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郎再次大幅飙升至关键水平,瑞士央行会出手干预吗?

瑞郎兑欧元汇率周二创下2017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美国政府将瑞士重新列入汇率观察名单,然而,策略师表示,瑞士的经济增长和通胀数据仍可能促使瑞士央行买入外汇,以抑制瑞郎的升值。

瑞士央行肯定不会对瑞郎再干傻事了,尽管该国已经实施了负利率(活期-0.25%),但仍然阻挡不住全球资金涌入带来的货币增值。

其实,在2015年之前,瑞士央行已经尝试了“出手干预欧元/瑞郎“的过度下跌,并以“死守欧元/瑞郎1.2”的汇率下限,因为瑞郎过度的升值会给本国的出口及旅游项目带来非常大的冲击。

然而,这种“死守”代价是巨大、惨重的,多年以来,欧元便是走的“下坡路趋势”,而瑞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升值态势,如果想要将欧元/瑞郎的汇率维持在1.2上方,就意味着要【不断地买入越来越不值钱的欧元、同时卖出越来越值钱的瑞郎】,这太特么吃亏了,而更不可忍受的是,这样的“亏本生意”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

于是,瑞士央行在公布“死守1.2底线”的消息三天之后,于2015年1月15日,放弃了!

当日,欧元/瑞郎一度狂泄39%。

最近国际方面又出现较多的“不平静”,瑞郎又继续开始了升值的走势。

央行干预吧,手段乏力——,纯粹的外汇市场操作,一国要应对全世界的避险资金,太南了!

央行不干预吧,这种涨法,实在也是让人“撑得吃不消”啊。

我们说,一国货币的坚挺,贵在稳定。汇率的变化,一定要与本国国际收支保持同步方为健康。物极必反的道理对应于经济领域,实际也是2个极端都成立的,委内瑞拉的货币贬值让国家惨淡一片,瑞郎的货币升值也同样令该国头疼不已。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瑞士央行的做法只能是“微调的措施,让货币保持常规加速度”的基调下,跟随市场走了。不会完全不管,也不会干预过度了。

瑞郎再次大幅飙升至关键水平,瑞士央行会出手干预吗?

瑞郎通常被视为避险货币,在市场面临压力时上涨。但上月即便全球股市和油价大幅下跌,瑞郎也明显下跌,该国的主要经济学家认为这是由若干因素造成。这些因素包括欧洲市场相对平静、瑞士央行发出要干预的威胁、以及外界臆测该行实际上已经在外汇市场出手干预,但该行每周的活期存款账户显示,没有大规模购买外汇的迹象。

不过,当时分析师就表示称,与2008-09年颇为相似的银行债券和股票价格下跌、以及其他地区愈发盛行的负利率政策,或许逆转瑞郎的跌势。而果然,本月以来,瑞郎兑欧元重拾升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