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战防炮手克虏伯?
相对现在越来越多的“神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越加显得更加真实!在这个被称之为“炮灰团”的队伍里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灵魂!这部剧没有所谓的主角、也没有所谓的配角,单独把每一个人拿出来,都可以谱写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你可能还记得迷龙、也还记得烦了!但你是否还记得在炮灰团里面还有一个克虏伯?
如果你把小说了解透测,并且会揣摩里面的人物角色,那么你就会发现,其实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说法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定位!其他人有,克虏伯也有,如果你只注意到他傻乎乎的样子,那我只能说你只看到了表面,根本就没有了解到深层次的东西!
克虏伯傻吗?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如此!毕竟克虏伯一天到晚只知道做三件事、吃饭、睡觉、以及团队的火力支援!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值得的关注点!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克虏伯在这部剧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的“士”的形象!这个士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向!
大家注意了,克虏伯虽然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但你不要被作者的这种描写角度给欺骗了,这是作者给克虏伯的一个定位,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到其他方面来看!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克虏伯曾经说过自己差一点去德国学习机械,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支持出国留学的家境一定不一般,同时克虏伯也与孟烦了对自己的父亲自称家父,这就不一样了,从“家父”二字我们可以看出克虏伯受到的教育肯定不低,与孟烦了那是一样一样的,孟烦了的家境同样也不错。
我没有记错的话,在这个队伍中,说过“家父”二字的好像就只有克虏伯、孟烦了、阿译!阿译平时文绉绉的,但别忘了,他可是在场唯一从学校毕业的,孟烦了家境也是不错,但也是早早弃笔从戎!
从克虏伯的言行举止、以及透露出来的信息看,他也是受到了良好教育的读书人,不仅家境好,甚至还精通数理化的炮兵,如果没有弃笔从戎,他或许已经去国外学习机械了!有很好的天赋,也有不错的家境,克虏伯在学成归来将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年轻人。
克虏伯不仅家境好,他受到的教育也让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是一个非常重情重义的人,在剧里面克虏伯曾经一路要饭,一路受苦受难护送迷龙的妻儿去寻找迷龙,这份情义是迷龙一辈子也还不了的。
或许克虏伯不善于言辞,但他的举动足以证明他内心深处的情感!甚至是迷龙都不了解克虏伯。
在遇见克虏伯之后还一度怪罪克虏伯,但克虏伯能够说什么?他只说自己饿了!殊不知这一路克虏伯为迷龙一家的付出有多大!
结语:最后用一句小说里面的话来描述克虏伯吧!我们一直因为他的呆滞而忽视他的内心,殊不知他的内心在翻江倒海,炮灰团里的每个人都有翻江倒海的内心,只不过表现方式不一样罢了!克虏伯如此!迷龙如此!团长更是如此!
图:均来自网络
如何评价《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战防炮手克虏伯?
这个问题我这个超级铁粉团迷来回答会比较合适。这是一个非常之特殊的人物,隐藏得非常之深,他的来历基本上大家都清楚,带着迷龙老婆孩子过江,照顾他们找到炮灰团来的。这个一般的团迷都是清楚的,可是再详细的挖一下看看。
他自我介绍是37战防炮第一主射手,这一点说明一些问题。康丫是个准尉军官,仅仅是因为他会开车,而炮兵在当时可是个吃香的兵种,因为技术含量极高,所以这个时小毛一定是个军官,毕竟是主射手,估计军衔不比孟烦了要低,这种人当时在军队里可是个宝贝呀,要不能吃这么胖?
他护着迷龙老婆孩子过江那可能只是一种道义,可是过了江之后,他宁可带着妇孺讨饭寻找这个团,也没有直接归建,要知道炮手这种吃香的职业,就算是直接投靠别的部队也是立刻被重用的。顺便说一下,当时中国兵文化程度平均全部是文盲,能认字的基本上是军官。
不管他去哪个部队都会被接收,可是迷龙老婆孩子无疑会被赶走,毕竟和他没有关系。所以挨着饿,讨饭还要找这个团,可以说是侠肝义胆了。大家看看,为了一路还要逗孩子开心,他还头戴着一朵花。好了,把迷龙老婆孩子送到了。还想吃几顿饭再走,毕竟讨饭饿太久了。这下可好了,遇上了提审龙文章,所有人被抓上去了,他还在嚷嚷:“我就吃了一碗饭。”
在龙文章受审的时候,那种气度或者说是人格魅力折服了时小毛。克虏伯就留下来效忠于龙文章了。
可能大家会说,我这个把克虏伯说得太过于高大上了,那我们来看看他的自我介绍“战前家父本来要送我去德国学机械的。”这句话很重哦。去德国留学,学习机械,在今天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何况是那个时候,他父亲有能力有计划送他去德国留学,这无疑暴露了他父亲的身份----清末留洋学童。
这个身份和孟烦了那个尝试做永动机的孟老爷子相同,很高很高了,换今天至少是中科院院士。
詹天佑——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
吴仰曾——中国第一位矿冶工程师;
蔡绍基——北洋大学校长;
张广仁——第一位在美开业的华裔律师;
梁敦彦——晚清外交家、民初交通总长;
唐绍仪——民初国务总理 。
这些重型人物大家想必不陌生,就是清末留洋学童。
在《团长》里面,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两个军人就是时小毛和孟烦了,虞啸卿都要膛乎其后,不过学机械的不大喜欢说话而已,加上他又胖,显得憨厚还萌萌的,其实他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人物。
话说龙文章当了炮灰团的团长,开始要大家用杀虫粉洗澡的时候大喊:“诸位早也油成精了,知道疟疾伤寒杀我们比日本人杀得还多,而且这是我的团,哪怕这就么二十二条…” 电视剧里面改成了十一个(电视剧经费不足)。克虏伯纠正他,十二个。这就是在宣布效忠,而龙文章是个人精,收小弟之前要考察一下:“打过日本坦克?”时小毛为了得到赏识:“打过,筷子捅豆腐,穿啦。日本坦克好打,德国坦克才不好打。”
死瘸子向来嘴损:“你从外国回来的?打过德国坦克?”
换在别的时候,这个学机械的可能也就笑笑,不答话了。可是在这个宣誓效忠的时刻,他没有退让,选择直接怼回去:肯定是坦克结实得打不穿了。所以才要把战防炮搞好。
这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问题,德国战防炮打日本坦克,很好打。可是德国战防炮是用来对照德国坦克防御的,照着德国坦克的防御造出来的战防炮打日本坦克时筷子捅豆腐,那证明德国坦克和日本坦克至少在防御力上不是一个等级了。
你能相信这是那个胖乎乎的克虏伯说出来的?直接就是把孟烦了的脑袋按在地上摩擦呀。
龙文章这个妖孽开心得不得了,捡到宝贝了,不过他也不声张,只是接口:“劳资的团,就算只有十二条......”这就算是正式接受了克虏伯。
克虏伯不是猪肉白菜炖粉条的成员,他只是龙文章的铁杆粉丝。为了满足唯一的铁杆粉丝,龙文章大半时间是在想办法搞战防炮。
而克虏伯也一直没有暴露自己军衔,怕别的人来挖呀,虞啸卿未必有这个厚脸皮,海正冲,俞大志那可是......更何况是龙文章挖了他们那么多的人去了。
很有意思的是龙文章带着孟烦了去对岸侦察,对麦师傅说,能去侦察的,看得懂的炮灰团就两人,其实这是在骗麦师傅。炮兵看图形,专业过步兵,只是克虏伯要留在对岸接应。龙文章用镜子反射一下,克虏伯就会用那门小炮射击南天门,南天门的炮兵势必反击---射击横澜山,横澜山的炮兵会再次反击。这就造成巨大炮战,可以掩护两人回来。
即便是在龙文章最烦恼的时候,他私人铁粉说的“打一炮吧。”他居然会回答:“打一炮干什么,打两炮。”
小分队在南天门苦战的时候,克虏伯毫不犹豫的发射这自己的小炮,丝毫不惧枪顶在头上的威胁。
值星官:“胖子,死出来!”
克虏伯没理,撅着个大屁股在炮窝里翻寻他那发炮弹,找到了,写着“我饿了”的那发,他只管把炮弹填进炮膛。
于是外边的值星官也不会说话了,他拉开枪栓。
他这种死忠甚至打动了虞啸卿的死忠余治。于是整个炮群开始支援南天门。
为了这事虞啸卿来给克虏伯发了勋章,可是时小毛并不看重勋章,开口就是:“我们什么时候打过去?”这个镜头,时小毛授勋脱帽致礼,口中还喊着我们什么时候打过去,这标准的姿势还远在战车连连长余治之上。(41集)
在最后,龙文章要被枪毙的时候,为了看团长最后一眼,他混进了行刑队----以他那隐藏起来的智商,这并不难。我甚至怀疑他有计划去劫法场,他有这个智力。当他看到他的团长吞枪自尽的时候,他选择了追随,他开枪打爆了自己的脑袋。
他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军人,是个忠肝义胆的袍泽,他选择了龙文章效忠,并为之付出了一切。这是个隐藏在众多人物之中的一位精英,得花好多心思才能挖出来的角色。
我是铁杆团迷,朋友们有看到的,不妨关注一下,我在分析《团长》长篇连载,欢迎团友光临指正。
如何评价《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战防炮手克虏伯?
克虏伯,大名是时小毛,是37战防炮的主射手,后加入川军团后仍旧担任该团唯一一门战防炮的主射手,他的的口头禅是“我饿了”,“团长,打一炮吧”。他并没有追随龙文章的突击队突袭南天门,但是他的心一直同他的炮灰袍泽们在一起,他的战防炮一直在轰击对岸的日军。
克虏伯一直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憨厚、胆小、总是吃不饱,可是他绝对可以说是炮灰团最具血性的军人之一。他总是缠着团长龙文章以能让他打一炮、打两炮、打更多的炮,直到炮灰团攻上南天门那一刻,他的战防炮响了整整38天,始终未离开其炮位。即使他旁边的余治的坦克都被日军炸毁了也没有退缩。
而最能证明他是炮灰团一员的就是他对团长龙文章的忠诚和崇拜不亚于炮灰团任何一个人。在龙文章因不愿内战而要被枪毙之时,克虏伯悄然的加入了行刑队的序列,他要拼死救出他的团长。然而龙文章用虞啸卿的手枪自杀而亡,本想“劫法场”的克虏伯看到团长已去,断然把枪支于自己的下颚上,一枪打穿了自己的脑袋,誓死追随他的团长而去!
远处在喧哗,已经确定了死啦死啦的死亡,而克虏伯安安静静跪在那里,像要说我饿了,又像要跳起来说打一炮吧,那不过是他表达自己的两种方式,我们一直因他的呆滞而忽视他的内心,而他心里在翻江倒海。
由于克虏伯是炮兵的缘故,所以未能加入突击队参加南天门的苦战,但我们相信假如龙文章他们在南天门全军尽没的话,克虏伯也断然会自尽以追随他的袍泽们,绝不苟活!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如何评价《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战防炮手克虏伯?
克虏伯并非炮灰团在收容站的头班人马,是从缅甸退回来的过程中加入队伍的,真正的入伙作为炮灰团的骨干,是在送迷龙老婆到收容站后。但绝对是龙妖的死忠,是被团长的军事水平和人格魅力折服了的死忠,也是炮灰团中唯一追随龙文章自杀的人,尽管这个自杀有被逼的成分。
唐基为了撇清虞家军与龙文章的关系,为了保护虞啸卿不受牵连,刻意安排克虏伯进入枪毙龙文章的行刑队,几乎在龙文章吞枪自杀的同时,用步枪顶着下巴开枪自杀追随龙文章而去。这个自杀是克虏伯在进入行刑队时就做了的决定,作为军人,他只能服从安排参加对自己的团长行刑;作为团长的死忠,杀了自己崇拜的团长他自己也不想活着。但他没想的是龙文章竟然还能有办法自杀。当然,当时所有的人都没想到龙文章还会用一颗空弹壳杀了自己。但不管怎样,团长死了,克虏伯也不想活着。对于克虏伯来说,团长就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在这个乱世活着的支撑。
克虏伯是一个纯粹的炮兵,除了开炮,再开一炮,其他唯一的爱好是吃。但如果因为开炮他可以不吃。在龙文章的炮灰团里,克虏伯觉得找到了一个炮兵的感觉和价值,是龙文章给了克虏伯的魂。
说实在话,在原著里读到克虏伯追随龙文章自杀的那一刻,确实让人感到震惊。一个为了活命而不断溃逃的败兵,一个刚刚拿下南天门胜利巨大军功的炮灰团油子兵,一个从此可以在虞师操作更先进火炮的酷爱开炮的炮兵,在人生刚刚有点转折的时候,为了一个只会带着他们打仗的疯子团长放弃了一切,包括生命!
克虏伯就是这样一个人,单纯而坚定,沉静而又充满信念。只要你给了他魂,他会为你赔上命。
如何评价《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战防炮手克虏伯?
都没说到点上
第一,兽医是被日军炮火炸死的,但克虏伯能在浪费了一天的炮弹后,炸掉日军的炮,重点是没被日军炸掉自己的炮,说明他标定诸元的能力强,炮技很高。
第二,木讷寡言不等于他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他很可能是受到了战争的刺激,或者有有情战友牺牲的刺激,或者有对战争失望的刺激,所以他心理上是希望渴望胜利的。
第三,克虏伯是从缅甸退回来的溃兵,二十万人的队伍说散就散了,而克虏伯有机会去德国学机械,能学机械意味着文化知识水平高,对于一个有着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来说,他对战争这种打组织水平的事看法肯定不同,失望的结果是他全心全意在几十万人中寻找能打胜仗的人,愿意去追随他,那个人意味着一切。
所以他最终的自杀其实是他对这个时代的反抗,是他对这一时期战争人群的失望,是他想表明自己心迹的手段。对他来说,龙文章死,他跟随是得其所哉!
忽然想起曾有人说,如果我生在拿破仑的时代,我肯定也跟着拿破仑上战场了。多么相似!
如何评价《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战防炮手克虏伯?
时小毛某团37mm战防炮主射手,入缅参战,随溃军来到怒江边,看到南天门上与日军撕杀的迷龙,自然当了迷龙老婆的护花使者,一路要饭找到收容所。表面给人感觉胖乎乎傻傻的,其实心里啥都知道大智若愚。要押上大卡车,听不辣说:要枪毙!赶紧说:是路过的,只吃一顿饭!在车上听要枪毙龙文章:还好!不是枪毙他们!不辣反手打了一巴掌他的嘴,知道以后不要随便说话的,明白自己暂时很难融入一道吃过猪肉炖粉条这批人的,大部分时间睡觉,醒后第一句话:我饿了,外表给人错觉是个吃货。在听审龙文章法庭上,对龙文章报出各地名吃所折服,决定不再离开炮灰团,只有炮灰团才是能打仗的团。当龙文章说:我的团是干干净净的11人!他马上说:12个!龙文章问他那来的,胖乎乎蛮可爱的。他说:37mm战防炮主炮手,这儿又没有炮!龙文章:会有的!孟烦了:你炮干嘛?他说:打坦克!孟烦了:你打过坦克吗?他说:日本坦克好打,筷子捅豆腐,德国坦克不好打!孟烦了:吹!他说:家父让他德国留学,主修机械专业!众人听过嘘声一片。孟烦了马上给他取了外号:克虏伯!从和顺乡回禅达经过单人桥,回头看见和尚蹲在桥边,马上意识到了和尚要炸桥:和尚过来!一起讨论佛法!和尚炸毁单人桥后,转身回找其它游击队员,他一路默默地走,耳边是不辣,迷龙,蛇屁股调侃游击队。龙文章真的弄来战防炮后,他马上恢复了自信,龙文章让他瞄准对岸95mm炮阵地,由龙文章打掉,从哪以后只要看见龙文章就说:团长打一发好吧!龙文章心情不好时候:打一发干什么!两发!然后乐颠颠跑去打两发炮弹。是他已一炮之力,掩护龙文章与孟烦了到南天门侦察后,用一门战防炮掩护龙文章与孟烦了安全撤回祭旗坡;也是他在兽医被对岸炮炸死,用一门战防炮与对岸的炮群对轰,硬是打掉炸死兽医那门炮;又是他违反上级命令擅自开炮,支援被围困突击队,得到了奖章,他却不以为然。内战爆发,龙文章因不愿意打内战,要被执行战场纪律,克虏伯混进执行队,当看见龙文章执意自尽,他毫不犹豫举枪朝自己脑开了一枪。克虏伯表面大大咧咧的,憨憨的,其实心细如发,善解人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