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如果活到219年,东吴是否还会偷袭荆州?

事实上,若周瑜没有暴毙,而是活到了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这一年,曹操将会倒大霉!

周瑜之死

正史中的周瑜,和演义中的周瑜大不相同!正史中的周瑜没有那么小气,而且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非常厉害。在军事方面,他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打得号称“天人”的曹仁狼狈逃窜;在谋略方面,周瑜看出了刘备的成长潜力,建议孙权软禁刘备,而且周瑜还建议孙权进攻益州,和曹操划江而治,谋略远超众人!可以说,周瑜在军事谋略方面的才能,足以吊打东吴众将,也就鲁肃能勉强和他媲美!

周瑜软禁刘备的策略没有被孙权采纳,但周瑜进攻益州的方略,倒是被孙权接受了,不过就在周瑜赶回驻地,准备策划实施进攻益州之际,他却突然暴毙了,令人神伤!正史中的周瑜,对刘备集团的防备心理非常重,所以不少人认为,若周瑜活着,刘备绝对不可能做大,更加不可能打下益州,关羽北伐之事也不太可能!但是在本文看来,其实就算周瑜不死,孙权和刘备结盟之心也不会改变,孙权仍然会把荆州借给刘备!原因有两个!

一、孙权其实不信任周瑜

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孙权和周瑜的关系非常好,但是在正史中,其实孙权一直在小心提防周瑜,他对周瑜充满了不信任!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周瑜和孙权的关系!

周瑜早年和孙家的关系非常不错,还曾出兵帮助孙策攻略江东,不过当孙策在江东站稳脚跟以后,周瑜却离孙策而去,转投了袁术,这其实就已经相当于是一种背叛了!自此以后,周瑜再也不可能进入孙家的核心决策层了。后来袁术无能,周瑜又离开袁术,重新投靠了孙策,孙策虽然表现得非常开心,但是他也没有将周瑜纳入核心团队,而是一直让周瑜在外领兵打仗!另外,孙策临终托孤的人选,也没有周瑜!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对这句“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非常熟悉,然而正史中,孙策临终托孤的人选其实只有张昭一人,并没有周瑜!而且在孙策去世以后,周瑜还曾带兵赴丧,抢夺了属于张昭的权力,令孙权非常愤怒,只不过孙权一直隐忍未发!

赤壁之战前,孙权召集众人商讨该如何应对,却独独没有询问周瑜的意见,直到鲁肃提醒,孙权才想起周瑜。而且当周瑜主动表示要和曹操较量时,孙权也没有把自己的全部军队交给周瑜!周瑜本来计划问孙权要兵五万,但孙权只给了周瑜三万,而且还给周瑜派了一个不对付的助手程普,更关键的是程普也有大军的决策权,可见孙权对周瑜提防得是多么厉害!

周瑜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后,原本吴军应该乘胜追击,扫荡荆州的,然而孙权却带着主力去进攻合肥了,而失去了孙权主力的支持,周瑜在荆州也打得非常辛苦,虽然成功击败曹仁,但也只拿到了南郡,荆南四郡早已被刘备抢占!从孙权的这一手操作来看,很明显他不想让周瑜的功劳太大,他不想出现功高盖主的周瑜!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孙权不听周瑜的建议,拒绝软禁刘备!

《江表传》:刘备之自京还也,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馀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从《江表传》的记载来看,刘备敢当着孙权的面说周瑜有功高盖主之嫌,而孙权也没有动怒,可见孙权自己内心也是有此忌惮的,他对周瑜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信任!说白了,孙权虽不喜欢刘备,但他更不喜欢周瑜,因为当时的周瑜,比刘备更具威胁性!

二、刘备和曹操是死对头

孙权虽然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但曹操的实力仍然非常强大,时刻威胁着江东!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这种曹操的死对头,就是一个可以团结的对象,孙权完全可以利用刘备在荆州搞事,对抗曹操!这样的话,江东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孙权也有足够的时间整合江东内部,趁机打压周瑜,巩固自己的实力!

所以说,总的来看,即便周瑜没有暴毙,孙权仍然有很大的可能联合刘备,打压周瑜!事实上,周瑜的暴毙,本身就非常离奇,似乎和孙权有莫大的关系!

孙权还会偷袭荆州吗?

在很多人看来,孙权这个人胸无大志,只知道背刺队友,不敢和曹操硬刚,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虽然孙权偷袭荆州确实非常不妥,但当时的他也是被迫无奈的!

关羽北伐襄樊之前,孙权其实一直在对合肥用兵,只不过吴军实力不行,打不下合肥,再加上关羽在樊城战场表现太过逆天,其实力足以威胁到东吴,所以孙权才决定联合曹操,背刺关羽!其中吕蒙和孙权的一番对话,足以证明孙权最开始的思路!

《三国志》:初,鲁肃等以为曹公尚存,祸难始构,宜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陈计策曰:“……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权深纳其策,又聊复与论取徐州意,蒙对曰:“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权尤以此言为当。

说白了,在鲁肃的影响下,孙权在执政前期,还是胸有大志的,他也想北伐干掉曹操!当时的吕蒙虽然劝说孙权,说吴军实力不行,打不过曹军,还不如打关羽,但是孙权很明显不认同这个方法,他一直在执行鲁肃的策略,直到鲁肃去世后,孙权见吴军确实打不过曹军,才开始听从吕蒙的建议,偷袭关羽!

也就是说,孙权之所以会偷袭荆州,其实最大的原因是他打不过曹军,他没办法从合肥进行突破,北伐不可能成功。既然在向北没办法发展,他只能向西发展,借机吞并荆州!但若是周瑜活着,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大变!

虽然孙权一直在提防周瑜,但不可否认的是,周瑜的军事能力、战略谋划都是一流的水平,他应该能很好地执行孙权的计划!虽说张辽非常厉害,牢牢的守住了合肥,但当年的曹仁,那也是号称曹魏第一名将啊,牢牢的守住了南郡,最终还不是被周瑜给暴打了?在本文看来,若周瑜负责率军进攻合肥,将有很大的获胜机会,而且即便周瑜无法获胜,那至少也可以牵制住淮南的一大批曹军,使得他们不敢撤离!

这一支曹军被周瑜拖住,襄樊战场的曹军被关羽拖住,那曹操可就惨了!当年关羽水淹七军后,兵锋直指许昌,吓得曹操差点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幸亏司马懿献出了联合孙权的计谋,否则曹魏要直接被关羽打崩!而从后续的故事来看,虽然徐晃率军解了樊城之围,但他也没办法击败关羽,关羽仍然屯兵在汉水,利用水师的优势,封锁了汉水,做到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步!长期这样僵持下去的话,曹军必败!

另外,在原本的历史中,关羽被孙权斩杀以后,曹操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曹丕继位后,直接放弃了樊城,因为那一块地区已经被关羽打烂了,根本没办法长期维持一支军队。也就是说,若孙权不偷袭荆州,任由关羽在此鏖战曹军,用不了多久,曹军就得被拖垮!随着曹操的去世,曹魏内部开始混乱,樊城一线的曹军,将会被关羽彻底击退,关羽完全可以威胁到许都!这时合肥曹军就必须得撤退了,否则要被包饺子,周瑜再努把力,曹军很有可能被赶出黄河以南!

结语

如果周瑜没有暴毙,关羽北伐时孙权还会偷袭荆州吗?曹操要哭了!若周瑜没有暴毙,以他的能力,完全有可能突破合肥,即便拿不下合肥,也可以迫使曹操屯重兵防守,到时候关羽在樊城一发力,曹操就得哭了,面对关羽、周瑜两方的进攻,曹操将被迫撤退、收缩,到时候黄河以南就很可能不再是曹魏的天下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周瑜如果活到219年,东吴是否还会偷袭荆州?

不会。

因为周瑜在世,就不会有三国了。

208年赤壁大战爆发。当时刘备刘琦合并军队大约1.6万,与江东合作获得赤壁大战胜利。209年1月,曹操退走。周瑜带领主力进攻南郡曹仁,花费一年时间将曹仁逼退到襄樊地区。刘备则乘机以刘琦名义收取荆州南部四郡,如图:

此时,江东占领的南郡位置很不利,处于曹操刘璋刘备间,后勤补给需要通过长江水道,但刘备还控制江夏郡夏口城,随时可拦截南郡与江东的水路交通。

江东也很尴尬,地面上,曹军战斗力要胜于江东,北上无望,又牵扯大量资源,加重了曹军在淮南的压力。南部,刘备是盟友,也是孙权妹夫。西面是很难进攻的刘璋。维持南郡的后勤补给都是个难题。

所以,刘备在娶孙夫人之后,公开去柴桑见孙权,要求借南郡给自己。

理由很充分:1、孙刘是联盟和亲戚的关系,应该互相扶持。2、刘备现在占有的南部四郡人口稀少,没有钱粮,无法扩军养兵,也没有与曹军的地面接触线,不能给盟友江东分担曹军压力。

孙权几乎同意。但遭到了周瑜反对。

周瑜认为:刘备具备枭雄之心,我们江东因为盟友关系得继续喂养刘备,其实就等于养虎为患。

所以,周瑜在南郡数人头分期给刘备提供钱粮物资支援。刘备占领南四郡,士兵始终只有两万,就是因为资源不足,养不活更多士兵。

周瑜压制刘备非常有效。

就是让你刘备处于饥饿状态。

210年,周瑜准备西进攻击益州,但因伤病死去,计划取消。接任大都督的鲁肃是联盟派,同意借南郡给刘备。

所以,210年底,江东移交占领的南郡大部分土地与江陵城给刘备,刘备则将夏口及附近地区划拨给江东做补偿。

得到南郡的刘备开始迅速膨胀。211年带2万军队入川,关羽还有过万士兵,也就是说,半年时间,刘备军队新增1.5万。213年诸葛亮入川增援又带1.5万,到219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已经又有4.5万。

三国顶级战略与战役大师,优秀的战术指挥者周瑜:

8年多时间,南郡这一个地方为刘备新增了7.5万军队。也就是说,没有南郡,刘备不可能发展起来。而214年刘备才占领益州,215年曹操就消灭张鲁,威逼益州。

换句话说,刘备晚两年时间入川,曹操就可能已经占领益州了。

所以,周瑜再多活两三年,刘备会憋屈到死,不是周瑜占领益州,就是曹操占领益州,刘备只能逃去交州当野人。

周瑜如果活到219年,东吴是否还会偷袭荆州?

周瑜如果活的够久,根本不需要偷袭荆州。

1.周瑜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人,当初辅助小霸王孙策,一路平定江东,建立东吴的基业,

2.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以说明周瑜的重要性。

3.当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望风而降,并写了一封历史上也非常有名的信,治军八十万,要与孙权会猎于吴,东吴上下看后无不魂飞魄散,大部分大臣都倾向于投降,就连张昭也不例外,只有周瑜极力反对,坚决主张和曹操决一死战。

4.后来的赤壁之战,也是周瑜率五万军大破曹军,力挽狂澜,从此让曹操失去一统江山的机会,此时的刘备真如丧家之犬,没人没地盘,实际上在赤壁之战中也并没有帮什么大忙。

5.赤壁之战后,曹军后撤,荆州事实上成为军事真空地带,东吴完全可以占领荆州,但是现实有时侯就爱开玩笑,也是是旁观者清,也许是东吴只善长水战,不想与曹军在陆地上有军事对峙,看热闹的刘备集团终于抢到了荆州这个地盘。

6.刘备说荆州是借,其实这是一种客气的讲话,当时的情况就是谁占住就归谁,而不是嘴上说的,荆州本来也不是谁的,有能者强者居之,打仗就是有本事的吃肉,没本事的看别人吃肉。

7.刘备占荆州,也许是东吴有意为之,东吴需要和曹军之间有个缓冲地带,需要有个炮灰在前面挡着,万一曹军再次南下最起码还有人替自己挡着点,让自己有个准备的时间,再说东吴的战略重心是长江天险。

8.人算不如天算,没有想到曹操以后再没有一统天下的锐意进取了,只想好好治理北方,东吴觉得有点失算了,觉得荆州这么富裕的地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当初赤壁之战自己是为别人做嫁衣了。

9.本来东吴再生气是基本没有什么机会,主要还是关羽露出了破绽,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荆州是蜀国北上的重要战略跳板,可是当关羽北上攻打樊城的时候,刘备关羽居然没有任何响应,一没从汉中进攻策应,二没派其他人来帮助关羽,好像关羽进攻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

10.关羽进攻让后方空虚了,本来没有机会的事,结果现在有希望了,再加上曹操的利诱,人都不希望其他人活的好,国家也一样,三国鼎立,任何一方强大了,都是对自己威胁。

11.别说周瑜死了,就是任何一个人做都督,都会出兵的,有利可图,谁不动手就是傻子了。

周瑜如果活到219年,东吴是否还会偷袭荆州?

如果周瑜不死就不会有借荆州一亊,更遑论219年东吴偷袭荆州了。

周瑜是三国历史上少有的集高远的政治眼光与卓越的军亊才能于一身的人物。可以这样说,没有周瑜,也就不会有赤壁之战的大胜。更不要说后来的三国鼎立了。

然而,在周瑜的思想中自始至终就没有把刘备看作是可以联盟的一方,赤壁之战开始是这样,结束后仍是这样。

赤壁之战结束后,曹,孙,刘三方在荆州的布局是,曹操占据了最北面的南阳郡和南郡的一部分。往南是,孙权占据的江夏郡,和南郡的另一部分。再往南是,刘备占据的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

这种局面,刘备占的优势最大,没有和曹操直接冲突的可能,因为,他们的地盘并不接壤。唯一的缺点是,刘备在长江沿线没有占领一个战略要点。所以,无论将来向北还是向西都没有发展的空间。

刘备在建安十四年底东下赴京口去会见孙权,目的就是借荆州。

鲁肃是同意借南郡给刘备的,用意是让刘备直接面对曹操,以企减轻一部分东吴来自曹操一方的压力。

对于鲁肃这个建议,孙权的态度并不明朗,他还想听一听周瑜的意见,毕竞,周瑜是孙权最信赖的人。

当时,周瑜在南郡,他上疏给孙权,极力劝谏孙权软禁刘备,让关,张二将供其驱使,极力反对割地给刘备。

孙权听从了鲁肃的建议没有软禁刘备,周瑜紧接着也东下京口,目的仍然是阻止借给刘备地盘。

他向孙权提出了又一个建议,向西夺取巴蜀,汉中等地,然后结援马超,再图谋攻取北方的曹魏。孙权同意此策。

可惜的是,周瑜在从京口返回南郡的途中病死在巴丘。

临死前,周瑜给孙权留了一封信,他仍然強调,周瑜是防范的对象不可轻视。

周瑜死后,鲁肃接任东吴大都督,在他的建议下,孙权把南郡借给了刘备。

所以,周瑜不死的话,孙权不可能借南郡给刘备。在周瑜的心目中,刘备是必须防范的敌人而不是坚实可靠的盟友。

周瑜如果活到219年,东吴是否还会偷袭荆州?

荆州在东吴眼里,是它的势力范围,夺取荆州,一直是东吴梦寐以求的事。

无论周瑜任大都督,还是吕蒙任大都督,孙权都会要求他们去夺取荆州。鲁肃虽然深得孙权信任,但在荆州问题上,孙权也一直要求他去讨回荆州,让鲁肃心有余悸,日子难过。

至于用什么方法收回荆州?讨是一个,武力夺取也是一个。如果关羽一直镇守在荆州,那东吴取回荆州的希望,就会遥遥无期。只要关羽远离荆州,东吴就有机会去夺取了。

用武力去夺取,是直接攻城,还是暗中偷袭,这要看机会和时机,还要看东吴大都督的计划如何而定。

周瑜如果活到219年,东吴是否还会偷袭荆州?

周瑜如果在世,建安二十四年(219)这种情形很难会出现。

如果周瑜活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很可能都不会有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后来又索要荆州这事,甚至连益州归属谁都难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建安十四年(209年)孙刘联军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后,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并以他的名义取得荆州的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四郡,同年刘琦病逝,刘备遂统领荆州。期间南郡之战,周瑜击败曹仁攻取了荆州南郡;此时刘备就想向孙权借南郡,因为南郡的地理位置优越对刘备的战略发展、生存空间的拓展及进军路线意义重大;周瑜活着的时候,刘备就想借荆州,周瑜一直不同意。因为周瑜一直认为刘备乃是枭雄终不会久居人下,借荆州南郡只会让刘备君臣如虎添翼助长其势力将来终难以控制;这个时候周瑜给孙权的意见是建议孙权扣留刘备收编其军队人马

刘备

而孙权鉴于曹操的势力强大认同此时鲁肃的意见,和刘备联合共同抵御曹操,毕竟曹操才是东吴的大敌、唇亡齿寒嘛。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同意了周瑜出征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时36岁的周瑜突然病逝,东吴征伐益州也因此搁置;所以周瑜要是活着,益州真指不定归属谁。周瑜病危临终前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接任自己,鲁肃继任周瑜之后,他的主张一直是孙刘联合共同抗击曹操;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让孙权鲁肃对刘备开始反感,孙权为了孙刘联盟,不仅把妹妹嫁给了刘备联姻而且还把荆州南郡借给了刘备;宣称以仁义为先的刘备曾表明不会夺取同为汉室后裔刘璋的益州却西征入蜀、最终迫降刘璋夺取了益州;这个没打招呼也就算了,关键是这个时候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已夺川蜀占据益州孙权派人索要荆州(南郡),刘备回复孙权等夺取了凉州再还荆州(南郡)。

孙权是大怒,派大将吕蒙等人袭取长沙、零陵及桂阳三郡,当时除了零陵太守坚守不降,长沙和桂阳其实已经被东吴实际占据了刘备得知后亲自率军回援荆州屯兵公安,孙权也领兵进至夏口,吕蒙也驰援鲁肃与关羽两军对峙于益阳。这时候孙刘大战一触即发,适逢此时曹操率兵攻取汉中。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又被张鲁割据多年,刘备必须拿下汉中,川蜀才有屏障。避免两线作战刘备与孙权荆州南部归属举行和谈,双方约定以湘水为界,江夏、桂阳、长沙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史称湘水之盟。注意这个时候,荆州北部的南阳郡、襄阳郡、南乡郡以及江夏部分区域仍被曹操占据。湘水之盟也没有解决孙刘双方关于荆州的矛盾,荆州不仅关系刘备隆中对占据荆、益,两路出兵平定中原、中兴汉室的政治蓝图的实现;也关系着孙权立足江东、夺取荆州,然后尽可能占据长江以南所有土地,全据长江防线,最终称帝立号一统天下目标的实现

孙权

这就引发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围攻襄樊,吕蒙袭取了荆州。周瑜如果在世既不会同意借荆州南郡给刘备,也绝对不会坐视刘备取益州的,因为他很早就提出了出兵攻占益州。还有吕蒙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主张孙刘联合的鲁肃病逝后接任鲁肃,吕蒙的观点其实和周瑜类似,他也认为刘备君臣“狡诈”、“反复无常”将来不好对付;于是吕蒙劝孙权攻取荆州、全据长江防线,稳固并扩大江东势力;孙权完全赞同吕蒙的看法,所以在鲁肃死后两年,关羽围攻襄樊时、吕蒙把握时机袭取了荆州。周瑜如果在世,这近十年的时间,天下形势极有可能会出现大的变化。

汉末三国形势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