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片可用于治哪些疾病?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叶酸的代谢、铁及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维持免疫功能,保持血管的完整性,参与解毒功能,且有抗组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的作用。适用于:

  1. 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富含于芥蓝、西兰花、苦瓜、柿子椒、番茄、桔橙、枣、猕猴桃、草莓等新鲜蔬菜和水果中,正常人每日需要量自新鲜果蔬中一般能满足,但遇到特殊情况(如患传染病时),可引起缺乏症和坏血病,维生素C主要适用于维生素C缺乏症的防治。
  2.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使用维生素C与铁剂同服,有利于铁剂吸收。
  3. 感冒:一项回顾性研究证实,每天补充200mg维生素C,可以缩短感冒症状的持续时间,成人平均减少8%,儿童平均减少14%,差不多一天左右,但不能降低感冒的发生率。
  4. 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够直接清除氧自由基,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5. 肝脏损害:肝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的肝脏损害时,应适当补充维生素C。
  6. 糖尿病:有研究证实,每日摄入200mg维生素C,可以预防糖尿病;每日摄入1000mg维生素C,可改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血压和血脂,其降糖作用与二甲双胍相当,并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这可能与维生素C和葡萄糖结构相似,竞争性抑制葡萄糖吸收有关,但是需要注意,大剂量使用维生素C可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应遵医嘱谨慎使用。
  7. 其他:急慢性传染病时,维生素C消耗量增加,宜适当补充。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不良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C。各种贫血、过敏性皮肤病、口疮、伤口愈合不良者,也应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尚可用于慢性铁中毒和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

参考文献:

Hemilä H, Chalker E.Vitamin C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e common cold.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3 Jan 31.

Zhou C, Na L, Shan R, et al. Dietary vitamin C intake reduces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 HOMA-IR and T-AOC as potential mediators[J]. Plos One, 2016, 11(9):e0163571.

Gillani S W, Sulaiman S A S, Abdul M I M, et al. Combined effect of metformin with ascorbic acid versus acetyl salicylic acid on diabetes-related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 a 12-month single blind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J]. 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 2017,

维生素C片可用于治哪些疾病?

维生素C片可用于治哪些疾病?

维生素C片可用于治疗的疾病有维生素C缺乏、皮肤干燥、毛囊角化、皮下出血、关节疼痛等。维生素C片主要用于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片作用包括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延长机体寿命;改善铁、钙的吸收和叶酸的利用率;改善脂肪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龈出血;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可减弱许多能引起过敏症的物质的作用;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更快愈合,加速手术后的恢复;增强治疗尿道感染的药物之疗效;预防维生素C缺乏病(坏血病);防止致癌物质的形成,用于抗癌。成人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疲劳、皮肤干燥、毛囊角化、皮下出血、关节疼痛等情况。婴幼儿缺乏维生素C会造成牙质不能正常地形成,容易诱发龋齿。妊娠期妇女缺乏维生素C,则可能造成流产。

本内容由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李瑞麟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