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如何复读?
高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转折点,高考过后,很大一部分人群选择继续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成绩不太理想的一部分人选择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更多的还是选择了再考一次继续读大学,但是又很迷茫自己到底应不应该复读,并因此困惑着,到底该怎么样去判断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线。其实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复读真的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其实复读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它并不一定适合所有想要复读同学。
为什么有的人复读一年之后,非常成功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院校,而还有一部分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最后选择放弃再读。其实最了解自己状况的不是老师更不是家长还是考生本人。你可以冷静的坐下来,客观的给自己一个判断,自己中考的成绩如何,高中三年以来,自己的真实成绩怎么样?自己的基础怎么样?自己是否偏科?假如你的真实成绩一直很好,只是因为紧张,高考没能发挥良好,那你完全有机会复读,去考取你心仪的学校。但是如果你基础一般,很多知识点不是忘记,而是第一次学的时候都是糊糊涂涂,完全靠复读再去学习,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一年的复读时间根本没有机会让你那么系统的复习。那怕再考。你的成绩不可能突飞猛进,跨越一个大的台阶。
其实很多人把努力作为自己成绩应该理想的假象,有些人确实很上进,可是努力了并不一定有一个好的结果,但是不努力你注定失败。其实高三是很枯燥乏味的,有时候更重要的是效率,是学习方法。不要把努力当作你复读的第一参考标准。最重要是还是切合实际。你的基础允不允许你复读。有的人偏科甚是严重,英语只能靠四五十分,给自己暗暗定下目标,假如自己复读,我要用一年的时间去学习英语,一定要考一个好学校。试想一下,你那么多年都没有学明白,一年的时间你能够提高多少?
复读是枯燥乏味的,是极具压力的,你不光多浪费了一年时间,假如再不成功,你将会面对来自身边人极大的社会舆论。是一个极其有压力的选择,希望高三考生一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
“中等生”如何复读?
我是会说话的锅,锅有话说。
我把这里的复读理解为:高考失败后重新选择投进高三的苦难的奋斗之河。
复读生都是对自己不满意的学生,正因为不满意才选择了复读。所以不用刻意强调自己是”中等生“,因为有一天”中等生“也会变成”优秀生“,让自己满意的人。
那么,如何复读呢?1、搞清楚自己不满意的点在哪里。
既然已经选择复读,那么必须明白自己复读的目标是什么,不能盲目地选择复读,不能选择了复读却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复读是为了弥补当初自己短板,所以要对自己之前的高考备考经历、高考时的答题策略以及身心状态,新进行全面反思,彻底弄明白自己失分在哪里。是因为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准确,还是缺乏相应的练习;是因为自己过于紧张,还是身体方面的原因。诊断清楚病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检测自己的知识网络。利用思维导图,迅速回顾高中所学的知识要点,连成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能检测到自己的知识缺陷,然后精准阅读,精准理解。
与曾经的老师、同学多交流,从他们的眼里发现真正的自己。所谓”当局者迷“,与老师、同学聊聊,他们可能会给出你意想不到的答案,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里。
2、心态更加平稳,行动更加积极。
已经经历过”高考“ 的大风大浪,我们的心智应该更加成熟,面对考试心态应该更加平稳,面对问题更能冷静思考,面对分数的涨涨浮浮更加淡定。
心态平稳,但我们行动更加积极,与拖延症彻底说拜拜。遇到问题,我们除了冷静思考之外,更多是积极尝试,直至找出正确的解答路径。老师们只是帮我们解答疑惑的,不再需要他们的督促,我们也能自己管好自己,积极行动起来,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我们不再迷茫,所以我们也不再犹豫,我们只会坚定地往前走。
3、有自己的复习节奏。
为了照顾大多数同学,复读班的老师们也会按照既定的复习计划进行复习,但这种节奏不一定适合你。复读的原因看似相同,其实千差万别,所以无论老师是怎样的一种节奏,你必须有自己的个人计划,有自己的复习节奏。坚持自己的复习节奏,把老师当成你的帮助者,你更能在需要花费精力的地方使上劲。
4、常怀感恩之心。
感激别人,也是在激励自己。感谢父母对自己失败的宽容,你会更加坚定信心;感谢老师不厌其烦的执着,你会更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去,重新找到你曾经可能忽略的地方;感谢同学们的不歧视、不嘲笑,你会和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奋战高考的路上携手前行,彼此都会更加英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