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1000元都不愿卖掉袁大头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恰好我也有冤大头,恰好我也没想着卖,这点我最有发言权了。
有些人,有些物件,完全没有考虑到出手不是所有玩收藏的人,遇到价格比市价高的时候都愿意卖的!
我也收藏,但不是以钱币为主的,手里也有2枚袁大头,别说1000了,你现在就是给我5千我也懒得卖。
当然了,只有一种情况例外,给的钱能让我觉得足以抵上些用途的时候,那才有可能,比如你出价3万试试。——市价1000,有人愿意出3万么?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不想卖,再说,价格再好卖出的钱抵不上啥用途,而此类“非主项收藏”卖掉之后基本就永远不会再有了,卖他做啥呢。
同时,这种心思,在收藏大军中,肯定有不少,恐怕就是市面上不太容易见到好藏品的重要原因吧,要是所有人所有物件一见到价格好了就出手,那还会有“捂了一辈子的藏品”出现吗?
真正对物件本身占有欲超过变成钱的人,别说是报价了,就连拿给别人看都是不愿意的,这一点不奇怪。
对于收藏品变现的感受,很多人从心理上,都带有很大成分“额度与赚钱比例在意程度”的因素。说详细一点就是:
总金额小的不怎么在意赚钱的利润比例——因为小钱不抵用;比如就像前面所说为例,假如我手里的袁大头是15年前5块钱收的,给1000我理也不会理,哪怕已经15年翻200倍了。
但是,当一样藏品金额很大的时候,只要能成交,那这个赚钱比例则可以大大降低,比如我手里这块老砚台,5年前8000收的,现在只要给我3万,毫不犹豫就卖了。个中原因除了我砚台数量有很多之外,更关键一点原因是,当下能变现3万元还是能抵上一些用场的。
类比于做生意,摆地摊的年利润率能到2000%(2000元本钱的摊子每天赚70~80元),为什么做不成产业——吞吐量不够啊。但是在资本的市场里,适合大资金进出的,年利润率能稳定到8%都已经是抢破头的存在了。
因此来说,所有个例现象的存在,都不奇怪,还拿本问题来举例。
如果我现在是钱币类经营者,在市场价600~800的情况下,遇到价格1000来买袁大头的,立马当上帝的上帝来哄她买了去啊,——那样的客户对商家来说,简直就是难得一遇的“冤大头”。
总结上面这些,就是我所想的。
别人怎么想的不重要,如果每一个“别人”都要去搞明白他们怎么想,那太累了啊!
在自己的方向上,运行自己的轨迹,这才是快捷之道!
人生、事业、还有收藏,莫不如此!
那些1000元都不愿卖掉袁大头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袁大头是银元收藏的主流品种,市场知名度高,拥有大头的人也有很多,关于1000元也不卖的现象,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收藏者。大头银元收藏爱好者不卖,是因为看好大头的升值前景,在其他品种的银元价格几千至几万的对比下,大头1000元的价格明显偏低,大头的升值潜力被人们看好,不但不卖还会持续买入。
不差钱者。这些人不是收藏爱好者,手里没有太多的大头银元,平时生活条件可以,1000元对他们可以说可有可无,不如有个东西在手更好,对手里的大头没有卖出的冲动,有的即使给他5000元也会无动于衷,当然就不会卖掉了。
传承者。有很多大头都是从祖辈家传下来的,这种情况就更不会卖出了,一块银元带给后人的不单单是钱财,更是对亲人的思念,并且还会继续传承下去,岂会对千元动心?并且不单单是大头,其他银元也不卖。
当然也有“穷汉得头驴”的人,认为是国宝,不给几万几十万决不出手。这种人你现在出价比市场价格高500元他都不会卖。😂😂
你说对不?欢迎大家留言
那些1000元都不愿卖掉袁大头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了解一下“袁大头银元”的使用年代跟时代背景。
第一能在哪样艰苦的岁月(改朝换代、外强掠夺、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等)保留传承下来来之不易,几代人的家境变换(地主阶级的被镇压、资本家的倒闭)很多家庭由富变穷和由贫穷再到富裕的反复变迁,他们都能坚持保留下来真是不容易。
第二就是所经历的年代当时几块银元确实能够解决一个家庭的温饱问题,就是遇到生老病死都没有舍得花出去。
第三最重要,今天的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吃穿住行问题,就是农村也不需要用银元来满足上述需求了,所以他们不可能用银元来补充生活质量。
第四是城市里家庭如果有几枚银元都是爷爷奶奶辈留给孙辈的念想,怎么可能随手出卖呢?
第五就是现在的持有人他们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对长辈们的过去艰苦也不了解,对银元不感兴趣了所以才出手的。
那些1000元都不愿卖掉袁大头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老银元是非常好的收藏品种,一直有着稳定的增值,在通货膨胀的年代,如果不是急着用钱,干嘛要急着卖呢?
那些1000元都不愿卖掉袁大头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这个收藏品说它值钱就值钱。说它不值就不值。好多东西也是炒作的,也是爱好者心中的价值。有的在不爱好人的眼里它就不值什么钱或不值钱。值不值钱看在什么人眼里而论,并不是在所有人的眼里都值钱或都是一个价。有的也是有价无市,可别光听专家胡扯胡啰啰。有的有历史价值,那得所谓真品,也就是说是那个时代出的,谁用过,都有什么经历,如历史名人用过,或它有什么传奇故事都对价格会产生影响的。但目前市场假的太多,也做的和真的一样,有可说就连所谓的专家也分不清看不出来是真是假,更有那些不法份子为利益弄虚作假顾意炒作使一般初涉此行的爱好者大多都看不出所谓的真假来,现内行人称比较贵的一有历史价值的都称所谓的老件,捡漏就主指老件。好多人所谓的捡漏并没捡到漏反而花了大钱,买了假货,不值多少钱,也就是花了冤钱。文物到底究竟值多少钱?有的称价值连城!价值连城到底是多少!指的是那个城!北京!上海!还是小县城!还是乡镇城?就是乡镇城也得个百万或上千万吧!真正到了这个价值的文物可说少之又少啊!齐诚也算是个涉此行的爱好者,受了捡漏的诱惑,也想能拾到漏,但经几年摸索的经验看,拾漏的可能性不大或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真正贵重的有价值的,那些精的比猴还精还鬼的文物经营者们,不会轻易把那些贵重的所谓价值连城的文物轻易出手外卖的。想捡漏一夜暴富发财那是作梦狂想,如爱好花少钱买点玩玩是可以的,特别那些有观赏价值的,但可别花大钱!这又是齐诚一家之言,望有识之士赐教。
那些1000元都不愿卖掉袁大头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银元在老一辈人心里都是很珍贵的,曾经一块袁大头就能养活一家人,所以都很珍惜,现在的一千元购买力根本达不到过去一块袁大头的购买力,所以不想卖也是正常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