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武将中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都分别有谁?

第一梯队:从无败绩!仅有2人

三国武将众多,武功高强的人也非常多,很多人习惯性把那些超一流武将通通放到一堆,认为他们就是三国武将中的第一梯队,对此,本文是不认同的!虽然这些人都属于超一流猛将,但是他们的实力其实还是有差距的,本文认为,在整个三国武将中,能够进入第一梯队的人,只有两个,他们分别是吕布和张飞!

1、吕布

吕布之能,大家应该是知道的吧,这可是罗贯中钦定的三国第一猛将!在漫长的岁月中,吕布一直是被看作武力第一,足见大家对吕布战力的认同。不过到了现代社会,反对吕布的声音越来越多,有些人甚至还拿吕布人品不行来攻击。不过事实上,品行这玩意,我们可以暂时放到一边,毕竟吕布“三姓家奴”的名声,也没人去反驳,我们仅仅站在武功的角度来看,吕布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无论吕布死后,大家如何反驳,如何宣称其他人能打败吕布,可在吕布活着时,却从未见过有人正面单挑击败吕布!

吕布刚出场的时候,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一副生猛的模样,直接就把董卓给震慑住了,董卓可是西凉来的,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什么猛士没见过,结果他一见吕布就撤,这说明什么?不就说明吕布的勇猛吗?

原文:卓曰:“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

董卓对吕布极为欣赏,对吕布委以重任,而吕布的表现,也确实是震惊天下!虎牢关前,吕布五回合之内刺死河内名将方悦,一回合刺死上党名将穆顺,十余合砍断北海名将武安国手腕,数回合击败诸侯公孙瓒……可以看到,在虎牢关前,吕布仿佛就是杀神一般的存在,根本没有人能够与其匹敌,这正好印证了那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吕布打得众诸侯不敢出手,最终只有张飞出场,才勉强和吕布打了个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很多人看到这里,便认为张飞武力不输于吕布,实际上这是种错误的看法,此时的吕布战斗力绝对要强于张飞,甚至要强于张飞加关羽的组合!为何这么说呢?我们看原文是怎么说的!

原文: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从原文来看,张飞首先上场单挑吕布,之后关羽主动上场帮张飞,两人一同围攻吕布,打了一会后,刘备也主动上场,帮着一起打吕布,最终才成功的击败了吕布!可以看到,吕布是败在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围攻之下的,他并不是败在某一个人手中的。更重要的是,关羽、刘备主动上阵的行为,不得不引发大家更深一层次的猜测,张飞不敌吕布?关羽张飞也不敌吕布?

试想一下,张飞原本和吕布单挑得好好的,为啥关羽要突然杀上去?这种典型的围攻战术,岂不是有失公平?单挑就单挑,两个打一个就胜之不武了!而且关羽是多么傲气的人,他为何会愿意放下颜面,去和张飞围攻吕布,为何不把张飞替换下来,自己去单挑吕布?很明显,在关羽看来,此时的张飞是打不赢吕布的,他自己也是无法单挑击败吕布的,所以他需要围攻!

而关羽张飞围攻吕布三十回合后,为何刘备也会不顾及颜面,主动出阵相助,很明显他是看关羽张飞拿不下吕布嘛。要是关羽张飞占据上风,刘备又何必亲自上场呢?有些人认为,刘备上场,是因为看到关羽张飞要取胜了,想要去攫取功劳。持这种看法的人,真的是把刘备看得太低了,且不说刘备一向低调,根本没有这种想法,就说他们三人合力打赢吕布,这又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呢?又不是单挑击败的吕布,这对于刘备的名声,又有什么好处呢?

总得来说,单从三英战吕布的这个场景来看,吕布乃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无论是关羽还是张飞都并非是吕布的对手!综吕布一生,他在单挑方面就没有败绩,能击败他的只能是围攻!濮阳之战中,罗贯中也借曹操的口,说出了“吕布非一人可胜”的话语,算是给吕布正名了!

2、张飞

从三英战吕布的场景来看,张飞是打不赢吕布的,那又为何说张飞能够和吕布一起排在第一梯队呢?事实上,这一切都得从小沛城这一战说起!

当时张飞忌恨吕布从他手中抢夺了徐州,于是带人抢了吕布购买的战马,引得吕布大怒,来找刘备兴师问罪。面对吕布的质问,张飞反问道凭啥你吕布可以抢徐州,我张飞就不可以抢战马?这一番反问,就是赤裸裸的挑衅吕布啊,吕布怒不可遏,发动了对张飞的攻击,结果战果令人大惊。

原文:张飞挺枪出马曰:“是我夺了你好马!你今待怎么?”布骂曰:“环眼贼!你累次藐视我!”飞曰:“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布挺戟出马来战张飞,飞亦挺枪来迎。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

虎牢关前,张飞和吕布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当时的张飞处于下风。而小沛城前,张飞和却吕布大战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可以看到,两人的武力差距其实已经非常小了。很明显,此时的张飞,乃是和吕布相同档次的高手!

事实上,本文认为,即便是此时张飞和吕布大战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但本质上吕布的战斗力还是高于张飞的,之所以会呈现出不分胜负的战果,主要是因为吕布这个人此时已经是统帅了,不可能不顾性命的全力作战,实力会压低一点,而张飞这人,是出了命的打起来不要命,在气势上,张飞要胜吕布好几个档次,也正是因为气势的加持,所以张飞才能够勉强和吕布打个不分胜负!

总得来说张飞的战斗力还是逊色于吕布的,只不过张飞这人,打起来不要命,而吕布是统帅,不可能发挥出张飞的这种状态,所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张飞这不要命的气势再加上他本身的超强战力,足以使他的武力跻身于和吕布同一个档次了!

既然张飞可以和吕布排名同一梯队,很多人便认为关羽、马超、赵云、许褚这些人也可以和吕布排名同一梯队,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张飞之所以能够勉强和吕布排在同一梯队,原因主要是他不要命的气势,而其他人在这方面的表现,气势要差很多。关羽不多说,一句吕将军,足以说明他对上吕布,并没有张飞的那种不要命的气势。同理,马超和赵云也差不多,这两人虽然作战英勇,但都是靠着自己的武力打出的一片天下,在气势方面还是弱了不少。

许褚这人呢,虽然也是个不要命的人,但是他和吕布的武力差距比较大。濮阳之战,许褚和吕布交手二十回合之后,曹操就要让大家一起围攻吕布了,可见许褚已经抗不下去了。而许褚遭遇张飞,每一次都落于下风,这么来看的话,许褚是完全不可能和吕布张飞位列同一梯队的!

第二梯队:名震天下!共6人

第二梯队的猛将,主要有关羽、赵云、马超、黄忠、许褚、典韦!这些人都是当世的名将,也被大家称为超一流武将,他们战斗力强悍,除了同级别和高一级别的猛将,其他人几乎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这里要说到赵云和典韦,这两人在民间的知名度非常高,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不过按照三国演义的情节来看,这两人的武功很显然是被高估了!

赵云虽然强悍,但一生中和超一流名将的交手次数比较少,而且他五六十回合打平文丑,文丑却被关羽三回合斩杀,这算是一个绕不开的黑点。典韦和赵云类似,本身武功非常高,但就是缺乏和超一流猛将交手的记录,且他和许褚的交手,还颇为局促,所以不少人还认为典韦的战斗力是不如许褚的。

第三梯队:战力出众!人数很多

排在第三梯队的人,就是大家口中的一流名将了,他们分别是张郃、张辽、徐晃、庞德、文聘、夏侯渊、魏延、太史慈、孙策、甘宁、颜良、文丑等!

这里面值得说的是颜良,本身他的实力其实是非常强的。他二十回合击败徐晃,打得曹营众将不敢出手,仅凭这一战绩便可以推测他的实力有超一流的水平。不过后面他被关羽一刀斩杀,直接让他的武力水平下降了一个档次。虽然很多人替颜良解释,说他是受到了刘备的叮嘱,要招降关羽,所以对关羽未作防备,才导致自己被杀,可他看着气势汹汹的关羽,竟然就傻乎乎地站在那里等着,不做丝毫防备,这本身就说明颜良这人临场心态有问题,说句不好听的话,颜良这人脑子不好使,换作其他情况,他也有可能被偷袭致死,给他的武功降一个档次没啥毛病!

结语

综合来看,三国中武将众多,战力强悍,完全可以把他们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主要是吕布和张飞,第二梯队主要是关羽、赵云、马超、黄忠、许褚、典韦,第三梯队人数比较多,分别是张郃、张辽、徐晃、庞德、文聘、夏侯渊、魏延、太史慈、孙策、甘宁、颜良、文丑等!至于其他武将,则大多属于不入流的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三国中武将中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都分别有谁?

本文一切数据,均源于三国演义。

第一梯队:超一流武将,共计12人。

第1档:吕布

吕布是天花板,无需多言。

第2档:五虎将,颜良(排名不分先后)

张飞是三国第一猛人,可“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十合刺死纪灵就是最好的诠释。张飞的这个恐怖属性,曹营诸将分别记在了袖口、袍领、襟底等处,每天睡前起后,都要温习一遍,并在心中默念“今后如遇张翼德,绕道而行”。在曹营八虎将的围攻中,张飞杀开血路而走;与曹营十猛将的对峙中,张飞喝退百万雄兵。张飞以其出类拔萃的武艺,拼命三郎的气势,不死不休的风格,可以平欺吕布,死磕马超,强压许褚,狂虐张郃。

关羽是三国战神、刀神。关羽的青龙刀,有摧枯拉朽、拔山起岳之势,可以劈开许褚、徐晃的包围圈,在赤兔马的加持下,更加如虎添翼,可以一刀袭斩颜良、三刀追斩文丑。诸葛亮说,马超不及关羽之超群绝伦;程昱说,非关羽无人可敌颜良;曹操说,关将军真乃天神也,刘备说,我二弟天下无敌!

赵云是三国杀神、枪神,在赵云的枪下,敌将亡魂多达七八十位。界桥刺麴义、穰山挑高览、汉水退张郃徐晃,夷陵灭朱然,都是赵云的光辉杰作,但凡赵云单骑闯阵,基本都是“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地”。长坂坡一战,更是整部三国的封神之战;即便是七旬老赵云,还在凤鸣山王者归来。如果说吕布是天下无敌,那么赵云就是天下无双!

马超是西羌天神,也是潼关战神,更是曹操的梦魇。在曹操心中,马超不减吕布之勇,如果马超不死,他会一辈子不得安生,甚至死无葬身之地。张郃发起狠来,能够抗住张飞三五十合,但马超发起狠来,二十合就把张郃打到怀疑人生。吕布闹得性起,敲了曹操的脑壳;马超奋威雄起,直接将曹操杀到割须断袍,差点照顾了他的七舅姥爷。

黄忠宝刀不老,壮志不已,可以单挑壮年关羽150合平分秋色,而一代箭神的炫技直接让关羽羞赧而退。米仓山,张郃嘲笑黄忠年老,转眼就被打到仓皇撤退,定军山,夏侯渊要与黄忠死磕,转眼就被劈于马下。黄忠的巅峰期早已不再,如果倒退二十年,黄忠绝对可以傲视天下。

颜良勇冠三军,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声威已久,即便是吕布听到颜良来犯,也会大惊失色。白马之围,颜良二十合速虐徐晃,让曹营诸将栗然,亡命徒夏侯惇,平头哥许褚,全部哑火。以颜良速败徐晃的表现,完全不在五虎之下;关羽如果与颜良公平单挑,胜负难料。

此六人的巅峰武力值,见仁见智,此处不再讨论。

第3档:许褚,典韦,文丑,庞德,文鸯

许褚楞头八脑,打架是其唯一爱好,血拼是其不二选择。在许褚面前,杨任、杨昂速溃,韩当、周泰双败,泰山四寇狼奔豸突。看到吕布,许褚二话不说就上了;看到马超,许褚一言不合就裸奔;看到关羽挑袍,许褚大怒,声称何不擒之,看到张飞拦路,许褚发狂,骑无鞍马拼命。然而,许褚在吕布、关张赵马面前,均略显下风,甚至在颜良面前,不敢出战。

典韦老实巴交,但忠于职守,可于五步之内,取贼性命。濮阳城一战,典韦杀退吕布四健将,在火光中多次救出曹操;宛城一战,典韦舍生取义,成为曹操心中永久的悔恨。单论武力,典韦完全等于葛坡大战的许褚,估计略低于潼关暴走的许褚。典韦的武力被很多人高估,如果没有恶斗许褚,他都未必有跻身超一流的资本。

文丑冠绝河北,与颜良齐名,可以杀散公孙瓒的四健将,可以单挑赵云五六十合,可以在逆境中射趴张辽,尤其是在混战中迅速战退徐晃,战绩骇人。然而文丑的心理素质较差,胆气更差,面对关羽的三刀暴击,竟然心怯而走,最终授首。

庞德有勇冠西凉军的实力,尤其是潼关一战,曹操亲口说“深知其猛”。斜谷之战,庞德奋力杀退魏延;南郑之战,庞德车轮战怒斗曹营四猛将,最后单挑许褚五十合。单挑关羽,堪称庞德的封神之战,不仅150合不分伯仲,还射中关羽,差点挫败其三十年之声价。然而,客观公正地讲,如果是巅峰期的关羽,庞德估计撑不到五十合。

文鸯单骑踹营,怒鞭魏将,大有赵云七进长坂坡的风采,甚至有“小赵云”之称,在正史上也是关羽、张飞一样的万人敌。文鸯作为后三国的超一流,当然无法与吕布、五虎等人相提并论,但鉴于他呼声甚高,给予鼓励一下吧;如果您认为他不够档次,那就下移到第二梯队第一档。

第二梯队:一流武将,共计不到40人。

一流武将人数太多,我们为了节省篇幅,书归简短。

第1档:强一流,大致10人左右。

夏侯惇,曹操初期的第一猛将,单挑吕布十余合,带兵在暴雨中与吕布激烈厮杀,盲眼后诱敌关羽,且打且退二十余里。

张辽,五子良将中综合能力第一人,与夏侯惇、张郃战平,胜过凌统,与太史慈酣战七八十合,只在伯仲之间。白狼山、逍遥津两大封神之战,傲视群雄。

孙策,在太史慈不用弓箭的情况下,二人基本战平(孙策丢了头盔)。此外,夹死一将、喝死一将,被冠名为江东小霸王。

太史慈,东吴第一猛将,神射之技超级绚烂。

张郃,虽然被赵云、马超狂虐,但是血性起来,也可以单挑张飞三五十合战平。

徐晃,虽然被颜良狂虐,但是五十合战平许褚,与右臂少力的关羽硬拼,八十合略占上风。

夏侯渊,虎步关右,武力值略次于夏侯惇,曾围攻吕布,在历城混战中杀退马超,在汉中平定战中以拖刀计斩杀杨任。

魏延,蜀汉五虎将之下第一人。

姜维,与老将赵云单挑时精神倍长,受到对方的由衷夸赞。

第2档:准一流,大致16-18人。

孙坚,江东猛虎,绝对不在华雄之下。

华雄,汜水关一夫当关,笑傲十八路诸侯,尤其是斩杀了大神潘凤,令诸侯尽皆失色。

王双,不亚于华雄,其勇猛直追魏延,尤其是六十斤大刀和三颗流星锤,让蜀军将领大吃苦头。

关平,单挑庞德三十合战平,在樊城门外杀退曹仁救下关羽。关平在护廖化突围、保关羽突围时,都是单骑断后。

周仓,力大无穷,刀法不在关平之下,尤其是在水中生擒庞德,堪称神来之笔。

甘宁,虽然没有单挑猛将的战例,但斩获颇多,尤其是百骑劫魏营,被孙权赞为“操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与敌”。

曹洪,两次舍命救主,以拖刀计斩杀截天夜叉,又在奋力之下抗住马超四五十合。

高览,与张郃齐名,曾与许褚单挑,但应急反应略显不足,被赵云一枪袭杀。

管亥,虽然被关羽斩杀,但也力抗数十合。

李严,在雒城之战中单挑黄忠五十合,竟然立于不败之地。

武安国,在吕布面前顶了十余合(次于夏侯惇),可惜手腕被斩断。

乐进、凌统,水平比较接近的两位,次于张辽;乐进箭术突出,先登死士的作战风格更为彪悍,应当略强于凌统。

关兴、张苞,蜀汉中后期的青年才俊,曾经把韩当、周泰吓到不敢应战,慌忙退入阵中。

纪灵,在关羽放水、仅以力量压制时,死扛了三十合,遇到暴走的张飞,十合就被刺死。

第3档:一流偏弱,大致10人左右。

李典,略次于乐进,可以在赵云的枪下顶住十余合,感觉不敌后全身而退。

曹仁,善于守城,除了奋力救出牛金外,再没有突出的战力表现。

文聘,在魏延用枪的情况下,与之厮杀多时,最终依靠兵力优势取胜。

周泰,两次在乱战中救主,表现比较抢眼,但遇到许褚这种猛将,就相形见绌,遇到小关张,竟然也缺乏战斗信心。

程普单挑太史慈,三十合战平,与韩当、黄盖的武艺水准比较接近。

蔡阳,力抗关羽一通鼓的时间,实属不易。

徐质,曹魏后期的猛将,三合速败廖化,似乎不亚于姜维。

王平,蜀汉北伐时期的大将,在街亭之战中,于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力抗张郃数十合,最终力穷势孤而败退。

诸葛尚,蜀汉后期的猛将,可以打退邓忠、师簒联手,也不在老年姜维之下。

对了,前期还有个麴义,也是一号猛将。

第三梯队:不再细分档位,大概10余人。

刘备,参与围攻吕布多时,“转灯儿般厮杀”,在夏侯惇面前从容诱敌,在走投无路之际准备力战高览,箭术有三次射杀记录,一剑劈开巨石。毫不客气滴讲,皇叔排到第三梯队,简直有点屈才了!

于禁,曾与乐进双战吕布,但被打跑;曾与许褚、李典围攻赵云,但未能捕获;遇到报仇心切的马超,八九合就抽抽了。

马岱,接连被魏延、张飞十合战败,但在后期表现不俗,比如以绊马索生擒祝融夫人。

丁奉、徐盛,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在前期的武力值,基本属于送经验级别的。

潘璋,被关羽三合杀败,拿着青龙刀又被黄忠三合杀败,甚至遇到关兴,还要落荒而逃。

东吴十二虎臣中的其他几位,比如蒋钦、陈武等,甚至还不如潘璋。

刑道荣,努力作战,扛了张飞数合,但气力不加,遇到狙击手赵云,一合送人头。

潘凤,与华雄单挑,可惜失利。

其余,大概就是后期的一些武将,水平更差一些,比如廖化、张翼、张嶷、韩德等等。

在第三梯队之下,就是一些三流武将了,比如“长坂坡剑圣”夏侯恩,比如“当阳桥醉鬼”夏侯杰等等。

三国中武将中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都分别有谁?

三国中武将中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都分别有谁?三国真正鼎立,不以曹丕称帝区分,以地盘来讲,其实从汉中之战来讲可以说已经是只剩三家独大了。我们就以公元217年的汉中之战所还存世的武将来讲,这里的梯队就以统御能力为主,地位与武力作为参考。

我们首先就从第三梯队的武将开始讲起:

曹魏第三梯队:

牵招:牵弘之父。本为袁绍账下效力,后降于曹操。袁尚被公孙康杀后,虽身为曹操家臣依然前往吊丧。在曹丕时代成为雁门太守,立下讨伐异族和开通水路等功绩。统治边境的评价仅次于田予。

成公英:韩遂的武将,后投降曹操。黄初年间,与凉州刺史张既一同镇压陇右异族伊健妓妾与治元多等人的叛乱,平定叛乱后,不久去世。

朱灵:一开始是袁绍的部将,后见曹操是位明君,于是改投曹操。之后因为与曹操个性不和,被于禁剥夺兵权,成为于禁的部下。在曹丕时代升为后将军。

牛金:曹仁的部将,赤壁之战后与曹仁在将领对抗周瑜。诸葛亮北伐时,随司马懿从军,击退马岱,斩首千余;公孙渊叛乱时,为司马懿部下,平定辽东后,升任后将军。

夏侯霸:夏侯渊的长子,其堂妹为张飞之妻,张飞之女为刘禅皇后,因此之后在蜀国也相当受礼遇,被任命为车骑将军。

曹魏第二梯队:

曹休:曹操的外甥,被曹操称为“千里驹”。曹操对他如同亲子,并使他领虎豹骑宿卫。汉中之战,大败吴兰。曹丕时代,负责镇守东线,防备东吴。曹叡时代,称为曹魏军队最高的统帅。

郝昭:曹叡时代,镇压在西平反叛的鞠英。陈仓成功击退诸葛亮的进攻,被列候,不久后病死。

孙礼:受曹操赏识提拔,历任山阳、平原、平昌、琅琊太守。

庞德:马超的心腹,后归降曹操。樊城一箭射中关羽额头,被称为白马将军而叫人恐惧。

曹洪: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因不肯借钱给曹丕,两人因此结下梁子。曹丕继位后,差点被杀,后被贬为庶民。

夏侯惇:因失去左眼故称之为盲夏侯,受曹操信任,多次留守大后方;比起领兵打仗,治理地方政绩更为出众。

臧霸:黄巾之乱,跟随陶谦镇压叛乱。归顺曹操之后统括徐州、青州的军事,负责牵制袁绍与孙权。曹丕时代击败吴国的吕范,升为执金吾。

许褚:为人谨慎且守法,外表憨厚寡言。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主要负责曹操的安全问题。

胡质:任荆州刺史时,在樊城击退吴国朱然的进攻,而后成为征东将军掌握青州和徐州的军事力量。致力于农业发展,由于不喜欢将个人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身上,其人格魅力在每个任地都获得仰慕。

夏侯尚:夏侯渊的侄子,夏侯玄的父亲。和曹彰一同镇压代郡乌桓反叛。曹丕时代,因功略上庸成为征南大将军,在江陵包围战中击败诸葛瑾。和曹丕有着超越身份的亲密关系。是个痴情男子,因为爱妾病死而郁郁而终。

田予:历任各地县令太守政绩斐然。而后活跃于讨伐北方异族,因杀乌丸王骨进而威名大噪。

曹魏第一梯队:

曹真:因曹邵代曹操而死的缘故,被曹操领养,和曹丕如兄弟般地被扶养长大。力大勇猛,加入虎豹骑。曹丕时代,成为曹魏军队最高统帅之一,负责西北对蜀汉的战线。

于禁:五子良将中最为曹操所看重,是曹操麾下外姓将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的人。对部下十分严格,为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乐进:身材矮小却骁勇果断,为将身先士卒,官渡之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在青泥击退关羽;合肥之战与张辽、李典合作无间,击退孙权。

张郃:用兵巧变,擅于安营布阵,好儒风雅。黄巾之乱时,于韩馥的指挥下进行镇压。后从袁绍、曹操。夏侯渊战死后代为统帅;街亭之战大败蜀军。

徐晃:樊城之战,于禁败后,徐晃带领新兵击败关羽。治军严整,曹操在见到其一丝不苟的领兵之道后,称赞其可与“周亚夫”并称。

张辽:曹操征讨乌桓时,接替曹操的领兵权,在白狼山斩乌桓蹋顿;逍遥津大败孙权,得以位入武庙六十四将。

夏侯渊:曹操的重臣,夏侯惇的堂弟。官渡之战负责确保兵粮,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出其不意。负责西北战线,虎步关右。

曹仁:曹操的堂弟,赤壁之战后,江陵抵御周瑜;败马超于渭南,破苏伯、田银于河间,灭侯音于宛城;襄樊之战,樊城挡住关羽攻势;濡须口之战败于东吴朱桓,郁郁而终。

文聘:常年驻扎在江夏,防御东吴攻击。于寻口击退关羽,于石阳击退孙权。被称为曹魏的坚石。

曹彰:曹操的三子,武艺优秀可赤手空拳打死猛兽,因为胡须是黄色的,被曹操称为“黄须儿”!不喜欢读书,立志成为像卫青和霍去病一样以武将功绩扬名立万。

郭淮:魏国名将,汉中之战为夏侯渊司马,夏侯渊战死后,与杜袭推举张郃为主将,稳定军心。曹丕时代,为曹真长吏,抵御诸葛亮北伐;公元240年,破羌胡,击退姜维,升为前将军。

刘劭:文武全才,知经书、通法令、晓诗赋与音乐,可谓多才多艺。在孙权企图攻击合肥新城时,故意夸大即将有大军前往援救,不动一兵一卒击退吴军。

邓艾:灭蜀功臣。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

梁習:驻守边疆,屡次击败胡人,威慑诸胡,治理边境的功绩常为天下州郡之最。

满宠:早期掌管司法,以执法严格著称,连曹洪的面子也不给;樊城之战协助曹仁防御关羽;曹休死后,接替其位,屡次识破东吴计谋,击退孙权。

孙吴第三梯队:

吕范:东吴重臣,对稳固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喜好豪华之服饰。

骆统:夷陵之战在陆逊的指挥下建立功绩,就任偏将军;而后击败进攻濡须的曹仁,成为濡须督。

张承:张昭的长子,年少时便以才学出名。于长沙讨伐山间异民族,成为濡须都督。

孙桓:夷陵之战追随陆逊击败刘备,而后在建设横江的要塞时猝死。

朱据:吴中四姓之后,朱桓的同族。被孙权期待成为吕蒙、张温的继承人。迎娶孙权之女孙鲁育为妻。因陷入“二宫之争”受孙权贬职,而后被孙弘矫诏杀害。

留赞:年轻时为会稽郡吏,讨伐黄巾。后被凌统赏识,推荐任屯骑校尉。252年,大败魏军,升左将军;255年,随孙峻伐淮南,因病撤军,被魏将蒋班围困于道,力战而死,时年73岁。

孙吴第二梯队:

潘璋:作战勇猛,被誉为江东十二虎臣之一。追随吕蒙讨伐关羽;夷陵之战屡建战功,击退进攻南郡的夏侯尚成为右将军。为人奢侈贪财,纵容部下抢夺财物等不法行为甚多,但以战功赎罪,为孙权所容忍。

马忠:潘璋部下司马。219年,追随吕蒙攻关羽,于章乡俘获关羽及其子关平等。

蒋钦:性格豁达,和周泰以亲信追随孙策。被孙权指出学问的重要性后,与吕蒙一同发奋学习。讨伐关羽后,在回途中病逝。

周泰:曹操之许褚,刘备之赵云。大多负责孙权的安全,屡次救孙权于危难,身上伤痕累累,无一处完整。

吕岱:215年,随吕蒙攻下长沙、零陵、桂阳,留守长沙。220年,替代步骘为交州刺史,杀死交夑之子,平定交州。陆逊死后成为大将军。

全琮:在吕蒙讨伐关羽的同时,上奏讨伐关羽的策略,被孙权认可。之后因迎娶孙权长女孙鲁班而使整个家族显赫。

朱然:朱治的养子,同孙权为共勉学问的伙伴,在陆逊死后成为吴国的重镇,官升大司马。

孙韶:孙河的外甥,17岁接管孙河的兵力镇守京都,孙权登上帝位后,成为镇北将军与魏国对峙,守卫国境数十载。善用斥候侦查敌情及动静,近乎百战百捷。

丁奉:年少以骁勇善战出名,先后成为甘宁、陆逊、潘璋麾下的一员虎将。东兴之战,雪中奋举短兵大破魏军;晚年诛杀权臣,掌握军政大权。

贺齐:年轻时活跃于讨伐山越,致力平定各地叛乱。喜好奢华的装扮,也给自己的部队装备上等且豪华的军装。曾有曹休仅见到其军如此威容就撤兵一说。

朱桓:朱异之父,在镇压山越叛乱时表现活跃,接受周泰之后成为濡须督。石亭之战随陆逊破曹休,濡须之战以五千击退曹仁数万步骑,使曹仁郁郁而终。为人自视甚高,厌恶他人指挥自己。

凌统:逍遥津之战,孙权被张辽包围,凌统率三百士兵冲入敌阵,救出孙权,亲自斩杀数十名敌兵,自身也身负重伤。为人亲贤礼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

徐盛:刘备伐吴时,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以少胜多,成功防御;曹丕伐吴时,利用假城墙欺骗魏军将其击退。

孙吴第一梯队:

黄盖:赤壁之战配合周瑜用苦肉计大败曹操,而后成为武陵太守,在任中去世。

韩当:弓术和马术都十分优秀,深得将士们的心。韩当死后其子韩综向魏国投降,被诸葛恪斩杀。

甘宁:随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濡须口以百骑劫曹营,被赞为足以匹敌魏国张辽。

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白衣渡江擒杀关羽,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局面。

陆逊:吴国的中流砥柱,夷陵之战火烧连营击败刘备,石亭之战击败曹休,后卷入“二宫之争”忧愤去世。三国中与诸葛亮都是唯一列传的人物。与其子皆入武庙七十二将。

蜀汉第三梯队:

傅彤:夷陵之战为掩护刘备撤退断后而死战吴军,因精疲力竭吐血而死。

向宠:夷陵之战仅有向宠的军营毫发无损,240年,在讨伐汉嘉郡的异族时战死。

张翼:在刘备成为益州牧后受重用,执法严厉,严格统治异民族,受诸葛亮信赖。而后反对姜维北伐。

张嶷:以民族融合的方式统治南方异民族。254年,在与徐质的交战中身亡,南方受过其恩惠的异民族因惋惜其死,建立庙宇以供祭祀。

冯习、张南:二人于夷陵之战败于陆逊,遭潘璋手下所杀。

蜀汉第二梯队:

廖化: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三国长寿人物之一。

马岱:马超的堂弟,接受诸葛亮的遗计斩杀魏延。

李恢:协助诸葛亮镇压南方异民族反叛,诸葛亮死后,平定再次掀起的叛乱。为北伐提供物质与人力。

马忠:知晓体恤他人,为人心胸宽大,被刘备称赞:“失之黄权,得之马忠”。诸葛亮北伐时,一方面辅佐蒋琬、费祎等人执行政务,另外一方面则发挥统治羌族与南蛮等外族边境之本领。深受异民族的爱戴。

吴班:在蜀国的官职仅次于族兄吴懿,曾在北伐时大破张郃。

霍峻:在葭萌关以数百兵力抵御刘璋部将扶禁、向存所率领的万余兵力长达一年之久,并乘机出关斩杀向存。

李严:以才干知名,深受刘备器重,与诸葛亮一道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

关平:关羽的长子。

蜀汉第一梯队:

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皆乃众人耳熟能详的人物,就不多加介绍了。

魏延:无视张飞,为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子午道袭取关中之谋,如今依然为众人津津乐道。

吴懿:为人高亢强劲,其妹为刘备的皇后。与魏延在阳溪大破魏将郭淮、费曜。魏延死后,成为汉中都督。

姜维:臣等正欲死战,主公为何先降。与邓艾为一时之瑜亮。为报恩师诸葛亮之赏识,一生致力于匡扶大汉。汉之大将军,始于韩信,终于姜维。

三国中武将中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都分别有谁?

通便我习惯称三个梯队为超一流、一流和准一流,下面的名单只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怪。

第一梯队——超一大将

一 吕布(100)

虎牢关不明回合令张飞枪法散乱,独战关张三十合不分胜负;荥阳之战不明回合(推测时间不长)击退夏侯惇;辕门射戟,一把抓住纪灵,如提婴稚……

二 赵云(99)

三十合平许褚;五六十合平文丑;枪挑高览后杀透全军,三十合击败张郃;长坂坡、汉水两次冲阵,如入无人之境。

三 马超(99)

二百+平许褚;二百+平张飞;二十合胜张郃。

四 颜良(98)

二十合胜徐晃,令曹军诸将栗然。

五 张飞(98)

一百合平吕布;二百+平马超;趁许褚酒醉一矛将其刺伤。

六 关羽(98)

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一百合平黄忠;一百合平庞德。

七 文丑(97)

五六十合平少年赵云;不明回合令徐晃料敌不过;箭射张辽。

八 许褚(97)

二十合平吕布;三十合平赵云;五十合平庞德;二百+平马超;一天平典韦。

九 典韦(97)

一天平许褚。

十 庞德(96)

五十合平许褚;一百合平不在巅峰的关公;杀退魏延。

十一 黄忠(96)

一百合平关羽。

第二梯队——一流大将

十二 孙策(95)

江东武力天花板,但是没与超一交过手,大战太史慈不分胜负。

十三 太史慈(95)

与孙策不分胜负;五十合平张辽。

十四 曹彰(95)

三合胜刘封(好过徐晃)。

十五 诸葛尚(95)

两次轻松击败邓忠+师纂。

十六 徐晃(94)

五十合平许褚;八十合优势右臂少力的关云长。

十七 张郃(93)

三五十合战平张飞,因兵势不利退走;二十合平黄忠。

十八 张辽(93)

五十合平太史慈;五十合平张郃。

十九 甘宁(93)

屡次以弓箭建功,太史慈和孙策之后江东武力的天花板。

二十 夏侯惇(92)

拔矢啖睛,刺死曹性。

二十一 夏侯渊(92)

二十合平黄忠。

二十二 李严(92)

四五十合平黄忠,诸葛亮认为只可智取。

二十三 高览(91)

不明回合平许褚。

二十四 文鸯(91)

冲阵如入无人之境,惊死司马师。

二十五 魏延(91)

被称作五虎之下第一人,但战绩不出彩儿。

二十六 关平(91)

三十合平庞德。

二十七 王双(90)

使六十多斤大刀,魏延也只能诈败。

二十八 管亥(90)

数十合被关公所杀。

二十九 姜维(90)

数合战平老年赵云,与邓艾为一时瑜亮。

三十 邓艾(90)

五十合平文鸯;五十合平姜维。

三十一 文聘(90)

荆州第一大将,不屑魏延。

第三梯队——准一流

三十二 凌统(89)

凌统在江东算作实力不错的了,能够大战张辽五十合不分胜负。但是同样,对乐进也是五十合不分胜负。

三十三 邓忠(89)

邓忠十几岁的时候就三十合战平姜维,姜维诈败用冷箭依旧没有奏效。如果不是邓忠急于求成,被姜维抓住枪,胜负犹未可知。

三十四 周泰(88)

我一直觉得周泰战力虚高,他悍不畏死,还二十合斩杀沙摩柯,但是沙摩柯的武力并没有得到证明。而周泰与韩当联手也只是堪堪战平许褚。

三十五 曹仁(88)

曹仁被演义拉低了,不过冲阵救牛金算是高光了一次。

三十五 曹洪(88)

曹洪最出彩儿的是舍生忘死硬挡了马超四五十合才堪堪不敌。

三十六 张苞(88)

后起之秀,虽然不如父亲,但也算虎父无犬子了。

三十七 关兴(88)

与张苞伯仲之间,能碾压潘璋。

三十八 徐质(87)

三合胜廖化,如果战绩再多一些还能提升。

三十九 程普(87)

能与太史慈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

四十 黄盖(87)

感觉上与程普伯仲之间。

四十一 乐进(87)

对江东诸将没有劣势,有一定实力。

四十二 王平(86)

能与张郃力战数十合,而败走也多因为兵势不利。


以上四十二将就是我心中前三梯队中的人物,由于《三国演义》人物太多,难免会有遗漏,欢迎补充。

三国中武将中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都分别有谁?

第一梯队是超一流猛将,是最厉害的,第二梯队是普通的一流猛将,武功也不错,第三梯队就是普通的猛将,剩下的都是不入流的将领。

三国演义中武将众多,他们为我们上演了一次次精彩的对战,其中的许多猛将在民间的知名度也非常高,比如关羽张飞赵云等。那么三国武将这么多,他们的实力究竟该怎么划分呢?如果把这些三国武将划分成三个梯队,各个梯队都有哪些人呢?

第一梯队

三国武将中的第一梯队,战斗力是最为强悍的,也是网络中大家常说的超一流猛将!这里面主要有以下几人:吕布、张飞、关羽、赵云、马超、黄忠、许褚、典韦、颜良!

吕布号称是三国第一猛将,连关羽张飞合力都拿不下他,足见他有多强,以他的武力来看,排在第一梯队是理所当然的。张飞最出色的战绩便是与吕布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他的武力也基本是毋庸置疑的,他一辈子单挑似乎就没输过!事实上,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的战斗力差距都不大,他们号称是蜀汉五虎上将,不仅仅是蜀汉的战力代表,更是天下武将的战力代表!东吴、曹魏的猛将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许褚、典韦号称是曹魏数一数二的猛将,他们也是排在第一梯队的,不过相比于其他几位,他们的战斗力其实是要稍微差上一点的,可以说他俩应该是第一梯队排名较后的两人!

以上说的这几人,将他们排在第一梯队估计没有多少人会质疑,大家真正关心的应该是颜良!在演义中,颜良被关羽一刀斩杀,以至于许多人认为颜良的功夫也就那样,没什么值得说的。然而事实上,颜良的武功是非常高的,说他是超一流武将也丝毫不为过!

白马之战时,颜良曾二十回合击败徐晃,打得曹营诸将栗然,根本不敢出战,这其实就足以证明颜良的实力了。徐晃在当时的曹营中,算得上是第二猛将了,许褚五十回合都拿不下他,结果这个时候的颜良击败徐晃只用了二十回合,这就说明颜良比许褚的战斗力更为强悍!甚至于某种程度来说,颜良其实是不低于关羽的存在,毕竟关羽也不一定有把握二十回合击败徐晃!

第二梯队

武将中的第二梯队,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普通一流猛将,他们分别有以下几人张辽、张郃、徐晃、文聘、夏侯渊、夏侯惇、庞德、太史慈、孙策、甘宁、魏延、姜维。

第二梯队的三国武将,能够和第一梯队的猛将斗上一阵,但本质来说,他们的战斗力和那些超级猛将还是差了一点!

曹营中张辽、张郃、徐晃、夏侯渊、夏侯惇五人的战斗力大家应该是没什么怀疑的,毕竟战绩摆在那里,重要的是庞德这个人!在不少人看来,庞德在襄樊之战中和关羽打了个不分胜负,甚至还射了关羽一箭,可见庞德这个人的战斗力是非常高的,很可能是超一流猛将,能够排名第一梯队!事实上,庞德的战斗力确实强,但是他当时之所以能够和关羽打平,乃是因为关羽年纪大了,战斗力有所下滑,就庞德的总体战绩表现来看,他其实还是更适合排在第二梯队的!

演义中,东吴猛将的战力天花板基本就是张辽了,东吴打了合肥这么多次,和张辽交手这么多次,可就是打不赢张辽,所以说,东吴众猛将的战斗力是没法超过张辽的,最多也就一流水平!

第三梯队

第三梯队的武将主要有关兴、张苞、廖化、乐进、李典、凌统、纪灵、管亥等。这一梯队的猛将,战斗力其实还是不错的,在战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但是相比于前两个梯队,他们的表现就不行了。要是遇上前两个梯队的人,他们将会快速落败!

这一梯队里面,估计大家对纪灵和管亥最为疑惑。纪灵不是被张飞数个回合快速斩杀了吗?为啥说他能排在这一个梯队呢?实际上纪灵之所以被张飞快速斩杀,其实是因为当时的纪灵处于战败状态,心态崩了。按照他原本的实力,他应该至少能够挡住张飞二三十回合,因为当初关羽也是三十回合拿不下纪灵的!至于说管亥,他乃是黄巾军的一个统领,关羽为了拿下他,竟然用了数十回合,可见他的战斗力也还是不错的!

原文:太史慈却待向前,云长早出,直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结语

综合来看,其实三国武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吕布、张飞、关羽、赵云、马超、黄忠、许褚、典韦、颜良等人,第二梯队是张辽、张郃、徐晃、文聘、夏侯渊、夏侯惇、庞德、太史慈、孙策、甘宁、魏延、姜维等人,第三梯队是关兴、张苞、廖化、乐进、李典、凌统、纪灵、管亥等人。至于这些人之后,那些武将基本都是些不入流的,战斗力相当差,要是碰到了以上梯队的猛将,估计很快就会被斩于马下!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三国中武将中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都分别有谁?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武将的单挑,而单挑的战绩,也成为划分武将武艺水平的依据,根据战绩,三国演义中所有的武将都可以划分武艺水平,下面就把三国武将按照武艺划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梯队:一流水平

第一梯队当然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流水平的将领了,以吕布为首,分别是:

吕布、赵云、关羽、张飞、马超、典韦、许褚、黄忠、颜良、文丑、庞德。

合计11人,排名分先后顺序。除了关羽能秒杀颜良、文丑之外,其他人如果两两单挑的话,短时间内是分不出胜负的,包括吕布,吕布战曹营六将的时候,曾跟许褚单挑了20回合,但不知道胜负,很可能是许褚落了下风,但明显许褚没有败。

吕布

1、吕布

吕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善于以少战多,比如吕布战三英,一个打三个,还有吕布战曹营六将,一个打六个,都是全身而退,单挑的话,吕布杀方悦、穆顺,重伤武安国,败公孙瓒、夏侯惇,两次战平张飞,吕布虽然吕布的单挑战绩不怎么样,但是以一敌多已经说明了吕布的武艺是天下第一,所以吕布排名第1位。

2、赵云

排名第2的是赵云,赵云的战绩很多,他是三国演义中的单挑王,是三国演义中单挑次数最多的人,同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常胜将军,一次也没有输过,无论是单挑还是被人围殴,赵云含金量较高的战绩有:

一个回合杀高览,30回合败张郃,再加上初出道时五六十回合平文丑,河北四庭柱中的三个都不是赵云的对手,赵云三十回合平许褚,一人独战许褚、于禁、李典而不败,全身而退,长坂坡之战,赵云一个独战数千曹军,七进七出毫无惧色,一战斩杀五十多员曹营将领,没有一人能挡住赵云,这个战绩在整个三国演义中,只有赵云做到了。

赵云

赤壁之战,赵云一人独战张郃、徐晃的联手,反而是张郃、徐晃逃走了,汉水之战,张郃、徐晃胆战心惊,不敢挑战赵云,赵云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然在战场上斩杀西凉名将韩德一门五将,从赵云的战绩来看,他可以排在第2位。

3、关羽

排在第3位的是关羽,主要的战绩就是温酒斩华雄,十八路诸侯无人敢迎战华雄,是关羽挺身而出斩华雄,白马之战,整个曹营又是没有敢挑战颜良,曹操听从程昱的计谋,只能舍近求远把关羽请来对战颜良,结果关羽一个回合斩颜良,三个回合斩文丑。

不说别的,光是这些战绩,足以让关羽傲视群雄了,颜良、文丑在三国演义中的武艺其实跟关羽是同一个档次的水平,但关羽仅仅一到三个回合就斩杀了他们,这种战绩足以让关羽排名第2位了。

关羽

4、张飞

张飞最突出的战绩就是两次战平了天下第一的吕布,一次是三英战吕布前,张飞50合平吕布,并且是越战越勇,第二次是小沛之战,张飞100回合平了吕布,吕布与张飞单挑,简直无法打败张飞,就连醉酒的张飞,吕布也是忌惮三分。

张飞在赤壁之战后,以一敌三,大战许褚、张辽、徐晃三人的联手而不败,在汉中之战时,张飞刺伤了醉酒的许褚,以张飞的战绩,仅仅就是次于关羽,关羽排第3位,那张飞自然就是第4位

5、马超

马超曾经杀得曹操割须弃袍,曹操称赞马超不下当年的吕布,马超打遍曹营几乎无敌手,230回合平许褚,20回合打败张郃,50回合打败曹洪,9个回合打败于禁,数个回合杀死李通,马超还能跟张飞大战220回合不分胜负,因为张飞能两次战平吕布,并且张飞打败过许褚,所以张飞排在马超之前,马超排第5位

马超

6、典韦

典韦能跟猛虎搏斗,单手举起牙门旗,是曹魏阵营头号猛将,典韦能与许褚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典韦一个人能打败郝萌、成廉、曹性、宋宪四人的联手,宛城之战典韦为保护曹操战斗到死,典韦只是活得短了,要不然成就比许褚强,他排第6位。

7、许褚

许褚武艺仅次于典韦,两人曾经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但是许褚很多次与人联手打败不了对方,比如许褚曾经与徐晃联手,反而被关羽打退,许褚与于禁、李典联手,没有打败赵云,许褚与张辽、徐晃联手没有打败张飞,尽管许褚230回合战平马超,真比起武艺来,许褚也是排在典韦之后的,排第7位。

8、黄忠

黄忠初出场时,三次战平关羽,合计近两百回合,能战平关羽的人整个三国演义也没有几人,黄忠算是一个,如果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排名第三,那黄忠的武艺都不差,而且黄忠有百步穿杨的箭法,是三国第一神箭手,所以黄忠排8位。

黄忠

9、颜良

颜良的战绩比较少,但很突出,三个回合斩杀宋宪,一个回合斩杀魏续,20回合打败徐晃,尤其是打败徐晃,让颜良名震曹营,连许褚这样的猛将都不敢出手,如果不是颜良被关羽秒杀,他的排名还会更高一些,关羽只用了一个回合就秒杀了颜良,让人怀疑颜良的武艺与临战水平,所以只能排在第9位。

10、文丑

文丑曾经五六十回合战平初出道的赵云,这不值得炫耀,文丑曾经一个独战张辽与徐晃的联手,看起来文丑比颜良都厉害,其实并不是,因为文丑是用箭射退了张辽,迫使张辽退出,然后与徐晃单挑,徐晃自己感到胆怯而撤退的,可见文丑的武艺也只是比徐晃高而已,但肯定比颜良差一点,所以排在颜良之后,排第10位。

11、庞德

庞德能战平许褚,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并且与张郃、夏侯渊、徐晃都打成平手,更为重要的是庞德能战平关羽,襄樊之战,庞德先是三十回合战平了关平,然后分两次合计150回合战平了关羽,还靠偷袭射中了关羽的手臂,能打出这样的武艺水平,庞德算不错了,能跟关羽处于同一水平线,排第11位。

庞德

第二梯队:二流水平

第二梯队当然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二流水平的将领了,以孙策为首,分别是:

孙策、太史慈、夏侯惇、姜维、华雄、张辽、张郃、徐晃、文鸯、张任、魏延、李严、关平、夏侯渊、甘宁、曹洪、曹仁、邓艾、关兴、张苞。

共计20人,排名分先后顺序。

孙策本来有排进第一梯队的资质的,但因为孙策没有跟名将有过交手,跟孙策交手的名将除了太史慈之外,其他都是武艺不强的,所以孙策排在第二梯队,而太史慈的武艺则是紧跟孙策,两个大战一百余回合是平手,两人的武艺不相上下。

但是太史慈后来跟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打成平手,这说太史慈与张辽武艺差不多,而孙策自然强于太史慈,所以孙策、太史慈分列第1和第2位,接下来就是夏侯惇了,夏侯惇敢跟吕布单挑,虽然输了,但勇气可嘉,夏侯惇还敢三次挑战关羽,三次都是十个回合不分胜负,由于回合数短,没有分出胜负,但夏侯惇肯定不是关羽对手,武艺差一点,所以排3位。

孙策

姜维能跟老年赵云打平,武艺自然不会差,排第4位,华雄傲视十八路诸侯,除了关羽、张飞,在场的不是不敢上,就不是华雄的对手,再加上华雄在董卓手下仅次于吕布,所以华雄的武艺并不差,排第5位。

张辽、张郃、徐晃三人的武艺非常接近,差不多就是平手,张辽跟张郃曾经五十回合战平,而徐晃则五十回合战平了许褚,有许褚放水的意思,三人的武艺分列6、7、8位,文鸯是三国后期的猛将,对付无名的小兵小将是很勇猛,但没有跟名将交手,很难判断准确的武艺,所以暂排第9位。

太史慈

张任在两次跟张飞战平,武艺不可小看,魏延曾被庞德击退,李严曾与黄忠战平,关平也跟庞德战平,这四人的武艺比较接近,分列10、11、12、13位,夏侯渊曾经跟黄忠20回合战平,但后来又死于黄忠之手,所以排在14位,甘宁最勇猛的是百骑劫曹营,而且无一人受伤,排15位,曹洪曾与马超对战五十回合,曹仁曾经十个回合战平周泰,邓艾则是战平过姜维,而关兴和张苞则在后三国表现英勇,斩杀了不少不出名的将领。

第三梯队:三流水平

第二梯队当然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二流水平的将领了,分别是:

高览、周泰、文聘、凌统、乐进、程普、韩当、藏霸、高顺、沙摩柯、孟获、管亥、武安国、黄盖、李典、于禁、公孙瓒、潘璋、马岱、周仓。

共计20人,排名分先后顺序。

三国二十四名将

高览曾经战平了许褚,却排在第三梯队的首位,只因为他一个回合被赵云给秒杀了,周泰算是孙权阵营比较猛的将领,曾经身受重伤而力战到底,斩杀过张南,文聘曾经跟魏延数十回合战平,凌统和张辽曾经五十回合战平,乐进跟凌统也是五十回合战平,程普杀死了胡轸,打败过蔡瑁,韩当也过败过蔡瑁,还斩杀焦触。

藏霸三十回合战平了乐进,高顺五十回合被夏侯惇击败,吕布十个回合只能斩断武安国的手腕,能挡住吕布十个回合不死,也算一号人物,公孙瓒曾经跟吕布交手,虽被打败,但被张飞所救,马岱被张飞十个回合打败,其他的将领没啥突出的,只能算三流中下水平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