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药需要饭前服用?
食物与药物关系密切,它们对机体的作用、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都共用着同一条通道和组织器官,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食物中的很多成分,如蛋白质、纤维素、钙、酒精、咖啡因等,对药物的疗效和体内的过程产生广泛的影响,那么为什么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避免食物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强药物的疗效,二是,避免食物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增强药物疗效:头孢克肟、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口服抗菌药物一般要求饭前空腹服用,这是因为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等成分可明显延缓胃排空速度,消耗胃肠道内水分,影响药物的崩解和溶出速度,从而延缓或减少药物的吸收。胶体果胶铋是临床上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也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常用药物,需要在饭前1小时服用,这是因为铋剂在胃内酸性环境中,可形成保护膜,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修复和愈合,食物可使胃内酸性环境发生改变,影响铋剂疗效。格列喹酮、格列吡嗪、瑞格列奈等胰岛素促秘剂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这是因为这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饭前服药,饭后刚好发挥降糖作用。
减少或延缓不良反应:倍他乐克,又名美托洛尔片,应饭前空腹服用,这是因为食物可以促进美托洛尔吸收,可使美托洛尔的生物利用度增加40%,从而增加心动过缓的风险。拜阿司匹林即阿司匹林肠溶片应在饭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胃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制成肠溶片剂,避免胃中的食物对肠溶衣的影响,使阿司匹林在肠道释放吸收,从而减少了拜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
总之,临床上的一些常用药物需要饭前服用,不仅可以增强药物疗效,而且可以减少或延缓药物不良反应,选择合理的服药时间,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增加患者用药的顺应性。
参考文献:
临床药物治疗学(2017版)
为什么有的药需要饭前服用?
药物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要根据药物本身的性质,剂型和药理作用的特点来决定。比如大部分肠溶片需要饭前服,因为药物包肠溶衣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避免药物在胃中接触胃酸,被胃酸破坏或者为了避免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如抑酸药中的质子泵抑制剂大部分对胃酸不稳定,因此制成肠溶片,饭前服用,肠溶衣阻隔了胃酸,使药物安全到达肠道崩解溶出释放,吸收入血发挥作用。又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饭前空腹服用可避免或减少阿司匹林在胃中的崩解溶出,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一些胃动力药如吗丁啉(多潘立酮),也应该饭前服用 ,饭前半小时服用由于没有胃內食物的干扰,药物与胃肠粘膜接触的时间长,面积大,吸收好,由于胃酸减少会影响吗丁啉的吸收,饭前空腹服用还能避免食物对胃酸的消耗,有利于吗丁啉吸收。一些胃粘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思密达)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 ,可覆盖消化道粘膜,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结合,修复保护粘膜,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因此应该饭前空腹服用,避免食物的干扰而影响药理作用的发挥
总之,一般认为,饭前服用的药物应是对胃刺激性比较小的品种,第二就是服药与药效有关,一般来说饭前服用药物吸收程度更好,但是也并非绝对,比如维生素b2在十二指肠特定部位吸收,饭后服用可以减慢药物在此部位的通过速度,促进药物吸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