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买个手机,估计在2600至3000的,哪种品牌的比较好呢?

看了这位伙伴的描述。我有一点疑问,这到底是在选手机呢?还是在选品牌?如果在乎品牌,那么就只能选择华米欧维,如果不看品牌还可以选一些相对小众的手机。由于这个价格区间可选择的手机实在太多,我们按照类别选择挑选几台不错的手机。

第一类、主打性价比的综合旗舰

这个价格首当其冲的就是魅族16spro,这是这个价位内唯一能买到的高通骁龙855+处理器手机(非电竞手机),性价比爆棚,机身外观延续着魅族16s的设计,正面还是6.2英寸的对称式全面屏,背面最大的变化就是加入三摄,把6颗LED灯组成的环形闪光灯套在第三个镜头上,满满的工艺范。

魅族16sPro依然是UFS3.0的高速闪存,整体性价比上没得说。但魅族手机就是这样,买到品控好的手机你会爱死他,但要说品控不好,你会分分钟想砸掉,售后实在不敢恭维,做工上也还行吧,魅族说不上什么大厂,但也不小,在手机行业也摸爬滚打了好些年。

另外一款手机就是IQOO,很多人也许会说这个价位推荐小米9不是更好吗?论全面性小米9是略胜一筹,但是这款手机的续航短板实在太明显,拉低不少平均值。IQOO参数配置上依然很强劲,骁龙855处理器仅比855+低一点点,加上vivo的系统优化水平高于魅族,整体流畅度实力不俗。

IQOO有着超级液冷散热系统,这对于手机的性能提升很明显,是手机处理器性能释放的保证,加上MT涡轮加速引擎,整体性能非常流畅,机身有两颗压感按键,背面有RGB灯带,还有游戏魔盒、4D震感,对于游戏的打磨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最关键的一点,这款手机在续航上有44W超级快充和4000毫安电池,这一点是很多手机给不了的。

第二类、主打拍照的颜值旗舰

这一价位中主打拍照且在设计上还不错的手机不少,有荣耀20、oppoReno2和vivoX27.

荣耀20采用了挖孔全面屏,在颜值上有小幅度的进步,但这款手机没有采用OLED屏幕,还是LCD屏,所以不支持屏幕指纹,为了避免V20的尴尬,荣耀再次启用侧面指纹,把手机指纹和开机键租到合二为一,拍照上采用了四摄搭配,主摄为IMX586,加上一颗1600万的超广角镜头和一颗200万的景深镜头和200万的微距,整体实力还是很可观的。

oppoReno2是绿厂最近新出的新品,外观上延续上一代的风格,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双摄变四摄,摄像头主摄依然是586,搭配800万的广角和1300万的长焦,以及200万的黑白镜头,相比上一代,整体实力提升明显。

vivoX27时间发布较早,但售价上有一定的优惠。外观上采用的是升降式全面屏,拍照也很出色,主摄依然是586,副摄为1300万的超光角和500万人像镜头,对于自拍和拍人vivo是下足了功夫,前置自拍的超级逆光更是一绝。

除了以上几款手机,这个价位不得不说的还有红米K20Pro,作为红米的首款旗舰机,整体用料和做工还是非常厚道,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了升降式全面屏,加上骁龙855和IMX586,这些都是不容小觑的亮点,但红米手机的做工相对来说要差一点。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数码控,自由而纯粹的科技粉。欢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想买个手机,估计在2600至3000的,哪种品牌的比较好呢?

前言

题主问题为:2600—3000元的手机有哪些推荐?毕竟这个价位的手机太多,有的实惠、有的虚高、当然也有的坑爹。我今天就只给题主推荐两款手机——魅族16sPro和一加7。下面请看分析:

拍照

魅族16sPro为后置三摄设计,分别为4800万像素主摄+2000万像素和1600万像素副摄,前置方面为2000万像素美颜相机。支持117度的超广角拍摄、超清摄影和支持4K 60帧录像,也支持人像模式、超级夜景、2.5cm微距摄影、480帧慢动作录像、超广角录像和逆光自拍HDR。同时它还支持好评的OIS光学防抖。

而一加7为后置双摄设计,在数量上貌似已经与当下潮流所不符合,分别为4800万像素主摄+500万像素副摄(功能:视频),前置方面为1600万像素美颜相机。其支持OIS光学防抖,还有强大的UItraShot超清画质引擎算法(一加今年的拍照水平的提升,就要归功于其软件调试算法);其人像模式和夜景模式都能让你随时拍出好照片,成为万众的焦点;前置方面支持EIS电子防抖,让自拍更自然与自信。

外观

首先,16s pro为6.2英寸AMOLED显示屏,分辨率为2232×1080。其搭载Super mTouch疾速屏下指纹,0.15秒疾速响应解锁。而颜值方面也是采用经典的设计搭载多彩的配色,既在保证颜值的方面又保证了舒适的手感,只有摸过,才知道这是属于魅族的个性。电池方面则是为3600毫安(既然要在保证手感的基础上,就难免会舍去一些电池容量)。不过魅族的3600并不是普遍的3600。

而一加7则采用6.4英寸的AMOLED的屏,分辨率为2340×1080。指纹方面则是我上面提到的光感屏幕指纹,早在一加6T的时候,其屏幕指纹就早有成就。而颜值设计上官方称其为一上手,就爱不释手。的确,张老板在一加上对其产品手感的打磨不亚于魅族的黄老板,虽然其为6.4英寸的大屏幕,但它仍还是传统5.5英寸的手机握感。相较于上者的炫彩,一加则更注重于手感的打磨上,而配色方面个人欣赏低调的曜岩灰配色。电池方面为3700毫安电池,与上者相差无几,但充电器方面则为5V/4A,也就是20W闪充。

性能

在骁龙855泛滥的今天,魅族16s pro则搭载高通骁龙855 plus处理器,同时还支持ufs 3.0高速闪存,同时还配备轻若有灵的flyme8,在性能和流畅度已经反应响应速度上,都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同时其还配备mengine 3.0触感引擎,也就是横向线性震动马达,让我们体验到仿生机械震感,在安卓内处于领先地位。还配备超线性立体扬声器、支持NFC和双频GPS。当前售价6+128G 2699元。

我们的一加7选手,其搭配高通骁龙855处理器,还有一个当前逐渐成为购机标准的UFS3.0高速闪存,其在读写速度上可以说比大众的2.1提升79%,同时其Fnatic电竞模式也是令人好评的。还有其一大亮点是H2OS重新定义轻快流畅,也是好评不断,当然只有体验过的才知道,大家可以聊一聊。还有双立体声扬声器,只有听过的,才知道什么叫身临其境。当前售价8+256G (最低配就是这,真香)2669元(京东优惠后)。

总结

总之,我个人看中的是自身把玩的体验。例如:流畅圆滑轻快的系统、机身的打磨上、和闪存以及音质上,包括振动反馈上(一加7上则没有那么出色)。所以首推魅族16spro,次推一加7。

关注我,只要给我一个价位区间,一定给你最满意的购机意见。我是三点水,很高兴遇见你。

我想买个手机,估计在2600至3000的,哪种品牌的比较好呢?

我推荐一个比较小众的手机吧,联想Z6 pro

上市价在2900附近,配置都是市场上的最高规格

目前京东的价格在2200左右,可谓是极具性价比的855旗舰机型了

除了性价比以外,亮点功能也不少,有自己的PC液冷散热,配上855,运行任何游戏都不成问题,还有4000毫安的大电池,轻度使用还是可以坚持一天的时间

总之不那么看重NFC等功能的话,这款手机还是值得购买的!

我想买个手机,估计在2600至3000的,哪种品牌的比较好呢?

我推荐Reno10倍变焦版

Reno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横空出世,但归根结底就是以前的R系列,按OPPO官方的表态,R系列将会停更,OPPO的下一个十年将由Reno和Find系列带头。

这一次发布的Reno其实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标准版,另一个是10倍变焦版,从名字上来看好像只有摄像模组不同,但实际上标准版比十倍变焦版减少了线性马达、双频GPS、主摄光学防抖、双扬声器,SoC从骁龙855降级为骁龙710,电池容量也减少了300mAh。

Reno本身还是一款以摄影作为主要卖点的手机,但是标准版不仅减少了潜望镜长焦,同时还将广角换成景深副摄,相当于只有单摄像头,减配非常严重。标准版和旗舰版之间有差距很正常,但是Reno这两个版本的差距非常大,即便在线下走量的是标准版,而且两者的起售价相差1000元,但依旧建议加钱购买10倍变焦版。

外观方面标准版和10倍变焦版的差距没有配置上那么大,标准版的机身要小一圈,后置三摄改为双摄,侧旋升降摄像头得以保留。标准版在配色上多了珊瑚橙和星云紫,10倍变焦版则多了一个巴萨版,雾海绿用了AG雾面蚀砂工艺,磨砂质感非常好,加上独特的单色,很值得推荐。

10倍变焦版用了4065mAh电池,用了侧旋升降模组,加了潜望式长焦,如此种种,重量自然非常可观,达到210g,如果再用上手机壳的话,也是妥妥的一台半斤手机了。如果只是重量问题的话,其实也没什么,现在旗舰机上200g的也不少。Reno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厚度上,因为它内部本来就很拥挤,又用了潜望式结构,还想把摄像模组做平,所以厚度就达到了9.3mm,即便后盖做了3D弧度,上手也感觉大而无当,在手感这方面打了很大的折扣。

正面是一块三星的6.6英寸AMOLED屏,采用康宁第六代大猩猩进行覆盖,屏幕分辨率为2340x1080,因为屏幕尺寸大,所以PPI不算高,Pentile排列只有387,换算成RGB排列只有316左右。光看数字可能会觉得它是一块普通FHD三星屏,但是这一块屏幕使用了三星的新型发光材料,观感上会通透很多,而字体边缘并没有预想中的毛边出现,也有可能是OPPO针对字体做了优化。

屏幕表现方面的亮点主要是覆盖了96.6%P3色域,支持类DC调光,也支持HDR视频播放,平均DeltaE为4.5,不算特别好,但是肉眼也不会感觉到明显的色偏。官方的最高亮度显示是430尼特,实测最高亮度为400尼特左右,也没有激发亮度模式,在户外强光下观感比较差。总的来说,当下3000元档旗舰机的屏幕都有明显的供应链味道,Reno这块屏幕还是有亮点的,说是FHD AMOLED中最好的一块也不过分,只是和三星苹果一加那些还是有差距。

Reno的屏下指纹是汇顶第六代方案,在第一梯队中表现也非常靠前,和一加7 Pro的区别不太大,比三星S10+的超声波指纹解锁快很多,也比联想Z6 Pro要快,Z6 Pro是被动画和闪屏拖了后腿。其实Reno也可以用前置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但是摄像头升起来的时间是0.8秒,偶尔用一下没问题,总用的话还是比较慢的。

Reno的10倍变焦版搭载了横向线性马达,触感非常清脆,在第一梯队中也是很顶尖的手感,比起同样使用横向线性马达的一加7 Pro,Reno10倍变焦版在调校上面更出色,不过可惜的是标准版阉割了这个配置。

性能方面Reno10倍变焦版算是正常发挥,除了最早那批骁龙855会偶尔出现翻车的情况以外,后续的厂商只要正常调校一般都没有问题,主要还是看优化程度到哪里。OPPO在Reno上加入了Game Boost 2.0,就是在预判复杂游戏场景,保持GPU在最高频率,达到帧数稳定的效果。这种优化在骁龙855上面还是有作用的,毕竟855的GPU性能比麒麟980要强出一截,也不用降低画质来保帧率。

Reno10倍变焦版的拍照功能是一个很大的卖点,官网的机型介绍最前面的部分就是拍照功能。Reno没有参加DxO的相机评分,有可能是按照DxO现在的评分标准来说,Reno的调校方向可能不会拿到特别好的分数,索性就不送测了。

后置三摄从上到下分别是主摄IMX586、超广角IMX319和潜望式长焦S5K3M5。在一众使用IMX586的机型当中,Reno在调校方面确实很有特色,这里不是说它的成像比其他机型有很大优势,而是说它有它自己的风格,如果说一个类似的机型,那会是三星S10+,因为两者在追求真实、自然这个方向上比较接近。

Reno的主摄在日间成像方面,白平衡很准确,相比华为P30 Pro容易偏红偏黄来说稳定很多。色彩方面Reno有点鲜艳,饱和度略高,在炫彩模式下确实有点像富士的色彩,比较讨好眼球,但又不会感到油腻。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Reno拍照的亮度不如XS Max高,但是会更有层次感,在第一梯队中也非常出色。

弱光场景下,Reno拍摄就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别了,比如说在涂抹和噪点之间,Reno会偏重于保留噪点,而不是使用涂抹。即便在夜景当中使用自动模式,Reno也能有非常不错的成像,对于各种色彩都有很不错的还原能力,比如树叶的绿色和街灯的黄色。在夜景模式当中,亮度略有提高,但是暗部的亮度并不会过高,明暗区别还是很明显,营造出了一种夜景应有的层次感,更接近人眼的感受。P30 Pro能够把夜景拍亮,这是一种很强的能力,但是能够将夜景的明暗对比保留下来,把夜景拍得有层次感,Reno追求的是另一个方向。

在发布之初,Reno的10倍变焦有点打擦边球的意思,因为它是从广角的16mm等效焦距开始计算,一直到等效焦距160mm的长焦,这里算是10倍变焦。在经过几次软件更新以后,Reno10倍变焦版的变焦倍率和华为P30 Pro采取相同的计算方式,从等效焦距27mm广角主摄的1倍开始算,变焦是直接跳到6倍,这里就用到长焦镜头了(等效焦距约160mm),然后6倍以上已经是数码变焦了。至于270mm的等效焦距,营销上说是10倍变焦,但实际上是通过裁切画面达成的,如果再裁小一点,等效焦距还能更长。因为手机用的摄像头本身就是定焦,再加上经常用等效焦距,所以在混合变焦这方面会比较乱,容易混淆。

在长焦这个领域,目前最能打的只有Reno10倍变焦版和华为P30 Pro,但是两者还是不太一样,在最高倍数的时候,Reno的噪点会比P30 Pro严重很多,而且Reno的镜头还会经常出现抖动,哪怕已经有光学防抖,也依旧会这样,还会经常性跑焦,只能等后续更新改进了。

广角镜头,Reno和P30 Pro的模组不太一样,Reno属于像素不高,但是单位像素面积大,P30 Pro的像素高,但是单位像素面积小。如果以人物为主题,两者的差别并不大,但是在拍建筑和景物的时候,Reno的细节解析力就明显不如P30 Pro了。

Reno搭载的系统是基于安卓9的Color OS6,对比上一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入了类似于MIUI的全面屏手势操作,左右划返回,上划会主菜单,上划悬停显示多任务。系统界面也进行了革新,减少了页面边界,增加了非线性动画,提高了视觉上的流畅度,在国产UI中也属于第一梯队,而且还没有那么多广告。

充电续航方面Reno10倍变焦版属于正常发挥,电池有4000mAh,一天续航非常稳,配备了Vooc 3.0快充,5V4A20W,虽然功率不是太大,但是对恒压充电阶段进行了优化,半小时可以充电50%,后续OTA还会让Reno支持PD18W快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