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延包三十年,那些一直没有土地的农民,该不该得到补偿?

很多农民说种地赔钱,地都撂荒了,这样的农民就别要地了,给那些要地的农民多分点地。

土地延包三十年,那些一直没有土地的农民,该不该得到补偿?

这个问题,咱先不讲该不该得到补偿,先说一下,既然是农民,却没有土地,这是否公平合理的问题。

耕者有其田,是多少年来,人们追求的一个目标,农民就是土地的耕种者,按现在的说法,叫经营者,有个农民的身份,却因为土地不可以随时调整,而几十年得不到土地,再怎么说,再有多么“合理”的理由,都说不过去。

相对来说,那些能力强,头脑灵活的人,可能你给他土地,他都不“喜啦”(不屑一顾的意思),现实不也如此吗?部分土地闲置、抛荒、栽树……等等,不就是这些有地农民,觉得种地不合算,不如外出打强而造成的吗?

这部分人,本来就不“喜欢”土地,他们有更远大的志向,更宏伟的目标,更高大的追求,他们也有这个能力,外出闯荡拼搏,去挣大钱,对于到手的土地,是有也可无也可的态度,并不看重和重视自己拥有的土地的经营权力。

但是,十个指头有长短,人的能力有高低,还有一部分农民朋友,生来“愚顿”,没有“能力”外出打工,就想在家种属于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甘心情愿的在家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穷日子,却因为土地再延长三十年不动而没有土地,这公平吗?

有些“专家”说什么,土地“年年”动,对土地的养护不利。

可大伙也没要求土地“年年”动啊!

三年五年,随着人口的增减,作一些适当调整,怎么就对土地的“稳定利用”不利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有些影响,总比因为应该有地而得不到土地所造的影响小的多,这些没有土地的农民,肚子里是窝着火的,同样是农民,我为什么就不能拥有我本该拥有的土地经营权力?

所以,窃以为,纵然为了大局,土地不能年年动,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做一次调整,还是很有必要的。

再延长三十年不动,实在有点过了。

要不,就应该象题目里说的,给予应有的补偿。

土地延包三十年,那些一直没有土地的农民,该不该得到补偿?

我是一名乡镇干部,我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再回答没土地的农民该不该得到补偿之前,我们先要弄明白一个道理:

土地延包三十年不动的政策是否公平?

土地再延长三十年到2057年保持不动,也就是说,从1997年二轮土地变动开始,1997年以后出生的农民都没有分到土地。结果就是许多人去世了土地却没有收回,而所有97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却没有分到土地。

死了的有地,活人却没地,这什么道理?

这么坑农,这么不公平,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政策制定者就看不出来吗?

非也。

土地延包三十年不动体现的是总体上最大的公平。

1、人口增减的公平

死人有地活人没地,初看确实不公平。但是如果是放到二轮土地承包的97年到2057年,有些地方甚至更早。在超过六十年的这个时间段,每一户农民的家庭成员肯定都会有新生和死亡,新生的继承了上一辈的土地,家家户户都是如此,何来的不公?

我看了其他几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观点是应该三五年或者十年动一次土地,听着似乎很有道理,也获得了许多点赞。这其实是不对的,在三五年或者十年这个时间段,同一代人去世肯定有先有后,但在三十年以及更长的时间段,结果是绝对是一样的。

所以说,到2057年土地承包保持不变对每一户农民都是公平的,至少不存在“死人有地活人没地”的不公平。

2、土地经营的公平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土地基本都种植的是粮食作物。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果蔬等经济作物的占比越来越多。因为种植作物的变化,相应地土地平整、肥力、灌溉、生产路等耕作条件和投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果三五年或者十年调整一次土地,谁还愿意对土地进行投入?即使只是小调整,那调整的肯定都是最差的那部分土地,而这部分最差的土地谁的不会再去投资改良,一直循环下去。

总之,土地延长到2057年保持不变,不论是人口的增减还是对土地经营投入,对每一户农民都是公平的。

现在回答该不该给没地的农民补偿的问题:这个事情其实很简单,每个家庭97年以后出生的都没有分到土地,相应地家庭去世的老人也没有收回土地。如果要给没地的农民补偿,不是给没地的几个农民,而是所有97年以后出生的所有农民。这显然不成立。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是一直专注三农,服务农村农民的基层微课堂,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也可以私信,我会尽心一一回复。

土地延包三十年,那些一直没有土地的农民,该不该得到补偿?

土地延包三十年,那些一直没有土地的农民,该不该得到补偿?

农村农民土地承包关系,根据上层的说法,不仅仅是延长三十年,应该说是长期不变。这样一直没有土地的农民,就可能长期没有土地。对于这部分农民该怎么办?农业农村部部长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作了认真明确答复。

从全国来看,真正没有土地的农民并不是很多,仅占农业人口的0.98%,不到1%的比例。尽管不是很多,但却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必定农民没有土地本身就有失公平。现在农村许多惠农政策,大部分都是通过土地来体现,所以许多没有土地的农民就非常着急,希望自己也能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土地。自己有了土地,即是自己不能耕种,租岀去或多或少会有些收入。

再则农民有自己的土地,无论到什么时候,心里才会托底。

可是从农业的主体来看,土地不适宜短期调整,长期稳定承包关系,有利于农民放心经营,放心投入。因为耕地需要保养,没有稳定的承包关系,农民耕种的短期行为,将会给耕地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会岀现掠夺式经营。土地关系长期稳定,农民可以大胆投入,有利于增产增收。从这个角度看来,想通过大面积调整,来解决无地人口的承包地问题,是根本不可能的。

从政策的层面上看,解决无地农民的承包地问题,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农村预留的“机动地”;现在每个村都不可能还有机动地了,这个方法已经是行不通了。二是可以在农户之间进行小调整,把农户多余的部分拿岀来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这样也是十分麻烦的事情,其内在的矛盾也是很多,恐怕真正实行起来,其中的矛盾也会随之暴露岀来,所以这些年来没有哪个村愿意先行一步。

现在人们能想到的方法,都是走不通的。如果要想得到什么补偿,恐怕更难,农村用什么来补偿啊。最终也只能通过政策导向,将这部分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这也许就是最好的办法。

当下农村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也将是逐步解决农村各种矛盾的突破口。通过乡村振兴,增加农业产业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让这部分农民早日找到生产和生活的落脚点。

另外国家对无地农民在参加养老保险方面,应给予一定的减免照顾,这样也是对无地农民的一种安慰。

土地延包三十年,那些一直没有土地的农民,该不该得到补偿?

这个问题国家早有明确地答复,那就是在脱贫攻坚路上,不管你是有地还是无地农民,决不允许一个人掉队。即使是补偿也不是因为无地而补偿。国家制订土地三十年或再延期三十年的政策是有道理的。

大家都清楚,自建国以来,首先我国实行的分田到户,然后搞互助组合作社,又到社会主义大集体。在这段历史阶段中,我国土地进行了先分后合。由于科学不发达,人的思想不统一,劳动及产品分配制不公平,有个别农民集体干活出工不出力,所以粮食产量始终要不上去,亩产不过几百斤。再加上人口的不断上升,导致粮食不够吃。

改革开放,土地又实行分田单干,先是按农村人口,后又在原来土地的基础上以户为单位承包给个体。

当时没有分到土地的农民 有两种可能。一是压根没有在农村种地。这部分农民当时认为种地不划算,不挣钱,没出入。对种地不感兴趣,不如在外做买卖经商干手艺挣钱。所以没分到土地。二是没有出生,没赶上土地承包。这部人比较多。我国从81年就开始分产到户,到现在已是4O年。后出生的农民家庭的子女基本没有土地。

国家为了保护土地不受损失,安定团结,农民对土地不产生纠分,鼓励农民种好地多打粮,保持土地三十年不变或再延长三十年。并通过合村并镇,土地规模逐渐实行农业机械现代化。这的确是农村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思路,符合我国国情。

那么,这些没有分到土地的人咋办?也不能把土地打乱重分。凡是种地的农民几十年来,风里来雨里去,不管是种地赔钱也好,挣钱也罢,始终守候土地,直至挺到如今粮食价格少有上涨,种地是赚钱了,但也不确保年年有收入,因为种地是有风险的。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土地打乱重分,会给种地农民一个消极因素。土地越分越散也不利于土地规模化,机械现代化。

所以,没有分到土地的农民,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在这个自由的时代,我还是重复我说过的话,只要不做违法的事,不做亏良心的事,干啥都能吃碗饭。有手艺的干专长,有脑力的干经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看人家有农民歌手朱之文,靠唱歌不也出名并发家致富了吗。

没有土地的农民很多,对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无地应该补偿。有劳动能力无地的农民真应当好好考虑一下全国无正式职业的人多得很,城市也有不少没地没工作的。那么,农村农民无地要补偿,城市无工作要补偿。我个人认为有点不妥当。也诚心希望大家来共同探讨。

土地延包三十年,那些一直没有土地的农民,该不该得到补偿?

我来说一下,该不该补偿,我想不该补偿,首先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也是一个木匠,从86年开始种田,我每年订阅一,二百元的农业科技报,北京农业,农村百事通,农民文摘,等等,搞过蔬菜大棚,培育过水稻种籽,种植过红皮广柑,还首先创新西瓜地膜覆盖种西瓜,湖北省科技示范户,也还给广播电视,报纸写点新闻,赚点稿费,每年交村合同款,一定是第一个交钱。啊,扯远了,为什么不给补偿,因为在第一次分田所有农户都分到土地了,也都在种田,但全国第二次分田时,有好多农民就不要土地了,出去做生意,出去打工了,每个村里都出现了抛荒田,农田被抛荒,但镇上下通知必须分下去,在家种田的人就必须把这些农民抛荒的田每户分摊一些,国家是不允许抛荒的,农田越多。上缴国家的合同款就越多,在家种田的农民也没有办法,现在国家不要农民上缴合同款了,也给农民每亩田来点补贴,以前出去做生意的亏了就回来要土地,出去做生意赚大钱了的根本就不想这田的事情。我也想把我的田拿出来分给回来的农民,但是一个村里有几户不拿出田地来分也是分不了的。我真心想拿出我的田地分给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民。我们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体力也不是很好了,我家两个儿子都读过大学,现已成家立业,一个小两口在北京工作,另一个小两口在广州工作,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重新分田,除非国家来政策才有效果,这是我在今日头条发言最多的言语,谢谢大家,不喜勿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