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OV线下渠道模式,小米能否抓住下沉市场机会?

从卢伟冰上台后,一直对线下非常重视,特别是任中国区总裁后,非常迫切复制OV或者华为的线下渠道模式,迅速铺开。

小米的开店速度非常夸张

1、在红米Note9发布会上,卢伟冰就立了一个小目标,用一年时间,让小米之家覆盖每一个县城,到现在已经有不少省份实现100%覆盖了。

2、在Note10的发布会上,卢伟冰这次的Flag则是把小米之家铺到乡镇,乡镇授权店要达到一万家(Note9到Note10也就半年多时间)。

3、短短半年时间,卢伟冰的开店数量从1000+变成10000+,要知道在2020年12月,第1000家小米之家旗舰店在成都开业,但仅过122天,2021年的4月3日,第5000家小米之家在沈阳开业了。而10000家的乡镇授权店开起来,那店铺数量更是肉眼可见的增长。

下沉市场并不是简单的比拼门店数量

线下市场一定程度上比的就是门店覆盖率,但开店难,守店更难,这是有前车之鉴的。之前的小米小店就是典型,很多人都被坑得不行。再就是金立,曾经也是线下的一员猛将,结果还是没了。

所以小米在迅速覆盖线下门店的时候,还要解决后续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授权店,人家如何盈利是个大问题。不管是OV,还是后续的华为,线下能铺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舍得给经销商利润,小米之家这种直营的就算了,毕竟属于公司管理。但那些个人商家,还是要考虑投入和收入的,不赚钱的生意是没人会干的。

所以小米想要把线下的优势发挥出来,那如何分配利润很重要(小米走线上的模式,看似手机不赚钱,实际上是砍掉了中间商环节,小米公司本身是赚钱的,看看人家的现金流,已经1200亿了)。但小米的模式一直都是性价比,想要线下可持续,那就要匀出一部分利润出来,而小米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那就得在成本管控上下功夫。

不管怎么说,小米现在的线下比起两三年前是好了很多,但想要完全复制出OV的这种渠道模式还得慢慢积累,不仅仅是门店数量,整个管理体系,货品流转也是关键。

复制OV线下渠道模式,小米能否抓住下沉市场机会?

从2021年年初小米就已经启动了千城千店计划,让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小米之家。这条路算是布局成功了,但是这并不是复制OV的线下渠道模式,小米更多是通过直营的模式来拓展市场,因为小米的核心产品价值利润不高,相关的销售营销人员提成也无法达到像华为、OV那么高。

显而易见,小米的手机是在同配置中价格最低的嘛,所以自然在市场上表现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小米虽然抓住了线下的市场布局,并不代表就能出来好的成绩,在互联网上小米的产品还是要靠预售,要靠每个阶段开放销售的方式来售卖!特别是在今年芯片紧缺的情况下,小米的产品销售虽然可以在同行之间拔尖,也能达到业界第三,国内第一名的好成绩!

但是整体出货量来说,还是受到了限制,所以这是整个行业缺芯导致的问题!不过线下市场布局这条路走通了,而且很明显小米在开辟这条路上更加占据优势。因为小米延伸性产品足够多,不仅仅是手机,还有笔记本、还有小米之家的系列的设备都可以销售!所以小米的整体利润,在门店可以走量的产品特别多,并不一定完全是靠手机业务!

而OPPO和vivo主要的核心依赖于手机业务,而且最关键的是周边产品也不多,也就是耳机充电器手表设备,再多增加的就是OPPO推出的电视!所以市场上虽然门店比较多,你看线下的很多零售店都是和移动联通和电信一起运营的!

何况现在移动和联通都在打造自己的手机了,所以OPPO和vivo的线下渠道无疑内部竞争都激烈了!所以和小米PK,很显然产品方面不占据优势,但是OPPO和vivo的渠道布局还是非常猛的,如今OPPO有了真我和一加,vivo有了OPPO和iQOO子品牌,在营销销售方面也能占据着毕竟大的优势!

小米也是有着小米生态和红米生态,都在不断地影响着市场,所以我觉得小米这条算是走成功了,也为接下来3-5年布局了很清晰的道路,如今小米都开始推送消息,根据你所在的城市,让家店长企业微信,从而做深度的服务价值,真正开始打造同城的市场下沉服务了,这就意味着未来在下沉后的市场,PK的并不一定是销售量,而是如何牢牢地锁定顾客,让其在我们的品牌上消费,而且同城的店长也能提供更好的优惠政策福利发布,也有利于维护客户!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复制OV线下渠道模式,小米能否抓住下沉市场机会?

这个还是要看它实际的表现,小米手机价价比还是不错的,可以根据价位以及鲁大师的检测数据来对比看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