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初学者应该在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中如何选择?

如果你的选择仅在于这3家,建议选择的优先级顺序 ①颜真卿→②欧阳询③→柳公权

当然了,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自己对于书法方面的理解,不代表能被所有人认可。

首选选择颜真卿的理由

颜真卿其人,详细介绍资料就免了,所有人都知道。我想强调的是:

颜真卿的书风,那是真男人!

  • 浑厚、稳重、正气十足,是为第一感觉,尤其是楷书,大多数横不是很细,竖却是很粗的特点,完美将“忠厚、正气”的抽象概念进行了具象化的诠释。
  • 丰富的变化,使得该书体具有一定的发挥空间 颜体的楷书(当然行、草更灵活一点),明显的法度之外,还具有一定的变化,这点也是超赞的特点,并不是像当今某田的楷书——“楷到极致便如印刷版规整”,活生生将艺术无止境这种有无限生命的艺术给玩死了。

而颜体,在这上面并不是很“严”,我的感觉是,你懂了他的精髓部分后,便可“意会”,

——有空间!这就是境界!

欧阳询和柳公权作为次选的理由

正如前文所述对比,欧体在厚重的正气、男人气魄之感觉上,来得不如颜体那样有感觉!

而感觉,正是“艺术无极限”所要追求的,这种意识,说不彻底、道不明白且各人不同。

当然了,欧阳询的书法艺术水准还是非常之高的,其书体特点中,“平正之间见限绝”之特点,同样能够折射出诸多的书法妙味,本人只是从个人偏爱的角度来表达偏好而已。

而柳公权书体,从根源上来说,是“源自”于颜真卿的,尽管对于后人的书法文化来说,“颜筋柳骨”二人并称“颜柳”,但毕竟在没进行选择的时候,“能学师傅的干嘛非学徒弟的呢”

从书体特点上,柳体同样是感觉“浑厚力度不如颜体”,多了不少规整,然却少了一些“恣意”。

总结:

上面就是我的看法,学颜体吧!

除了个人感觉因素之外,给出的建议,更多原因是带有笔者个人喜好偏爱成分的,

如爱得跟你不同,还望海涵,但我仍坚持自己所爱。

书法初学者应该在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中如何选择?

“书法初学者应该在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中如何选择?”首先感谢这位朋友的邀请,其次我根据个人所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要找准这个问题的两个关键点,第一当然是初学者,第二是在颜柳欧三家中如何选择的问题。

什么是初学者呢?在书法上,严格意义上来说,学习十年都还只能算是初学者,但是这里所说的初学者是没有接触过书法或者根本不懂书法的书法爱好者。

针对这样的一个书法初学者,在欧颜柳中确实应该做出一个明确的选择,比如先学哪一家后学哪一家,因为选择可能远远大于你在书法上所下的功夫,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来谈谈欧颜柳这三家书法的优点和对于初学者来说有哪些难点应该规避。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谈到的欧颜柳三家的书法都是从他们的楷书分析入手的,因为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必然要从楷书入手。

欧体:

“欧体”顾名思义就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创立的一种书体,欧体的名声在欧阳询以后日益增大,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也直接继承了欧阳询的书法,历史上称为“大欧”与“小欧”。

据统计,后世以学欧名世者不胜枚举,时至今日学习欧体者在欧颜柳赵中仍然占据多数,但很多人学就能说明适合初学者吗?我觉得未必。

为什么呢?我认为恰恰是因为欧体的特点,欧体的特点很明显,点画精致如刀劈斧剁一般严整规范,结构险中求稳欹侧有致,这往往让初学者望而生畏进而望而却步。

[欧体楷书笔画精致,结构险中求稳,被誉为“第一正书”]

欧体本身并不显得僵化死板,只是法度严谨,加上欧阳询深厚的功力,使欧体有“第一正书”的美誉,但是学不好就容易显得僵化呆滞,这是学习欧体的一个大忌,由于欧阳询的这种严谨到近乎苛刻的法度,我觉得初学者不适宜学习,我想初学者自然也会有畏难情绪,而转投其他,不是欧体不好,而是欧体太高,需要有一定的功底才能很好地驾驭。

柳体:

柳体,众所周知是由唐朝中后期书法家柳公权所创,柳公权可谓是一位“宫廷书法家”,从太子少师到太子太师这一段人生历程,他一直在宫廷教授书法,并且他的书法深得皇家喜爱。

抛开这些因素不谈,就柳公权书法本身而言,他的书法也应该流传千古,柳公权作为唐朝中后期的书法家,有幸学习前辈如欧阳询,颜真卿的书法,再加上“二王”的底子,他的书法风格可谓别具一格,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柳体”。

[柳体包罗各家之长,结构上的“中宫收紧”是其最显著特点]

柳体字可谓是包罗各家之所长,因此难度也极大,首先看它的笔画,有人曾评价柳公权的楷书笔画如“铁画银钩”一般,这既是在说柳公权楷书的笔画质感,也是在强调柳公权楷书难度之大。

柳公权的书法笔画中柔中带刚,刚中有柔,仅笔画这一点就难倒了一大片书法的初学者,有人说,柳公权拿毛笔写出来的笔画就像刀刻一般,这是何等深厚的功力啊!所以初学者不适宜一上来就啃这样的硬骨头,打击了自己学习书法的信心。

再看柳公权书法的结体,它的书法结体可以说是把“中宫收紧,外部伸展”的规律写到了极致,也成为了后世效法的标杆,也是书法审美中一个重要元素。

所以,柳公权书法在笔画和结体两方面来说都是难度极大的,没有扎实的功底恐怕难以入门,所以初学者不适宜直接学欧体,更不适宜直接上手柳体。

颜体: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说,排除了欧体和柳体,初学者自然是学颜体最好了?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初学者从颜体入手是学习书法历史上就约定俗成的,并不我的一家之言,初学者学习书法从颜体入手有些广泛而丰富的实际意义:

首先从笔画上来看,颜体笔画的特征是横平竖直,横轻竖重,这是毛笔表现的一个基本特征,横平竖直就少了欧体那种险峻刻厉的姿态,横轻竖重又能最大程度地练习控笔。

其次从结构上来看,颜体的特征如苏东坡所说的那样是“匀稳”,“匀”就是布白均匀,“稳”就是结体稳重,重心平稳,从这一点来说,颜体符合我们现代日常写字对于字的审美,并且我们刚开始学习写字,就要求我们写字规矩,整齐,严谨,美观,颜体广泛地包含了这几个方面,因此是初学者最佳入门字体。

[颜体《多宝塔》笔画平直,结构端正匀稳,最适宜初学者入门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我这里提到的颜体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并不是指颜真卿所有的碑帖,这里特指颜真卿早期楷书代表作《多宝塔》,像颜真卿后期的楷书作品《大字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赞》等等同样是不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的。

所以,我给初学者的建议十分清楚,初学入门应该选择颜体,那是不是说欧体和柳体就不能学呢?并不是这样的,如果要在书法上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只学一家是远远不够的,历史上哪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不是博采众长呢?欧阳询柳公权是这样,颜真卿亦是如此!

我的建议是初学者在欧体、颜体和柳体中应该首先选择颜体进行学习,并不是说其他两家的书法不好,或者说颜体就很简单,而是颜体的书法特征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也比较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一句说:

“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峻,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这是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孙过庭所说的“分布”并不是结构上的布白均匀或者章法上的布局,而是指的楷书,这与我前面所说的学书先从楷书学起的主张是一致的。

[颜体匀稳,欧体险绝,柳体挺拔,如果将这三种书体列为一体,学习顺序应当是“平正到险绝再到平正”也即是颜体,欧体,柳体]

我们把孙过庭的这段话和我前面的主张结合起来是能够印证的,“初学分布,但求平正”与我强调的从颜体入手是合拍的,“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是学习了颜体之后可以学欧体,“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是学习了欧体以后可以学柳体,这与我们强调的博采众长又是不谋而合的。

所以,如题目所说“初学者在欧体颜体柳体中如何选择”,我觉得应该确立一个可行的选择,那就是先学颜体,进而学欧体,进而学柳体,之后还可以广泛涉猎,不断丰富自己的书法功力和完善自己的书法风格。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关注存希斋书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书法初学者应该在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中如何选择?

如果只有这三位供选择,个人觉得选颜楷比较合适。因为颜楷虽带篆籀笔意,但是字体方正符合大众审美,学起来比较轻松。欧字险绝劲挺,初学不易拿捏用笔技巧;柳字瘦硬骨感更不好把握。用心学摹一段颜公楷书以后可以换其他两位的书体。其实我们学习书法和解题是一个道理的,应该“先易后难,最后精进。”先学写字,后入书法之门,其乐无穷也。谢谢邀请,个人拙见!🌹🌹🌹

书法初学者应该在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中如何选择?

我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初学者在选择写字帖子无需纠结,况且还是经典帖子,只要自己喜欢哪一种也可以的。欧体字严谨、标准,颜体字雄壮,柳体字瘦劲。根据自己的眼力,选择一样就可以了。重点应该放在怎样学习上!这里给你提几点建议。一是认真读帖,不要不加分析就临摹,先要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分析比较笔画特点和结构特点,找出普遍规律,即共性的特点,每一个笔画是怎样起、行、收笔的,同时思考古人是怎样去写字的。结构上看看哪里体现了提按、顿挫、疏密、错落、欹侧等特点,欣赏好在什么地方。二是精准临习单字,切勿贪多,欲速则不达,手脑并用,努力背临每一个字,这个苦是非下不可。久而久之,坚持下去就可以了。最后是加强学习书法理论知识,经常进行集字创作,为今后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欢迎交流学习!

书法初学者应该在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中如何选择?

我感觉还是要看个人的喜好和审美。

唐楷的最大特点是法度。

欧体字以险绝著称,同时又严谨工整,以方为主,方圆兼顾。同一个字在同一篇作品中各具神采,绝不雷同。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颜体字以沉稳大气和厚重较为突出,比较适合写大字和榜书。代表作《多宝塔碑》

柳体字以瘦美著称,正所谓“颜筋柳骨”,遒劲力道。代表作《玄秘塔碑》

我本人是临习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多年,感觉欧体字比较难写,笔画和结构要求都比较严格,也正是因为如此,练好欧体字,基础打的比较牢固,相应的再临习其它书体,上手就好很多,这也是我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书法初学者应该在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中如何选择?

作为入门级别的楷书经典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还有赵孟頫的楷书选择其中的一家都可以,按照传统的观念选择欧颜柳三家的比较普遍,在现代观念下,从赵孟頫入门也比较流行。

为什选择赵孟頫的楷书比其他三家要少呢。翰墨书道的理解是赵孟頫的楷书过于熟了有些熟腻的感觉,而且在点画线条造型方面没有欧颜柳三家丰富,不过其优点是由于距离我们现代较近,其墨迹书法存世比较多,学习笔法来说,赵孟頫有其自身优势。欧颜柳三家都是碑刻作品,我们学习的都是经过刻工上石,又经过拓制的作品,距离墨迹神韵有一定距离,这是一个缺憾,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作为入门级别的楷书才有了赵孟頫的一席之地。

为什么要抑赵而提倡欧颜柳呢?主要是中国的汉字书法到了唐朝达到了一个另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书法自王羲之起,本身就已经到了巅峰,而唐朝书法则对王羲之一脉相承的书法做了更深的进一步的总结,形成的以唐楷为代表的森严法度。更重要的是书法的技法至此已经高度成熟完备。后来者无论如何创新,都都无法超越其制造的高度,比如技法问题,至今的书法书法用笔技法在唐朝就已经完备,什么中锋侧锋,提按疾涩等等,书法的形式无论如何变化,其法度仍然是为人这几种技法展开。在结构上有已经成熟,并形成一系列的结构技法规则,包括神势原理,书法理论也达到了一个比较超越的高度。这就是为什么初学书法要以唐楷如们的原因,而且是以欧颜柳三家为楷书模范。

这里提到以问题就是欧颜柳三家楷书技法完备成熟问题。虽然三风格特色独具,但就起书法艺术元素的或内涵之丰富性来说三家基本上是平行的,整个从外在形式上独具个性而已,颜筋柳骨欧险绝。基于这一点我们初学书法来说,三家任选一家都是可以作为入门教材范本的。

实际上要想在书法上有更高的追求,在精通一家以后,完全有必要将三家,甚至包括赵孟頫四家书法都需要分阶段进行临摹研习,以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有利于是自己的书法艺术中内涵更丰富。或许由于时间精力问题,能够选取一两家即可。

初学书法建议拜老师学习最好,无论选择拿一家书体,有老师指导教授比完全自己看书琢磨更好,回减少许多弯路。我们初学书法可以说是对书法知识或常识一无所知,完全要依靠书本理论是很难理解准确书法的技法的。甚至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更重要的是,自己理解错误了,出现了偏差,自己很难及时发现予以纠正,一旦形成习惯,在改,耗时耗力。对于书法中的具体技法,老师通过现场教学与讲解我们可以以最近距离看清理解书法的技法具体在实践过程中的状态。老师还可以手把手的教。甚至一些书本上不可能有的一些书法技法,包括不同学书者自身的一些问题。毕竟书法教材理论都是带有共性的技法知识具有典型性。老师完全可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对于这个问题有了老师,在临摹学习老师可以根据更具体的情况帮助选择。不同年龄 不同学历,不同性格特点等因素去选择。如果在完全不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仅凭如题主所提的问题一句话就盲目说一通 未必完全科学。如果确实是自学书法的话,需要独立在没有人指导情况作出选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喜欢,感觉那家好就临摹学习哪一家即可。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没有持之以恒专注一家学深吃透更重要,切记半途而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