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硝西泮长期服用什么后果?

氯硝西泮为中效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主要通过与苯二氮卓受体特异性结合,影响受体上的γ-氨基丁酸调控蛋白,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增强γ-氨基丁酸的突触抑制作用,发挥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作用与地西泮相似,抗惊厥作用比地西泮强5倍,而镇静催眠作用相对较弱,口服30-60分钟可起效,作用可持续6-8小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控制各种癫痫发作,对失神发作、肌阵挛性及运动不能性发作疗效较好,静脉给药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此外,氯硝西泮对失眠和惊恐障碍也有一定疗效,可减轻焦虑、紧张、恐惧,并可稳定情绪,镇静催眠。

长期服用氯硝西泮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包括:

  1. 常见的不良反应:神经过敏易激惹、异常兴奋、肌力减退等。
  2. 少见的不良反应:思维不集中、易怒、行为障碍、精神错乱、紧张、幻觉、精神抑郁等。
  3. 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热、咽痛、出血异常、瘀斑、皮疹、瘙痒、骨髓抑制、极度疲乏等。
  4. 持续出现须注意的不良反应:较多见的有嗜睡、共济失调、走路不稳、认真功能下降等,与用药剂量有关,开始治疗时最严重,继续用药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少见的有恶心、呕吐、口干、腹泻、便秘、头晕、头痛、流涎、言语不清、排尿障碍、癫痫加重、呼吸抑制等。
  5. 撤药综合征:机体对氯硝西泮易发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因此应避免长期服用氯硝西泮或与其他有效的药物交替使用。此外,长期服用氯硝西泮突然停药后可能发生撤药症状,较多见的为睡眠困难、神经质、异常激惹状态等,较少见或罕见的为恶心、呕吐、腹部或胃痉挛、惊厥、肌肉痉挛、精神错乱、多汗、震颤等。

总之,氯硝西泮属于中效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控制各种癫痫发作,也可用于治疗失眠和惊恐障碍。长期服用氯硝西泮可导致耐受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出现撤药症状,这也是长期服用氯硝西泮最大的危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