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学6年级,作业很少,但每天都要做很长时间,怎么办?
这是学习习惯不好,坐不下来,沉不下心,这样,学习效率是很低的。
已经六年级了才发现这个问题,有些晚。
赶快改正吧,不然真的晚了。
我讲一个我曾经遇到过的例子,或许对你会有启发。
我刚上班的时候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外甥女,当时是小学二年级,做作业习惯很不好,东张西望,喝水、上厕所,二十分钟能完成的作业,她能写一个多小时。
我姐看到这种情况就问我怎么办,我说:每天下午放学,你把她送来吧,我辅导她写作业。
辅导学生写作业首先要注意一点,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如果环境嘈杂,人员来回走动;甚至在一个房间里大人看电视,孩子写作业;更有甚者,大人打麻将,孩子在旁边写作业。这些情况都是不行的,都会严重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
我姐把我外甥女送来以后,我就单独一个房间,不让任何人打扰。
鉴于外甥女当时年龄小,坏习惯已经形成这两种情况。
我第一天给她设定的时间就是三分钟,让她自己选择,三分钟我可以完成多少作业。
由于她年龄小,并没有时间观念,她自己的选择可能会过多或者过少,过多或者过少的话,可以协商调整。
有一点不能协商的是:在这三分钟之内必须认认真真、专心致志写作业。
三分钟时间到,表扬一下,奖励个糖果,休息一会儿,然后下一个三分钟开始。
第一天效果较好的话,第二天就可以延长到五分钟,以后慢慢地把每次做作业的时间延长。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坏的习惯就会改变,好的习惯就会养成。
如今,我外甥女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
儿子小学6年级,作业很少,但每天都要做很长时间,怎么办?
作业少,用时间长,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写作业不专注,玩一会儿写一会儿,导致写作业时间长。那就从锻炼孩子写作业的专注力上入手,比如:跟孩子制定个学习计划,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项作业,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就给予鼓励,并允许其休息几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项作业,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感。开始时间不要制定的太长,慢慢增加。由易到难,孩子更能接受,而且自信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二是,孩子题不会做,在每道题上要思考很长时间,导致写作业时间长。原因应该是孩子课上的知识没有灵活掌握。基础知识不够牢固。那我们得从学习方法上来改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肯定是少不了的。复习时要勤于总结。如果孩子不知道怎样复习,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先执行一段时间。在做题时,如果还有的题不会做,集中精力思考10分钟,如果没有答案,就先跳过。先把会做的题都做完。再集中考虑这些题。把不会做的题先归类,看考察的哪个知识点,通过家长讲题,或是查看答案的方法把题弄懂,再自己独立做好。等第二天再把之前不会的题拿出来,重新独立做一遍。家长还可以找些类似的题型给孩子练一练。确保知识点真正的掌握了。开始执行起来可能很费劲,但是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会受益终身的。
儿子小学6年级,作业很少,但每天都要做很长时间,怎么办?
孩子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表示自己在学习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精力也时常不够用,有时候明明很想去学习,但是却迷迷茫茫不知做什么,把宝贵的时光白白浪费掉。
这个时候可以使用一种小技巧来解决这些问题,而这个小技巧目前经过多方验证,已经被证明非常科学了,这就是番茄时间法。
首先,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列一个清单,将每天要做的学习任务和想做的事情都一件件列出来,因为若是没有清单的指引,你很快就会陷入到迷茫和无序当中。
当任务清单列出来后,接下来就要一件件的去完成任务了,不过也要优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而在完成任务时,建议使用“番茄时间法”。
在最初,番茄时间法指的是一种特殊的闹钟,其外形形似番茄,当使用者集中精力工作二十五分钟后,番茄钟就会提醒使用者休息五分钟,如此循环往复。当完成四次定时后,还能一次性再休息半小时。通过使用这种定时工作、休息的做法,使用者可以集中精力和注意力,较为轻松地在合理时间内完成任务。
后来,随着人们对番茄钟原理的持续研究,番茄钟被引申为了一种新型工作方式,泛指“工作时间管理法”。而完成工作任务所用的时间也有了许多种不同的版本,以往的那种工作二十五分钟,然后休息五分钟的时间划分,因为效率较低和不够科学,逐渐被淘汰弃用了。
研究者建议大家不同的身份和工作内容就设定不同的番茄钟时长,比如当要高强度集中注意力时,番茄钟定为10~15分钟最好。当你正常学习时,把番茄钟定位45分钟更好。而如果要进行写作时,为了避免思路被打断,番茄钟定为90分钟最适宜,根据个人的学习内容而定。
这个番茄时间法可以帮助孩子管理好时间,提高孩子的自律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