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用船只排水量可以达80万吨,而有些航母只达到11万吨?

我工作的船舶比辽宁舰航母还要长,满载排水量可以达到20万吨,而我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排水量才6万吨,可见在商船面前航母也算不上太大。

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明白“排水量”是什么意思?也许大家都听说过“曹聪称象”这个寓言故事吧!在古代大象比较重,没有用来称大象重量的工具,而曹聪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把大象赶到船上,大象上船后船舶就会下沉一定的深度,然后再船舷外围做上标记,然后把大象赶下来,开始向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标记的地方,开始称石头的重量,进而我们也就知道大象的重要了。在航海里面,所谓的“排水量”就是这个原理,因为重力等于浮力的原因,经常用排开水的重量表示船舶的大小,一般在商船上会有满载排水量和空载排水量,相减之后就得到货物的重量了!

很多人总是把船舶的排水量和船舶的大小作比较,其实这中间好像没有太大的关系。也没有可比性可以谈!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首先:船舶的排水量就是指船舶的装载量,就相当于我们陆地上的大货车,其实际的含义就能能拉多少货!商船的作用就是拉货,所以排水量肯定要设计的很大。而航母是用来战争的,不用拉货,根本就没有货舱,自然排水量也就小了。所以问这种问题还是比较无聊的,就类似于问民航飞机和战斗机一样,为什么民航飞机那么大,但是却没有战斗机跑得快是一个原理!民航飞机追求的是安全舒适,战斗机追求的是速度和时效,根本没有办法比较!

其次: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很多商用船舶,即便是比航母要小很多,其排水量也比航母要大很多。现在很多近海的商船,长度大概两百米都不到,但是船舱设计的比较大,运载能力比较强,单航次可以达到十五万吨的装载量,排水量自然也有十五万吨。而航母有三百多米长,排水量才六万吨,所以不是同一件事情,没有办法相提并论,我们能去研究劳斯莱斯豪华轿车能拉多少人吗?我们能去研究大半挂车能够多么舒适豪华吗?这是同一个道理!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船排水量可以达到八十万吨左右,而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福特号排水量才十一万吨左右,可见这个差距,为什么商船和航母的排水量有那么大的差距呢?其实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用途不一样。商船主要的作用是运载货物的,一般情况下排水量都设计的特别大,毕竟商船上都会有很大大舱来转载货物。现在几十万的排水量的商船太过于普遍了,毕竟排水量越大,从理论上来讲装载的货物就会越多。我们船舶是二十万吨的散货船,经常会运输煤炭,有一次在我国的广西防城港卸货,真的是堆成了一座小山那么高。而航母的作用是战争,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大的排水,因为航母上所能利用的空间都在甲板上,即便是飞机在甲板上全部摆满,船舶的吃水也用不了那么大,目前六万吨以上的排水量航母就算是超大型航母了。

第二:对速度的要求不一样。商船没有“实效性”的特点,只要货物拉的多,即便是跑慢点也无所谓,试想一下排开水的重量越大,就说明船舶在海里下沉的高度越大,进而受到水的阻力也就会很大。所以很多商船的马力其实也很大,但是就是跑不快。而军舰是用来战争的,对速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一般都要30节以上,而排水量设计的过大,速度就不能达到要求了,操纵起来也特别笨重。所以对于航母来说十一万吨的排水量已经算是非常大了。有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很多商船设计的都比较圆,船头也比较宽。而军舰航母设计的特别苗条,船头都是尖尖的,其实就是为了提高速度,减小阻力。

第三:辽宁舰航母有306米之长,而排水量只有六万吨。我们商船有312米长,但是满载排水量达到了20万吨。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航母的大小和商船差不多,但是排水量却比商船少了很多。这种感觉就类似于同样的两辆大卡车,商船就类似于在泥泞的土地上行驶一样,轮胎要陷下去一部分,而航母就像在宽广的公路上行驶,轮胎完全裸露在路边,进而航母的行动也就更敏捷迅速了。其实航母对于速度的要求是非常大的,因为它要配合飞机的起落。所以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进而航母也不可能造成无限大,排水量也不能设计的太大,不仅没有必要,反而影响航母的实战效果。

最为一名专业的远洋船员,其实船上的很多常识,大家都似乎不太明白,下面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船舶是有性别的,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全世界所有的船舶都是女性。因为船舶就类似于一个国家移动的国土,我们称祖国为“祖国母亲”,所以船舶包括航母也都是女性的。在我国的商船行业内,是不允许有女性上船工作的,不仅是因为不方便,很多老船员也会很忌讳,认为“船舶也是女性,同性相斥”,女性在船上,会容易出现意外。毕竟异性相吸,男性驾驶船舶会更加的安全。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查询一下资料,国外的很多公约中形容船舶都会用“she”而不是“it”!

其次:不管是航母还是商船,其下水仪式都是特别隆重的!国际上认为船舶在船坞的时候是最幸福的,一旦下水后注定一辈子在海中漂泊,受尽海浪的吹打。即便是不航行的时候也只能漂泊在水里待着,可谓是命运多舛。船舶下水就类似于小孩子出生一样,一生注定要经受各种磨难,所以船舶下水意识特别的隆重,一般会在船头摔香槟,会放烟花,也会有剪彩仪式等,在船厂工作的朋友也许深有体会。即便是航母刚刚下水的时候也比较隆重,挂满旗子,全舰官兵整齐的站在航母一周,特别的霸气。

最后: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光知道是商船和军舰,其实商船和军舰一样,也会因为其作用不同分为很多种类。比如运输矿产煤炭等物资的称为“散货船”;运输集装箱的称为“集装箱船”;运输汽车的称为“混装船”;运输游客的称为“豪华游轮”;运输石油的称为“油船”。除此之外还会有液化气船,拖轮,杂货船,渔船,客滚船,木材船。每个种类的船舶其设计都是不一样的,对船员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专业人士看船的外表就知道是什么船。

很多人也许好奇,光知道船舶的排水量代表着装货量,那么船上排水量是怎么计算的呢?其实见到过船舶的人可能会注意过,在船舶两侧的船头,船中和船尾处都会有一定的尺度,当装满货之后,我们只需要看一下船舶的六面吃水线,然后求出船舶六面吃水的平均值,就可以参照船舶的相关数据看出船舶的排水量了。现在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吗?欢迎大家下方评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为什么民用船只排水量可以达80万吨,而有些航母只达到11万吨?

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母是美国最新的福特级,满载排水量为11.2万吨,之后就是美国的10万吨的尼米兹级航母,80万吨航母什么概念?就相当于约7艘福特航母或8艘尼米兹级的总和!

目前世界范围内排水量最大的船舶,是一艘由韩国三星重工建造的浮动船:前奏号,该船长约489米、宽74米,满载排水量约为60万吨,上图看起来是不是超级巨大。

但前奏号并非人类历史最大的船舶!在此之前,一艘新加坡注册的大型原有运输船“诺克-耐维斯号”,其拥有82.53万吨的满载排水量,吃水深度达到24.61米,船舷宽68.86米,全长458.45米,载重可达56.47万吨。这是世界上人类制造的最大船舶;不过,该船早在2010年的时候就已被拆解。

所以从“前奏号”和“诺克-耐维斯号”的例子不难看出:人类的工业水平是有能力建造数十万吨,甚至达到100万吨的巨船的,技术上不存在问题,理论上来说,100万吨的航母被建造出来问题都不大。

比如前些年热炒的浮动海上平台,南海岛礁不是建设困难吗?用这样的50万吨浮动平台来提供保障,预计速度能达到14节,可以座沉岛礁上,但是现在看来对于基建狂魔来说是不需要这个东西的。

还有战争历史上可是有人提出建造200万吨航母计划,排水量二百万吨航母是什么样的概念?那是20艘尼米兹级的排水量,而且不是钢铁航母,而是“冰航母”,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商船被德国U艇狼群战术夜袭,仅仅商船就高达86万吨葬身海底,这严重阻碍了盟军特别是英国的后勤物资补给,因此一个大胆构想浮出水面:利用北极庞大冰块建造一艘高达200万吨的浮动“冰航母”。

出人意料的是,紧急的形势让丘吉尔、罗斯福等人都接受了这一构想,并且很快连设计图纸都画出来了:舰长约600米、宽150米、高度110米、甲板厚度达12米、总排水量200万吨。为了保证航母航行,还设计了强大的动力:26个螺旋推进器!但是可惜这个计划最终因为技术瓶颈无法解决而搁浅了!

相比二战,如今不论是工业水平还是材料技术都有了长足发展,甚至现在都采用模块化生产,生产效率不存在问题。但问题的重点在于:百万吨级的航母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有没有需求?

毫无疑问,航母主要的战争定位就是“移动的海上机场”,如果仅仅考虑海上移动机场问题,当然是飞行甲板越大越好;但是大带来的毛病是动力要求太高,成本太高,如果现在的动力只能满足100万吨航母像蜗牛一样的爬行,那有有什么用?从美国开到中东去打仗,航行1年时间,过去黄花菜都开了几波了,还打什么仗?

第二成本问题,如果一艘100吨级的航母服役生涯花费抵得上6~8艘尼米兹级,那整个美国只能养1~2艘,全球部署怎么办?维修保养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第三天敌问题,就是尼米兹这样的航母,现在都催生了像东风21D这样的天敌出来,如果100万吨级航母,一定会催生一大堆天敌出来,比如俄罗斯20马赫的高速导弹会不会改进了打这种移动平台,那可是6000公里以上的射程,甚至洲际弹道导弹改装末端制导来打航母都划算,甚至都不用改装,就在航母进港口补给或者维修的时候打过来就可以了!

航母作战不光考虑舰载机的能力,还应有的战场机动能力,成本问题以及生存能力,所以,在现阶段的技术框架中航母并不是越大越好!航母是很脆弱的,一枚导弹引发油库大火,在引发弹药爆炸都是常有的事,人类历史上航母被击沉了42艘,英国2万多吨勇敢号被U艇2发鱼雷击中,15分钟就沉没了;日本7万吨的信浓号航空母舰被美国3发鱼雷击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搞不好就是一次自我毁灭,输不起啊!

为什么民用船只排水量可以达80万吨,而有些航母只达到11万吨?

尊重客观事实,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军武视界,欢迎关注。

航母是人类历史上体型最庞大的水面舰艇,它与民用船只的使命也完全不同,抛开民用船只不谈,就军用舰艇来讲,各类舰艇都有明确划分,航母可以造成上十万吨的巨舰,可你见过哪一艘驱逐舰、护卫舰、综合补给舰,亦或是两栖船坞登陆舰的排水量超过10万吨?归根结底,上述舰艇与民用船只一样,承担着不同的使命,明明没有必要把船造那么大,却非要那么做,不是画蛇添足是什么?

最大航母与最大民用船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航母以及最大的民用船只。就航母而言,各国现役航母排水量最大的当属美军“福特”级航母,其满载排水量达到11.2万吨,接下来,就是美国数量最多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了,它的排水量也达到了10万吨。

至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船只,这顶桂冠被韩国三星重工建造的“前奏”号浮动船摘取,它的排水量达到60万吨,长489米,宽74米。而所谓的80万吨民用船只也并非空穴来风。此前,在新加坡注册的诺克-耐维斯号运输船就创下了满载排水量82.53吨的纪录,只是载重,诺克-耐维斯号就超过了56万吨。令人可惜的是,这艘人类历史上体型最大的船只却于2010年被拆解。

打造特大型航母在技术上可行

那么,如果要研发排水量达数十万吨的航母,是否可以成功呢?不得不承认,随着科技发展,打造更大的航母的确不是什么难事。就船体而言,现在的水面舰艇都采用了模块化建造的方案,更大体型的航母无非就是多生产几个模块,增加一些组装工作而已。至于航母上的各类电子、雷达、武器、动力系统则更不是什么难事,原本成熟的系统只需要多添加几套,并进行联动即可。既然如此,各国为什么不造数十万吨的航母呢?

特大型航母不实用,无法满足现代战争需要

还是那句话,航母的主要作用是什么?造出那么大的航母,其“性价比”是否划算?特大型航母优劣势有哪些?这些问题统统都需要考虑清楚,否则,制造数十万吨的航母就只是空有辉煌气象罢了,笔者认为,数十万吨的航母显然不适应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第一,成本问题,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造价达到将近50亿美元,加上航母服役期间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一艘航母的花费简直就是天文数字,10万吨级的航母尚且如此,数十万吨的航母又将如何呢?况且,美国在全球都有军事基地,其航母打击群往往是处理地区局势的急先锋,有十几艘核动力航母就够了,干吗还要打造数十万吨级的特大航母呢?

第二,动力问题,航母体型变大,必然需要更加强劲的动力,按现阶段的情况分析,短时间内提高动力技术毫无可能,因此,只有增加反应堆或者燃气轮机的方案比较可行。可就算这么做了,航母的操作过程更加繁琐不说,如果一艘数十万吨级的航母,其航速只有区区13节(诺克-耐维斯号就只有这样的航速)又能怎么办呢?军事态势瞬息万变,一艘航行如牛的航母显然不适合现代战场。

第三,规避风险,航母虽然强悍,但它终究是一个“海上飞机场”,其进攻性主要体现在舰载机方面,至于防御工作,则由航母打击群配属的其他各类舰艇完成。对敌人而言,打掉航母便可轻易瓦解一支航母打击群,因此,国际上不乏针对航母的“杀手”级武器。虽然航母打击群的防御纵深可以达到上百乃至上千公里,但面对高速度饱和突防,其防御系统的作用被大大削弱。试想一下,你打掉我一艘10万吨航母,我还有若干艘,可如果我只有1艘数十万吨级航母的话,被击沉岂不太亏,鸡蛋始终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事实上,各国还真提出过不少特大型航母方案,例如,二战时期盟军的200万吨“冰航母”计划以及某国的50万吨级浮动航母计划。这些方案实施起来真没有多难,之所以没有研发,一则没有必要,二则,它们就和参谋部制定的各类推演方案一样,大都只是压箱底罢了。------欢迎点赞、关注、评论!

军武视界原创,严禁搬运或抄袭,违者必究!

为什么民用船只排水量可以达80万吨,而有些航母只达到11万吨?

民用商船的建造要求比较低,能够拥有比较巨大的吨位,而军舰的建造要求比较高,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大部分军舰的吨位都要低于民用商船,航母是各国海军吨位最大的一类军舰,一般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吨位只有数千吨,吨位较大的驱逐舰和巡洋舰,也只有一万多吨,只有二战时期的战列舰能够超过5万吨。

而现在除美国之外各国服役的航母吨位都在7万吨以下,只有美国服役了10万吨以上的航母。7万吨级航母和10万吨级航母,看似只相差3万吨,但是作战性能和技术水平却相差数十年。航母能够达到十万吨,主要是因为核动力航母的出现。对于普通商船来说吨位超过10万吨是很平常的事情,一些油轮的吨位甚至能够超过80万吨,相当于三个航母编队舰艇的总吨位。

商船的重量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商船的建造要求比较低,只要商船能够正常在水面上漂浮,并且能够以一定的速度在水面上航行,那么这艘商船就能够投入使用。而航母则完全不同,航母需要考虑到行驶速度,作战性能,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因素。航母的航速一般都在30节左右,如果吨位过大,航母就会出现航速过慢的情况。航速过慢的航母,在海战中既无法有效的规避敌方反舰导弹的攻击,也无法做到快速支援作战。

同时航母的体积过大,也会影响航母的作战能力。航母的吨位增大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携带更多的舰载机,坏处是航母的机动性能下降,被攻击的概率将大大增加。航母携带过多的战斗机,并不能成倍的提升航母的作战能力。现代战斗机的作战性能非常强,一百架左右的战斗机,已经足够应对作战需求。一艘航母装备数百架战斗机,在作战的时候很难施展开。

而且一艘80万吨级别的航母,携带的舰载机数量虽然更多,但是消耗的燃料也更多,航行的速度也更慢,远不如两艘10万吨级的航母作战效率更高。同时一艘80万吨级航母的安全性也比较低,由于航母上的舰载机过多,战斗人员人数过多,一旦一艘80万吨航母被击沉,对于一个国家的海军来说将是致命性的打击。况且10万吨级的航母的保养价格,已经让很多国家望而却步。一艘80万吨以航母的造价和保养成本肯定远高于8艘10万吨级别的航母,即使财大气粗的美国。也根本不具备建造80万吨级航母的能力。

为什么民用船只排水量可以达80万吨,而有些航母只达到11万吨?

目前世界最大的民用船只,是超级油轮诺克·耐维斯号,满载排水量超过了80万吨,船长458米,载重56.5万吨,这艘船原来叫做“海上巨人”,开始是一名希腊船东出资,后因经营不善,转卖香港船东董浩云。而美海军的“福特”级航母,是全球最大航母,也是全球最大的军舰,“福特”级航母舰长332.8米,标准排水量为10万吨,满载排水量高达11.2万吨,体积足以碾压其他军舰。不过,如果和民船比较起来,“福特”级航母却是典型的“小巫见大巫”。目前全球最大的船只是荷兰壳牌石油公司的PreludeFLNG,它的船长489米,排水量高达60万吨。

限制航母拥有更大吨位的主要因素就是航速问题,上面列举的这些民用船只吨位的确巨大,运载能力的确很强,但均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航速低,只有10~15节,也就是18~27公里/小时,航行速度非常有限。而对于军舰来说,为了能够尽快抵达作战海域,航母等主力军舰的最高航速要求均超过30节。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在30节航速以上的要求下能够做到的最大吨位舰艇大约只有10万吨。如果想要继续提升吨位和速度,需要花费更多的空间和资金装备更大的动力系统,但这样一来吨位增大的空间又被增加的动力系统占用,可能会得不偿失,乃至陷入“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困境。

建造三艘十万吨的航母显然比建造一艘三十万吨的航母更加具有吸引力,前一种选择的作战效能明显更高。就现阶段来说,在大约十万吨排水量的限制下,通过升级舰载机、加装弹射器和拦阻系统,足以让航母拥有比较合理完善的作战能力,让航母在作战效能和建造使用费用之间取得平衡。

现代人类的造船行业十分先进,往往可以建造吨位十分大的船,例如油轮,现代各国最经常建造的货船便是巴拿马级,这一级别的货船往往和一般国家的中型航空母舰差不多大,而更大的超巴拿马级则远超一般的中型航空母舰看,与美国的超级航母相媲美。人类甚至可以建造排水量超过80万吨的LNG货船,完全可以说只要需要,人类想造多大的船就造多大的船。

80万吨级的超级运输船通常只穿梭于大洋间来回运输货物,比如上述的诺克·耐维斯号ULCC超级原油运输船一次性能将50万吨的原油从输出国运到进口国,相当于10万吨级运油船5倍的运量,大大减少了原油的运输成本。与我国今年上半年2.45亿吨的原油进口量来看,如果能大量使用诺克·耐维斯号这样的80万吨原油运输船来运送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原油,那么运输成本将比现在要降低至少40%。如果建造80万吨级的超级航母,那么舰载机搭载量至少在400架以上,其460米的舰长甚至能弹射和回收轰炸机,战斗力无异是非常可怕的。然而超级油轮与军用的航空母舰有着本质的区别,超级油轮属于民用船舶,航行在基本固定的航线上;而航空母舰属于军事装备,哪里发生战争就会被部署到哪里,不但没有固定航线,而且要求有很高机动性,如果建造像超级油轮诺克·耐维斯号同吨位的航母,机动性势必受到严重制约,只能航行在固定航线上。

民用船舶追求的是经济性,就是同样吨位更省燃料,或者相同情况下能拉更多的东西,很多其他的指标都是围绕着经济性设计的。

而航母的需求和标准是要远高于民用船舶的,经济性不再是追求的第一目标,而是变成安全性和功能指标的完成度。

从工程角度上说,想造一个80万吨的航母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只是吨位达到了这么大,那么其他很多指标就会严重下降,最终不符合技战术要求。

航母因为其重要性会面临各种威胁,可能是水下的、水上的甚至是天空的,这就要求其有很好的抗沉性,这里的抗沉性不是指普通的航渡,而是在遭遇打击的时候至少不能解体,而更大的船舶需要的材料就越复杂,所以我认为更大的船舶所需的材料强度也超过现在的承受能力。这个在民用船舶里已经发生过了,船体超过结构强度发生了断裂。

航母的建造是要考虑综合因素的,不能只看吨位这一个指标,但可以看到,从整个航母发展史来看,其吨位确实也在不断增加,将来会不会出现80万吨级的航母,让我们拭目以待。

为什么民用船只排水量可以达80万吨,而有些航母只达到11万吨?

谢邀!因本人是做航运的,自然喜欢谈论船舶。船舶一般以排水量计算大小,那么世界上最大的船舶有多大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艘海上巨兽诺克~耐维斯号超级油轮,其船长458.45米,型宽68.86米,满载排水量超过82万吨,载重量超过56万吨,但最大航速仅20节。1976年开始由日本住友重机械制造,1988年因两伊战争被伊拉克在霍尔木兹海峡击沉,最后被印度拆解,仅留下一只重达36吨的铁锚作为纪念,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最大的航母大家都知道,世界超级航母也只有美帝可以建造出来,那就是福特号航母,其排水量约11.2万吨,超过10万吨级的尼米兹级。

人们不尽要问,既然超级油轮都可以造那么大,为什么不建造更大的航母呢?听小编从以下几方面慢慢分析。

1、用途不一样。航母是用来打仗的!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最重要的海军装备。说到军事用途,航母必须具备良好的机动性,现在的军舰一般都可以达到30节以上,大家都知道,船舶越大,兴波阻力越大,如果把航母建到50万吨以上,20节航速都很难达到,牺牲了机动性,对其作战是很不利的,航速太低更会影响舰载机的起降。

2、航母结构复杂,装备繁多,还要携带舰载机,建造的太大,对航母的强度要求会更高,而且受弹面也会增加,很容易让敌方锁定目标命中。

3、建造特别巨大的航母,虽然能多带舰载机,但因为呆板、笨拙,影响协同作战的能力。

4、航母是具备全球作战能力舰船,通过性很重要,世界上海上军事要道必须可以通行,如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等,太大了很难找到停泊的港口、泊位。

小编认为,航母虽然还可能造的更大,但一般不会排水量突破太多。

支持原创,各抒己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