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玩摩托车最后的归宿就是踏板,那么玩钓鱼最后的归宿会是什么?
钓鱼的最后归宿最好是爆护
都说玩摩托车最后的归宿就是踏板,那么玩钓鱼最后的归宿会是什么?
本人也特别爱好钓鱼。小时候就一根竹竿加几条蚯蚓,连打窝的酒米都不要。随便在米缸里抓一把米就去河边开钓。三十多年过去了,各种钓具现在放了整整一间卧室。传统手竿,矶竿,竞技杆从2米9到7米2各2根。漂盒四个。钓箱三个。各种漂二十几支。鱼护五个。去年回家钓鱼。看别人过河钓比鱼竿钓鱼获更多,立马买一套。钓鱼最烧钱。最终归宿是年纪到了一定的时候钓不了鱼,只能望着钓具回忆以前钓鱼的情景而落泪。
都说玩摩托车最后的归宿就是踏板,那么玩钓鱼最后的归宿会是什么?
玩摩托的最后归宿是踏板!钓鱼人呢?
一个值得发烧友们思考却又带一丝伤感的话题!
先说几个别人的故事吧!
曾经我们这儿一个钓鱼前辈,一生专注玩海杆。2.7米的海杆抛近百米,并且五根杆落水点不超两米。那时是九十年代未,就当时是神一样的存在。后来耳聋眼花了,便靠不停的用手摸杆去判断是否中鱼!现在以故去,可以说他的一生业余时间全给了海杆!至死痴迷于钓鱼。
第二个故事主人公是一对老夫妻。丈夫自年轻便好钓鱼,退休后更是天天去。后来妻子为陪大夫(丈夫身体不太好)也学会了钓鱼,夫妻俩整天端坐水边,日出而钓,日落便互相挽着回家了!日子就在夫妻俩因钓鱼引起的小吵中度过,互相拌嘴却又形影不离。和钓鱼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了,钓鱼只是生活的一种存在形式!
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属姜的,我让识他以经十几年了,现在七十多了身体还非常好!可脾气却是不敢恭维!因一个钓位,一种钓法,一款饵料和人争的面红耳赤。钓不到鱼时也和有些青年人一样焦急不安!可以说到现在还在钓鱼心境的最低层迷茫!十几年了唯一改变的是年龄增长了,渔具变旧了!
第四位故事的主人公以多年不见,怕也以故去了!曾经有人叫他“六一公公”,一根杆,一幅线,一只漂,一包饵,一个马扎,一杯水。钓着鱼乐呵呵,钓不到也一样。倘若钓组坏了,决不和人借,收拾收拾乐呵呵的回家了!钓鱼对他来讲只是解闷的工具。
以上四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我在钓鱼上的前辈。除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仍在钓鱼,另三个今世再也不会钓鱼了!四个故事四种心境!但谁能说出他们的对错?不打扰别人,他们只是过着自己的生活!
现在我们还没到那个时候,也无法定论最后的归宿!如此不如让我们且钓且珍惜,努力提高自己的心境!人生意外太多,现在说归宿,早矣!
以上仅为自己的一点小感慨,不喜勿杠!正如以上所说,不打扰别人,过自己的生活!真要想杠,看完留言!第一时间开抬(开个玩笑)!老套路,祝广大钓友们:钓技与心境共提,鱼获和票子都多!
我是大王的钓鱼日记,原创手写不易!如果您觉得有用,加个关注点个赞呗!
都说玩摩托车最后的归宿就是踏板,那么玩钓鱼最后的归宿会是什么?
最后的归属就是弯梁,能爬坡,剧省油,故障率低,不怕偷,载重足够。一个人不紧不慢享受阳光享受自由,呼吸着新鲜空气,吐着烟圈回忆人生。管它鱼上不上钩,
都说玩摩托车最后的归宿就是踏板,那么玩钓鱼最后的归宿会是什么?
钓鱼的最后归宿就是野钓,小河岔子,大河边上,水库弯处,一杆,一桶,一个凳子,足矣
都说玩摩托车最后的归宿就是踏板,那么玩钓鱼最后的归宿会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光头哥爱钓鱼。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题主的问题是玩摩托车最后的归宿是踏板,那么玩钓鱼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我不玩摩托,并不清楚那个踏板是什么梗。但我喜欢钓鱼,几十年的钓鱼历程一路走来,其实在心态方面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世间事,总是有起有落,最后繁华落尽,一切归于平淡。
以前看红楼,印象最深的就是结尾时那一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结合我自己的钓鱼历程,其实也隐约算得上是遵循了这个规律。
打小就喜欢钓鱼,砍根竹竿,薅几根鸡毛做漂,大头针弯鱼钩,再锤点保险丝当坠子,屋后挖几条蚯蚓,就可以在河边呆上一整天。
九三年还是九四年吧,接触了台钓,感觉比起以前钓鱼的方式来,干净且快速,就此入坑。
初期还好,那时候街面上卖渔具的不多,饵料什么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个品牌。
后来国产渔具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加上网购成为潮流,我和很多钓友一样,也开始走上了拼装备的邪路。
钓鱼圈中流转着这样一句话:钓鱼若不是为了装逼,那将会毫无意义。
为了钓鱼,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有三百天在钓鱼,剩下六十五天,奔波在去钓鱼的路上。
却没有了和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
直到后来有一天小孩问我,爸爸你为什么总是去钓鱼?
蓦然惊醒。
现在我也还是依旧喜爱钓鱼,但仅仅只是把它当成一种休闲,一种娱乐,一种与家人一起出门游玩的方式。
装备大部分都送人了,仅仅只留下三五根顺手的竿子,一盒当年自制的浮漂,出门一只桶就可以装下所有的东西,简单且方便。
最后,想和诸位钓友说两句交心的话:钓鱼为娱,别为钓鱼耽搁了正事。也省的到最后弄不清钓了那么多年的鱼,都分不清究竟是人钓了鱼,还是鱼钓了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