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了好些日子的颜体了,不知道路子走偏了么?你怎么看?
总体很好,路数没有偏
从我接触较多的书法练习者来说,你这路数不仅没有偏,而且恰恰方向很对。
有太多的书法初习者,容易将自己的钢笔书写习惯带到毛笔之中来,而从你这几张图看,完全没有,尤其是基本笔画,都是按照颜体的基本要求来做的,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这个方向绝不会有错。
还有一点难等可贵的是,不少人没写几天,就急于自己表现了,写着写着耐心就没了,楷书自动演变为“行书笔”,你这,也没看到。
很不错了。
笔画下笔比较犹豫我自己写得很差劲,但是我的行业接触非常多,从贴图来看,毛病也说说吧。
行笔似乎有点犹豫,下笔不够“狠”。
颜体的字,稳重大气,力度感十足,基本都是藏锋行笔,故几无任何妖娆态。
所以,对你的建议是:后续下笔“狠”一点,行笔干净利落,不要怕一两次“搞过头”了很丑,每次写出来一定数量后,比如写满一张纸,再与原贴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样反复练习,会很快再次提高。
间架结构还要继续练贴图中,有些左右结构的字,间架搭配不是很精准。
建议的做法是:写一个字的过程不要间断。
也就是说,你的笔画练习已经有一些基础了,后续书写的时候,看书帖中一个字之后,开始下笔到将这个字写完,中途不要再看字帖,一气呵成,或者这样可以有用。
如果,你的身边能找到一个书法大成者,在你练习的时候,能够看着你的每一个动作,实时指正不足之处,那就更理想了。
总体来说,你的方向没错,时间问题,书法练习,量的积累是一道绕不过的坎,继续吧,少年!成功就在前面!练了好些日子的颜体了,不知道路子走偏了么?你怎么看?
当急的是结构不准,临前补上摹帖的功夫。
练了好些日子的颜体了,不知道路子走偏了么?你怎么看?
没偏,路子很正,我的赞一个先!
在四大楷书书体中,我个人觉得赵体最易,颜体最难。对于"颜体"楷书,通常认为其书法特点是,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我个人对颜体楷书的直观感觉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古拙、厚重的历史感,从书法培训反馈的信息来看,颜体不光学习的人数量远少于欧体,能够学习出来点成绩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只是体现出来笔画丰盈感,但难以写出颜体雄浑古朴的艺术效果。
题主的作品,我感觉的确超越了普通练习颜体书法的群体,渐入佳境,甚至已达佳境,很难挑出什么大的毛病了,为什么会提问自己是不是路子走偏,说明学习进步的速度明显放缓了。这很正常,练习任何书体,到达这样一个水平很难再有大的进步,所谓书法瓶颈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好比刘翔的110米栏跑进了13秒,再往前比登天还难。
没别的办法,沉住气,笔耕不辍,继续临帖。另外建议增加读帖的学习量,读帖可以迅速找出差距,对症改进,事半功倍。再就是我经常推荐给别人的办法,把你的得意作品挂在显眼处,得空就欣赏欣赏,看着看着,久了就看出不足来了,自然也就进步了。就好比我们送给朋友的作品,等人家装裱好了,挂出来了,我们就会发现这里不对,那里也不对,真是恨不得要回来重写呢!
说了这么对,不知道是不是对题主有用,衷心祝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练了好些日子的颜体了,不知道路子走偏了么?你怎么看?
偏了,颜体学多宝塔,过去都是这么入手的,现在有好多人发怪伦,学勤礼碑,家庙碑啥的,不是正路,道理很简单,学多宝塔后,勤礼碑很容易上手,如果学勤礼碑再学多宝塔,跟从头再来差不多,事实是学勤礼碑家庙碑笔力长的慢,容易形似,但功夫不真。
练了好些日子的颜体了,不知道路子走偏了么?你怎么看?
说实话,确实走偏了,横竖的基本用笔都出现问题了。不过喜欢就好[祈祷][祈祷][祈祷]
练了好些日子的颜体了,不知道路子走偏了么?你怎么看?
是有点肥了,我最近也在写勤礼碑,老师也常说我写的太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