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大家觉得对孩子这样公平吗?

不公平,肯定不公平。

但是,没办法,你必须要接受。

以成绩来评判孩子的根源在高考制度,只要高考存在,教育界的唯分数论是不会消失的。

高考能不能取消呢?

非常肯定地回答:不能。

这牵涉到人才选拔制度。

我们都知道,在秦汉以前是继承制。

在这样的制度下,平民百姓永无出头之日。

汉朝开始实行推荐制,就是由地方官员向中央推荐人才。

这种制度的弊端显而易见,就是官员优先推荐自家子弟。就算有些官员为了避嫌,不推荐自家子弟,也会相互勾结,你推荐我家的子弟,我推荐你家的子弟。

后来,为了限制官员的这种权利,又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其实还是推荐制,只不过需要勾结的人更多了。

这种制度实行几百年的后果就是形成门阀制度,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个大家族世代控制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南北朝时期草莽出身的皇帝也要看这些世家大族的脸色。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为底层打开了一条上升的通道,也打破了持续了几百年的门阀制度,几个大家族世代控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情况再也不会出现了。

所以说,你可以挑出高考制度的很多毛病,但是,它依旧是迄今为止最为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当然,孩子的成才不只有高考一条路可走,在多元化的今天,孩子的成才道路可以很多很多。

选择一条适合孩子发展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

以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大家觉得对孩子这样公平吗?

对于一个孩子,学习成绩是什么?

学习成绩是本领,是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好比人一生:少年孩子的读书学习、青年人的成家立业、中年人的拖家带口、老年人的余热发光;也好比做工的要把工做好、务农的要把田种好、坐办公室的要把公办好等等一样,这些都是他们各自的本领、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

一个孩子或者学生,在我一个终生从事基础教育者的眼中,虽然不能拿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直接评判孩子的一切,因为孩子成长,学习成绩重要,德智体都重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重要。这是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发展现,也是明智大众对孩子成长和发展能够形成的共识。显然,只拿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是以点看面,不仅仅是“大家觉得对孩子公平(不公平)”的问题,而且直接不公平、不科学、不实事求是,会扼杀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健康成长。

回答到这里本已完成,但又觉得言犹未尽。

上面讲到,学习成绩对于每一个孩子是本领、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我们虽然不能只拿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特别是来直接评判孩子的一切;但学习成绩是本领的重要性和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的位置,使得我们千万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原来的成绩分数看待孩子、看待孩子的一切而走向淡化学习、完全轻视或者不看重学习和学习成绩,那也是顾此失彼、“打鱼摸虾误了庄稼”。对于负有教育责任的我们、对于受教育的所有孩子,都是失职失责之举!

至于学习成绩,十指伸出有长短,你拉我扯也难一般齐。只要孩子尽力了,Ta的成绩就是存在、就是合理,也是值得肯定的,也要全面、公平地评判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大家觉得对孩子这样公平吗?

相对,不要绝对

以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大家觉得对孩子这样公平吗?

天生我材必有用!发现和挖掘孩子的不同潜能,在不同领域成绩也会很优秀!

以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大家觉得对孩子这样公平吗?

教育公平,目前仍停留录取必考唯成绩论英雄!文革时期,挑选又红又专人才时,唯政审论英雄,只要根红苗正,领导重视盖章签字者就可推荐上工农兵大学!这种良莠不齐文化程度学生招入大学方式后来被否定。国家重新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取消户籍政审制度,只要没犯罪,人人都有考试上大学资格。当然,小学至九年义务教育学段的学生,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教育方针,单靠成绩一项评价学生难以达到服众,希望教育走大众化教育,考试少出怪题,偏题等折磨学生试卷!

以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大家觉得对孩子这样公平吗?

当然不公平,人在各方面能力发展是不均衡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