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我家女孩子还小,现在上海也有这种机构,专门培养小孩子的理财意识。陪同一起参与过几次,发现非常有好处,给大家分享下同孩子一起参与财商培训后的体会:

几个理财小游戏,让孩子有着钱的概念和理财的初步规划

一、大人孩子一起轮流当家中管钱的人,来支配家中的开支。一家人就像玩过家家一样,让小孩做家长,互换角色。小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样的游戏,父母可以把理财当作游戏与孩子一起分享。大家一起共享一个笔记本去做记账,让孩子记录一天内的开销情况,比如今天买书花了20元,买转笔刀花了5元,用账本记录下来。

这么做下去,其实孩子就有了初步的对于钱的初步概念。自然的,小朋友就会发现零用钱是有限的,自然就开始进行重新选择,重新设计自己的资金使用计划,后面资金使用预算慢慢培养在脑子里面。  

二、大人和孩子一起去银行办事,包括存取钱。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上银行存取钱,并为孩子开设一个储蓄账户,教给他们怎么存钱和取钱。

比如小朋友手上有500元,那么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留多少自用、存多少、存多久。一开始可以把存期缩短,比如半年或者九个月,让孩子可以短期内看到存款的数目在增加,相信他们也一定会对与这笔钱相关的理财信息十分感兴趣,自觉地学习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  

三、孩子在游戏中,逐步轻松获得理财知识,还培养了正确的理财观,对孩子一生受益!在设置家庭儿童超市,小朋友们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有收银机和游戏钞票,并有商品价签和收银机,宝宝们可以通过购买的过程来提高金钱意识,并能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的价值。故事可以把抽象的、复杂的概念转化成幼儿能读懂的情节,在故事中让宝宝去认识金钱,也不失一个好办法。  

四、买东西时,让孩子一起参与买单和分析钱的购买力。带着小朋友一起去超市和卖场购物,让孩子参与“花钱”,让他们体验购物的乐趣,以及钱换东西的比价关系。物有所值,买了东西让孩子来给钱,父母可以从旁给予指导,比如:为什么我们要买方便面而不买牛奶呢?因为牛奶可能已经有了,暂时不需要买。这样不但可以建立孩子的金钱观,还会让他们知道钱怎样使用才得当。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逐步让孩子来独立制定一下与钱有关的一些计划和分配。

一、孩子可以独自制定花钱计划,并按照自己感觉的急迫程度排序。对于超过现有资金的愿望推迟到以后,同时预留部分资金去实现。如果当前的攒钱速度慢,引导孩子多思考挣钱的方式,主动去挣钱。例如使用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服务家人、邻居和同学等。

二、让孩子将未完成的愿望列出来,经常翻阅。促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怎么筹资逐步实现愿望。提醒自己需要为了这些目标去努力劳动和思考。

三、对于孩子积累下来的钱,引导孩子通过存款、买债券、买基金、买股票等去打理。建议从存款依次开始,让孩子逐步熟悉理财产品,充满信心去利用理财工具让钱赚钱。

通过游戏了解钱,通过自我制定来规划理财。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如果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我觉得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要从其性格开始塑造。

因为孩子本身是没有资产的,其资产都是家长给予,所以在脚小的时候,孩子没有去投资理财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度培养起金钱观,有可能导致孩子未来的价值观出现偏差,这个是一个很影响深远的事情。

不过我们常用的投资理财思想却可以及早的向孩子灌输,使其在性格成长的过程中由此获益。

讲一个科学家的实验,在这样的实验中,科学家给予孩子们一颗糖果要求其在一小时之内不要吃掉糖果,如果有人能够坚持超过一小时,那么科学家就将给孩子两个糖果。当然很多孩子没有坚持住糖果的诱惑,提前吃掉了,这样他们就没有第2个糖果可吃,也有一部分孩子坚持到了最后获得了糖果的奖励。

经过长时间的跟踪观察,科学家发现能够坚持的时间越长的孩子,往往在性格上有更多的优势,并且在未来更容易成功。

这就是我们投资理财的思想,一定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在确定大形势的基础上,稳健进行价值投资,而不要图一时的施与德,孩子能够投资,一个糖果的忍耐时间获得两个糖果,那么成年人就可以用价值长线投资获取更多的利润,而不是在短线的搏杀中赔的一干二净。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小孩子培养 实践的力量高于说教和阅读。我建议多做事情,让孩子乐在其中,学习知识;

1.让孩子养成几张习惯,给孩子钱,让他自己管理 自己消费。然后,每周对花费的钱,给与记录。一毛都要记录,大额一点的要有凭证

2.让孩子做家务,实行付费制。实际上,意思意思就行,主要让孩子意识到钱不是捡来的 有付出才有收获。

3.带孩子参加活动 金融机构举办的,还有就是一些博物馆,金钱游戏。肯定有很大帮助。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过家家是许多小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父母可以适当的让孩子了解家里的收入与开支情况,让孩子明白金钱来之不易。

比如一起建立一个记账本,让孩子负责安排家里的开销情况,如:买菜花了100元,买牛奶花了20元等等,这样逐渐的孩子就明白钱都花在哪儿了?孩子也会逐渐了解到钱也是有限的,就会去设计自己的用钱计划,货比三家,慢慢的就会对钱有一定的使用及预算能力。

当孩子学会正确的花钱以后,就可以让孩子学会储蓄和投资。

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银行,以孩子的名义开设一个账户,并教孩子要怎样才能够将钱存进银行。例如:孩子手里大额的压岁钱,父母就可以去引导孩子为自己留多少、存多少、存定期还是活期,还是买成理财产品等等,自己设计一些方案,对比一下收益。刚开始可以将钱存为短期的,孩子就能够在短期内看到自己的存款数额在增加,相信孩子就会对这类的理财信息感兴趣,并自发的去学习一些理财知识。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1.让孩子学会有规划花钱:家长总怕孩子多花钱,养成无节流的习惯,每次都是一点点的给孩子零花钱,这样做孩子会形成钱没了就和家长要,一有钱就很快花完了的习惯,孩子还小的时候应给孩子一周的零花钱,大点了给一个月的,要教会孩子合理地、有规划地花钱,久而久之,孩子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节俭,养成正确的理财观。

2.合理的奖赏制度:孩子的理财习惯和其他习惯的培养是一样的,需要鼓励和奖赏,家长要加以引导,在发现孩子做的好的时候,比如说孩子买了性价比较高的物品,或者孩子这个月在不影响零花的情况下省下了不少钱,或者孩子把钱做了福利性的花消,而自已不花零花钱无怨无悔,这些时候父母都要给孩子以奖赏,让孩子在快乐中体会理财的乐趣。

3.家长要做出好榜样:只有合理利用资金的家长,孩子才能学会正确的理财观,反之,如果父母每天把大量的金钱用在麻将上,或者用在博彩上,孩子就很难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更会形成孩子长大以后不脚踏实地,会想着投机取巧,这不仅不能对孩子的理财观起到好的作用,还会对孩子的品质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

4.培养劳动赚钱的意识:父母要控制好孩子的零花钱的数量,不能太苛刻,也不能全额满足,而是留下一小部分让孩子通过劳动赚取,比如扫地、分碗筷、给父母捶捶背……为了制造出一种诚信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会无形中给传送一个信号,我不劳动,就没有收入,我没有收入,就不能买好吃的,就不能买好玩的,在赚取和使用金钱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劳动观念,也让孩子明白金钱是通过劳动换来的这一基本概念。

5.让孩子实际操作: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接触金钱的面额和机会越来越大,这时应该训练孩子的综合理财能力。比如去超市购物的时候,把钱交给孩子,只有一条要求,努力用最少的钱实现预定的目标,孩子做选择的过程,也是孩子理财观形成的过程,比如同类商品的价格、性能和品牌孩子会反复比较,不仅熟悉了商品,还全面锻炼了预算能力、取舍能力和货币运算能力,更能培养孩子理财的实际操作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我觉得最首要的一件事是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概念,然后才是数学、记账甚至算收益率的理性思维。

对金钱的概念一定要有,钱是什么,怎么挣怎么花,这些都是从小逐步培养的。

现在很多小孩子,要什么家长给什么,孩子们甚至不知道要的东西是花钱买的,花多少钱买的,家里有多少钱,什么概念都没有。这样养孩子,长大以后只会有找家长要什么就能拿到什么的习惯,绝不是一个好习惯。

要教孩子几个点,金钱是什么,可以买到什么,金钱买不到的是什么,怎么挣钱,哪些方式能挣到钱,哪些方式挣钱快,家长的职业是什么,收入大约是多少。这几个问题,每个家庭虽然答案不一样,但是都应该要告诉孩子。

对金钱有概念之后,可以培养孩子算账和记账,正好算账对小孩的小学阶段四则运算有帮助,所以当孩子学了乘法,课程安排在二年级大概,就可以教算账和记账了,这时候零花钱也可以开始慢慢给,每天每周或者每月给,然后如果孩子要买贵的大件可能需要攒钱储蓄,这个延时享乐对意志力很有好处。

到储蓄一定程度可以教孩子怎么利用现有资金创造更高收益,这个时候可以讲解各种金融产品,怎么计算收益率等等。

更多问题,欢迎关注大猫财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