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合适?

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我国有大约25%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这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类型、肥胖、人种等因素有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使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肾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显著增加,也可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而控制血压可显著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全因死亡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易出现夜间血压增高和清晨高血压现象,建议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便于 有效地进行血压管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建议一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24小时尿蛋白>1克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25/75mmHg,年龄>65岁的老年人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血压过低可影响血流灌注,增加缺血性事件的风险,可将目标血压适当可放宽至<140/90mmHg。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同样严格,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8.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独具的老年人、病程长、并发症较多的患者血糖控制应适当放宽,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

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是控制血压的有效手段,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盐、规律运动、控制体重、限制饮酒、保持心态平衡等,对于干预3个月后血压不能达标的患者、初始血压≥140/90mmHg的患者或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应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首选普利类降压药(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朵普利等)或沙坦类降压药(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如需联合用药,应以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为基础,加用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控释片或氨氯地平等降压药,合并心绞痛患者可加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或阿替洛尔等降压药,血压达标通常需要使用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联合治疗。

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同样也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药物治疗,首选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治疗方案中,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阿卡波糖或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瑞格列奈等胰岛素促泌剂,如果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仍未达标,可以进行联合治疗,加用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瑞格列奈等胰岛素促泌剂、阿卡波糖、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吡格列酮、恩格列净、达格列净、胰岛素或利拉鲁肽,上述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也可以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如三联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应启动多次胰岛素治疗,即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或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注意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瑞格列奈等胰岛素促分泌剂。

高血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合适?

高血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人很常见,可以说比比皆是。其实,这些人除了高血压和糖尿病,往往还合并其他代谢问题,比如说肥胖、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蛋白尿等等。可以说,这些因素都是促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正因为如此,这些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加应该注意控制血糖。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们,血糖目标应该控制在多少呢?一般说来,糖化血红蛋白<7%;空腹血糖建议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或者任意时间血糖建议控制在10.0mmol/l以下。对于那些特别容易发生低血糖、病程长、老年、合并症多、难以监测血糖的患者,血糖的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1型糖尿病合并肾病和眼底病变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也应该适当放宽。基本原则是不发生低血糖和高血糖急症。

总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其血糖的控制,同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发生低血糖。

高血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合适?

【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张先生高血压十多年了,血压控制的还算可以,可在最近的几次检查中发现自己的血糖升高了,被诊断患上了糖尿病,这可真是为上浇油,这么多年好容易把血压控制下来了,现在又得把血糖降下来,他想知道血糖也要像血压一样必须严格控制达标吗?

这样的事还真不少,高血压和糖尿病可以说是一对难兄难弟,这两种疾病往往会发生在同一个患者身上,患者既要控制血压又要控制血糖,往往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对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控制哪个更重要?控制在多少就适合呢?

无论是高血压还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引起心、脑、眼、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发生的根源都是损伤血管后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两者也都与机体代谢异常相关,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这也是很多高血压患者患病多年后会并发糖尿病的原因,反过来也是一样。

正因为如此,当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表明病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的往往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且已经有了并发症的发生。这种情况下,阻止与延缓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将成为最主要的治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在控制好血压、血糖的基础上,更多地要考虑避免各种并发症引发意外事件。

比如患有了心脑血管病,要严防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心梗、脑梗等梗塞性疾病的意外,而高血压是导致斑块破裂最危险的因素;比如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管腔狭窄阻碍了血流,造成器官氧及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如果此时血糖过低可能会增大这种不足的程度;比如对高血糖有一定耐受性的器官,在血糖较低时会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等等,都会增大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

因此,高血压与糖尿病并存时,从预防意外事件发生的角度讲,对血压的控制要求会更高,临床研究也证实:对病程较长的患者来说,控制好血压降低的风险远远大于对血糖的控制,通常的控制要求是:

  • 血压:至少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最好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80岁以上高龄老人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

  • 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80岁以上高龄老年还可在此基础上再适当放宽1-2mmol/L也是可以接受的。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高血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合适?

高血压常常合并糖代谢异常,据统计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8%的人群同时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本身可以导致血管发生慢性损伤,如心脑血管、视网膜、肾脏等大动脉及微小动脉的损伤,长期以来,心脑肾眼睛等重要脏器会发生病变出现相应的并发症,而高血压也是血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不仅血压要求控制更严格之外,血糖也应该控制更严格一些。

血压要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情况非常常见,较年轻和病程较短的患者,建议血压控制水平<130/80mmHg;对于老年人可适当放宽,要求<150/90mmHg。血糖的水平则具有个体化特征,要根据年龄、糖尿病患病多少年、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疾病及是否有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严重程度、预期的生存时间、是否发生低血糖反应等综合性评估。
  1. 大多数人群的血糖控制建议空腹<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

  2. 年轻、预期生存时间长,无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脏器病变,无低血糖反应,则血糖水平建议控制更严格一些,具体来说,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mmol/L,甚至血糖水平越接近正常越好;反应长期血糖控制水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3. 对于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病时间长,预期生存时间短,有显著的低血糖反映者,则血糖水平可适当放宽,空腹血糖<1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

高血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合适?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糖尿病和高血压作为两种常见慢病,经常相伴相随,狼狈为奸,互相加重。有数据显示,在糖尿病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会产生1+1>2的危害效果,患上并发症的风险比单纯的糖尿病或高血压都要高,所以患者应该尤其重视血糖和血压的双重控制。

血压控制目标

综合国内外糖尿病治疗指南,建议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值为<130/80mmHg。

血糖控制目标

一般控制目标为空腹<7,餐二<10,糖化<7%,达到这个目标可以说血糖控制尚可,可以适量吃点低糖水果。

对于病程较短,年纪较轻的患者,最好按照正常人的标准来控制血糖,即空腹<6.1,餐二<7.8,糖化<6.5%。

对于病程较长、年纪较大、有低血糖倾向、并发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者,控制范围可酌情放宽,空腹<8,餐二<11,糖化<8.5%。

这里要提醒大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人,同样有很大几率合并高血脂和高尿酸,建议定期体检身体各项数据,做好综合控制,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远离并发症。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够帮到大家,更多三高相关的问题欢迎找小糖来帮您!

高血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合适?

高血压和糖尿病均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这两者合并发生的情况并不少见,许多病人(特别是老年人)不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还常常合并有其他疾病或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目前医疗条件下,高血压(主要是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尚无有效根治办法,但通过规范化治疗,常常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合并有糖尿病,两者在血压、血糖控制目标方面也会适当严格一些。对于单纯高血压患者来说,我们常常建议大家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如果是老年人群(特别是高龄人群),可以适当放宽一些,但不宜超过150/90mmHg,但如果合并有糖尿病,血压控制目标会更加严格,建议大家应尽量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内为宜。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建议大家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内、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内为宜。如果是中青年人群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基础疾病者,建议血糖控制目标应更加严格一些,但对于高龄或预期寿命较短者,可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

对于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大家应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要充分评估病情,了解有无组织器官并发症发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严格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如无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等禁忌症,推荐选择ACEI/ARB类降压药物,对于心脏、肾脏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糖尿病药物根据病情选择二甲双胍或其他类型药物,必要时可考虑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