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高吃什么药?

胆固醇是血浆或血清中所含的脂类,人体内三分之一的胆固醇来自饮食,其他大部分胆固醇主要靠肝脏合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缺乏运动等,使身体代谢功能下降,无法消耗掉过多的胆固醇,这些胆固醇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结合,沉积于血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随着斑块不断长大,动脉血管官腔逐渐变窄,甚至被阻塞,从而影响血液和氧的输送,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因此,胆固醇升高也被称为高胆固醇血症,是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总胆固醇水平升高,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治疗胆固醇升高的重点,并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胆固醇升高,可以选择的药物主要有:

  • 他汀类:常见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他汀类药物通过与该酶竞争性结合,使之活性降低,从而影响胆固醇在肝脏的合成,发挥降低胆固醇作用。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基石,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并可稳定、缩小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常见药物为依折麦布,通过抑制胆固醇在小肠吸收,减少小肠中胆固醇向肝脏转运,从而降低肝脏中胆固醇的储备,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清除。在临床上,依折麦布通常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
  • 抗氧化剂:常见药物为普罗布考,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分解,使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并具有显著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 胆酸螯合剂:常见药物有考来烯胺和考来替泊,这类药物主要通过与小肠中的胆汁酸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从而抑制胆汁酸的吸收,使之随粪便排出体外,由于大量丢失胆汁酸,使肝内胆固醇合成受阻,达到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的,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 脂必泰:脂必泰是一种由红曲、山楂、泽泻、白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轻度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总之,胆固醇升高又被称为高胆固醇血症,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目前,临床上常用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普罗布考、胆酸螯合剂和脂必泰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参考文献: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