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拜阿司匹林即阿司匹林肠溶片,沿用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可用于感冒后发热,缓解头痛、肌肉痛、牙痛、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此外,阿司匹林还可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黏附、释放和聚集,具有抗血栓作用,长期服用可显著降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年龄大于50岁者等高危人群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并可预防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复发。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确切,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临床上有很多心脑血管高危人群需要长期服用,长期服药需注意:

  • 胃肠道损伤:阿司匹林常见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胃肠反应,甚至引起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穿孔等严重不良反应,危及生命,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在局部可直接刺激胃肠道黏膜,破坏黏膜磷脂层屏障,导致胃黏膜损伤,还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机制,减弱前列腺素E对胃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是导致黏膜损伤的主要原因,拜阿司匹林是肠溶制剂,可有效减少阿司匹林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刺激,但是仍然无法克服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机制,因此,药师建议在开始使用拜阿司匹林的前6个月应该联合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预防黏膜损伤,尤其有胃肠道疾病患者和老年患者。
  • 出血: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出血倾向,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黑便等情况,应及时停药就医。
  • 急性痛风发作:阿司匹林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与尿酸竞争排泄通道,从而导致尿酸排泄受阻,诱发急性痛风,因此,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尿酸。
  • 急性哮喘发作:阿司匹林代谢过程中可产生白三烯等过敏介质,从而导致支气管痉挛,诱发支气管哮喘,因此,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拜阿司匹林。
  • 肾损伤:阿司匹林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前列腺素可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阿司匹林可减弱肾上腺素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有肾损害的患者,阿司匹林可加重肾损害,甚至引起急性肾衰竭,因此,有肾损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肾功能。
  • 服药时间:拜阿司匹林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应于餐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既可减少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又有利于阿司匹林在肠道快速吸收。

参考文献:

拜阿司匹林说明书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版)

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拜阿司匹林,是德国拜耳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首先注意阿司匹林刺激胃粘膜的作用,可能出现肠胃出血症状,然后阿司匹林的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有伤口或是牙龈出血的话,注意找医生会不会影响伤口愈合。

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站在血液系统疾病患病群体角度上,阿司匹林的一线运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骨髓增殖性疾病上。对此,病人不仅需要了解如何防护药物副作用的问题,还需要避免在服药的同时产生药物之间的搭配冲突。

阿司匹林治疗血液病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避免合并降糖类以及催眠类药物:阿司匹林可提升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的降血糖力度,故降糖灵、优降糖等不宜与阿司匹林合用。否则,不仅会增强降血糖作用,还能减慢降血糖药物的代谢与排泄,严重者可导致低血糖昏迷。对于催眠药,也是不可与阿司匹林一起搭配服用,因为鲁米那等可促使肝细胞内酶活性增强,加速阿司匹林代谢,从而降低疗效。

避免合并降血脂类用药:有不少的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年龄较大)可伴发三高问题,对此需要考虑到与阿司匹林之间的相互作用。考来烯胺与阿司匹林合用会形成复合物,妨碍吸收而削减疗效。

避免合并利尿药与抗凝血药/抗结核药:阿司匹林可对抗安体舒通的利尿作用,使其疗效降低;呋塞米与阿司匹林合用时,在排泄过程中发生竞争现象,使药物蓄积体内,加重毒性反应。抗凝血药华法林、双香豆素与阿司匹林合用会抑制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危险。抗结核药对氨基水杨酸钠代谢时会受阿司匹林干扰,影响抗痨效果,增加毒性反应。

除了以上的药物以外,阿司匹林还对抗炎镇痛药,抗痛风药,维生素,糖皮质激素,氨基甙类抗生素等药物有药物相互作用,有的是会导致病人尿酸升高,有的则是会促进阿司匹林的分解,有的运用不当与阿司匹林搭配服用可导致并发症情况发生。

对此告诫服用阿司匹林的血液病患者(多是MPN群体),如有服用阿司匹林,需要警惕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注我了解更多血液病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