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70% 的订单都来自苹果,为什么感觉苹果没有无限压价呢?
苹果肯定想无限压了,但事实上这可能吗,富士康并不是那只任人宰割的羔羊。郭台铭能把公司经营这么大,只是一味退让的结果吗,答案肯定不是,更何况做生意的人都懂得“合作共赢”。
富士康并不是那么差起点并不代表终点,虽然“代工厂”三个字富士康很难甩掉,不过凭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富士康早已不是那个只会埋头苦干单纯为别人卖力的代工厂。可能每年都能排到世界五百强前三十位并不能说明它很厉害,毕竟拥有近百万员工营收高也不奇怪,但有些事情可不是只靠人多就能完成的。传统加工方面,富士康的模具技术是出了名的牛,不仅制造效率高而且质量也是国内少有企业能比拟的。
而且就在最近几年的,富士康也在转型,目前在很高新技术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工业机器人设计服务都是业界非常领先的,已经成功搭建起了工业富联网平台,立志于服务其他中小制造企业,拥有这些技术对于手机制造是非常有帮助的。最重要的是富士康有能力把这100万人管理好,这样的生产能力目前没有第二家公司可以相比。
苹果还没有更好选择其实题主想到的方法苹果早就干了,但是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很早的时候苹果的订单几乎都由富士康承揽,而且苹果还免费为富士康买设备。当然这种方式苹果成本会非常高,后来苹果为了摆脱被富士康垄断的局面,又陆续增加了和硕广达等供应商,但终究还是不能摆脱富士康,目前主要产品仍然是由富士康负责生产。先不说质量如何,离开富士康的苹果产能绝对是不够的,特别是每逢新品发布的时候。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苹果还是要老老实实和富士康搞好关系,特别是在库克掌权后,为了产量等问题还曾多次亲自拜访富士康。最关键的问题是,经过多年的合作,富士康对苹果产品加工套路很了解,而苹果也信得过富士康的办事能力。看看今年的富士康有多卖力,为了尽快招到工人富士康竟开出了从未有过“天价”奖励条件,为的就是不违约苹果,要为苹果新品作准备。
合作才能共赢,假如富士康为别人做产品连饭都没得吃了,我想它也不会再认真去做了。不是苹果不想压价,而是它的品质本身就不是低价能实现的。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谢谢阅读!赠人点赞,手留余香。我是黑码科技,欢迎大家来关注我,我们互相交流一起共同进步!
富士康70% 的订单都来自苹果,为什么感觉苹果没有无限压价呢?
富士康70% 的订单都来自苹果,为什么感觉苹果没有无限压价呢?富士康加工苹果手机也有成本还要赚钱,如果无限压价难道让富士康倒贴么?不可能。
苹果手机贵,并不单只是软硬件贵,而是其利润相当高。如果还对富士康压价,恐怕富士康宁愿丢掉苹果的订单,为什么?苹果其实对富士康压价相当厉害,甚至可以说到了相当苛刻的地步。可以看看苹果加工一台设备,富士康能够拿得到多少钱,就基本明白富士康还能被压多少价。
据IHS消息透露,iPhone7手机的各种成本加起来只有大约1200元人民币,但其售价高达5388元人民币起,这就是苹果可以吃掉智能手机市场60%利润的来源。但是其代工费却只有区区的5美元(当时差不多还不到70人民币),还有iPhone SE的代工费更只有3.8美元,iPhone 6S也只有4.5美元。而高达12799元售价的iPhone xs Max 512GB版本的,代工费竟然也只有区区6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像富士康这样代工苹果手机的,一台只有几十元人民币,可以说价格是相当的低了。
看看苹果手机的售价,以及利润,还有与代工费形成的强烈反差,如果苹果还继续压价富士康一撂挑子,恐怕除了中国很难有其它国家的代工厂能够以这个价格以及代工质量,让苹果压榨的。当然今后也难免苹果还有压价的行为,就看苹果是否还能够找到像富士康这样具有保值保量的代工能力的工厂,比如后备力量比亚迪代工。
苹果确实是相当会压榨的公司,同时更是一家精打细算的公司。除了已经压榨得够低的代工费,连统一打包支持毫米波的高通新一代5G芯片,苹果也要在不支持毫米波的地区把它扣除掉。既然不支持毫米波的地区就不会使用,即使集成支持毫米波的5G芯片,苹果也不应该交钱。看看国内厂家只有概括承受高通所有的打包费用,你不支持毫米波,对不起我骁龙芯片集成了的,也得缴费。
更多分享,请关注《东风高扬》。
富士康70% 的订单都来自苹果,为什么感觉苹果没有无限压价呢?
郭老板看到前面的回答,估计会拍桌子:“把我说的好像被库克盘剥似的,我有那么惨吗?!”绝不是我开玩笑,仔细梳理数据就会发现,郭老板实际活的比我们想象中滋润,他赚钱的本事绝对可以吊打手机行业的一众大牌(详细见后文)。
根据富士康招股书,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0.36%、10.55%和10.02%。三年的代工业务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4.74%、15.88%和13.65%。数据看起来一般般啊。
毛利率看起来干巴巴,净利润不一定是这样。富士康2017年的净利润有162.2亿元,由此计算净利润率大约4.6%,是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的3.07倍,这也解释了郭老板尽管吆喝代工辛苦,却还要办工厂,而不是直接存银行吃利息了。
因为办工厂还是赚钱的。
而且富士康这个净利润率已经可以轻松锤爆手机行业一众大牌。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三星手机的营业利润率为9.7%,OPPO营业利润率为4.7%,华为手机营业利润率为3.35%。注意,这是没有扣税的利润率,扣税后的净利润率,三星能达到5%,OPP的净利润率在3%左右,华为妥妥的在3%以下。
你看,富士康的净利润率和三星差不多,轻松锤爆OPPO、华为!所以,你还能说苹果压价太低,郭老板的日子过得苦?人家美着呢!
富士康70% 的订单都来自苹果,为什么感觉苹果没有无限压价呢?
感谢您的阅读!
压价?富士康也不是什么“善茬”?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如果无限制压价,你觉得富士康还会老老实实的给苹果生产手机吗?还会那么在乎质量吗?
苹果的价格公道,才让富士康吃了暗亏
我们应该看过这个新闻,2013年04月22日,苹果将富士康为其代工的500万部iPhone5手机退回,要求富士康重新返工。
据原因就是产品外观不符合标准以及功能不良,而富士康需要为每台返工苹果支付200元的额外成本,500万部手机的新增成本高达10亿元。
正是因为苹果的这种对于质量的高要求,所以导致了富士康不得不采取这种措施,损失在所难免,这也是无奈之举。
但是,你想如果富士康被无限压价,那么这种质量方面能不能达标?如果远远低于市场价的话,你觉得富士康还会寻求苹果合作吗?
苹果需要富士康
其实任何选择都是双向的,苹果选择富士康它是有着深度的原因。
- 苹果在全球的销量大,要保证全球的销量,苹果必须要通过能够满足它销量的代工厂进行生产,而富士康刚好符合这一。
- 富士康它本身的代工能力相对较强,人工代工经验非常的丰富。
- 富士康的价格相对于其他的一些品牌来说并不算高,对于苹果来说有利于成本的控制。
富士康70% 的订单都来自苹果,为什么感觉苹果没有无限压价呢?
之前看到一篇报道,说是中国的一位白帽黑客在一次互联网安全大赛上,仅用一秒钟就破解了iPhone13pro,并取得手机的最高控制权,为此获得30万美金的奖励,大家想想看苹果公司能以这么小的代价找到自己最新手机的漏洞,怎么可能在生产上不对富士康压价呢。
当然至于富士康生产一台iPhone能拿多少钱,这富士康肯定是不会对外说的,毕竟这是商业机密,但是仍然会有一些权威机构测算得出来的。
当年苹果发行iPhone7时,当时有人透露iPhone7的手机BOM成本及加工费,合在一起在当时是219.8美元,也就是1200多元人民币,但是代工费仅仅只有5美元,人民币大概为32元。
所以我要说的是大家别看苹果手机这么贵,认为生产厂家一定能赚多少钱,其实不是的,生产厂家已经被压榨得基本没有利润了,所以不得不用跑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富士康70% 的订单都来自苹果,为什么感觉苹果没有无限压价呢?
作为全球性的国际化公司,没有一家企业会随便压价的。因为一味的压价,最终受伤的还是苹果自己。
苹果这样的大型企业,它只注重研发核心产业,其它配套的辅助产业都是外包给相关的供应商和服务商来做。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他们都是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对选定的供应链上的企业,会按照质量要求进行培训,从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质量要求等等各方面进行培训。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还会定期进行检查和培训。
当每一个新产品研发出来后,便会组织编写技术要求,然后对所有供应商重新进行培训考核,然后才开始生产。
他们与供应商商谈价格,都是经过专业人士和机构核算成本,然后给予一定的利润空间,而且不止不会随意压价,也不会让供应商随意压价其供应商。
这就是我们国家常说的共赢。
随意压价的只有哪些小型企业和没有战略眼光的人才随意压价、克扣费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