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通疯疯癫癫,也没见他练武,为什么功夫那么高?

周伯通疯疯癫癫心如孩童,最终成为了五绝之首中顽童,郭靖愚笨耿直不懂变通,最终成为了五绝之一的北侠,傻姑更是心智低下痴呆懵懂,但却让李莫愁看不清武功深浅。

“大道至简,悟者天成”。

一句话完全可以描述周伯通一生的武学成就!

周伯通活得糊涂、郭靖难得糊涂、傻姑糊糊涂涂,但偏偏这三人都取得了不小的武学成就,特别是周伯通与郭靖在第三次华山论剑时可以说已经冠绝天下了,周伯通更是做到了五绝之首,并成功接替了王重阳的位置。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周伯通与郭靖看起来都不是那种“聪明绝顶”之人,甚至还有些“憨傻”的样子,特别是周伯通疯疯癫癫、痴痴傻傻,心性如同十岁孩童模样,这样的人还能取得天下武学成就之首?

这让哪些天资聪颖、武学资质上佳的人颜面何存?苦学多年竟然比不过一个疯癫之人,这又有何意?

周伯通没有修炼武功吗?

这当然不是。

武功高强也有其原因,任何事情并非“浑然天成”,它也需要后天的雕琢,周伯通是疯疯癫癫,但他却有常人身上看不到的优点。

从周伯通身上我看到了两个字:“简”与“悟”。

化繁为简

在“射雕英雄传”以及“神雕侠侣”中周伯通是一个奇人,他活得比任何人都通透。

在他的眼里一切都以“玩乐”为主,在任何时候周伯通都如同孩子一样,有高兴、有哭闹、但都很简单!

天真无邪不仅仅只可以用来形容“吴邪”,也可以用来形容周伯通,盗墓笔记中的吴邪是智商在线但纯真,周伯通是智商不在线但也纯真。

这种纯真在很多人看来是“白痴”的象征,毕竟很容易被欺骗,甚至被敌人牢牢控制住。

但事情真的如此吗?承然!周伯通看起来是疯疯癫癫,但他并非是真的白痴,周伯通的所作所为顶多算作“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在加上他爱玩、乐观的态度,这才表现出疯疯癫癫的模样,这与傻姑的痴傻是不一样的。

在我们眼里是很复杂的东西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或许它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这一切也许只是我们想当然而已,有时候简单并不是不好,从简单的角度往往会出现深刻的道理,这一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看透的。

周伯通就是如此!他就是一个看得透测之人。

大家都说周伯通是一个王重阳的师弟,但其实全真教并没有祖传师承,王重阳也没有师傅,与其说周伯通是王重阳师弟,倒不如说是王重阳的义弟,全真教第一代就只有周伯通与王重阳落入,第二代才到了全真七子。

周伯通学习武功最早来自于王重阳,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开派祖师,全真教是没有什么师承的,这一切都是王重阳自己打拼出来的,论武学资质王重阳那自然是奇才,独自创立了全真教的所有武学,这个创举在“射雕英雄传”中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周伯通学习武功也并非想要有什么名号与成就,他就是觉得好玩,也觉得有趣,学了武功可以去捉弄人,也让被他捉弄的人为无可奈何,这是周伯通最初的想法。

一切都是为了“玩”!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玩”会让人心情愉悦,而上班、学习却痛苦无比呢?

如果我们把“学习”也代入“玩”的行列,是不是就会有趣得多?

目的不同,结果也不同,周伯通学习武功很简单,并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以玩的心态学习武功,做到了真正的“化繁为简”。

看得简单、学得简单,以至于在全真教全真教时周伯通已经把能够学习的“基础武学”的融会贯通了,一样东西学习久了,它也会生出不一样的威力。

就像傻姑一样,她只学到了黄老邪的三招武学,但就是这三招武学重复修炼到意由随心的境界也让李莫愁不敢轻举妄动。

周伯通学习武功很是认真刻苦,那是认定了就不会回头的,非得练习熟练了才放手,虽然早期周伯通没有学习什么高深武学,但就凭借着全真教的基础武学也能够让王重阳吃惊不已了。

悟在天成

其实很多时候都讲究一个“悟”字,学习武功也是一样,没有好的悟性是很难取得成就的。

但“悟性”只是聪明伶俐的专利,这只在个人。

周伯通的悟性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

在王重阳使用“诈计”欺骗欧阳锋之后,虽然说以一阳指破了欧阳锋的蛤蟆功,但并没有彻底解决掉欧阳锋,为了不让九阴真经再一次落入江湖引起动荡,王重阳在自己仙逝之后决定把九阴真经拆分为上下两部,让周伯通带着九阴真经分别找预定的地方藏起来。

这也是王重阳知道周伯通的秉性,他明白周伯通会按照自己遗愿完成这些事情,以周伯通的性格来说,他是不会学习九阴真经的,这一点王重阳很有信心,然而事实也是如此,周伯通得到九阴真经之后就一直按照王重阳的安排去做,这件事就是全真教的其他弟子都不清楚。

只不过由于心智不成熟的原因,周伯通在半路还是被黄老邪的妻子冯蘅给欺骗了,这倒是让黄老邪得到九阴真经下部,随后两人带着九阴真经回到了桃花岛。

所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黄老邪也是因为带着这下部九阴真经回到了桃花岛之后,直接导致了门下弟子四分五裂,陈玄风与梅超风因相爱逃离桃花岛,离岛时陈玄风带走了黄老邪拿到的这半部九阴真经,直接让黄老邪大发雷霆驱逐了所有弟子,甚至黄老邪的其中冯蘅为了默写九阴真经而劳累过度,最终黄蓉出生不久之后也撒手人寰。

半部九阴真经就让桃花岛分崩离析,当初王重阳不想留下给全真教也是有原因的,只有周伯通这种“纯真”之人才会对九阴真经心无杂念。

后来周伯通带着上半部九阴真经来到桃花岛,周伯通只是心智不成熟,他并不是真的痴傻,被冯蘅欺骗不久之后他也意识到了,于是周伯通就上门讨要九阴真经。

黄老邪理亏在前,在加上周伯通虽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武学,但一身全真教基础武学也很难缠,黄老邪就利用自己的奇门异术直接把周伯通困在桃花岛,这样一来周伯通就没办法出去,他也有机会去寻找梅超风两人拿到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下部是武技,上部是内力功法,周伯通在被困桃花岛期间倒也是把这九阴真经内容都背下来了,但因为答应王重阳的事情,周伯通始终都没有修炼这九阴真经。

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巧合。

悟在哪里?悟在天成!

在周伯通被困十五年之后他遇到了同样被黄老邪嫌弃的郭靖,周伯通这么多年没有遇见人,这一见到郭靖那是满心欢喜,内心那种捉弄人心思又活络起来,他想着自己既然不能学习这九阴真经,那为何不让郭靖学习呢?

周伯通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教导郭靖背诵学习九阴真经上面的内容时,他也无意中跟着郭靖与脚步在学,他已经熟读九阴真经上部所有内容,在教导郭靖按照上面功法内容运行体内真气时,这一切都顺其自然了。

虽然说没有修炼,但其实已经修炼。

周伯通“九阴真经”已经大成!丝毫没有杂质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时候我们会出现“当局者迷”的情况,一旦你换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切都如同拨开迷雾一般清晰明了。

周伯通在桃花岛的这十五年也并不是都恍恍惚惚的过了,周伯通虽然心智不成熟,但这种不成熟却是另外一种“纯净、清明”。

在这十五年周伯通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绝世武学”,一招“双手互博”术人周伯通的战力增加一倍,一个“七十二路空明拳”让周伯通的招式看不清来路。

这双手互博术也是非常的奇特,你认为周伯通疯疯癫癫的,但他却可以一心二用,你认为郭靖憨厚老实,但也他却可以把周伯通的双手互博术学习到手,相反聪明伶俐的黄蓉却达不到郭靖的成就。

这又该怎么说呢?大概就是所谓的“大智慧”吧!

周伯通的“空明拳”至阴至柔,讲究的是以柔克刚,虽然柔软无力,但却充满了韧性,如同大海波流一样连绵不断、源源不绝,以虚套实,以不足套有余。

学习这套武功讲究内心“空明纯净”无杂念,学会观察对手的出招,以到达脱离战场看自己的情况,这需要与“双手互博术”结合,以一个多余的“分身”游离于战斗之外看清楚对手对自己的招式,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或许看不出什么,一旦你脱离开来就会发现对你有利的地方。

这就是“空明拳”的中心要领——旁观者清。

周伯通虽然心智不成熟,平时的心性也如同孩童一样不怎么靠谱,但他内在是“简单”的,也并不是真正的痴傻!如果真的是痴傻之人会一心二用,会创立出“空明拳”这种武功吗?

周伯通并非没有练武,不论是九阴真经、还是“空明拳”,经历了几十年的千锤百炼,你认为周伯通的武功真的平平常常吗?

结语:刻意的去学习反而得不偿失,无心之下却所获颇丰,周伯通虽然疯疯癫癫,但并不代表他一无所知,空明拳糊糊涂涂、套路简单,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简单”呢?或许这就是“悟性”吧!有时候看似复杂的事情,它其实是很简单的,就如同郭靖一样,估计黄老邪在嫌弃他武学资质底下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在未来他会成为五绝之一,而周伯通更是被大家公认为五绝之首。

图:均来自网络

周伯通疯疯癫癫,也没见他练武,为什么功夫那么高?

周伯通年幼时,父母为金人所杀,自己也被重伤心脉,影响了记忆和心智的发展,所以一直疯疯癫癫,游戏人间。但不可否认的的是,周伯通的武学天分很高,而且对武学有极大的兴趣,这使得他能够数十年专致武学,从不觉得枯燥,进而创制出“双手互搏”、“空明拳”这样的绝世武功,“九阴真经”不练自成,成为天下五绝之一

1.身世

1163年,周伯通出生于山东宁海一个武林世家。他的父亲周进,早年曾和王重阳一起在北方举兵抗金,事败后回到宁海老家。周进直到五十七岁上,才有了周伯通这一个儿子。

周伯通小时候非常聪明,也非常贪玩。周进为了让周伯通读书,先后找了七八个先生,但在周伯通花样百出的捉弄之下,没一个先生能够教够一个月。后来,周家小儿顽劣得出了名,方圆百里之内的读书人,一听说是周家要找先生,纷纷避之如蛇蝎。

周进老来得子,对周伯通非常疼爱,看到儿子这么讨厌读书,也就不再强求。不过令他稍稍欣慰的是,周伯通对武学很感兴趣,而且天分很高,自己传给他的招式,周伯通练上几遍,便使得有模有样。更重要的是,周伯通练起武来,便把捉蛐蛐、斗草之类的游戏丢在一旁。平日,门外一有小贩卖糖人、糕点的声音,周伯通便跑着跳着出去买,但当他练起武功来,对这些声音,竟然也充耳不闻。

周进看到周伯通如此喜欢武学,心想儿子若能练成一身武功,以后自然守住了这份家业,自己也可以放心。没想到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周家就遭遇了天大的变故。

周伯通十二岁时,由于奸细告密,周进抗金的事迹败露,金人派多名高手上门抓人。周进为保护妻儿,与三位金人高手展开大战,终因寡不敌众而死,周伯通的母亲随之被杀。周伯通虽然学了几分武功,但毕竟年纪太小,看到父母惨死,竟然忘了逃跑和躲避,被金人一掌击中心脉,重伤濒死。

眼看周伯通就要死在金人手上,王重阳如神兵天降,现身周家。他看到好友的惨状,含恨出手,出剑只攻不守,七七四十九式全真剑法只使到一半,便将包括三名高手在内的数十位敌人,全部杀死。王重阳看到周伯通尚有几丝气息,便抱起他飘然而去。

2.重阳传艺

在重阳宫,王重阳用深厚的“先天功”,为周伯通治疗伤势,足足用了三天两夜,才把周伯通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周伯通醒来之后,对近日发生之事,全都忘得一干二净。王重阳见了,便隐瞒了他家破人亡的真相,只说受他父母所托,为他治病,并在病好之后,教他武功。

周伯通看王重阳对自己父母的情况,说得丝毫不差,又见王重阳纵身飞起数尺,双足在空中虚点,竟一直走了三十多步,才落下地来,不禁惊得目瞪口呆,连忙表示愿随王重阳学习武功,还不顾身体初愈,要学着书中所说,下床跪拜。王重阳连忙阻止了他,说周伯通的父亲周进也是自己的长辈,所以他不能收周伯通为徒,而是只用师兄弟相称即可。

此后,周伯通便跟着王重阳学习武功,他练起武功来一心一意,进展飞快。同时,周伯通听王重阳他一身上乘武功,都是从《道德经》这样的道家经典中悟得,所以也硬着头皮,研习了几本道书。

周伯通除了练武,平日都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让王重阳一直不忍心告诉他周进夫妇死亡的真相。直到周伯通十八岁时,王重阳才告诉他,周进夫妇乘船出海遇到风浪,双双堕海而死。自己派人去宁海取了他们的衣冠,在终南山后山建了衣冠冢,方便周伯通祭拜。周伯通闻言,默坐半晌,然后去祭拜了父母,此后很快又恢复了疯疯癫癫的模样。王重阳见他这样,更是下定决心,要把真相带到坟墓之中,终生都不让周伯通得知。

后来,王重阳又陆续收了马钰、丘处机、王处一等全真七子为徒,这些弟子中,以丘处机武学天分最高,但他也始终追不上周伯通的脚步。

1203年,王重阳自觉大限将至,他想到西毒欧阳锋狼子野心,自己一死,他必定会来抢夺“九阴真经”。而此时周伯通的武功尚未大成,马钰、丘处机等人也不堪大用,全真教上下无一是他的敌手。于是他远赴大理,以“先天功”和南帝段智兴交换了“一阳指”。不想,在王重阳和段智兴交流武学心得之时,周伯通竟然和刘贵妃有了男女之事。

此时周伯通已是不惑之年,但心智仍和十几岁的小孩子一般。在段智兴明言不再追究,而且准备玉成他和刘贵妃的好事之后,周伯通仍然害怕的逃走。王重阳对周伯通这种行为,十分生气,但想到他的身世,终不忍再责罚于他。

数月之后,王重阳佯作病逝,果然引得欧阳锋前来抢经。西毒出手之下,丘处机、马钰纷纷都在一招之下惨败,唯独周伯通勉力抵挡,十几招后方才落败。欧阳锋料想王重阳必定将“九阴真经”藏在棺木之中,随他一起下葬,便去揭王重阳的棺木。谁料他刚一打开,王重阳便凌空跃出,“一阳指”全力点出,正中欧阳锋眉心,使他的“蛤蟆功”功力直退二十年,仓皇逃去。而王重阳也耗尽了最后一分精力,溘然长逝。

临终前,王重阳交代周伯通将“九阴真经”上下册分开藏匿。运送途中,周伯通遇到黄药师和他的妻子冯蘅。冯蘅有过目不忘之能,以此骗得周伯通毁去经书下册。后来,周伯通得知被骗,便去桃花岛追讨经书,却因武功不敌黄药师,从此被困于桃岛上十五年。谁知这十五年,竟然困出来一个不输王重阳的武学宗师。

3.自成一家

本来,周伯通本身的积蓄已经足够雄厚,只是他并非黄药师这样的天才,才使自己的武功一直停滞在一流之上,绝顶之下。而在桃花岛上的十五年,正给了他一个融会贯通、自成一家的契机。

在岛上,周伯通碍于对王重阳的承诺,并没有修炼“九阴真经”,但他却把经书读过千遍万遍,烂熟于心。

周伯通性格单纯,心无旁骛,他除了练武,便是游戏,山洞中无人相伴,他便让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打架,时间一久,竟给他创制出一套双手分别施展不同武学的武功,这种被他叫作“双手互搏”的武功,一旦施展开来,出手的威力顿时增了一倍。

同时,周伯通熟读“九阴真经”上册,再联系读过的道家经典,在有意无意之间,领悟了“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余”的武学至理,以空而明,创制出了“空明拳”这门武学。

所谓空明者。心无杂念为空,专心一志为明。

桃花岛与世隔绝,周伯通所居的山洞,又与岛上诸人隔绝。周伯通的性格,本就是心无杂念,心无旁骛。他只有一个念头,便是练好武功,打败黄药师,取回下册经书。

当然,周伯通也有一些心猿意马,比如与刘贵妃的情事,黄药师曾试图以“碧海潮生曲”,勾起他的心魔,但当周伯通坚持过来之后,心中的清明,反而又会多上几分。

至此,物质上的空与心灵上的空,合而为一,不分彼此,生出无比的清明境界,周伯通趁机梳理平生所学,去芜存菁,“空明拳”便如此诞生。

后来,郭靖来到桃花岛,为周伯通带来了“九阴真经”的下册。周伯通心痒难耐,便教郭靖修习“九阴真经”,而他也不练自成,补上了他的武学体系的最后一环。

此时,周伯通武功已然大成。他出洞之后,黄药师已经不是他的对手,就算他不用真经上的功夫,单以“空明拳”和“双手互搏”对敌,也和黄药师打成了平手。

数十年后,在百花谷中,周伯通以百岁高龄,与武功大成的杨过对阵。“空明拳”对“黯然销魂掌”,仍然是平分秋色。最后第三次华山论剑,周伯通众望所归,被评为“中顽童”,公推为天下第一。

从周伯通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周伯通能够成为天下第一,在于他非凡的天分,更在于他对武学持续的兴趣,使他能够心无旁骛,专致武道。他表面疯癫,在武学一道上,却有大智慧、大毅力。

如此而已。

周伯通疯疯癫癫,也没见他练武,为什么功夫那么高?

老顽童周伯通是王重阳的师弟,全真七子的师叔,在全真教辈分奇高,很多全真弟子都叫他师叔祖甚至太师叔祖。他平日里疯疯癫癫,行事颠三倒四,不仅和郭靖结拜为兄弟,还收了耶律齐为徒弟,但是他的武功非常之高,在第三次华山论剑居五绝之首。他为什么能练成那么高的武功呢?我认为有以下四点原因:首先,周伯通前期的武功都是王重阳教的

周伯通名义上是王重阳的师弟,实际上可以算是王重阳的徒弟,周伯通前期的武功都是王重阳教的,两个人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王重阳是全真祖师,全真教所有的武功都是他自创的,并没有师傅,所以周伯通虽然是师弟,但是武功都是王重阳所教。而之所以是师弟不是徒弟,是因为周伯通是王重阳修建重阳功的金主,而且强烈要求要和王重阳结拜,王重阳看他虽然人疯疯癫癫非常不靠谱,但是人品还算不赖,无奈之下同意了结拜之事,也有多加管教之意。

而且别看周伯通疯疯癫癫不通事务,武学天赋却极高,在王重阳这等名师的调教之下居然武功进步很快,虽然达不到重阳真人的境界,但是比起全真七子来也不逞多让,甚至更高。所以,虽然周伯通破了童子之身练不成先天功这样的绝世神功,但是他的武功很高,仅次于五绝,这还是在没练《九阴真经》的情况下,黄药师都拿他没有办法,只能智取。

其次,周伯通在桃花岛被困十五年,百花谷修身养性十六年,有的是时间钻研武功

周伯通奉王重阳临终遗命准备找个稳妥之处将《九阴真经》藏起来,不料中途遇到黄药师夫妇,黄药师知道周伯通身上有《九阴真经》后用计将真经骗走。周伯通前来桃花岛讨要《九阴真经》却被黄药师困在桃花岛十五年,黄药师拿他没有办法,只能用桃花阵困住他不能出岛。这十五年间周伯通穷极无聊自创了空明拳和双手互搏之术,每天自己和自己打架,也练成了一身高明的武功。

前面说了周伯通的天赋极高,而且出身天下第一玄门正宗全真派,所以才能自创空明拳这样蕴含道家真理的武功,不然如果一个傻子就算再困二十年也没用。在《神雕》中,周伯通还在百花谷修身养性十六年,百花谷风景如画、世外桃源,比桃花岛山洞强百倍,他每日练功不辍,境界更上一层楼。再加上他是一个武痴,天下武功被他研究个遍,连杨过的黯然销魂掌都想要学一学,所以他的武功很高也在情理之中了。

第三,周伯通阴差阳错之下修炼了天下第一武功宝典《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是天下第一宝典,集道家武功大成者,王重阳虽然明令禁止全真门下不准修炼,但是周伯通阴差阳错之下却将《九阴真经》修炼成功。别看周伯通疯疯癫癫,但是非常尊重他的师兄王重阳,王重阳临终遗命不准全真弟子修炼《九阴真经》,周伯通也是遵守遗命的,他把《九阴真经》练成完全是无心之失,绝对不是故意的。

周伯通虽然被黄药师骗走半部《九阴真经》,但是他手里还是有半部的,而且这半部还是上半部内功篇。他在桃花岛被困十五年都没有偷练《九阴真经》说明他是真的遵守王重阳遗命的,他只是想要戏弄傻小子郭靖才会背诵《九阴真经》经文的。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在日日背诵后,《九阴真经》居然自行融会贯通,想不学会都不行了。至此他的武功登顶武林,和五绝并驾齐驱。

第四,周伯通心地纯净,天真无私,练成双手互搏,使其武功威力剧增

周伯通除了空明拳和《九阴真经》功夫炉火纯青,还有一项极少数人才能练成的绝技,那就是双手互搏。这双手互搏讲究的是分心二用,能用双手分使不同武功对敌,虽然不能真的达到双倍效果,也是江湖中少见的绝技了。只有心思纯净、心无杂念、天真无私的人才能练成,天赋奇高且聪明智慧之人反而练不成。所以像黄蓉、杨过甚至王重阳这样的聪明绝顶的人是打死也练不会的。纵观金庸全书只有周伯通,郭靖和小龙女三人练成而已。

综上所述,周伯通虽然疯疯癫癫又武功那么高是因为他本身武学天赋就很好,而且得遇名师王重阳,还自创了空明拳和左右双手互搏绝技,更精通天下第一宝典《九阴真经》。而且周伯通的疯疯癫癫和欧阳锋的疯疯癫癫不同,欧阳锋是逆练武功练坏了脑子,属于神志不清。周伯通则是心中无欲无求,干干净净,很有些大智若愚的意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周伯通疯疯癫癫,也没见他练武,为什么功夫那么高?

周伯通绝对是金庸小说里的第一武痴,他把大理皇帝段智兴给绿了,睡了南帝的妃子刘贵妃,即瑛姑,就是因练武而起。

周伯通遇到新奇的武功,不管对方是谁,都愿意拜对方为师,甚至跪下叫对方爷爷,千方百计要学到手。

实际上,周伯通一辈子都在不停地学武,连睡觉的时候都在练功,就因为如此痴迷武学,他的功夫才那么高的。

由于周伯通学了九阴真经,又自创了左右互搏之术,隐隐然已经是双雕里的第一高手。

周伯通少年时代的经历,金庸没有提起过,但是他自青年时代,就结识了王重阳,跟王重阳是好朋友,他做人做事疯疯癫癫,甚至要跟王重阳拜把子,王重阳没同意。

王重阳原来是个书生,看到金国蹂躏大宋的百姓,便投笔从戎,拉起一支抗金的起义军,就像辛弃疾一样,成为抗金首领,估计那时候周伯通也跟着王重阳抗金。

不过,当时王重阳还没有自创武功,抗金的时候,也只是会一些鞍马弓箭之类的基本武艺。

后来王重阳抗金失败,躲到了终南山活死人墓里,周伯通自然也跟他来了。

在活死人墓里,王重阳开始学习道家的经典,并且自创了很多厉害的武功,包括后来他们全真派的玄门正宗内功和各种剑法,自然也有他最厉害的武功先天功。

周伯通一看练功这么好玩,便天天缠着王重阳学武功,让王重阳教给他。

王重阳一开始的确教了他不少的武功,可是,他发现周伯通太痴迷于武功了,有点近乎疯癫了,而王重阳越来越讲究道家的清修,不喜欢周伯通学太多武功,所以王重阳最厉害的先天功,并没有教给周伯通。

没过多久,林朝英来到终南山,找到活死人墓,逼迫王重阳跟她比武。

林朝英很崇敬王重阳的为人,有可能早已经芳心暗许,她不想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如此意志消沉,所以找上门来,说是逼王重阳比武,实际上是跟王重阳套近乎,接近王重阳,然后跟王重阳谈情说爱。

无奈王重阳此时的意志真的特别消沉,一点也提不起谈情说爱的兴致,虽然他知道林朝英喜欢自己,可还是无动于衷。

林朝英一看这王重阳这么端着,还真不好追,便心生一计,在活死人墓门口各种大骂王重阳,一连骂了七天七夜,王重阳忍不住,终于出来了,之后,林朝英和王重阳携手闯荡江湖,把老顽童周伯通丢到了一边,估计当时周伯通在心里暗骂王重阳重色轻友。

在闯荡江湖的过程中,林朝英总是暗示王重阳快挑明关系,趁早把婚事办了,二人做一对神仙眷侣,可是王重阳这时候偏偏学霍去病,说什么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把林朝英的脸打得啪啪响。

林朝英倒追王重阳不成,恼羞成怒,跟王重阳约定在终南山比武,谁赢了,这个活死人墓就归谁,谁输了就在山头上做道士或者尼姑。

其实这活死人墓本来就是王重阳的,林朝英的意思很明白,不管输赢,王重阳都要陪着林朝英住在活死人墓里,白头偕老,可是王重阳就是特别能装,故意输给了林朝英,甘愿去山头上当道士,把活死人墓让给了林朝英。

从此,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成为全真祖师,后来他又收了七个徒弟,即全真七子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

周伯通一看自己的好哥们跟女朋友闹掰了,非常高兴,又回来找王重阳,还是缠着王重阳教他武功,王重阳不愿意收周伯通为徒,就认周伯通做了自己的师弟,但是,王重阳此时只喜欢清静无为的道家修行,不喜欢武功,所以就不怎么教周伯通武功了。

后来,王重阳参加了第一次华山论剑,夺得九阴真经,周伯通跟王重阳要,想学里面的武功,被王重阳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其实,王重阳输给林朝英,并非完全是有意相让,林朝英的玉女心经剑法实在厉害,王重阳破不了,直到王重阳看了九阴真经,才将之破解,并且偷偷刻在了古墓里。

由于王重阳不再教周伯通武功,这个时候的周伯通,武功还达不到绝顶高手水平,他在五绝之一的欧阳锋手下,只走了三四十招,就败下阵来。

第一次华山论剑,参加的是天下的五绝,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其中,南帝段智兴是大理皇帝,北丐洪七公是丐帮帮主,东邪黄药师是桃花岛主,这几个人都是好人,只有西毒欧阳锋,是个大坏蛋,在江湖上为非作歹,滥杀无辜,祸害武林。

王重阳知道欧阳锋暂时被自己压制,还不敢过于猖狂,可是自己死后,就没人能克制他了。

所以,王重阳带着师弟周伯通,不远万里来到大理,找到南帝段智兴,以切磋交换武功,学习一阳指的名义,把先天功传给了南帝,让南帝同时拥有一阳指和先天功两大神功,从而克制西毒欧阳锋的蛤蟆功。

就是在大理皇宫的这段时间,周伯通疯疯癫癫的毛病又犯了,他在皇宫里横冲直撞,甚至闯到了后宫之中,还教后宫的妃子和宫女武功。

其中有个刘贵妃,是南帝最爱的妃子,也喜欢学武功,特别是对点穴的功夫特别好奇,南帝怕她学会之后,对自己不利,没有教,周伯通不管三七二十一,竟然教了。

既然要教点穴的功夫,周伯通就得手把手教给刘贵妃摸准穴位,这么摸来摸去,两个人摸出感情来了,竟然有了私情,周伯通就这么把大理皇帝给绿了。

周伯通本来是小孩心性,纯粹是好玩,一点也不负责任,这件事爆发之后,甘愿让南帝杀了自己,也不娶刘贵妃,南帝看在王重阳面子上,没有杀他,他就一走了之了。

从此以后,周伯通不敢再碰感情,把所有精力全都用在了练武上,他甚至说世上最好玩的事情就是练武,看到任何新奇的武功都想学,不学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练武成了他的唯一追求。

王重阳死后,九阴真经就到了周伯通手里,王重阳临死前告诫周伯通不准学九阴真经里的武功,周伯通一开始倒也遵守这个承诺,为了防止欧阳锋再来抢夺,他便带着经书南下,想把九阴真经下半部藏在雁荡山中。

结果碰到黄老邪和他的新婚妻子阿蘅,夫妻们合伙骗了老顽童,阿蘅说周伯通手里的九阴真经是假的,周伯通恼羞成怒,把经书给扬了,可是黄老邪的老婆阿蘅早就背了下来,于是,九阴真经下半部变相地跑到了黄老邪手里。

后来,周伯通的师侄丘处机帮助周伯通参详复原这个过程,丘处机说黑风双煞陈玄风和梅超风练成了九阴白骨爪,九阴真经在他们手里,周伯通才知道自己被黄老邪给骗了。

他便带着上半部经书,打上了桃花岛,此时黄药师刚死了妻子,周伯通说死得好,黄药师大怒,打断了周伯通双腿,把他囚禁在桃花岛,这一囚禁就是十五年。

这十五年来,每到十五的晚上,黄药师都到周伯通躲藏的山洞外面吹碧海潮生曲,逼迫周伯通交出九阴真经,最近一次,周伯通想起了瑛姑,差点就范,被上岛来的郭靖打断,黄药师骂郭靖是小畜生,坏了爷们的好事。

周伯通却非常感激郭靖,他试了一下郭靖会武功,觉得很好玩,要跟郭靖拜把子,郭靖无奈跟他拜了把子,他听说郭靖学了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差点拜郭靖为师,以学得降龙十八掌。

周伯通这十五年来,在桃花岛实在无聊,就天天练功,练着练着,就练成了左右互搏之术。

除此以外,周伯通还把九阴真经上半部给背得滚瓜烂熟,无意中学会了九阴真经上半部。

接着,他又从郭靖那里得到陈玄风的皮上刻有的九阴真经下半部,他实在特别特别想学,又不想违背师兄的诺言,便把九阴真经上下部全都教给郭靖,让郭靖背的滚瓜烂熟,然后再跟郭靖切磋武艺,相当于变相地学了九阴真经。

甚至,在睡觉的时候,老顽童还在教郭靖九阴真经,在学九阴真经。

就这样,周伯通竟然学会了九阴真经里的武功,加上他的左右互搏,和自创的七十二路空明拳,此时的周伯通恐怕已经是天下第一了。

所以说,周伯通虽然疯疯癫癫的,可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练功,从来没有停止过学武,甚至到了神雕里,他还在学小龙女的古墓派的武功,学金轮法王的龙象般若功,学杨过的黯然销魂掌。

由于他从没停止过练功,专心致志痴迷于练功,他的功夫才那么高。

周伯通的功夫,主要有全真派的内功、剑法、拳法、掌法,九阴真经武功,七十二路空明拳,左右互搏,所以,在双雕里,他绝对是前三名的存在,只有后来的郭靖和杨过,才有机会跟他打平,或者胜过他。

我认为,郭靖胜过周伯通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老顽童会的武功,郭靖都会,郭靖会的武功,老顽童不会。

郭靖会的武功,除了老顽童那些,还有九阴真经内功总纲,降龙十八掌,弹指神通,周伯通不会这些武功,而且,由于学了九阴真经内功,郭靖把降龙十八掌又提高了一个境界,达到了至刚至刚柔并济的地步,这是洪七公都未曾领略的境界。

至于杨过和老顽童谁更强呢,他们在百花谷打过,不分胜负,但是,我认为,靠着年轻力壮,杨过最终可能会赢。

周伯通疯疯癫癫,也没见他练武,为什么功夫那么高?

周伯通武功很高,疯疯癫癫,这些都不假,但是要说他不怎么练武,那就不对了。

实际上,周伯通是个武痴,在他眼中,天下最有意思的事就是练武,为了练武,他可以连老婆都不要,周伯通练武不为名不为利,纯粹就是喜欢,如此痴迷而纯粹的练武者可以说在整个金庸武侠小说里面都是独一份的。

周伯通武学天赋极高,可以说,前期如果不是王重阳有意压制,周伯通早就成为四绝级别的高手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从周伯通的武学经历说起了。

周伯通小时候是没有学过武功的,不过他有个好大哥,那就是王重阳,王重阳那会儿一心只读圣贤书,也是不会武功,后来投笔从戎,领军抗金,逐渐参悟了一套武功。王重阳天纵奇才,用周伯通话说就是天生了不起,他一个人创造了全真内功,全真剑法,先天功等诸多武功,后来更是创建全真教。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教会了周伯通许多武功。周伯通本来是个富家子弟,根本没吃过苦,但不知为什么,对学武却很在行,为了学武,再大苦也吃得,后来更是为了王重阳散尽家财,从此漂泊江湖。

这个王重阳武功没话说,绝对是百年难遇的武学大宗师,但是呢,王重阳本来是个书生,有一股子书生的迂腐气息,又一直坚信自己担负保家卫国使命,在他眼里武学只是小道,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是他抗金失败以后无奈的消遣。而周伯通呢,一旦学武就废寝忘食,沉迷其中,对于其他事情不管不顾。在王重阳看来,周伯通已经落入了下乘,这样的表现是很危险的,搞不好就要走火入魔,所以王重阳只教周伯通全真派的基础功法,各种厉害的绝学并不教周伯通。非但如此,他还不停的打击周伯通练武积极性,说你小子啊,不行的,你没有家国情怀,没有济世救人的菩萨心肠,武功再怎么练也练不好的。那个周伯通呢,连基本的男女关系都搞不清楚,怎么可能有家国情怀呢,但他练武并不是为了去争个天下第一,而是纯粹就觉得好玩,练武能够让他开心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尽管王重阳一直叨叨个不停,周伯通依然沉浸练武,乐此不疲。只不过全真教基本功虽然上乘,进阶却十分缓慢,其他高明的武功王重阳又不肯教,所以周伯通武功跟四绝比还有一定差距,更不要说跟王重阳比了。

周伯通一天到晚的练基本功,时间久了也有些厌倦,他就一直缠着王重阳教他厉害武功,王重阳总是敷衍他。后来华山论剑以后,王重阳自觉大限将至,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有个欧阳锋,这人武功凶狠霸道,天赋极高,野心勃勃,自己一死怕没人治得了他,所以王重阳就去找南帝,假借交流武学的名义把自己最得意的先天功传给南帝,周伯通一直练基本功也无聊,就跟着一块去了。结果去了以后周伯通就闯祸了,跟南帝的刘贵妃搞上了。南帝虽然十分宠幸刘贵妃,但是对王重阳更加敬重,所以也没有深究此事。这时候王重阳也有理由了,每当周伯通再缠着他学武,他就说你破了童子身,我这些高明武功你学不了啊,周伯通信以为真,对女人避之唯恐不及。其实是周伯通太单纯,他也不想想,如果这是真的,南帝那么多妃子,他怎么还能学先天功呢。明显是王重阳不想教他。

王重阳的理论对不对呢,在王重阳眼里,他不教周伯通武功是为了周伯通好,因为他不想师弟到时候走火入魔。而且王重阳一身武功都是自己修行得来,他觉得他之所以可以有这么高的武功,主要就是因为他有大胸怀。实际上,有大胸怀的人多了,可不见得都有绝世武功。而有绝世武功的人也不见得有大胸怀,就好像九阴真经作者黄裳,开始他纯粹就是为了朝廷剿灭造反之人,后来他研究出九阴真经也就为了报私仇而已。金庸武侠里其他绝世高手,什么石破天啦,东方不败啦,扫地僧啦,也不见得哪个有什么大胸怀。所以王重阳那套理论是不对的,他如果早早把自己的武功全都传授给周伯通,周伯通估计早就超过其他四绝了。

正因为周伯通没有学到王重阳最高深的武功,他才会被黄药师坑,坑了以后他越想越气,忍不住找黄药师打架,结果可想而知,他是打不过黄药师的,被迫待在桃花岛十五年。

开始的时候,周伯通是很苦闷的,因为他天真烂漫,天生喜欢热闹,练武吧,自己以前的武功都练得滚瓜烂熟了,自己手里虽然有半部九阴真经,但是王重阳死前留下遗训不准修炼,他也只能看看,不敢修炼。但是时间待久了,也许是读九阴真经读出了心得,也许是他本身天赋奇高,他居然可以自创武功了,而且不只创造了一门武功,他创造了空明拳和左右互搏术,都是十分高明的武功。

这里面空明拳固然高明,但跟许多盖世绝学比起来,也没有特别的地方。左右互搏术就不一样了,它可以两手同时使用两种不同武功,还可以自己跟自己打架。自从周伯通有了左右互搏术,他就一点都不寂寞了,没事了就自己跟自己干一架,左手打右手,就这样打着打着,他的武功越来越高。十五年的山洞独居生活,对一般人来说简直生不如死,但对于周伯通来说,那真的如鱼得水,好不快活。正是这十五年心无旁骛的修炼,让周伯通有了赶超其他四绝的基础。

当然,周伯通真正有实力碾压其他四绝,还是在认识郭靖以后。周伯通是除了武功,生活上疯疯傻傻,郭靖则是脑子反应迟钝,是个实打实的傻小子。所谓大傻见二傻,对看笑哈哈,两人居然成了结拜兄弟。后来郭靖救了周伯通一命,周伯通十分感激,就把九阴真经传给了郭靖,本来九阴真经周伯通都看了十几年了十分熟稔,传功的同时,自己不知不觉也学会了。这一下子,周伯通精通全真教基础内功,左右互搏,空明拳,还有九阴真经上的各种神奇武功。更关键的左右互搏还有化一为二的神奇效果,更能增加实战能力,周伯通一下子就成为天下第一高手。这说明天赋是盖不住的,王重阳那套理论,根本站不住脚。

在神雕里面,周伯通早都七八十岁了,武功已经进入化境,无时无刻不在修行,即便不用刻意的去练功,境界也在稳步提高。而在这之前的几十年,周伯通一直都在勤学苦练,特别是桃花岛上那十五年下的苦功,起码能顶别人三十年。最后在华山之巅,尽管没有比武较量,大家却一致推崇周伯通是新五绝之首。

周伯通虽然无心争夺什么天下第一,但他确实做到了,他的经历也应征了那句话: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有看似不经意背后可能都有着远超常人的天赋和努力。

周伯通疯疯癫癫,也没见他练武,为什么功夫那么高?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周伯通之所以让人感觉没怎么下功夫,轻松愉快的就把武功练得很高,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周伯通得到了王重阳的真传。

这件事不但全真教内部人员心中清楚,连江湖上许多大咖也知道。

柯镇恶、朱聪等逊谢道:“对方使用鬼蜮伎俩,又何足道?”马钰叹道:“周师叔得先师亲传,武功胜我们十倍,终因恃强好胜,至今十余年来不明下落。咱们须当以此为鉴,小心戒惧。”…… 郭靖一直在旁听两人谈论,这时插口道:“是,马道长说过他们有个师叔,但没有提到这位前辈道长的名号。”洪七公道:“周伯通不是全真教的道士,是俗家人,他武功是王重阳亲自传授的。

王重阳的武功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期间是公认的天下第一,他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能耐传给周伯通,那么,周伯通的武功自然就会得到很大提高。只是,周伯通有些贪玩,王重阳在世的时候,传授给他的武功还没能全部消化掉,才导致他未能跨进超一流高手行列。

至于为什么王重阳不选择把武功全部传授给七个徒弟,而是传给这个师弟,不得而知。也许是因为他认为七个徒弟资质不够,也许是为了让他们专心传道。细究的话,应该是第一个原因,要么,他为什么又给七个徒弟专门研发一套“天罡北斗阵”呢?这个既麻烦,实际操作起来又有很多bug。

2、周伯通的武学天赋极高。天赋这个东西就是与生俱来的,不可强求。古今中外的那些大牛,都是生出来的,绝不是靠三更灯火五更鸡练出来的,比如李白、达芬奇,图灵等。至于科比所说的“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其实是个陷阱。王重阳亲口说过,周伯通的武学天赋极高,事实也证明,周伯通在这方面确实异于常人。

在“双雕”中,能够自己研发武功的有这么几个:王重阳、黄药师、欧阳锋、杨过和周伯通。(南帝北丐虽然厉害,但他们的武功都是代代传下来的)。

在这几个人中,王重阳当然厉害,先天功横扫天下。黄药师的成果更像是炫技用的,比如弹指神通,其实就是需要深厚的内力支撑;欧阳锋的灵蛇拳法就是针对降龙十八掌研发的,有参照物;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也需要能自如的把握情绪的限制。而周伯通的研发成果“左右互搏”才是真正的思维上的创新,思想上的解放。说白了就是俩打一个,而且随着本体武功的提高而提高,这太恐怖了。所以他从山洞里出来后,一用“左右互搏”,黄药师,裘千仞立刻都遭不住。其实他本身的武功和这两人也就是毫厘之差。这就是天赋,天才。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周伯通不但武学天赋高,而且又特别喜欢这个,这就形成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就像相声界的老郭,本身就有这种天资,还就爱这一口,还肯下功夫,他不火,天理难容。

周伯通也一样,除了吃饭、睡觉、打豆豆以外就是喜欢练武,而且他练得很快乐,因为他不带任何功利性,纯粹就是喜欢。不像那个老毒物,为了习得《九阴真经》,成为天下第一,整天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最后连得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欧阳锋虽然也是武痴,但他的境界还真是差了周伯通好几层,人家练得是快乐武术,这才符合这项运动的规律啊!这三个因素综合在一起,造就了周伯通这样一个奇特的人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