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退休了,36万变4000,还有谁可以改变银行?

马云是退而不休,人家不是到全球去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了吗?工行延边分行针对过去的产品说明书,将老人忽悠了30年,存入1000,未来给付36万,最后只给了4000。近40年的工行宇宙行信用,就被这一小小的见利忘义行为毁于一旦。两个事情拉起来,提出了谁能改变我们的银行这个大问题。

其实马云也改变不了我们的银行,他最多最多的能力也就是让他自己实控的网商银行更加注重声誉,不要去犯类似的错误,真正成为一个让储户放心的银行,完全信任的银行。

银行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还只能靠着他们自己的意识提升和去全球竞争的结果。“百年银行、百年声誉”,这都是靠着一单单案例的血泪教训堆积起来的,都是靠着一代代的口碑相传而让客户终生信赖。德先生评述此单事件,工行犯了两大错误:

1.不遵守承诺、不能见利忘义。30年前虽然产品设计能力低下,设计出了一个完全违背金融逻辑的低劣产品。之后又进行了追回。但是既然是工行产品,就得负责。产品说明书也构成了正式承诺,别忘记你是银行,是最值得储户信赖的金融机构啊!但是针对未追回部分,那么在30年后,如果全额兑付,那确实塑造了一段佳话,我相信不仅仅是老人一家人,而且会有更多的家庭,会因为此事世世代代信赖工行。

未追回的部分能有多少啊?相对比工行一天能盈利9.3亿的经营数字,这点付出那简直是九牛一毛,但是可以做一个值得百年推广的成功公关案例,相对于投入的广告费来说,都已经回收超百倍超千倍了。

2.虽然是违背承诺,但实际给付也要趋于公平,现在这30年后的4000元针对于当年存款的1000元,简直就是掠夺啊。工行利用这1000元30年赚了多少钱啊?三年前的1000元值现在多少钱?就这两个指标对比,及时按照法律判定,只能给付4000元,我认为工行都应该拿出10万元作为补偿,以示公平。

如果是4000元法律判例加上10万元补贴,其实工行也能正面宣传,给客户更多的信赖信心。但是宇宙行傲慢自大,简单的一句话,我们是按照法律办事。谁不按照法律办事啊?但是除了法律之外,还有企业自身的道德底线和道义底线,还有社会的道德标准以及舆论的标准。这些难道不值得去考虑吗?

总而言之,工行此次处理“30年前的1000元按照产品说明书应该给付36万,实际给付4000元”,不论是从银行品牌宣传上,还是从危机公关上,还从社会道义上简直是完败啊。不知道他们内部检讨这个案例,是怎样懊悔和反思啊。

马云一个情商非常高的人,德先生非常佩服,也学习不到。一年前宣布退休,一年后在教师节正式退休,未来的志愿是做一个教师。我们要把它理解为一个广义的教师概念,所以可以看到马云在全球范围舞台上进行长袖善舞,将自身的形象弄得更加完美和正面。德先生个人揣测马云下一个目标是成为世界名人和善人,而不仅仅是中国首富这个标签。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带你一起看透金融逻辑和理财中的所有门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马云退休了,36万变4000,还有谁可以改变银行?

垄断行业,没人能改变,只有法规政策能改变,还有就是黑天鹅能改变。

马云退休了,36万变4000,还有谁可以改变银行?

咸吃萝卜淡操心,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文!躲进小馆吃张饼,管它马云与牛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