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padPro 128g和iPad air3价格基本一样,怎么选?
一说到平板电脑,很多人都说“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更有甚者说这是盖泡面的必备良品。那就最新发布的华为Matepad Pro和iPad Air3该怎么选择?
就我个人而言,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IPad Air,无关品牌,无关场外因素,单纯就平板电脑的产品属性而言,IPad是这一领域绝对的霸主,不是不相信华为MatePadPro,而是不相信安卓平板,只要是安卓系统,在生态上依然匮乏,体验极差。
第一、系统生态在pad领域流行这样一句话,“买手机可以不买苹果,但买平板一定要买苹果”,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苹果在iPad上投入的精力几乎跟iPhone一样,有独立的平板系统,而且市面上主流的软件都会单独开发适配。
而很多安卓平板就是一个大号的安卓手机,找一个完全兼容匹配的APP非常困难,两三年后就不再更新升级,很多时候找一个全屏的APP都极为困难,这就是安卓平板的现状。看看今年的IOS系统,单独为平板开发了OS,软件更是覆盖全面。在平板的生态建设上,首选是IPad,其次是微软的Surface,最后才是安卓平板,华为MatePadPro很不幸属于后者。
华为MatePadPro确实有一部分鸿蒙系统的基因,比如智慧分屏、多屏协同、一碰传等,但这些功能只是Mate30手机上衍变到pad上而已,并没有脱离“加大号安卓平板”的逻辑,这些功能对于轻办公会有一些帮助,但pad沦为“爱奇艺”的根本原因是产品的尺寸局限的。至于发布会上说的生产力,最多不过就是“买前PPT,买后爱奇艺”,并没有本质区别。
第二、做工品控这几年iPad在销量上是不如前几年了,但更多原因是市场饱和了(当然也有售价比较贵原因),很多人纷纷调侃不想换iPad的原因是手里的iPad还没坏,太耐操了。就拿我来说,我买的IPadAir2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除了电池衰减外依然流畅运行,用来玩CF、吃鸡这样的游戏都可以流畅运行。
我并不是果粉,Air2是我的第一部苹果设备,但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依然觉得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我认为我多花了几百元钱买了iPad一点也不后悔,当初我备选的性价比平板小米平板2很多人已经不能用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虽说华为MatePadPro是最新的安卓平板,在做工和设计上有很大进步,但别忘了苹果也在进步,Air3并不是那种软柿子,华为MatePadPro还不至于随便捏。
第三、硬件配置pad既然标榜为生产力,那最看重的无非就是性能,HUAWEI MatePadPro采用的是麒麟990处理器,而iPadAir3搭载的是A12处理器,客观的讲,从性能上两者就是不是一个级别的。
在CPU多核成绩上两者差不多,但是单核成绩麒麟990还差得远(详情见下图),套用网友说的一句话,单核才刚刚追上A11,至于GPU一直是麒麟的短板,要不然这次MatepadPro就不会用16核GPU了。平板与手机不一样,最看重的是就是CPU和GPU,不管是用来追剧玩游戏还是做PPT,平板的作用都是微型轻薄本,性能和系统才是最关键的核心所在。
总的来说,你买来用一两年的,那就随便选择,可以根据自己手机配套;但如果打算用长久,我以一个iPadAir2用户告诉你,买Air3绝不会后悔,况且Air3是苹果近几年最具性价比的平板,看看iPadPro的售价就知道Air3有多香了。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数码控,自由而纯粹的科技粉。欢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为matepadPro 128g和iPad air3价格基本一样,怎么选?
我家里有四个iPad/mini,有一个华为mPad(麒麟960芯片),老实说我一直没搞明白iPad好在哪里。那么宽的边框,那么矮胖的外形,即使是iPad mini也没办法一只手拿着看,所以家中这个华为mPad是我专用的(就是因为iPad用着不舒服才买了mPad,因为单手可持)。都说iPad流畅,可我一直没感觉两者有什么差别,同一年的机器开关机速度ipad还不如mPad快。这个mPad用了哪么多年了,看头条,看视频,玩游戏,一直没觉得有什么卡顿。我想网上哪么多人说iPad流畅,要么他从没用过华为平板(安卓平板我只用过华为的,所以不涉其他品牌),人云亦云,要么就是和苹果有利益关系的如经销商之类人员。
其实软硬件的实力实在差别不大,更多的是习惯问题,还有就是个人心理。用苹果的人似乎都很喜欢把自己抬到鄙视链顶端,贬安卓似乎成了一种习惯。其实现在随着安卓机越做越好,两者价格越来越接近,华为机甚至超过苹果机的也有,苹果机已经没有“身份标志”功能了。但人就是这样,好不容易爬上臆想中的鄙视链顶端,打死他都不肯下来了。居我观察,说苹果机不卡的人,很多是没钱换新机器的人,“苹果机用了那么多年都不卡”其实也是一块遮羞布——抱歉,不应该掀开它的。
华为matepadPro 128g和iPad air3价格基本一样,怎么选?
谢邀!
如果你需要凑齐一套相对性价比高,可玩性高,外观时尚有辨识度的三件套,华为matepad pro更值得购买!
因为华为三件套有如下优势:
1.购入成本低,华为三件套mate30pro 5G+matepad pro 6+128+华为matebook 14高配=6799+3299+6000=1.6万左右。而苹果三件套,按照iphone 11 pro 256G+ipad air3 64G+ macbook pro 13寸低配价格为8699+3498+9999=2.2万左右。苹果购买成本高一大截。
2.华为mate30pro和matepad pro都由丹霞橙和青山黛的配色,识别度太高,这个绝对会成为时尚人士的个性选择。从mate30pro上市这么久,这两款素皮颜色还缺货就知道多么受欢迎。同样的素皮版matepad pro也肯定会大受欢迎而供不应求。所以华为三件套相比苹果三件套的一成不变的配色,回更吸引部分时尚和爱好个性人士的眼球。
3.华为三件套的一碰传的功能可玩性很高,三个设备间共享文档很方便,而且matepad pro可给其他设备无线充电,这简直是移动的充电站呀[呲牙]
4.华为三件套的硬件水平,同价位远高于苹果三件套,而且硬件水平可以让三大件非常流畅得使用,丝毫不会成为瓶颈和短板。
5.华为matepad pro把mate pencil补齐之后,加上之前就有的键盘外壳,扩展性上也和苹果ipad air3看齐,没有短板,足以让她成为更廉价的生产力工具。
综上,如果你需要凑齐一套相对性价比高的三件套,华为matepad pro更值得购买!
华为matepadPro 128g和iPad air3价格基本一样,怎么选?
不要听分析,我把iPad Pro11寸卖了,换成了Mate Pad
1、作为办公及娱乐并重的话:Mate Pad这是唯一
2、只为了爱奇艺:那就买那种都可以
不要说生态,iOS就一个封闭的生态,里面的文件想拿出来都要好几个步骤。
华为matepadPro 128g和iPad air3价格基本一样,怎么选?
我的iPad 1已经用了七年,出于情结仍然选择了iPad,而你呢?
2012年我买了一台iPad 1代(16G)的平板,到现在已经七年,无拆无修,使用仍然流畅。现在这部平板的主要用途是放在跑步机上,供跑步时娱乐。买这部平板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它的寿命会这么长久,不得不佩服苹果的产品质量。反观华为平板?你的华为平板M1还在用吗?
当然,华为在今年的数码科技市场可以说是厚积薄发,连续发布的几款手机、手表都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大有超越苹果取而代之的意思。对于这一代华为MatePad的设计,我觉得是优缺点并存的。
缺点1、MatePad继续沿用了华为平板传统16:10的屏幕比例,感觉有种被拉长的感觉。当习惯了16:9以后,这个设计真是挺难接受;
2、系统生态方面,安卓的系统生态仍然是大大落后于苹果iOS系统,毕竟安卓当前只是应用于手机、电视等方面。而iOS包含了手机、电脑、电视,这也使程序开发者更容易实现三端匹配。
优点1、更窄的边框设计以及首次使用在平板上的开孔前摄,带来更高屏占比的同时,也更加美观;
2、麒麟990处理器的性能已经与苹果A13处理器相当,不必担心系统流畅问题;
3、华为正在构建的多屏互通功能,也是吸引我们逐步构建华为生态圈的一个亮点。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多屏之间的数据互联;
4、电脑和平板的双模式设计。
通过以上的对比,你会发现华为的MatePad也有非常多的可取之处,其主要区别是两款平板的应用性质不同。
iPad更适合于娱乐,而MatePad更适合于办公,您知道怎么选了吗?
华为matepadPro 128g和iPad air3价格基本一样,怎么选?
感谢邀约,
真对这个问题,答案肯定是iPad Air3,为什么在现在这个时候,还是要选择apple的iPad Air3呢?
首先不是不爱国,是发现爱国的实力不够啊,matePad Pro 128G 价格和iPad Air3差不多,买平板主要是要一个干净,试想一下,买回来后打开安装视频播放、文档阅读器等等,一直给你推送广告你会感觉很舒服吗?加上还有一个乱象,类似于智能电视开机广告,买回来,说是因为你买的时候便宜,强制广告,这样的消费体验会好吗?还有就是质量管控真的是和apple差的有点儿远;
其次是文件共享,一般家庭里面都会有一个iPhone,此时文件共享是不是很方便呢?
再次就是iPad的续航能力,这完全不是matepad Pro 可以比的了的
还有就是使用一段时间后的保值性和流畅度,试问一下怎么来比呢?隐私性就更不要提了,安卓的流氓软件到处都是?各位还是想继续裸奔的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