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邮政存定期结果被办成保险,当时说能随时取出来,现在取不出来该怎么办?

邮政储蓄银行要上市了,但是在邮储银行存款变保险的事情,在前两年非常多。银保监会针对邮储银行以前不合规行为,重点也处罚了非常多起。

在今年8月份,银保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自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号称是史上最严新规,那么可以预料未来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少了,储户可以放心了。

在10月1日前,如果碰到此类事情,时间短还可以去银行协商全额退保,时间长基本上协商无望,只能靠投诉解决(成败不确定)。但是在10月1日开始,如果碰到误导的事情,多久都能维权回来,而且让银行受到处罚!

1.投诉要有证据,其实过去此类事件投诉不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证据缺失。邮储银行自述没有录音录像,工作人员不承认讲过可以随时取出的话语,客户也没有当时录音或录像,以及让银行工作人员签字确认的相关材料。所以当存款变保险,买入后过去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维权,那就相当困难。

在新规之前,为什么近期发生可以投诉纠正,远期的不行,就是在于前年开始的“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可回溯视频”立了大功。但是时间久远,银行不再保存,那就证据自然也就缺失了。其中要求在录音录像过程中,销售人员未出示投保提示书、产品说明书、投保单、保险合同条款等材料,无消费者签字过程等。

2.银行营业厅监控录像保存时间,国家规定是在30天,听说邮储银行的保存时间是三个月,但是由于监控录像只能识别行为而无法有效记录双方沟通话语,所以即使在此有效期内,也很难取得有效证据。书面资料或签字资料要比录音录像资料效力更大,基于如此,银保监会才会出了新规,严格要求规范在银行售买保险的行为。

3.在10月1号生效的最严新规中,有着以下几项不同,真的规定非常严格:

A.要求保险合同及各种宣传单据完全同存款不同,而且不能应任何涉及存款的字样。这样储户可以清楚明白自己买的不是存款而是保险。

B.买保险钱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需求评估,不能将保险卖给那些不合适人群以及风险不对称人群。

C.针对两类特定人群,保险公司必须再次核保确认才能出单。主要是老人、低收入人群或农村居民。

D.针对在银行售卖保险行为,还有着售卖专区的要求,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保险回访的要求。

只要是一项几条没有符合规定,那么举证责任是在银行,投保人可以随时全额退保,并直接向银保监会投诉。

4.在过去两年,这是针对银行业务的投诉重灾区,银行为了谋取高额代理收入,真的做出了不少不负责任的,毁坏自己银行声誉的违规行为。其中尤其是邮储商业银行,为了上市前业绩更加好看,违规特别突出。所以现在新规的出现将会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5.其实银行售卖保险的行为,大多数售买的是年金险、分红险、万能险等理财保险。将很多储户的资金长期锁定,不能取出,造成了很多储户家庭现金流发生极大支付困难,如果退保又造成了大额的资金损失,银行将自己的利润建立在储户的家庭痛苦之上,非常让人气愤。

其实如果遵守规范,让客户自由选择。有些银行售卖的保险理财产品还是不错的,也算是强制储蓄,年化收益率也能达到3%~4%之间,还能附带一些意外保险。对于那些资金流宽松的家庭来说,也可以去充分考虑,并不是百无一得。

总体来说,一定要给储户充分的知情权和产品了解权利,让客户自己决策,不要误导销售。银行是绝大多数居民非常信任的金融机构,不要因为这个小利而砸了自己的牌子。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如果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在邮政存定期结果被办成保险,当时说能随时取出来,现在取不出来该怎么办?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专业答疑,欢迎关注

结论:你被忽悠了,这种理财保险至少锁定5年,才能部分领取

1 银行也是保险公司重要的销售渠道,很多银行业务员都是有培训保险销售话术,并且给与高额提成,来让银行业务给储户推销保险,而且往往是把理财储蓄保险包装成高收益理财,特别是在年底各种开门红期间。很多人都因为贪图高收益而被误导买了这种理财储蓄保险。

2这种理财保险是商业年金保险,分为储蓄分红账户和万能账户,合同一旦签订生效,至少锁定5年在储蓄账户,然后5年后才开始部分领取,不领取进入万能账户二次理财,有一个保底利率,都是很低的,大部分保险公司保底利率1-2%.。储蓄账户的是预定利率,也是不写进合同的,如果加了分红。分红也没有保障,可以为零。由于这种保险是规划现金流的,安全长期,但是收益很低,所以银行在推销的时候会用假定的高收益演算给储户看,很多人就是看到钱放着不动,然后多少年本金翻倍了,就买了,其实都是数字游戏,按照5%,8%,甚至10%的假定高收益算的,其实都没有写进合同保证。而这类理财保险市场的内部实际收益率3-4%,大部分保险公司还达不到这个及格线,普遍经营结果只有2-3%的收益水平,而且还是长期锁定现金流不能动的情况下

3 这类理财保险中途退出,本金损失惨重,前面两年需要扣除高额佣金和管理费。现金价值所剩无几,合同生效过了犹豫期,钱就被保险公司划走,不在银行,不能取钱,要等到5年后,本金不保障,收益不确定,中途退出损失惨重。一般在销售过程中有双录,只要你不贪心,不被误导,就不会买了这种保险,如果销售员忽悠你说是存款,高收益,可以随时取出,那么有录音的话就可以直接投诉。邮政存款变保险是重灾区,如果银行耍赖,也可以直接电话保监会,这个是最有效的

在邮政存定期结果被办成保险,当时说能随时取出来,现在取不出来该怎么办?

楼主购买的是银行保险理财产品,也就是银行代销的保险理财。请放松心情,不必太担心,现在取不出来并不代表安全性有问题。相反,银行保险理财产品本金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取不取的出来需要再仔细核对购买签署的协议。

1.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在邮政储蓄银行认为买错了保险理财?

时常听到有朋友说误买了邮政储蓄银行的银行保险理财,感觉受骗了。究其原因是这些朋友在大堂进行存管咨询时,听信了营销人员的夸大宣传。因为是代销保险公司产品,银行有很高的提成,对于营销人员同样有提成和任务量,故营销人员有动力去推销保险理财产品。

2.大多银行保险理财产品都是本金有保证的,只是收益率不一定达到那么高。

对于很多朋友担心的在银行购买保险理财产品是否安全这个问题,其实不必担心。银行在代销保险理财产品时,有非常严格的风控,尤其在本金保证部分。银行是担心代销产品出风险时,用户来银行找麻烦的,所以很谨慎。

虽然保险理财本金不必太担心,但由于保险理财产品是预期收益率非真实收益率,故到期拿到的收益有可能比购买时承诺的低。

3.很多保险理财产品是可以提前终止,但可能损失本金。

很多保险理财产品是可以提前终止拿回投资款的,但是,由于有部分钱拿去购买保险了,可能退回的钱会出现本金亏损。

针对楼主的疑问,主要是被营销人员夸大宣传并相信购买了。至于是否能提前终止拿回钱,得仔细看一下购买协议。今后在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条款。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资深金融人士,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知识,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在邮政存定期结果被办成保险,当时说能随时取出来,现在取不出来该怎么办?

到期再取,不要着急,取早了有违约金。这也不能全怪别人,自己有责任,上当了买个教训,活到老学不了。我就上过一次当,我堂哥在农行当经理,我去存钱问他哪种利息高,他没跟我说实话我就听他存了,手续办完从窗口递出来一本保单合众分红,我说我的存单呢?工作人员说这个就是,我不放心就去问堂哥,堂哥说钱存在银行你怕什么?五年后你就知道上算了。结果五年后还没定期的利息多,取钱也是保险公司打到卡上,而不是从银行窗口给,跑了好多趟那个烦终身难忘,谢谢堂哥让我长了见识。

在邮政存定期结果被办成保险,当时说能随时取出来,现在取不出来该怎么办?

我刚上过当。

去邮政本意存定期,一个什么经理说那种利息高,一年存一万,连续存两年,两年后可以继续存,也可以取走。没多想就存了,给开了网上银行,钱也存里了,没有任何纸质存单。

稀里糊涂回家后,越想越不对劲,存完钱居然什么单据都没有。我想到开的网上银行,就下了app查看,果然是存到保险理财里去了,而且期限是15年。又看到有犹豫期,犹豫期内取消不用任何费用。我就在网上取消了,钱也转到了邮政账户里了。

奇葩的是,过了一段时间,那个经理给我打电话,问我钱是不是转走了。我说是。她问我,为什么钱转走却不跟她说一声。真是无语了,我转我自己的钱,为什么要请示她。如果两年后我的钱不能连本带利取出,找她管用吗?

在邮政存定期结果被办成保险,当时说能随时取出来,现在取不出来该怎么办?

很明确的告诉你,你被忽悠办了保险,一般都有锁定期5年或者以上的。

邮政银行一直是存款变保险的重灾区,在媒体上已经是多次被曝光了,所以很遗憾的告诉你,如果是过了犹豫期,想要全额退保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这类保险中途一般是有5年或者以上锁定期的,一般是不能以前支取的。如果要取钱的话只能选择退保,但是退保一般只能拿到保单现金价值,损失会特别大,非常的不划算。

推销这类保险的时候他们会用高利率来诱导潜在的购买对象,会把收益吹的天花乱什么5%、7%的收益,这是按照最高档收益来计算的,实际上根本就拿不到最高收益,基本只有2%-3%,最终还不如定存收益来的高呢,确实是一种讽刺。

还有一种途径就是举证银行在保险的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等明显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比如没有进行双录、没有进行风险提示等等。但是普通人在买保险不会留那么多心眼,或者压根就不知道该留意什么,举证的难度非常大。这也就是普通人很难全额退保的原因,到处是坑,没有经验的投资者根本避免不了其实的大坑。

#理财大赛第三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