理解的不同,导致欠款人总是还款还不够,总是无法了结信用卡债务。
信用卡对于逾期利息的计算是以全部本金为基础,尤其是信用卡中还套有现金分期或者消费分期,这种计算方式是严重有争议的,而且在分期中有可能会涉及多收利息的情况。所以欠款人计算应还金额其实同银行计算的应还金额是完全不同的。
3.如何叫同银行协商达成了分期还款方案?那就说欠款人必须取得银行传递过来的分期还款确认书(也有可能叫信用卡债务解决方案)等等正式文件。口头协商是不作数的,也不符合银行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尤其是在银行信用卡免除部分利息和违约金的基础上,那么银行内部一定要走审批流程,必须有书面方案,而且必须由欠款人进行确认后才能执行。
在德先生给大家讲解了如何同银行协商一致后,必须要取得书面协商文件才可以还款。否则就是单方面的还款行为,银行也不会承认。未来还得继续按照银行的账单继续还款。
总结一下:一定要同银行的正式工作人员达成方案,而不是外包催收公司人员,同时一定要取得正式文件。否则就又是一次套路,又是一次伤害。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我和银行口头协议还本不付息,本已还清又出现8万多元债务怎么办?
朋友们好!
只能是继续还款了。你和银行口头协议还本不付息,现在本金已经还清,又出现8万多元债务。这样的口头协议是无效的,银行就是赚的利息,都不收利息了,那银行还怎么赚钱呢?
1口头协议无效这样的还本不付息的口头协议是无效的。你现在本金已经还清了,还有8万多元的债务,肯定还是需要继续还款的。
这样的口头协议,即使你录音下来,也是无效的,因为口头协议可能只是银行工作人员的一个工作方法而已,只要没有落实到纸面上,没有签字盖章,那么只是口头协议肯定是无效的。
再说了,银行工作人员是没有权利不收你的利息的。
因此,这样的口头协议是无效的,只能是继续还款了。
2可能存在误解你和银行口头协议还本不付息的时候,可能是存在一定的误解的。银行工作人员的意思可能是还本期间可以不付利息,先把本金还完再说,但是利息也就是延后支付,也是肯定要还的。
而你可能就会认为,还本不付息,那银行的意思就是只要本金,而不要利息了。
可能就是这样的误解,才让你认为,你本金还清了,可能就不需要换利息了。但是银行工作人员的意思可能是你先还本,等有钱了再还利息。
3这些钱款还是要还的上面说了,口头协议是无效的。你这个8万元的债务只能是尽快归还了,否则可能利息还是会累积的越来越高的。
现在银行就是通过贷款来赚钱的,如果银行都不要利息那么银行业赚不到一分钱了,而且银行还要给储户利息,那么银行就亏大了。
因此,你和银行口头协议还本不付息,这个口头协议是无效的,也是可能存在误解,但是这个剩下来的钱,你还是要还的。
4结论你和银行的口头协议是无效的,本金还完了,现在银行还剩下8万多债务,只能是继续还款了。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我和银行口头协议还本不付息,本已还清又出现8万多元债务怎么办?
你呀,太不了解银行了,或者太不了解银行的工作人员了。
“利随本清”是银行多少年来的规矩银行的贷款,什么时候有“还本不付息”的操作规则,银行归还贷款,如果是金额不足以偿还全部的本息,常规的做法依据贷款种类或者状态的不同,一般有2种做法:
1、利随本清
也就是说,将当前还款的总额与你可以还款的金额做比较,根据全部还款时本息的比例,对应算出你手中金额应该归还本金多少、利息多少。
如,本金10万,当前全部归还需要8千利息,那么,利息/本金=8%,此时假如你只能还6万,那么银行会让你归还6万*8%=4800元利息+本金52200,剩余未还本金47800没有计息。
2、利息结清至上一个“付息日”
这种情况是按月(季)还息到期还本情况下,部分还款的做法。
比如,每月25日是你的贷款利息固定收取日期,那么,在你去还款的时候,会将所有本金计算到上一个25日的利息先行全部扣除,只有剩余的金额,再根据“利随本清”的算法,计算出“应还本息各多少”,因为你的钱不够,必然会剩余“一部分本金自上次25日之后未还”的部分。
总之,这2条都是银行利息收取的基本法则,如果不是坏账类贷款,这些基本法则不会有员工会为你担责“特别承诺”的,部分员工为了让你还款,偶尔会以口头承诺的方式,对你说一些没有把握的事,那仅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已——“断贷”,有不少就是这样发生的。
我和银行口头协议还本不付息,本已还清又出现8万多元债务怎么办?
其实还款人跟银行协商是可以达成口头协议的。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规定,在特殊情况下,确认信用卡欠款金额超出持卡人还款能力、且持卡人仍有还款意愿的,发卡银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达成口头还款协议的,发卡银行必须留存录音资料。录音资料留存时间至少截至欠款结清日。
不过根据你的描述,你跟银行达成口头还款协议的时候应该没有留下录音之类的证据,常言道:“空口无凭”。你们之前口头的协议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除非对方自愿履行,否则你毫无办法。
很可能你当初跟银行的所谓还款协议并不是正规的协商流程,而是银行委托的第三方催收人员的催收手段,忽悠你主动还款的套路。
如果你跟银行是按照正规流程协商达成协议,而且又留有录音的话,那也不要担心,你们的协议是合法有效的,银行反悔属于违约,这是违背诚信的,一方面你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一方面你可以把事件曝光给银行舆论压力,相信银行会跟你协商处理好的。
我和银行口头协议还本不付息,本已还清又出现8万多元债务怎么办?
根据你的说法来看,这应该是信用卡逾期后的一种策略,确实是有个别银行(非国有大行)会同意与持卡人进行商议解决,最终同意只还本金、减免利息,但如果你们双方仅仅是口头上的达成一致,而没有录音证据就糟糕了。
不过既然是银行答应减免利息,又为什么平白无故多出8万元的债务呢?我想这里面无非就是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银行从来没有与持卡人协议过减免利息的事,你一定是被银行委托的第三方催收“套路了”;另一方面,就算是银行为了完成年度清收任务而与持卡人商议同意只还本金,但由于缺现场录音证明,因此它仅仅是个权宜之计。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造成的,对于持卡人来说都是负担剧增,信用卡逾期后的利息是每天万分之五,而且是利滚利的做法,如果长期不还那就真得会滚出“巨额债务”。
现在一味地责怪任何一方都是没意义的,这说到底还是属于持卡人自己的问题,你如果不透支不逾期就不会有违约的事,如果按时还款就不至于逾期又被迫商议做出什么只还本金的事来。既然只还本金,持卡人又不知道搞录音证明,甚至是否与银行直接商议还是第三方催收的都不确定。
总之,持卡人一旦信用卡逾期后,想要达到银行减免利息的优惠,并不是所有银行都会同意的,即使是同意协商,也得出具一份还款协议书,经过双方签字确认一下。这样以来才具有约束力,如果是没有录音证明的口头协议毫无意义。
我和银行口头协议还本不付息,本已还清又出现8万多元债务怎么办?
经常说“被银行坑了”或是“受到银行的欺骗”之类的人,都是没有把银行和银行工作人员这两个概念给分清楚。
有人说,只要是银行正式员工,他的言语和行为就代表了银行。还有人说,只要是银行高管的言语和行为就代表了银行。这样想是不对的。
最近几年爆发的存款丢失案,贷款诈骗案。哪一个不是银行的正式员工勾结客户所做出的行为,甚至还有很多是银行支行的行长。如果他们的言语和行为能够代表银行,为什么还要在事发之后跑路呢?
且不说你分不分得清楚银行正式工作人员和临时外包工作人员的差别。就连这个人究竟是不是银行的行长都很难区分,更别说一般人要区分出这个人所说的话语和行为,与银行有什么直接关系。
那么分不清怎么办?也简单!这里我分享三个“凡是”来帮大家规避这类风险。
- 凡是不合常理的优惠活动,都要问一下,这是银行的行为还是银行员工的行为。
- 凡是银行个人的行为都需要要求他立即兑现,若不能立即兑现,也要白纸黑字签订协议。
- 凡是银行业务必须索要凭证查看凭证中记录的信息与银行工作人员承诺的信息是否一致。
做到这三个“凡是”就不会出现可能被银行工作人员狐假虎威,坑蒙拐骗的情况。
那么像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发生了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步,首先要确定免利息,这回事是真是假,是银行的行为还是银行工作人员对你的承诺。如果是银行的行为还好说,银行会承认的;如果是银行工作人员的承诺,那就做好还利息的准备,毕竟空口无凭。
第二步,尽可能地找到当时做出承诺的银行员工,了解到他的真实意图。也许贷款不能免息,但可以做出一些其他的活动补给你呢?
第三步,查询一下自己的征信情况,一般征信报告上会显示自己的借款金额,每月的还款金额。可以看一下自己征信报告上显示的月还款金额是否含有利息?如果有利息,那建议还是还银行利息,免得影响自己的征信报告。
总结:干了这么多年的银行,我真的没有见过,有什么贷款是可以空口无凭的承诺免息。毕竟银行盈利主要靠的就是利息收入。当然也有一些贷款是免息贷款,比如下岗再就业贷款。不过所谓的免息也是有政府或其他机构对银行进行贴息才实现免息的。但这种贷款都不是口头承诺,而是会写在相关合同里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