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对肝囊肿有什么好处吗?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蒲公英苦寒清泄,甘寒清解,既清解热毒而消痛肿,又利湿与通乳。虽善治各种疮痛,但以治乳痈最佳,并治火毒咽痛、目赤及湿热黄疸、淋痛。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之功效,用于乳痈,痈肿疮毒,各种内痈、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毒蛇咬伤以及湿热黄疸,热淋涩痛。蒲公英内服:煎汤,10~20g,鲜品酌加;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皂苷、结晶性苦味质蒲公英苦素 、胆碱、菊糖、葡萄糖、果胶、肌醇、咖啡酸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蒲公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胃损伤、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保护心肌细胞、降血糖、利尿等作用。
蒲公英确实有利胆保肝作用,以蒲公英灌胃能使胆囊收缩,Oddi氏括约肌松驰,有利于胆汁排入肠中。对肝损伤,蒲公英能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缓解肝损伤引起的组织学改变。临床上对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蒲公英注射液或蒲公英乙醇提取物能使胆汁量增加40%以上,比茵陈煎剂作用显著,切除胆囊后重复实验结果亦同,显示为对肝脏的直接作用所致。蒲公英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抗生素作用后所释放的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
在临床上,用蒲公英配伍虎杖、茵陈蒿等可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进一步证明,诸药配伍对急性黄疸型肝炎HAV(甲型肝炎病毒)阳性患者有确切疗效。
通俗地讲,肝囊肿就是肝内有个类圆形的囊腔,里面充满了液体。根据数量,可分为单发肝囊肿和多发肝囊肿。肝囊肿是一种良性肝脏疾病,一般不需要处理,只有当囊肿特别大,压迫到临近的器官时(例如压迫到胃部,引起餐后明显饱胀等不适),才需要处理,即使处理,通常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所以不用太过担心。目前,没有蒲公英能够缩小或消除肝囊肿的确切证据。
蒲公英对肝囊肿有什么好处吗?
蒲公英对肝囊肿有什么好处
蒲公英对肝囊肿有什么好处,此说法不符合医学逻辑,目前没有权威证据表明两者之间有直接获益关系。
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具有保肝利胆的功效。也就说蒲公英在治疗某些肝脏疾病中可能具有辅助作用,但肝囊肿的种类有很多,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蒲公英对肝囊肿有什么好处。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蒲公英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所以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蒲公英。
在临床上,肝囊肿是肝各种囊性疾病的总称。根据病因主要分为寄生虫性肝囊肿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寄生虫性肝囊肿主要是肝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疾病,多见于牧区。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是肝囊肿的主要类型,包括寄生虫囊肿以外的所有肝囊肿,发病率1%~2%。常见的有先天性肝囊肿,如单纯性肝囊肿、遗传性多囊肝病等;也包括后天性肝囊肿,如肿瘤性肝囊肿、炎症性肝囊肿及创伤性肝囊肿。
特别提醒:对于有肝囊肿的患者,切忌自行服用蒲公英等调理,以免贻误病情。当肝囊肿诊断后,需要明确其属于何种类别,才能决定下一步治疗措施。对寄生虫性肝囊肿,一经诊断即需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无症状时一般不需治疗;遗传性多囊肝病可行囊肿开窗缓解症状,晚期肝衰竭时需行肝移植术;对肿瘤性肝囊肿,应行手术治疗。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普通外科 副主任医师 闫文貌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