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买个同事用了半年的华为p20(6+64)还是买最新的vivo z5x?

1500元买一部二手的华为P20还是买一部vivo的Z5X?让我选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Z5X。虽然Z5X在逼格上不如P20,但Z5X作为vivo最新性价比中端机,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我们娓娓道来:

  • 第一点、在电子产品领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买新不买旧,虽说P20是上代旗舰,但P20的存在确实很尴尬,不值1500元,连骁龙845的小米8都才1799元,花1500买一部用了半年的P20确实不是很划算,现在的旗舰机2500元左右就可以入手,处理器更高,同时还是8G版本。

  • 第二点、1500买一部二手安卓机不是不可以,但买P20确实有点高了,说句难听的话人家愿意卖给你,就说明卖主觉得这个价格还不错才卖的,我们看看二手网站上低于这个售价的P20一大把,但还是少有人买,这就说明P20的保值率低,有点不值。
  • 另外需要关注你的同事是因为什么原因要卖的,是性能不够好了开始卡顿,还是发现有什么暗病需要出手,要不然一部三千多的手机用半年就出手,这在情理上说不通。
  • 第三点、安卓手机的流畅度跟系统的使用时间有很大的关系,越到后面手机的流畅度越卡。一年多后P20的使用体验就会大打折扣。换句话说P20再用上一年就会明显衰退。vivoZ5X虽然是一款中端机,但有安卓9.0加持和MUlti-turbo,后续使用体验并不差,使用时间至少不会比P20端短。

vivo采用的是骁龙710处理器,这是可以跟骁龙835过招的处理器,跟P20的海思970一样,都是10nm制程工艺,最高主频为2.2GHz,GPU还是Adreno616,图形处理能力不错,加上腾讯的联合优化,游戏性能相当流畅,几乎满帧运行,只要不是游戏发烧友都能满足性能需求。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Z5X不能满足发烧友的游戏需求,那P20也不见得就能满足。

外观方面,P20采用的还是刘海屏,而Z5X已经是挖孔屏了,不论是科技感还是屏占比Z5X都优势不少。而且vivoZ5X还有5000毫安的大电池,拍照虽然比不上P20(P20的为2000+1200万的双摄,并不是IMX600),但好歹也是三摄,实际效果并不差,完全够用。

最后,Z5X完全不用1500元,最实惠的6+64G版本目前售价为1498元,降价100元还有150元的优惠券,只需要1248元就可以入手,还送一副价值159元的XE680原装耳机,性价比超高。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数码控,自由而纯粹的科技粉。欢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500买个同事用了半年的华为p20(6+64)还是买最新的vivo z5x?

感谢您的阅读!

我一直觉得买手机的原理是:买新不买旧!确实华为P20的性能很突出,可是作为二手机型,我并不建议购买。那么,vivo Z5X值不值得购买呢?

我们可以首先从外观上比较两款手机。vivo Z5X使用的是6.53英寸极点全面屏,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0.77%。而华为P20使用的是5.8英寸的屏幕,使用的是刘海屏,遮挡会影响视觉体验,因为使用的是正面物理指纹,所以屏占比为80.34%。从视觉效果来看,vivo Z5x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现在说说建议vivo Z5X的原因:

  • 从游戏角度。骁龙710处理器的性能优势强劲,能够保证手机的GPU性能;使用UFS2.1,以及LPDDR4x内存标准,能够迅速开启后台,保证手机流畅性;手机支持4D游戏震感2.0+3D环绕音效,以及护眼蓝光,提升手机的硬件性能。软件方面,这款手机加入了vivo Multi Turbo技术,以及ART++编译增强Turbo,大幅提升游戏性能和APP的响应速度。
  • 拍照方面。这款手机使用了后置三摄,通过1600万+800万+200万的组合,通过超级夜景技术,复合多帧降噪技术和Super HDR技术,形成更为突出的拍照体验。比如说120度的广角镜头,能够将更多的景色摄入到手机中。
  • 最令人惊喜的是5000mah的电池。在手机的续航测试中,vivo Z5x的续航排名第一,在5个小时的测试后,还剩余47%的电量!

当然,华为P20的优势也存在,它的拍照能力突出,通过2000+1200万的双摄,带来不俗的拍照体验。不过,这款手机的电池只有3400mAh,和vivo Z5X的5000mah相比差异有点大。

总结:vivo Z5X毕竟是新机,在设计,续航,性能拍照等等方面表现突出,确实是一款实力派的手机。华为P20虽然拍照表现有优势,但是总体感觉并不如vivo Z5X来的舒服!

1500买个同事用了半年的华为p20(6+64)还是买最新的vivo z5x?

除非是重度游戏玩家,不然肯定选p20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