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商技术都更新到210W快充了,为什么苹果最高才27w?
红米把210W快充用到了2000元价位机型,而苹果的万元机则还是27W快充,这形成了鲜明对比。是苹果不愿意用超级快充,还是苹果做不出来呢?
苹果有百瓦级快充的实力有一说一,快充技术、快充芯片的门槛并不高,至少比起手机处理器、集成基带等,这个技术难度确实低很多。苹果或许做不出来200W级别的快充,但是用现成的6C芯片弄个100W级别的快充应该没啥难度吧,再不济弄个50W总该可以吧,但却恰恰相反,从5W升级到12W,再升级到20W,然后这次iPhone14Pro的27W还是用macbook的充电器才实现的,一般的手机充电器一样只有20W。
可能很多人以为苹果没有超级快充的实力,但我看MacBook Pro16寸有140W的快充、14寸的分别是67W和96W两种规格的USB-C快充,这两个快充规格在办公本、轻薄本中都是很高了。至于MacBook Air,则只有30W和35W的快充,这就有点拉胯了,但从侧面来说,苹果是有快充的实力的,至少在Mac上我们见识到了。
全球最卷的快充就在国内国内在前几年就开始怼快充,当时iQOO的44W,其他厂家的40W,然后就是65W±,大家都是这个水平,然后是小米和iQOO两家率先推出120W快充,充电时间一下拉到15分钟左右。今年iQOO10Pro把快充怼到了200W,没想到红米这面又加到了210W,不过这是给到探索版,还不算大规模普及。
所以国内手机对于快充是非常热衷的,但几大厂家对此并不是很感冒,华为的绝大多数手机都停留在66W,而三星跟苹果几乎不为所动,一大半手机都是30W以下。所以苹果对快充并不热衷,或者说不在乎,要不然也不至于用这么多年的5V1A了。
苹果快充最大的拦路虎是Lightning接口苹果的Lightning接口拥有4对8个触点,其中用于供电的只有1对,它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是2.4A,虽然之前有外媒再iPhone 13 Pro Max上测出过最高3A的电流,但应该是经过官方“魔改”的才实现的,而且这就是极限了,其最高的充电功率也就是30W左右了(所以iPhone14Pro上的27W快充就是Lightning接口的极限了)。
或许有人会说,电流到极限了,那就加电压嘛,很多快充方案不都是这样的。这话不错,但要知道Lightning是2012年的iPhone5使用的,这都快10年了,盲目加电压,这安全该如何保障。
反观Type-c接口,USB3.1标准供电最大100W,而在去年9月USB-IF组织发布了最新的USB Type-C接口和线缆v2.1版本标准协议,供电能力从100W提升到了240W,其上限是非常高的(目前最高的是210W,OPPO的PPT已经怼到240W了,如果再继续提升,这个标准协议还得继续往上加)。
这些年的我们见证了安卓阵营从18W、20W、40W、66W、100W、120W...一路走了过来。反观苹果这边,虽然这些年也从“五福一安”的5W大步迈向了18W、20W、27W...但显然和安卓阵营那边没法比。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Lightning接口,它的极限到了,再看看苹果的MacBook,全部都是C口,如果还是用以前的接口,那是不可能滴。
比起快充,大家更在意的是续航我们可以看到,小米的顶级旗舰在67W(而小米最高的快充是210W)、vivo的旗舰机还是66W,据说vivoX90Pro+是88W,但vivo旗下的iQOO已经来到200W、OPPO旗下的一加、真我都是150W,但OPPO的旗舰机都是65W快充,这说明旗舰机对快充并不是那么热衷,它们追求的是一种平衡。
旗舰机要把更多空间给到日益变大的镜头模组,还要装一个大电池,再加上无线充电,那留给快充模组的空间就不多了,所以旗舰机的快充功率都不是最高。
对于快充,越是不愁卖的手机越不在乎,越是旗舰机越不在乎,再加上苹果是全球机型,国外市场对超级快充并不热衷,大多数还不到50W,所以苹果并不急。不过随着iPhone15切换到C口,那快充功率也会有所提升,至少也会提升到30W+,跟210W比不了,但对用户来说体验还是很明显的。
友商技术都更新到210W快充了,为什么苹果最高才27w?
很简单所谓的210w快充其实是以牺牲电池寿命为代价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米把它放在了低端机上。一两千块钱的手机用个一年电池衰减耗电快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如果是五六千价位的手机恐怕就让人无法接受。因此苹果华为三星的高端机型都是几十瓦的快充。而且现阶段几十瓦的快充其实已经足够日常使用了,与其去一味提升快充不如好好优化系统控制耗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