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漫威的电影接近玄幻却没人挑错,而国产科幻却被指责不符合科学?
虽然同属于科幻作品,但是两种属于不同的科幻领域,漫威的科幻电影属于软科幻,而国内的科幻片应该是指《流浪地球》吧!《流浪地球》严格意义上属于硬科幻,这两种科幻的分界线很模糊,只能粗粗归类。
不可能把两种类型的科幻用现实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或者在近期内,能够实现的科学幻想来考证它是否属于哪一方面,因为两者穿插太多,大概能够分类的,软科幻中可能又带着一点超乎寻常的想象,更加偏幻字一点,而硬科幻,则更加偏科字一点,在硬科幻分类中,如《星际穿越》《地心引力》这些则偏科一点,而《复仇者联盟》《超人》《环太平洋》则偏幻一点,而有些科幻电影则不好分类,可能两者都有。
国外的这些科幻作品,如果认真挑起来,不符合科学常理的地方很多,但为什么没有人挑呢!哪就是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也就看过热闹,没有太过在意,而国内的《流浪地球》上映之后却被说不科学,挑刺的人太多,我想这应该也是某种不自信的表现,对自己的东西没有信心。
《流浪地球》纵使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但对于自己的东西,总是喜欢贬低,虽然挑出错误更有利于发展,但我们也要适当鼓励,就像一个小孩子考试得了八十分,离一百分还差得远,我们不要揪着错误的不放手,而是多加鼓励,说不定,下次就有更好的进步了呢!鼓励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国内的有些观众就对于《流浪地球》太过严格,也太过较真了!如果真的挑刺,就是被大家认可的《星际穿越》这种硬科幻,认真起来,也能挑不少刺出来。
所以,我认为,不管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大家看看就好,没有那必要较真,科幻不是科普,科幻电影是允许大胆假设的,没有谁能够做到真正的硬科幻,如果真的这样,哪就没有必要在科字后面加幻了!直接就是科学知识大电影,现在的科学技术,那一样不是在大胆假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所以电影看开心就好,没有必要去纠结里面的情节是否合理,如果太过在意,那样就失去了看电影的意义,还不如直接看科教知识来得方便。
为什么漫威的电影接近玄幻却没人挑错,而国产科幻却被指责不符合科学?
本质上不是什么软科幻、硬科幻、玄幻、幻想片的区别。
本质上是中国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综合科技大幅度提升后,某些国人内心跟不上这个幅度而已。
在一些国人眼里,中国是落后的代名词,是山寨跟风的代名词,出一个赶上好莱坞工业水平和科技内涵的影片,出乎这些人意料之外了。
因为这些人已内心已经屈服于近百年西方强大并主导世界的科技、经济、军事、舆论等方面,并从内心希望放弃自己民族的传承,放弃自己民族的文化来迎合甚至投入西方文化的怀抱。
然后你把这些人的自认为投入西方文化怀抱而带来的那一点优越感从天上拉到地上,那他是会跟你拼命的。
这个不光是科幻电影方面了,这是全方位的打压与斗争。所以你能在各个有交流的地方看到:有污蔑中华文明的,有污蔑中医文化的,有否定中华历史的,有给历史罪人翻案的,有鼓吹全盘西化的,有造谣抹黑中国科技和科学家的。这些人在各个平台你都能看到他。
仅此而已。
为什么漫威的电影接近玄幻却没人挑错,而国产科幻却被指责不符合科学?
首先,因为漫威的电影就是玄幻。
我们来看看漫威电影的设定:方舟反应堆,这是整部电影里最科学的设定。(不要提鹰眼和美国队长,他俩在漫威宇宙就属于“正常人”的范畴。)但事实上,钯元素不能制成反应堆。
当然考虑到物理学正在发展阶段,说不定我们对元素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对吧。我们看下一个,绿巨人。伽马射线导致变异。这个其实说得通,放射性物质的确可能导致生物变异。但是变异后的绿巨人好像变重了一点,违反物质守恒。
但是也可能他没变重,只是膨胀了。下一个,雷神。他是个外星人嘛,所以身体异于常人是正常的,我们不讨论。但是锤子,锤子就很奇葩了,锤子上面有奥丁的诅咒。哇,这就有点。。。玄的气息。
好,我们就当他是用脑电波控制的高科技。看下一个,奇异博士。魔法都出来了,你告诉我这是科幻?
没关系,在不了解科学的人眼里,科学就是魔法。看下一个,六大原石。原来宇宙大爆炸之后,不止产生了几大基本粒子和各种射线,还产生了一种叫原石的东西。每一种原石都代表一种宇宙的基本属性。力量、现实、时间、空间、灵魂、心灵。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我想起了欧洲的四元素和中国的五行学说,蒙昧的中世纪的人民的YY。
如果这叫科幻。《西游记》也是科幻。你看,你就把天宫当成一座空天母舰,金箍棒用的是类似蚁人的缩小技术,孙悟空是个变种人所以能翻跟斗翻那么远。所以我国其实早就有了媲美欧美的科幻作品:《西游记》。《西游记》的瑕疵多不多,多如牛毛。却鲜有人喷,为什么?因为那不重要。漫威也是一样,霍金要是纠结为什么大爆炸会产生六颗原石,他早就气死了。
说回《流浪地球》,喷《流浪地球》他得有个参照。参照谁呢?我不否认,有相当一部分人他就参照《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你说这不是缺心眼儿吗?但是没办法,这部分人的理由很充足:不够爽。你看《复联》《变形金刚》,汽车怎么变成人的重要吗?打得爽不就行了?
另一部分经常读科普读物的,学历高的,看过很多优秀的科幻电影的,则是参照《2001:太空漫游》《星际穿越》这些电影。和这些电影比较,流浪地球缺乏什么?缺乏深度。《2001:太空漫游》中有方形石碑这个bug,但它带来的对人类起源的思考足够深邃。《星际穿越》仔细找也有bug,但它的烧脑掩盖了他的bug.而《流浪地球》有什么?它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工业电影,看完之后几乎没有回味,更没有二刷的兴趣。
再有就是仅仅就一部电影来评判,不考虑科幻这个因素。那么在电影界,艺术类的电影我们不比,比《霸王别姬》你也比不过。我们就比商业电影,在表现力上,《流浪地球》比得过《英雄本色》吗?看过《英雄本色》多少还记得几个主角演技炸裂的瞬间,《流浪地球》有吗?剧情的流畅度上,《英雄本色》一环扣一环,浑然天成,《流浪地球》呢?为了叛逆而叛逆,为了哭而哭,尴尬的煽情,绝不打磨的台词。
《流浪地球》要想不被喷,我觉得做到一点就行了。宣传的时候,不要把中国第一部国产硬科幻这几个字写那么大。不如就写:一部你不容错过的爆米花电影。保证不会有那么多人纠科学设定上的漏洞。那样的话就卖不到那么高的票房喽。因为电影的票房有多少是在打爱国牌,制作人自己心里也清楚。打了爱国牌,自然就有人不满,你拍电影就是为了赚钱,为什么要唱那么高调?没人说科幻电影不能有硬伤,但你既然用硬科幻这三个字来宣传,观众自然要好好鉴定一下你到底有多硬?
《流浪地球》开了一个好头,但仅仅只是开了个好头而已,往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流浪地球》是国产科幻的巅峰,那将是中国电影的悲哀;如果不是,那说明缺点还真不少,观众花了票钱看了电影,喷一下又怎么了?就我个人的观点,流浪地球中规中矩,不是烂片,但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抱歉,我没发现。这时候就有反对者说,你怎么不去拍,是的,我不会烧菜,但你烧的菜盐放多了,我不能说?又有反对者说,为什么不鼓励一下国产电影,我鼓励了呀!我买了票。还有反对者说,你不爱国,崇洋媚外,你是跪久了!这个嘛。如果同样的剧情好莱坞来拍,我连票都不会买。爱国什么的,拍电影难道不是为了挣钱,电影票钱也没进国家口袋里呀!
为什么漫威的电影接近玄幻却没人挑错,而国产科幻却被指责不符合科学?
谢邀。作为一个看了十几年科幻小说的观众,我从来不把漫威电影当科幻电影看。不是说漫威电影不好看,复联4我也会买票,只是不会太纠结里面的设定和逻辑。
题主的疑问在于“双重标准”。没错,双重标准是存在的,但和题主所想的可能刚好相反。大部分国内观众对外国科幻电影更严苛,对国产科幻电影更宽容,这才是“双重”的真相。
但话又说回来,题主说的现象确实存在,原因如下。
软硬有别还是拿漫威电影举例。此类电影背景本身就是不完备的,编剧留下了很多可以调整的空间。
比如说噬元兽的能力极限在哪里,能否直接吞下灭霸?心灵宝石那么牛,为何不直接控制半个宇宙自杀?美国队长见谁都是五五开,但他只是一个稍微强壮点的人类啊,让其他英雄怎么办?这些地方,你可以说是bug,也可以认为是此类电影不得不设下的后门。随着角色更新换代,人物关系越加复杂,编剧要在观赏性和逻辑性之间找到平衡就越难。“bug”成了最靠谱的解决方案。
但硬科幻对“bug”十分审慎,通常一部电影只能有一个核心“bug”。比如说太阳400年氦闪是一个不符合现实的设定,但只要后续的故事能够自圆其说,观众就不会对这此不满。
反过来思考,如果太阳不氦闪,地球流浪就没有充分的理由,所有后续情节都会变成无根之木,拍得再好也是空中楼阁,不能令人信服。
如果《流浪地球》拍续集,导演仍然必须百分之百地遵守上述设定。你可以拍成番外,故意不表现某某设定,让观众自个琢磨;但一旦表现了,就应当从一而终。
而如果是软科幻,大可把上述设定改成“九头蛇阴谋论”,然后引出对抗阴谋的新剧情,观众也看得不亦乐乎。
作品仍有提升空间即使是《流》的狂热粉,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这电影毫无瑕疵。而观众是买了票找乐子的,没有“善意点评”的义务。如果电影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骂起来难免有点狠。
但骂得最凶的那部分评论者,其实不是普通观众,而是某些逐流量而居的小编。他们会抓住《流》的瑕疵,把讨论上升到价值观高度。其实这不是影评,是耍猴。
为什么漫威的电影接近玄幻却没人挑错,而国产科幻却被指责不符合科学?
喷子的思想不是用普通人的思想去理解的,就像是狗咬人不是取决于你是不是个好人,而是要看它是不是条好狗。
科幻电影不一定全要符合科学,想要看符合科学的去看纪录片,往往就是有些喷子,什么都不懂就在网上查一查一看有漏洞不分三七二十一就开始喷,你这么牛怎么不去当科学家,为社会做点贡献,在这里污染网络环境干什么,科幻电影是观赏的,娱乐大众的,国家的科研项目不会拿这些东西当素材参考的。
其实中国的科幻电影之所以没能崛起就是这种批判性的人才太多了,不能给国产科幻电影一点宽容的空间,没有哪个事业是一开始就尽善尽美的,美国的科幻电影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成熟的,不过今年《流浪地球》还是让人看到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希望,票房也很不错,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头
为什么漫威的电影接近玄幻却没人挑错,而国产科幻却被指责不符合科学?
国产科幻?目前能稍微拿得出手的也就《流浪地球》一部吧。不可否认,《流浪地球》相比于之前的国产粗制滥造片,的确让人眼前一亮,特效水平也有质一般的飞跃,这点从春节档票房就可以看出来,剧组、导演和演员付出了辛苦,也得到了回报。
但如果换个角度,拿《流浪地球》和好莱坞级别的科幻电影比,我还是会说,弱爆了。别看网上成群结队的“伪专家”们大肆吹捧,说什么流浪地球已经达到好莱坞科幻大片水准,完全可以和《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相媲美。但真正懂电影和希望国产电影崛起的观众,心中都明白,他们是在放屁。
咱暂且抛开剧情中的各种BUG和不合理,因为毕竟是科幻电影。咱就先说说画面,我敢肯定的说,我看漫威的电影看不出来是特效做的,而看《流浪地球》我处处能看出来特效痕迹,而且突兀的要命。现在是2019年了,别总拿10年、20年前的标准来要求国产电影,那样还能进步吗!再说说剧情的连贯性,《星际穿越》和《火星救援》,都是太空科幻,但这两部明显剧情衔接的更流畅,结局也很完整,反观《流浪地球》,看完我什么都没记住,只记住了方向盘是球状体的装甲车。
很多人都说,漫威电影都是小学生看的。没错,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的确剧情简单,但却每部都能连在一起,复杂的时间线和庞大的漫画宇宙,没点脑子的人也看不明白。特效更不用说了,一级棒。看漫威电影的人没有人在意剧情是否合理,因为它本来就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漫画改编电影,也可以叫真人版动画片。
特效方面,其实真的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国产电影《钟馗伏魔》、《封神传奇》还有半道退市的《阿修罗》,哪个不是打着好莱坞专业特效团队制作的口号,但实际呢?五毛钱特效都嫌多。国人也希望国产电影能有进步,但禁不住每次去影院都让人失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