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战绩辉煌,功劳和职位都不亚于周瑜,为何后世没啥名气?
最主要的原因是吕蒙害死了关羽。
孙权对吕蒙的评价是: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
子明就是吕蒙,公瑾就是周瑜,子敬是鲁肃。
孙权说谋略等比周瑜差一点点,但言论才气等等就差很多了,在夺于荆州这一点比鲁肃强很多,所以吕蒙的主要功劳就是在夺于关羽镇守的荆州。
吕蒙简介吕蒙出生行伍,与周瑜不同。周瑜的父亲是洛阳令,而吕蒙的父亲却不经传。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就差很多了。周瑜长得帅,出身好,精通音律,有“曲有误,周郎顾”的美称。吕蒙则没有这方面的天份,所以孙权说才气方面吕蒙差多了。
吕蒙出生贫寒,他是真正从行伍,一个小兵一路杀出来的。孙权继位之后,发现吕蒙一路提拔,包括我们现在学到的课文《孙权劝学》,说的就是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是功成名就之后开始学习的,进步很快,从一员武将变成文武双全之人,留下“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美称。
所以吕蒙的天份是很好的,如果能够给充足的时间,或者从小培养吕蒙肯定也会和周瑜一般才气横溢。
所以吕蒙的才气是被家庭的贫困所抑。
吕蒙是孙权的绝对亲信。
吕蒙的功劳吕蒙的主要功劳就是白衣过江,偷袭荆州。吕蒙上书孙权夺取荆州实际上不是在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在此之前吕蒙和孙权就已经开始谋划,只不过在等一个机会。
关羽对吕蒙不放心,一直留下守备部队防守东吴。
吕蒙为了安关羽的心,以自己生病为由让陆逊替代自己。陆逊也很聪明,他假装自己很无能,麻痹关羽。
关羽也小瞧了陆逊,最后久攻曹仁不下,上庸方向的刘封又迟迟不肯出兵。他觉得陆逊并没有什么想法,就直接抽调防守东吴的军队,造成这方面的兵力空虚。
最后吕蒙以威胁的方式让糜芳等人投降。实际上糜芳等人一开始是假投降,真伏兵在城中。如果此计能成功,历史就会被改写。吕蒙当时认为糜芳等人真的投降,所以想自己进城,当时和他比较要好地虞翻说我看天象有些不对,城中似乎有伏兵。
最后吕蒙是带兵入城,果然。
糜芳等人最终无奈投降东吴,此举落下千古骂名。对于糜芳来说,当时已无兵可守,只能靠偷袭,偷袭不成那就没得选了。如果糜芳选择自杀而不是投降,那历史评价就会完全两码事。这个和曹操方的于禁差不多,忠心了一辈子,最终投降。
吕蒙夺得荆州之后,本来就重病在身,不久就病死了。
吕蒙一生清廉,人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他们各位其主争斗。
为什么名气小赤壁之战是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这是一场决定当时整个天下走向的案例。弱方的指挥官是周瑜,强方的指挥官是曹操。曹操作为军事大家,实力天下人公认,周瑜正面击败曹操就已经很厉害,但实际上周瑜不但是正面击败而且是以绝对弱势的兵力击败,你说厉害不厉害。
吕蒙则主要靠偷袭取得荆州,虽然是智取,但可圈可点的地方并不多。
从两场战役的对比来看,周瑜这一场比吕蒙这一场看上去要强得多。
荆州能不能取得并不影响东吴的生死存亡。
所以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是生死之战,吕蒙指挥的是锦上添花之战。
孙权说吕蒙次于周瑜是公允的。
吕蒙害死关羽。
关羽后来成神,成圣,成为武圣人,你觉得一个害死武圣人的人值得宣扬吗?
《三国演义》中对吕蒙和糜芳两人进行有意识的丑化。这两人与史实之间差别是很大的。
作为读书人也不太敢碰吕蒙,你宣扬吕蒙,别人问你,你宣扬害死武圣人的人,你到底是何居心。
估计心里压力巨大而不敢了。
一切宣传好坏全在读书的嘴和笔,读书人回避了,吕蒙自然就很少被人真正熟知了。老百姓中看《三国志》的人远远少于看《三国演义》的人,这样吕蒙就得像路人一般了。
吕蒙战绩辉煌,功劳和职位都不亚于周瑜,为何后世没啥名气?
千百年来,关羽是忠义的化身,无数人顶礼膜拜。他坐镇荆州,傲视天下,真英雄也。
吕蒙,东吴继周瑜之后军事主帅。读书学习进步了快,识别三日,则寡目相看,就是说,吕蒙从孤陋寡闻的粗人,变成有胆有识,多谋善断的帅才。白衣渡江是他的得意之作。
面对关羽在荆州层层严密设防,想攻克荆简直是异想天开,白日做梦。吕蒙假推有病不能主持军务,暗中积极调兵遣将,将士兵藏于往来蜀吴之间,作生意的大船内,瞒天过海,躲过层层盘查,顺利到达荆州城下。神不知,鬼不觉,关羽毫无防备,打个措手不及。特别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夜走麦城,让多少人为之叹息。
在三国演义中,大树特树刘,关,张光辉形象。是匡扶汉室的正义之师,其他人不过众星捧月,点到为止。廖廖数笔,有的一代而过。其实吕蒙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在三国志中,有祥尽的介绍。
吕蒙战绩辉煌,功劳和职位都不亚于周瑜,为何后世没啥名气?
干了没人干的损事
吕蒙战绩辉煌,功劳和职位都不亚于周瑜,为何后世没啥名气?
我总结了两个原因:1.周瑜的名气太盛了。2.主流的价值观问题。
下面是我的原因分析。
首先第一个,为什么周瑜的名气太大会影响吕蒙的名气呢?大家都知道刘翔当时得了冠军,那么当时的亚军季军是谁?世界首富是比尔盖茨,那第二第三呢?很多人不知道吧!这就是为什么了。
第一的名气让人印象最深刻,周瑜在历史上是个什么形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 而且赤壁大战引发了无数的文人墨客赞扬和感叹。所以鲁肃吕蒙,包括后面的陆逊他们的名气都被淹没在茫茫的“周瑜第一”里了。
再来说说第二个原因吧,我们古代的都有一种迷信,或者说偏执,有一种强烈的正统观念,什么是正统呢?
举个几个例子吧,李渊称帝是说自己是老子的后代;袁术称帝说自己是舜的后代。明白了吗?
这种偏执是根植于心的,没法改变,所以在古人看来,大汉王朝就是正统,而之后冒出来的魏国,吴国就是乱臣贼子,而蜀国呢,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所以也算作正统。
而吕蒙呢?他杀关羽,败刘备。这是跟主流价值唱反调的。
关羽就是忠义的化身,你吕蒙杀了关羽,一下就被世人归类为坏人了。
所以即便夷陵之战是三国的三大战役之一。仗打的也非常的漂亮。可是呢还是不行。
这种价值观在罗贯中老先生写出三国演义后更甚。三国演义这部书影响巨大,可是说是改变世界。(据记载,努尔哈赤就是看三国演义学会的军事)
最后我们再来说下,其实吕蒙的名气还是有的,吴下阿蒙,白衣渡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可是小学就会学的故事。
吕蒙的一生告诉我们,即便你没有读大学,照样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达到博士的水平。
吕蒙战绩辉煌,功劳和职位都不亚于周瑜,为何后世没啥名气?
你对名气的定义是什么?吕蒙没有名气?白衣渡江这词难道还不够拉风?吴下阿蒙你又以为是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话经常听说吧?这也是指的吕蒙啊。
关羽知道吧?将曹仁打的像老鼠一样躲在樊城不敢出来,还将于禁、庞德带来的曹军打了个全军覆没,那水淹七军直接就威震华夏,曹操都差一点迁都。然而就吕蒙不但成功攻下了荆州,并且还用心理战瓦解了关羽大军的军心,并最终生俘关羽。要知道,能消无声息的杀到荆州本就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吕蒙竟然能招降麋芳、傅士仁。可以说吕蒙打了一场速度奇快的突袭战,不但用最小的代价攻下了荆州,并且还能在短时间内稳定荆州的民心,单是这事就不是常人所能为。
并且吕蒙还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吕蒙本来就是一个大老粗,又是一个职业军人,所以文化修养上就跟不上。孙权因为这事几次劝吕蒙多读书,这要是其他人,那肯定会嚷嚷:“俺就是大老粗,不喜欢文化人”。然而吕蒙就不,吕蒙听从了孙权的建议,从此无论军中多忙都会抽出时间读书。后来鲁肃来找吕蒙聊天,这一聊,鲁肃惊讶的发展吕蒙已经不是个大老粗了,并留下了“昔日阿蒙”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两个词。
最后说下,到现在为止,还有人经常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是没有远见的行动,其实这是不对的。荆州地处东吴上游,与江东共享长江天险,这个地方孙权根本不会让给其他人。以前刘备实力弱小,那还没事,但是当刘备拿下益州,关羽北伐取得大胜之际,如果孙权还不出手,那东吴就会成为最弱的一方,并且与曹操的军队不善水战不一样,荆州的水军在关羽的操练下那是非常的精锐,对东吴的威胁太大。所以当刘备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孙权必然会让吕蒙去拿下荆州。
这样说吧,蜀汉灭亡之后,东吴还能支撑十七年,就是因为有荆州,否则东吴早步蜀汉后尘了。
吕蒙战绩辉煌,功劳和职位都不亚于周瑜,为何后世没啥名气?
吕蒙战绩辉煌,功劳和职位都不亚于周瑜,为何后世没啥名气呢?吕蒙(公元178年—220年),字子明。吕蒙的姐夫邓当是孙策的部将,因此吕蒙十五六岁就成了一名战士,并想用军功换取富贵。吕蒙参加了攻占荆州江夏郡的战斗,后又参加了赤壁之战和江陵(今湖北省荆州)争夺战,并立下了战功。吕蒙的经典战例,是在公元215年和公元219年的两次荆州争夺战。在第一次荆州争夺线中,吕蒙迅速的夺占了刘备的长沙、桂阳和零陵三郡。此后,刘备、孙权两家以湘水为界平分了荆州。而在第二次的荆州争夺战中,吕蒙成功的阴袭了关二爷(堪称战争史上的经典的偷袭战),使孙吴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的地盘。客观的讲,吕蒙的功劳不亚于周瑜。而他的名气在后世中相对来讲不算大,这或许是因为《三国演义》捧刘贬曹、而无视孙吴造成的。另外,吕蒙阴袭谁不好,非要阴袭武圣人—关帝关二爷呢。其实,也不能完全的说吕蒙的名气不大,“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两个典故都出自吕蒙身上。并且,通过这些典故,证明了吕蒙还是位经过自学由一位武夫成长为一位儒将的代表人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