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电影中,无限手套要以打响指这么简单的方式触发?
其实这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只不过电影把这个形式放大化,打响指成为激发全部无限宝石的一个特定方式!
打响指是简单,也比较酷,可以很形象的表明无限宝石的威力,毁灭宇宙只是弹指之间就能达到,如果想要改变也是可以的,这个触发方式只要编剧想改变,完全可以有无数种可以触发无限宝石的方式,比如就像奇异博士激发魔法的时候,需要复杂的咒印手势也是可以的,这完全取决于编剧的想法,但激发无限宝石总要有一个仪式吧?
如果我们看到的非常复杂的手势,还要有咒印效果,这个时候会不会又说,为什么灭霸不选择一个简单的方式触发无限宝石?这样复杂的手势,不是给复仇者们提供阻止他的时间吗?无限宝石是完全不用打响指的,使用方法只是使用者的心灵意愿而已,其实满足了心中的想法,效果就会实现,但在电影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灭霸就在心中想一下就实现梦想吧?
他是什么时候想的?又是什么什么发生的?这怎么拍摄呢?
所以只能举行一个触发仪式,那就是简单便捷的打响指,在电影中,灭霸打响指是心中想消除一半的宇宙生灵,这是他的意愿,没有这个意愿,就打响指也没有用,后来班纳博士打响指,心中也是想着消失的众人能够回来,这也是他的意愿,心中所想,加上可以具象化的仪式,才能更加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们,无限宝石的力量触发了!
这个只是把无限宝石的激发体现出来给我们看而已,要不然心中一个念想就可以发动无限宝石了!但你不能看到灭霸的心中所想吧?就好比,你说话得张口吧?要不然别人怎么知道你要说什么?比如吃饭要拿筷子吧?当然也可以用更复杂的方式吃饭,这个只要想,都可以的,但是有很简单的方法,有很简单的仪式,为什么要去选择复杂的呢?
灭霸打响指,这是编剧想出来的,也是很简单的仪式,也不是说不可以更加复杂化,但打响指可以很直观的表达出毁灭宇宙的轻而易举,弄复杂了!也可以表达无限宝石使用不已威力巨大,不过要是这样,可能也会出现为什么要这么复杂的疑问吧!
漫威电影中,无限手套要以打响指这么简单的方式触发?
想要知道无限手套为什么要通过打响指的方式来触发,就需要了解无限宝石、无限手套和响指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需要付出的代价。
无限宝石,无限手套,响指!
原本是毫无关联的三个食物,但是在《复仇者联盟3》之后,却是成了一种递进关系。
想到无限宝石,就会想到无限手套,就会想到响指,就会想到灭霸,就会想到宇宙一半生灵的消失。
于是就产生了无限手套,就需要用打响指的方式来触发的联想。
但事实上,这背后的逻辑是,通过无限手套所设定的动作,来发挥无限宝石的力量,而区别是发挥其中一颗无限宝石的力量,还是全部无限宝石的力量罢了。
首先,是只发挥其中一颗无限宝石的力量,灭霸是通过握拳才发动的。这一点,在电影《复仇者联盟3》中,各个场景都可以看到。
奇异博士在看穿未来一千四百万种结果之后,对上灭霸,也是吩咐斗篷“不要让他握紧拳头。”显然,是知道灭霸发动无限宝石是需要通过握拳拳头这一动作的。
然后就是“打响指”这个动作。
第一次出现打响指这个动作的说法,是来自卡魔拉“如果集齐宝石,抹除宇宙一半的生命,就像打响指这么简单。”
这里说的是打响指这么简单,而非必须通过打响指才能发挥全部无限宝石的力量。
再回到《复仇者联盟4》中,绿博士打响指的时候,钢铁侠的嘱咐“一定想是消失在灭霸响指之下的人。”
这里的关键词是“想”,是大脑思维下的结果。
背后的逻辑是:通过打响指的方式,来调动所有无限宝石的力量,来实现愿望。
重点是,怎么想,而非怎么做!
也就是说,只要你集齐了6颗无限宝石,你想通过打响指的方式,来实现愿望也好,或者是空中转体720度,外加托马斯回旋的方式来实现愿望也是可以的,还是先打一套降龙十八掌外加打狗棍法,再凌波微步一飞冲天的方式,也是一样可以实现愿望的。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承受无限宝石所带来的反噬!
这一点从灭霸、绿博士、钢铁侠三个人打响指的情况中可以看到。
在绿博士还没有打响指的时候,就已经哇哇大叫,半瘫在地;
钢铁侠同样如此,在戴上无限手套的时候,也是瘫软在地。
由此可见,光是戴上集齐所有无限宝石的无限手套,就已经为身体带来负担了,并且这种负担是远远超出正常身体所能负担的。
这个时候,所设定的动作,还要设定得那么复杂吗?自然是越简单越好。
虽然集齐无限宝石,流光溢彩,这时候再加上结印花里胡哨的操作,确实很酷炫,但印还没结完,身体就承受不来压力崩溃了。
所以,响指自然就成为了一个最优的选择。
漫威电影中,无限手套要以打响指这么简单的方式触发?
可以说这漫威有意为之的设定,“简单=强大”
在观影《复联3》的时候,卡魔拉在飞船上和雷神索尔探讨灭霸集齐6颗无限宝石之后的后果,卡魔拉就曾明确的表示,6颗无限宝石的力量非常强大,得到了6颗无限宝石的灭霸可以很轻松的就能达成自己的目的,随随便便就能毁灭宇宙一半的生灵,而不是费劲巴拉的屠杀。
卡魔拉在对话中还引用过一个比喻,形容得到6颗无限宝石的灭霸,想要轻松的完成他所谓的天命,简单的就如打个响指。
在《复联3》结尾的瓦坎达大战中,灭霸得到了集齐了6颗无限宝石,使用无限手套时,真的就是打了个响指就可以搞定。当时我真的是惊呆了下巴,不是说好的只是卡魔拉的比喻嘛?不是说的仅仅应该是猜测吗?(果然是 一点通)
不过在观影《复联4》后,仔细想想,在影版中这样的设定,实际上是有原因的,也可以说是编剧们的用心良苦。
一、无限宝石使用需要个触发条件
毫无疑问,无限宝石的设定,在总得用途来说,是有点类似于《七龙珠》里的7龙珠,无限宝石不同的是,单个的宝石也具有特殊的功能。熟悉《七龙珠》的小伙伴一定知道,在集齐7颗龙珠后,需要召唤的龙神的时候,是有个话语召唤的。
这就好比无限宝石的响指,它们都可以算作是一种“道具”的触发条件。试想下,这种难以用影视手法表现的设定,如果没有一个标志性的触发条件,那么观众就根本不知道“道具”是否被触发了,何时会被触发。
这样的情况下,影片中就很难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同时剧情设定上也会存在很多的问题(详情见最后一点)。
二、响指只是个形式
既然需要一个触发的条件,那么这个条件本身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仅仅只是一个仪式,至于为什么选择是响指,那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为了呼应之前卡魔拉的情节,亦或许是编剧或导演的特殊喜好。
(就用途和意义来说,响指和排个巴掌、捏个兰花指……并无本质区别)
三、形式的难易侧面反映的是“道具”的强大与否
欧美神话中,有很多很多的魔法咒语和仪式,而这样传统的设定,在超级英雄的宇宙中显然并不适用,如此之快的剧情和情节中,繁杂的仪式无疑会拖沓节奏,影响整片的观影感受。
仅仅是一个“举手之劳”的动作加上无比逆天强大的效果,才真正的营造出了无限宝石的强大,也为了之后《复联4》看剧的沉沦和无助垫下基石。
四、隐藏的“彩蛋”铺垫
《复联3》中的响指触发设定,实际上是漫威早早的就在为《复联4》的终极之战的结局做铺垫。唐尼合约的到期,导致托尼下线早已成定局,为了最大程度的让“钢铁侠托尼”发挥出最后的余热,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从无限宝石的触发设定,到时间劫持的情节设定,以及惊队、绯红女巫等角色的让路,为托尼打造出了完美的谢幕平台。
强大的宝石力量,加上简简单单的响指设定,使得惊队、绯红女巫再强大也难以完全的阻止灭霸的行为,此外第二只无限手套的制作,完美的营造出了最后的千万分之一的机会——托尼千钧一发之际偷下无效原石,抢先以响指的方式结束战斗。
所以总的来说,响指的设定,除了营造剧情之外,更大的因素就是为了给托尼送别而埋下的最大的一个伏笔。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必删
漫威电影中,无限手套要以打响指这么简单的方式触发?
你好,我是“动漫大叔”。漫威的每一个设定,都不是没有意义的,也包括触发无限宝石的响指。
可能按照“动漫”的一贯风格,一件神物要想启用,必须要有一套“仪式”,轻则是一个咒语,重则是一套完整的“启动仪式”。而“无限手套”的中“打响指”的方式,不免让人感觉过于“随意”,但实际上,这也是漫威有意为之。
方式简单,反而能显出宝石的强大:“无限宝石”作为“漫威电影宇宙”中最强大的法宝,贯穿了整个《无限传奇》系列前22部电影。可以说,每次“无限宝石”的登场,都伴随着逆天的强大:《雷神2》中以太粒子的力量。《银河护卫队》中力量宝石毁灭星球的轻而易举。《惊奇队长》中宇宙魔方随便洒出一点力量被惊奇队长吸收,她就成了史上最强大的英雄。
可以看出,漫威无时无刻都在强调着“无限宝石”的强大,可以说是从各个细节去表现。而用打响指这种简单而又特殊的表达方式,更能显出,无限宝石改变的宇宙是多么的“随意”。所以,卡魔拉在第一次提出“打响指”这个概念的时候,就用了“像打个响指这样简单。”这种形容方式。
无限手套时灭霸让矮人打造的,功能灭霸说了算:众所周知,电影中的“无限手套”是由灭霸胁迫“矮人”打造的,而条件就是饶矮人不死,当然,矮人误以为是放过所有矮人。既然是灭霸胁迫打造,那么手套的功能,自然是由“灭霸”说了算。
之前,卡魔拉曾经说过灭霸得到宝石之后,抹掉宇宙一半人口会想打个响指这样简单,这句话很有可能就是灭霸之前曾经对卡魔拉说过的话。我们可以推断,在灭霸心里,就默认了这种方式最能让他得到“满足感”。所以,灭霸很有可能对矮人提出的要求就是“宝石最强能力的触发方式就是打响指。”而对于灭霸这种强大又恐怖的人,为了保命,矮人也要做到。
漫画中无限手套的触发方式更随意:漫画中,“无限手套”的触发方式更加随意,那就是“无方式”,只要手套戴上就能用,没什么触发条件。漫画《无限战争》中,灭霸、星云、术士亚当都戴过无限手套,但在使用过成功,没有任何说明他们有一套“触发动作”,不论是用单个宝石,还是触发所有宝石的力量,都是如此。
电影的时长不允许有一丁点没意义的剧情:《复仇者联盟》系列,作为全世界最伟大的电影系列之一,每一部都称得上“史诗大戏”,而《复仇者联盟4》也成功登顶为世界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这种电影,可以说是“寸秒寸金”,情节紧凑到不行,又怎么可能让宝石的出发方式这种意义不大的事占用时间呢?即便是这样,《复仇者联盟4》还是有许多镜头被删减,所以让宝石的触发方式尽量简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说,漫威从来没有想过在“无限宝石”的触发上做什么文章,而就是像把无限宝石打造成一个“十分随意”就可以改变宇宙的“神物”。
——关注“动漫大叔”,了解动漫风潮。
漫威电影中,无限手套要以打响指这么简单的方式触发?
当然了这不是灭霸
那为啥要用打响指这样简单的方法来启动无限手套,就不怕不小心“啪”一下人没了吗😀
其实大家想想就知道了,无限手套有这么多宝石的力量,管你做啥手势只要你脑袋想着就成了,打响指只是一个符号,换成其它的比如基纽特战队的舞蹈说不定也行😏
寡姐漂亮不🙃
漫威电影中,无限手套要以打响指这么简单的方式触发?
因为在电影中,无限手套的力量与效果被削弱和简化了。
在漫画里,满宝石的无限手套可以让使用者获得全知全能、比肩神明的力量。能直接吊打复仇者联盟和X战警,甚至可以囚禁宇宙的五大创世神明。
但是如此的剧情只能说是“神仙打架”,它距离漫画读者来说还是有些远。而随机消灭半数生命则会让读者能够有一定的代入感:
试想一下,正在观看篮球比赛的你,球场一半的球员、观众和工作人员突然消失不见了,而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却只是在宇宙里的某个地方打了个响指。。。这个“大”和“小”的反差带来的效果要远远比单纯描写超级英雄与反派的战斗有多么惨烈要强得多。
漫威的电影编剧在选材上,就单纯截取了灭霸使用无限手套打个响指就能让宇宙半数生命灰飞烟灭的这个经典场景来“借题发挥”。
在漫画大事件无限战争中,灭霸让一半生命消失的原因要比电影中规格小得多:
他爱上了死亡女神(不是雷神三的海拉,她就叫死亡,是传世神明之一,是“熵”的具象化)。灭霸深深坠入爱河,甚至因为吃醋,诅咒死侍不死。但无论灭霸做什么,杀了多少人,死亡就是对他爱搭不理。为了取悦死亡,灭霸集齐无限宝石,打了个响指消灭了半数的生命。
对,就是一个“为了你,我愿意与世界为敌”的老套剧情,显然不适合漫威的电影(有故事的因素更有人物版权的因素)。电影将无限手套这个全能宝具简化为一个类似圣杯和七龙珠式的“许愿机器”,并加上了极大的副作用(灵魂宝石的获取和打响指所需要的承受能力);更为灭霸这个漫威电影的最强反派增加了不少角色的厚度:“罪行”的触犯源自一个哲学思考,为了理想不惜失去一些。这个悲剧似的反面人物反而让人恨不起来。
我们喜欢超级英雄的成功,但一次巨大的失败反而难能可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