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奇葩的冷兵器?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朋友,肯定对金人使用的武器有印象。金人使用的武器比较奇葩,这便是狼牙棒。

《射雕英雄传》:狼牙棒份量沉重,若非有极大膂力不易运用自如。只有金兵将官却甚喜用,以金人生长辽东苦寒之地,身强力大。

当时年少时看这部电视剧,还非常惊讶,人家当兵的都用刀剑枪,没见过有人用狼牙棒的。而且狼牙棒那么重,看起来那么恐怖,这要是真的一下子砸在身上,非死即伤啊,由此感叹道,金人之所以能打赢宋军,确实是厉害,感觉武器都要先进些!

而除了在射雕英雄传中有过对于狼牙棒的描写,在水浒传中其实也有关于他的描写。梁山五虎将之一的秦明,使用的武器就是狼牙棒。而倚仗着这份独特的武器,秦明也是多次立下大功。看起来狼牙棒在民间的认知度是非常高的,那么狼牙棒真的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吗?这种武器这么厉害,哪些朝代的军队有过装备呢?

实际上,狼牙棒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玄乎,它也不是全部由铁棒制作而成的。据《武经总要》记载,狼牙棒并非全部由铁制成的,它的棒身主要还是木头,一般的人也是可以拿得动的。

《武经总要》:"取坚重木为之,长四、五尺。异名有四:曰枪、曰杵、曰杆、曰棒。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

其实这个说法才是比较真实的,在古代,铁是非常贵重的,怎么可能全部拿来做棒头或者棒身呢,明显没有做成刀剑长矛划算。从记载上来看,狼牙棒制作很简单,就是把金属做的钉子钉在棒头上,看起来像是狼牙,所以称呼为狼牙棒。

那么金人真的是使用了这种武器吗?凭借这种武器击败了宋军的?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传说,并没有真实依据。据古人记载,金人作战,主要还是以长枪为主的,除了长枪,还会有佩刀或者八棱棍棒,而这个八棱棍棒和狼牙棒完全是不一样的,就是正常的打击棍棒。看起来,金人的装备和一般的正规部队没啥区别,狼牙棒这种奇葩的冷兵器他们也是很少使用的,所以别被电视剧骗了,金人也是正规部队,使用的正常武器。

事实上,狼牙棒这种武器在宋代以前基本在军队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宋代以后使用的人,也大多是类似于“骨朵”、“敲棒”之类的击打兵器,这些武器也确实是由北方少数民族传过来的,狼牙棒很有可能就是在这些打击类武器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在此之前,大多数正规军队作战,都是使用长枪加配刀,因为战场上一寸长一寸强,像是这种打击武器,一般都是在短兵相交时才会使用,而且这种武器对付有穿戴盔甲之人,更有效果。

我们再来看看发展成熟后的狼牙棒是什么样子的?

发展成熟后的狼牙棒有长有短,长得大约1.7m-1.9m,短的只有1m左右。这种武器打击效果非常惊人,本身他的棒头就非常重,打击起来会让人产生内伤,而除了重量,他身上所带的刺,对于被击打之人也是噩梦般的存在。若是没有盔甲防御,这一棒下去,再拉起来,连皮带肉,敌人很可能就失去了反抗能力。而即便身披铠甲,在重量的打击下,身体也会受到严重的内伤,极难抵挡。

另一方面,狼牙棒嚣张恐怖的外表,也给予了敌人极大的心理压力。看见这种武器的奇怪模样,再想想狼牙打入体内所产生的疼痛,很多人都会心里一惊。而面对过这种武器之人,口耳相传,将会更加夸大这种武器的效果,使得大家面对这种武器时,会有极大的压力,不敢交战。

狼牙棒这种奇葩的武器,在民间传说中非常厉害,敢于使用这种武器之人,无不是战力彪悍之辈。一般人碰到使用狼牙棒的武者,也会选择退避三舍。

不过事实上,狼牙棒在军队中的装备并不普遍,他只是属于个人的爱好。在正规作战中,由于狼牙棒相比于长枪更重,不利于新兵上手,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成熟的军官级别才会使用这种武器,普通士兵就直接端着长枪冲就是了,长枪才是最简单易上手的武器。也正是因为狼牙棒在制式军队的装备并不多,所以狼牙棒的知名度虽高,但真实保存下来的狼牙棒,相比于其他兵器则少得多了,大多数都是民间爱好者自己制作的。

结语

狼牙棒这种奇葩武器,在民间还是比较有知名度的,《射雕英雄传》《水浒传》中它都有过现身,不过由于它自身的特点,无法大规模列装军队,所以真正使用狼牙棒的军人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出现在小说人物或者民间,不过这玩意儿的杀伤力和给人带来的震撼感确实是比较强的!

来都来了,点个赞再走呗!本文由超级七品小芝麻官原创,欢迎交流!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奇葩的冷兵器?

西方古代有很多奇葩的远程兵器:扔个饼、扔个标,甚至扔个石头之类的。这里就来说说西方一种投掷小石块的兵器,投石绳——对,就是下面这样一坨绳子(图片来自维基)。

简单说,我国弓弩技术很早就发展起来了,所以东周时候打仗,远远射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且春秋时期就有养由基这样的名射手了。地中海世界弓弩的发展水平一直比较尴尬,可是战斗中又有远程输出的需要。那怎么办呢?那就找个东西扔啊——有点像我们小时候扔实心球。

上面的绳子,学名叫机弦——其实完全没有什么玄机,就是让石头飞得更远的……简单说把石头固定在绳子上,然后甩啊甩,在适当的时候送出去,就能比纯粹用手投投远一点……看上去有点像小男孩打架?

这种兵器缺点是很明显的:

  • 投掷距离很近——二三十步就不错了,这时候敌人已经冲过来了;

  • 杀伤力很小——就像现在被飞过来的石头砸了一下,如果不是直接爆头,伤害有限;而且那时人大都有盾牌,很难挡不住;

  • 补给困难——要屯一大堆石头才能持续输出……

但这样的兵器在西方古代军事史中却有很重要的位置。一直到罗马帝国时期,间或还有投石兵作为辅助投入战斗。如果大家玩过有关的游戏,就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大群人手拿小盾牌,一起扔小石头出去。

虽然攻击输出有限,扔小石在西方文化史上却有比较高的位置。比如圣经上就有:

“大卫用机弦将石子击中歌利亚的额,歌利亚就仆倒,面伏于地。大卫将歌利亚的刀从鞘中拔出来,用刀割了他的头,将他杀死。”

——这大概是少有的投石爆头的例子。

关于这种小石头,最著名的桥段来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独白。朱生豪先生翻译为: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

原文是说,暴虐命运的石块(sling)和箭——但显然,这石块什么的太不威武了。所以朱生豪先生在翻译的时候,就直接略去了……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奇葩的冷兵器?

近代以来,随着杀伤力巨大的热武器的盛行,冷兵器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昔日里的寒光也被尘灰蒙蔽,成了博物馆里“古董”。

十八般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其中的大部分在影视剧或者小说插图中都有看到,唯独“抓”这门兵器比较罕见。

十八般兵器里的十八是虚指,旧时,冷兵器远不止十八种,相应的,十八般武艺里的十八大抵也是如此。

要问十八般兵器里的哪一种让人印象最深刻,不寒而栗,我个人觉得要属奇葩的“抓”。

“抓”,又称“挝”(古音,zhuā)、拽。是一件古老的仿生兵器。

“抓”(挝)分柄、抓头两个部分,柄为铁质或木质;抓头似弯曲的人手,端部尖锐,有些抓头有关节,可活动。

其种类分长、短、软三种。长抓俗称“金龙抓”,单用,长约六尺,适合远距离攻击;短抓,双用,长约三尺,适合近距离搏杀;软抓,双用,又叫“双飞挝”,多为暗器,抓头尾端缚一长绳,脱手掷出,着身后收回长绳。

双抓(挝)在手,如臂生铁翼,上下舞动,让人心生畏惧,莫敢上前。

历史上使用抓(挝)的最为著名的为唐末的李存孝。(挝的另一种造型是一只拿着笔的铁手,有长柄,手成握拳状握着一支铁笔。)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李存孝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第一猛将。史上流传甚广的“王不过霸,将不过李”,霸是指西楚霸王;李就是指李存孝。

少林寺据说也有“少林十三抓”传世。

古人云:盗亦有道。在十八般兵器的使用上亦是如此。君子使剑,浪人用刀。抓(挝)在十八般兵器里的地位并不高,历来习练人数较少。相对于刀枪剑戟,“抓”由于其太过于阴毒,一般上不了台面,“名门正派”不屑于顾,大部分则是在民间流传。

具体使用者多为衙门捕快,用来追捕逃犯;富家的护院武师,用来防盗抓贼等。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奇葩的冷兵器?

要说奇葩的冷兵器,动漫影视剧甚至武侠小说中都有锯齿剑,这种兵器其实现实中是有的。

在少林六合门中有一种独特之兵器叫做马牙刺。种兵器的两侧如同马的牙齿般呈现锯齿形状排列,所以得名马牙刺,两边锯齿按照十二个时辰,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进行排列。但是这种武器虽然看着比较凶残,但实际上使用起来并不好上手。因为普通剑刃是平的,招数中有很多兵器相交,略挤开对方兵器就趁机贴着对方兵刃剑刃滑过去刺击对方的招式。这种招式攻守兼备,往往一招就能击伤甚至杀死对手。但是马牙刺有锯齿,往往兵器相交时自身就会被卡住,导致兵器难以抽回再次攻击,也难以使用缠搅一类招式。所以马牙刺的招式另辟蹊径,一般在演练的时候,是右手握住兵刃,而左手握鸡心拳,即中指直接凸出,然后在兵器相碰时主动卡住对方兵器,然后用贴身用拳头击打对方要害,出奇制胜。

有记载的最早期为清朝大将刘德宽擅长使用马牙刺,马牙刺用法“展,抹,钩,剁,劈,压,刺,扎”八法,一手持马牙刺,另一手握成鸡心锤,两手配合,上下翻动。 身法灵巧,刚柔并济,前刺后带,左展右抹,上钩下劈,腾挪闪展。若是没见过这种兵器的人,不知道马牙刺的独特攻击方式,一上来就会吃大亏。

到了民国时期,武林中新出现的自然门将马牙刺的用法流传了下来,当时的自然门的掌门人,武林大侠万籁生先生,就在他的《武术汇宗》里,专门列出一章来详细的记载这种独门兵器的练法。

马牙刺虽然最早只能追溯到清代,但是并不是清代凭空出现的马牙刺,在明朝其实就有和马牙刺非常相近的类似兵器了。要论奇葩程度的话,还在马牙刺之上,因为这种兵器并不是金属制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剑。这就是明代皇帝御用的鱼骨剑。

明代皇帝御用的这三把鱼骨剑可以看到,和马牙刺就非常相近,除了没有尖头导致刺击这类招式估计没法使用,其他大致的用法应该跟马牙刺并无太大区别。而且从图上来看可以看出虽然人工有修饰剑柄,但是鱼骨剑的剑身很明显是天然形成的武器。鱼骨剑的剑身两侧的刺显然不是人工镶嵌,而是自然长出来的。看到这里,肯定有人疑惑,这到底是什么鱼的骨头,竟然能形成这种天然的武器?这里我就可以告诉大家,这种鱼叫做锯鳐。

锯鳐这种生物早在白垩纪就已经出现了,它们在恐龙灭绝之后依然幸存了下来,但是到今天因为人类的捕杀以及栖息的河流以及海洋环境受到污染,锯鳐的数量已经不多了,已经属于极度濒危的物种了。锯鳐一般来说主要栖息在浅海,也有些品种会进入江、河、湖泊、甚至定居于淡水中并进行繁殖。一般来说锯鳐是在海水和淡水中交替生活的一种水生生物。

锯鳐的长吻本身就是它自己的武器,它的长吻能够在水中将猎物身体切成数块,它们就像人类剑士一样勇猛,锯鳐通常会冲进鱼群中疯狂地摆动它头部的长吻进行杀戮,然后吃掉被切碎以及受伤的鱼。

锯鳐的体型因为品种和生长时间不同有大也有小,目前来说已知的锯鳐最长可达7米左右。一般来说锯鳐的长吻占身体全长的三分之一,这么算下来七米长的锯鳐它的长吻就有2.33米,比姚明都高。如果做成武器的话,装上柄就更长了,估计这么大的鱼骨剑没人能挥的起来。不过常见的锯鳐很少有十分巨大的体型,一般来说都比较小。之前明代皇帝御用鱼骨剑那么大的其实都是比较少见了。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进贡给皇家作为皇帝御用的武器。一般常见的锯鳐的体型,它的长吻最多只能拿来当个短剑。

锯鳐这种生物如同海中的剑士,它的长吻大概不管是什么人看到都会立刻想到那是可以做成犀利的武器的宝贵材料。所以不仅中国有用锯鳐长吻做的武器,就算西方也有用锯鳐长吻做的巨剑。只是西方并没有发展出,中国的马牙刺这类金属的奇门兵器。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奇葩的冷兵器?

我知道的有这六种奇葩兵器,真是一个比一个奇葩[偷笑]

一、杆子鞭

由汉代牧羊人所创,一开始用以抽打袭击羊群的饿狼,后来经过不断的演习发展,成为一款杀伤力极强的武术器械,流传于河北一带的民间。

杆子鞭延长了兵器的防卫、攻击距离。武林中素有“棍扫一大片”、“鞭梢打四面”之说,杆子鞭又是棍、鞭结合,联贯使用,能制敌于丈尺之外,并可产生以少打多,以近打远的奇特效果。使用时软硬兼施,时而反把使鞭,时而收鞭用棒。习练起来左右生风,让人眼花缭乱。

二、拦面叟

没错,就是一个铁质的长杆大烟袋。使用时,上部分的烟袋锅负责劈、砸、搂、绞、带。下部分的烟袋嘴则起着点穴撅的作用,其技法为戳、点、挑、推。

三、狼筅

狼筅,一种阵列型兵器,是戚继光抵抗倭寇时所操练“鸳鸯阵”的武器配置之一。形状像一个大型铁制树枝。附枝最长60厘米,最短25厘米,杆长5米。

狼筅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攻防一体性,尤其擅于对抗倭寇手中的日本刀。层层枝节能挡住长刀刺入,狼筅兵在前冲阵,长枪兵紧随左右,大刀接应于后,杀得倭寇死伤无数。

四、羊角骶

此兵器的历史相当悠久,起初就是一个真的纯羊头,在头骨中插上一根木棒,以羊头骨做为打击部,打击力度相当大。且奇特的造型能够钳制对方的兵器,可砸可架可钩。

到了后期,羊头骨采用纯铁制作,木棒变为铁棒,非常沉重,多为大力猛将使用。如不幸被砸到,基本上骨头都能被打碎。

五、夜叉檑

在一根巨大的木柱上钉上尖锐的钉子制成,两端装有轮子,依靠城上的绞车施放,是古代用来守城的、杀伤力巨大的防守武器。一旦被砸中,即刻毙命。

六、剪刀尺

以剪刀和铜尺为武器,小巧玲珑,易带易藏,流传于江西境内。练习时右手握剪刀,左手持铜尺,配合各种步型身法,剪喉贯耳,不在话下。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奇葩的冷兵器?

这个在玩三国群英传的时候就有很多冷兵器,刀兵包括:重步兵、刀车兵、藤甲兵、黄巾兵、剑兵、水兵、尸兵,这些都是拿着大刀砍。

骑兵包括:斧骑兵、匈奴兵、野曾兵,这些拿斧子、弯刀之类的。

枪兵包括:长枪兵、木锤兵、链球兵、浪人,这些拿锤子、长枪,链球。

女兵包括:近卫兵、舞娘、巫女弓兵包括:长弓兵、投石车、弓骑兵,这些就是小飞刀、弓箭、毒镖等。

餐兵包括:强弩兵、忍者、弩车

特殊兵包括:木人、天狗、龙炮侍卫。其中,女兵、弓兵、弩兵属于远程兵种。

奇葩感觉还是投石车,毕竟石头杀伤面积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