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究竟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2020年高考已经顺利落下帷幕,对于今年的高三学生来说下一步就要是紧张而又重要的填报志愿环节了。关于学校和专业哪一个重要,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其实我认为学校和专业都很重要,具体该怎么样填报,主要得看考生目前的状况。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如果考生的家庭状况很优越,父母都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考生毕业后可以继承家业。这样的话专业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对于考生老说只需要有一张毕业证就行。毕竟毕业后也不会去找工作,不用考虑专业的竞争力!
我相信绝大部分的考生和我一样,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毕业后要靠自己的打拼改变生活,这个时候专业就显得比学校重要一些了!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纵观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前景,由于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率也是逐渐降低,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个时候专业好的学生就比较有优势了,能够很顺利的找到工作。选择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专业,然后根据专业去选择大学,这样的话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第二:还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想要自己创业,这个时候专业的重要性也凸现出来了。选择适合自己以后创业方向的专业,毕业后能够让自己得心应手,更能有效的帮助自己成功。如果只是选择学校,专业无所谓的话,将会和自己的创业方向不对口,毕业后肯定不能够帮助自己实现理想。所以专业显得格外的重要!
对于一些只考取大专的学生来说,专业的选择也是比学校更为重要的。如果你选择一些本科院校没有的专业,毕业后你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甚至一些本科的学生还没有找到工作,你已经在学校就被公司录用了。所以专业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纵观现在的教育环境,专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由于对未来没有规划,填报志愿也是特别的随便,这种心理是大错特错的。另外由于提前批次计划的存在,也建议考生们都去试着填报一下,能够被录取当然是最好的,即便不能被录取也不耽误自己后面志愿的填报,相当于给自己多提供了一次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高考填志愿究竟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我认为,这个问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也好,社会大众也罢,首先关注的是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然后,如果有必要,才会问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有不少用人单位,在学生没有毕业前,就到名气大的学校去选择对口专业的大学生。如果人员招不齐,就会退而求其次,到名气相对较小一点的学校去选择名牌专业的大学生。如果通过上述办法,仍然解决不了用人的问题,就会到名气较大的学校去招聘相近专业的大学生。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原本不需要那么高学历的工作人员,但为了提高身价,不管专业是否对口,都会招聘一些名校毕业的大学生给自己的单位撑门面,以满足对外宣传的需要。
因此,最好是选择名校中的名牌专业,或者相近的专业。其次是选择一般学校中的名牌专业。再次就是选择考生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努力学习和钻研,不管在哪个学校,学习什么专业,都一定会成龙成凤。
高考填志愿究竟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孙庆国试答:
先分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严师出高徒”、“一切都是环境所造成”三个关键词(句)之后,再答所问。
选报志愿,就意味着你以后,所从事与志愿关联紧密的职业是大概率“事件”,将有可能“陪伴”你终生,与你一起直至“地老天荒”。
选择学校,在名校遇到严师、名师的的概率一定很大。大师就是大师。我在电视里看过丁肇中大师,讲述的“寻找反物质粒子”,他用极普通的语言把深奥的物理知识讲得,我没有学过物理的老妈,都听得明明白白。
选择学校,就意味遇见“臭棋篓子”的概率会很小多。在名校就读的绝大多数“小伙伴”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做事要“靠谱”更多一些。与“高手”在一起进步不会小的。
据上,我的结论是:选专业之后再选学校,分数是硬“硬指标”。
专业重要,学校也重要,进入大学之后“所作所为”是最最重要的。
高考填志愿究竟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再好的名校,如果没有选择好自已的专业有何用,都想上清华,上北大,或者上南大和浙大,由于专业不对口,会终身遗憾,直接影响未来前途和命运,让自已才华有充分的展示,让自已喜欢的专业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可能是广大学子的伟大梦想。
高考填志愿究竟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高考成绩已经出炉,现在再来讨论高考成绩,已经失去了意义。按照安排,最近几天,就是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时期,估计不少的家长都在焦头烂额。那么,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该选专业还是选学校呢?
下面,笔者从三个维度来分析,每个维度,建议都不一样,希望对你和孩子有帮助。
第一,根据长远规划来选择
1.如果本科毕业之后就要就业,那么,学校至关重要。本科之后就业,单位首先看重的,是毕业学校。你拿一个985高校的毕业证和拿一个一般高校的毕业证,你看单位会选什么?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所以,选择一所知名度高、口碑好的学校,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2.如果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那么,首先考虑专业。如果本科毕业后要继续深造,那么,专业选择就很重要。因为毕业就业的时候,你拿的是研究生的学历,这就比一般本科更有含金量了。当然,在较好的学校里面,氛围会更浓一些,就看孩子的兴趣爱好了。
3.如果没有提前规划顺其自然,那么,首先考虑学校。很多人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长远的规划,那么,这种情况下,选择学校就是最重要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学生,都会在本科毕业之后就业,也就是第一种情况,道理是一样的。
第二,根据个性特点来选择
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需要根据个性特点来思考。一般而言,接受新生事物快、学习能力强、具有开创性的学生,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学校——现在,决定大多数学校都会有第二专业。选择一所知名度更高的大学,即使专业不太喜欢,一是可以调换专业(有一定难度),二是可以选修第二专业,就业的门路也会更宽一些。
目前,不少的毕业生是按照这种思路在进行规划的,个人以为,可以参考。
第三,根据职业意愿来选择
现在的就业形势下,大多数人面临的基本情况是毕业即失业——其中有一种叫做“专业性失业”,也就是大学所学的专业,更将来的工作,几乎是不搭边的。
那么,如果你的职业意愿就是你的专业,并且,你也有一定的人脉资源,那么,首先考虑专业,然后精修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将来就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如果职业意愿未定,也缺少相应的资源,那么,就可以首选学校——毕竟,将来做什么,谁都说不清楚,那还不如拿一个相对知名度高一些的学校的文凭呢。
总之,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要对所有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啊!
高考填志愿究竟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高考结束后,报志愿是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笔者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高三经验的一线教师,在指导学生填报志愿时,始终恪守着一条原则: 相同专业看学校,同类学校看专业。换句话来说,填报高考志愿,专业和学校一样重要,两个方面都要十分重视,不可偏废,才有可能被理想的高校录取。
做足“功课”,再考虑填报志愿。高考结束、成绩出来后,考生需要做的功课有三: ①搞清楚自己的高考成绩在本省排名,这个是精准填报志愿最基础的东西;②弄清楚自己喜欢的专业或大学最近两年在本省的录取情况,这个是填报志愿最关键的事情;③理清楚哪些专业或大学是自己填报志愿确定需要的对象,这个是填报志愿最重要的所在。这三个方面的“功课”都已经做足之后,才可以考虑来具体填报志愿。
相同专业看学校。现在的大学,很多都是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专业众多,门类齐全,常常令考生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例如作为文科类考生,分数超出一本线不少,自己最喜欢文秘专业,那么打开高招简章看看吧,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这个专业,考生究竟该怎样选择呢?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同类专业看学校”了,当然是首选39所985工程大学中的其一了,如果进一步考虑到“保底”,也要在112所211工程大学里选择最认可的高校填报。
同类学校看专业。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尤其表现在理工科考生身上,因为理工科高校覆盖率是最高的,差不多80%以上的大学都可以供选择,在如此众多高校中,怎样选取自己最满意的大学填报呢?这种情况下,“同类学校看专业”就显得特别重要,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国共有168所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8-20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浙江大学,第四的是国防科技大学,它们都是同类专业中的佼佼者,是同类专业中独有的A+评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考结束、考试成绩出来后,填报志愿专业和学校的选择,都是十分重要的,两者是不可偏废的,既要重视名校,更要重视专业权重,两者的最佳结合,才是最理想的大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