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超如果不用张飞而选择用关羽或赵云的话,那刘备的五虎会不会变四虎呢?

葭萌关之战,张飞和马超对战超过上百回合,最终双方仍然是胜负未分。本来双方都约定第二天接着打,但诸葛亮前来,直接使用计谋劝降了马超,张飞和马超也就没有再交过手了。对于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来说,张飞和马超只是打了个平手,看起来并不是非常痛快,于是大家便开始讨论了,如果当时不用张飞,而是用关羽或者赵云,那么最终究竟虎鹿死谁手呢?刘备的五虎大将会不会变四虎大将呢?

张飞战马超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认为并不会出现伤亡,因为当时刘备是想收服马超这个猛将的,而且马超在张鲁处不得志,也是渴望明主的,所以说张飞和马超其实是互相压着手在打的,并没有全力作战。就算是换上关羽或者赵云,大家仍然会手下留情,不会真的相互厮杀。

事实上,本文认为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全面,而且这种看法的前提是双方在作战前,都不想和对方出现伤亡,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两军对阵时,张飞和马超可没有手下留情的,双方都是想打死对方的,只不过没有那个实力。

当时马超率军进攻葭萌关,这是张鲁给他的命令,马超本来就是外来的军队,希望获得张鲁的赏识,自然是想要打败张飞,攻下葭萌关的。而张飞为人粗犷,见马超来打自己的关口,岂有手下留情之理?所以他也是下手毫不留情的。不信你看这俩人的交手。

原文:到二十余合,马超拨回马便走。张飞大叫曰:“走那里去!”原来马超见赢不得张飞,心生一计:诈败佯输,赚张飞赶来,暗掣铜锤在手,扭回身觑着张飞便打将来。张飞见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铜锤打来时,张飞一闪,从耳朵边过去。张飞便勒回马走时,马超却又赶来。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超却闪过。二将各自回阵。

你看这两人的交手情况,白天打不赢,已经开始晚上打了,而且正面作战打不赢,两大高手都使用诈败计,使用阴招了,这要不是全力作战,是手下留情的话,那三国中就没有真实打斗了!所以,说马超和张飞在互相战斗时,有手下留情之举,其实是不存在的,倒是刘备这边,一厢情愿地想要收服马超。后来诸葛亮来到,张飞还想再战,但是诸葛亮却想使用计谋收服马超,派人去挑拨张鲁和马超间的关系,最终马超被张鲁逼急了,才选择的投降刘备。

总的说来,就葭萌关前期作战而言,刘备是有心收服马超的,不过马超并没有这个意思,当时的马超还想着怎么打败刘备,怎么在张鲁面前立功呢?所以说马超这边是不可能留手的,而刘备欣赏马超之意也并没有对外表现出来,所以他手下这边也不会手下留情,所以说只要一交手,那就是真打的,不存在手下留情的问题。那么如果真的换上赵云或者关羽,战况会如何呢?

赵云战马超

由于马超长期在西凉军中,并没有和赵云交过手,所以不好直接比较,不过从两人共同的交手对象来看,似乎马超的水平要略高。穰山之战中,赵云三十回合打平许褚,但是后来他在许褚、于禁、李典的围攻下全身而退,可见赵云的武功也是要略微高于许褚的;渭水之战,许褚斗马超,两百回合未分胜负,之后许褚脱掉盔甲,裸衣而战,结果仍然不是马超对手,从曹操派人上去支援的行为来看,当时的许褚已经是落于下风了。这两场战斗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马超和赵云的武功都是要高于许褚的,而马超这一仗的含金量其实是要更高的。

除了许褚,马超和赵云还有另外一个共同对手,这个人就是张郃。穰山之战,赵云和张郃第一次交手,赵云用三十回合击败了张郃,而在潼关之战中,马超击败张郃只用了二十回合,由此可见,其实马超的武功是要高于赵云的。不过如果葭萌关之战时,赵云和马超碰上,战况其实是不好说的。本文认为,在两百回合内,两人也是无法分出胜负的,而两百回合后,赵云很可能会漏出颓势。不过刘备自然也是不傻的,见赵云不行了,刘备肯定会率先鸣金收兵,赵云应该是不会战死的。

关羽战马超

其实在葭萌关之战后,关羽曾向刘备写信,请求入川和马超一战,只不过刘备没答应。而事实上,如果关羽前来,很可能确实是能打赢马超的。

由于两人从未相互交过手,所以我们只能从他们共同的作战对象来分析,这个人就是许褚了。渭水之战,许褚和马超打了个两百回合不分胜负,之后许褚使出了拼命打法,但仍不是马超对手,可见马超要略强于许褚。而在土山之战中,关羽直接击败了许褚和徐晃的联手,这一战的含金量可远比马超这一战高,所以说,本文认为关羽的战斗力是要强于马超的。

原文: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

从武力对比来看,关羽比马超略强,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关羽能打败马超呢?

并非如此!虽然关羽略强,但马超这家伙,是很会耍心眼的猛将!对阵张飞时,马超见迟迟无法拿下张飞,就已经使用过了诈败计,对阵关羽,当他发现并非关羽对手时,应该也是会使出这一招的。事实上,他们西凉军的将领似乎都会这一套,马岱对阵魏延时,就使用诈败计引诱魏延追击,之后用弓箭射伤了魏延;庞德也曾对关羽使用诈败计,用弓箭射伤了关羽,可见马超这一伙人,是经常这么干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用诈败计。

所以说,当马超诈败之后,一旦关羽前去追击,就很有可能中计,很可能输于马超。不过有刘备这个大哥在,关羽可能受伤,但肯定是死不了的,所以刘备的五虎最终也是不可能变成四虎的。

结语

战马超如果不用张飞,而是选择用关羽或赵云的话,其实也不会出现五虎变四虎的情况。赵云的武功不如马超,不一定能击败马超,而关羽虽强于马超,但马超的诈败计关羽不一定能够防住,所以关羽也不一定能打败马超。总的来说,马超在对战中很可能会占据些许优势,甚至有可能击败赵云和关羽,只不过有刘备在身边,一看形势不对就鸣金收兵或者率兵相助,赵云和关羽也并不会死,最终还是五虎的结局。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战马超如果不用张飞而选择用关羽或赵云的话,那刘备的五虎会不会变四虎呢?

这个问题很尖锐啊~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马超是蜀国的五虎上将,英俊潇洒、武艺超群,银枪白马,人送外号锦马超。主要成就有单挑许褚打平、杀的曹操割须弃袍更是被传为佳话,与张飞挑灯夜战不分胜负,守卫汉中、退掉羌王柯比能十万西羌兵。

那么,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演义》武将排名中有一个说话,那就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且不说这个是否合理,如果单独按照这个排名,那么如果刘备派赵云或者关羽出战,马超是不是就非死不可了?也就没有后来的五虎上将了?

非也。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一流高手对决时基本上就是平局,就算打不过也可以全身而退,只有一些无名小将或者三流将军时,才无法逃脱。例如,我们知道典韦曾经和许褚战平、而许褚和张飞、马超都打平过,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排名第三的典韦=许褚=马超=张飞?

刘备素有仁德之称,以长沙之战为例,韩玄被魏延斩杀后,黄忠自觉没有脸面见人正日蒙着白布躺在床上,直到刘备亲自说服才归降。马超的大名,天下无人不知,早在张飞和马超对战前对其就有厚爱之心,所以无论是张飞出战还是赵云、关羽,刘备都不会叫他们杀死马超。

另外,马超讨伐刘备只是奉命行事,对其并无纯粹的杀心,他和张飞一开始对决时并未看得起,但是后来知晓张飞厉害后,心里已经抛下了两军对垒的想法,只是单纯的比试武艺,这是高手之间的惺惺相惜,同样关羽也素有侠义之心,五虎大将中他只看得起张飞和赵云、对马超虽有不服但也勉强说得过去。至于赵云,他一向都听刘备的话,心里自然清楚刘备有爱惜将才之心,自然不会下杀手,所以无论是赵云还是关羽,也只能打平马超。

小伙伴们觉得呢?说出你们的想法吧~喜欢的点个赞吧~(以上只是针对三国演义,正史除外)

战马超如果不用张飞而选择用关羽或赵云的话,那刘备的五虎会不会变四虎呢?

这里只说《三国演义》。在葭萌关之战中,如果对战马超的是关羽或赵云,刘备后来会不会只有四虎上将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首先罗贯中心里有谱。老罗写《三国演义》,被后人公认的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马超在三国里是个重要人物,后来也确实投靠了刘备,罗贯中应该尊重这一史实。关羽、赵云也都是蜀汉重要将领,少哪一个都很难与史实相衔接。那么有没有被罗贯中及早写死,史志上却不是那么回事儿的人呢?有,但不多。像东吴的大将朱然,在《三国演义》的夷陵之战中,朱然率大军追击败逃的刘备,被前来接应的赵云,一枪刺死。而实际历史上的朱然呢,在夷陵之战并没被赵云刺死,后来还为孙权立下不少战功,在樊城还曾与司马懿对敌过,直到249年才死去,活了68岁。不过朱然在《三国演义》中是个很不起眼的人物,为赵云垫垫枪也是可以的。但史志和民间流传的刘备有五虎上将,罗贯中真的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先给写没一个,那怎么能行呢?其次刘备很喜爱马超,想收归己用。马超曾在渭水打得曹操割须断袍,与虎痴许褚大战二百余合不分胜负,让曹操觉得马超不减当年吕布之勇,更让曹操感叹:“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也!”刘备曾说,自己与曹操是势不两立的,曹操以暴他以仁,曹操以诈他以信,凡与曹操为敌的,当然是刘备欢迎的。因此在马超攻打葭萌关时,白马银枪的锦马超形象,早已让刘备爱不释手。因此,有诸葛亮、刘备在,无论是张飞还是关羽或赵云,任何一将上去和马超打,诸葛亮、刘备都会适时把握着,是不会让双方的任一方受伤害的。再次马超与关羽、张飞、赵云,都是三国演义中超一流武将,武功都应该在伯仲之间。马超战许褚,马超战张飞,都在二百余合之间不分胜负,自然,罗贯中如果想让关羽或赵云其中一人代替张飞与马超对敌,也只能是互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虽说关羽会偷袭,万马军中斩颜良,溃乱军中诛文丑,都做得干净利落,但形势不同,关羽也会因时而变的。长沙战黄忠,重点为了收复安民,关羽就重在恩威之下,不下死手,重在“抚”字上,因此与黄忠大战一二百回合,不分胜负。在樊城外与庞德交战,因庞德的主人马超在蜀汉,关公也不想把事情做绝,一杆子打死,也有想收庞德为蜀汉所用的意思,因此与庞德也相战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在《三国演义》中,赵云自从初战文丑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外,以后与别的战将再战,很少超过三十回合的,都是枪起处,谁谁翻身落马,或是战不三合,一枪刺死谁谁。赵云枪法精奇,愈战愈勇,是万马军中突击的好手,就是公认武功第一的吕布也不行,赵云曾在长坂坡曹操万马军中七进七出,救甘夫人,救阿斗,虽身上带着阿斗,也照样冲破曹操大军,突出重围。而吕布就不行了,在徐州吕布虽背上缠裹的是自己女儿,是大了点重了点,又加曹军可放箭,但那是夜里,吕布还让高顺、张辽带五千精兵护送,在此情况下,杀了半夜,愣是没冲出曹军包围圈。虽然关羽、赵云关键时刻都有独门绝技,但在战马超时,只要有刘备、诸葛亮在场,也只能和张飞一样,与马超打个二三百回合,不分胜负。

分合由我定,英雄任我画。小说中人物的能力,事件的结局,都应该是作者时刻都把握着的,都是经过各方情况合理考量过的,不然,不该毙命的却给写毙命了,合理布局打乱了,那以后还能写得下去吗?因此,小说中的英雄人物武功再高,再历害,都是得服从作书者的笔头的。

战马超如果不用张飞而选择用关羽或赵云的话,那刘备的五虎会不会变四虎呢?

感谢邀请。这是个架空历史的问题,我也就信口开河了。

一、如果关羽或赵云击杀马超,那么魏延能替补为五虎将吗?

按《三国演义》的意思,魏延不能替补。因为诸葛亮不喜欢魏延,而且魏延的结果是被杀灭族。把魏延纳入五虎将是政治上的不正确,有损五虎将的形象。

有人说,曹魏的五子良将中,于禁也是晚节不保的。但是,我要说但是,《三国演义》中没有五子良将的提法,五子良将是《三国志》的提法。

《三国志》中,关张马黄赵合为一篇,魏延和刘封、李严、杨仪等蜀汉罪臣合为一篇,显然魏延是不可能和五虎将们在一篇的。于禁晚节不保,但曹丕只是逼他羞愧自杀,并没有治他的罪。

只有四个,怎么办?罗贯中会把他们包装成 "四大天王"。

二、如果关羽或赵云被马超击杀,那么刘备就不会接受马超归降,传统的五虎将就变成三位了。

刘备的心胸并不如曹操,曹操能接受张绣再次投降,但刘备不可能。他不顾群臣反对为关羽张飞报仇,从这件事上看,如果关公被马超击杀,他绝无可能接受马超。

如果赵云被马超击杀,刘备会如何对待马超?当年,刘备为赵云而表演摔孩子的戏码,所以从收买人心的角度看,劳苦功高的赵云被杀,刘备一定不会接受马超投降。

只有三个,怎么办?罗贯中会把他们包装为"三驾马车"。

三、最大的可能还是双方战平,五虎上将的结果不变。

《三国演义》里,一流大将很少在单挑时被击杀。一流大将,打不过对手但全身而退的本事还是有的;即使双方实力有差距,但这种差距是小数点后的差距,改变不了平局的结果。

关羽和赵云的实力应该稍微高于张飞,和马赵战平没有问题。即使关羽或赵云对马超有优势,刘备和诸葛亮也会想办法收服马超。

马超归顺刘备后,关羽要入川和马超比武,刘备大惊,诸葛亮连忙写信恭维关羽。关羽和马超PK是他们不愿看到的。

战马超如果不用张飞而选择用关羽或赵云的话,那刘备的五虎会不会变四虎呢?

楼主的意思马超敌不过关羽赵云吗?窃以为关张赵武力值差不多,所以刘备的五虎不会变。

张飞战马超

关张赵三人都是刘备起家的老底子,关羽张飞相比武力值如何呢?

三国演义中第14回这样写道:“张飞此时酒犹未醒,不能力战。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也就是天下第一的吕布不敢与醉酒的张飞硬来,而在第19回中写道:“忽又闪出一彪军拦住去路,为首一将,立马横刀,大喝:“吕布休走!关云长在此!”吕布慌忙接战。”也就是说吕布虽然很慌乱,但是还是敢于关羽晚上几招的,所以关羽的战斗力其实可能要略微弱于张飞。

那么赵云与张飞比呢?

小编以为赵云是刘备五虎上将中最强的一位,为什么呢?看看曹魏的战将对其态度就知道了,曹操的五子良将徐晃敢于独自挑战关羽,但是所有的曹操战将看见赵子龙的旗号都已经畏惧三分。连曹操自己也说:“我原以为吕布已经是当事无敌了,没想到赵云比他更加英勇”,不说别的,赵云三进三出曹军,救出阿斗,这样的战斗力和张飞当阳坡前吓死曹军战将有的一拼了!所以关张赵战斗力都差不多,所以刘备就算选择用关羽或赵云战马超,结果也是差不多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战马超如果不用张飞而选择用关羽或赵云的话,那刘备的五虎会不会变四虎呢?

张飞战马超,是刘备最佳应对措施。像马超这样能敢于单独挑战曹操的虎将,刘备换成任何人都不敢言以轻胜,搞不好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刘备派出张飞,恰好符合急先锋的形象。张飞火爆而能勇战,可以给马超一个下马威。更主要的是张飞是刘备心腹,他可以贯彻刘备的真实意图。而马超深知这一点,在与张飞对奕中,两人时而山崩地裂,时而收手相顾,欲言又止。

刘备和马超之父马腾,是当年汉皇血诏书上签名的两大将领,马腾已死于曹手,刘备侥幸脱身。马超就是为父报仇才与曹操死战,终因实力悬殊而落败。马超和刘备其实早就知道双方身份,只因不甚了解而互相观望。张飞也略知一二,刘备只对他讲了一句:马超是抗曹名将,应当为我所用。

张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大哥之意不言而喻,只能抗衡,不能搏杀,就这样打打丶停停丶停停丶打打。张飞在相持之中只是顺口说了一句:"刘大哥说的对,马超是抗曹名将"。

说着无意,听着有心。刘备暗中派人给马超送信,上书:"马超贤侄,我与汝父共同参予帝君血诏书,今马将军被曹逆害了,愿与您共击曹操,为马将军报仇!"

马超感泣,遂拜刘备为主公。刘备欣喜如狂。日后封其五虎上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