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务教育阶段,评价好教师的标准是拿学生成绩排名定的吗?你怎么看?
一、按照教育部门的各种文件的说法,教师要教书育人,重要在育人。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然不能只看成绩,评价好教师的标准当然不能只看学生的成绩。
二、按照专家的说法,评价好老师的标准是老师要因材施教,让学生全面发展。当然不是只看学生成绩的。
三、在我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评价一个好老师只有一个标准,所带班级取得了好的成绩。
四、在我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中,家长口中的好老师是负责任,能教出成绩。
在义务教育阶段,评价好教师的标准是拿学生成绩排名定的吗?你怎么看?
现在评价教师是否优秀,比较公正的校长,就是以教师所教科目,在乡镇组织的考试中,学生考试成绩为标准;任意妄为的校长,就随意指定,标准是什么,我想你知道。
但是在以学生考试成绩考核教师时,又乱像横生,如有第二职业的老师,因为时间靠不上,可为了学生考试成绩,便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了;再就是,个别教师,为了学生考试成绩好,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买试卷,把学生泡在题海中,水多泡倒墙,虽然有家长投诉,可校长要的是成绩,于是违反师德现象频出,但只要成绩好,就是好教师!自然还有更出格的,在此暂且不说,这已经说明,为分数评价教师优劣,是教育的最大困窘,其他都从此派生,特别是学生考试成绩与教师评优树先、晋级聘任联系起来后,更是手段卑劣!
可见,义务教育阶段,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是多么片面!而今国家在走向依法治国,教育也开始以法治教,评价教师的标准应该科学务实,应该真正起到导向作用,有关人士必须认真研究一下了!
在义务教育阶段,评价好教师的标准是拿学生成绩排名定的吗?你怎么看?
以学生成绩排名为依据,来评定一名教师的好坏、优劣,这恐怕是当前绝大多数义务教育学校的评价机制。
其实,社会上评价一名老师时,何尚又不是如此?
当今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教师过分追求分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日益频繁的各种补课活动、学生厌学逃学现象等,以及当前深受批判的应试教育,可以说,无不与以学生分数为依据的评价制度密切相关。
这就是我们教育界所讲的:教学评价制度是指导一切教学行为的指挥捧!
以"三味"所在地中小学校来看,小升初考试科目为语数英3科,中考为语数英物化政史7科,那么,除此以外的所有科目即为“副科"。不考试的科目就不再进行评价,不评价,教师教得再好也就没成绩,既然没成绩,教师就不再好好教,甚至不教,或全用于"主科"学习时间。因此,音体美劳等非考科目,虽然课表上有体现,但实为虚设。这些科目的考业老师本来就很希缺,即使好不容易配有一名,基本也自愿改教“主科"去了。因为没成绩的话,就无法评职称、拿绩效奖。
最可怕的是:如果某老师教的全是"副科",那么,在社会上、师生中绝对会被歧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样的老师再优秀,也不是"好老师"了。
“三味"教了30年的书,还真从未见过有老师获取过音乐、美术等科目教学荣誉的!当然,也就从未听说过有教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的“好老师"。
在这种畸形的、不平衡的评价体制下,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之类,基本成为一句空话。
或许,这也是城乡教育差距的真实体现吧。
在义务教育阶段,评价好教师的标准是拿学生成绩排名定的吗?你怎么看?
义务阶段评定一个老师是不是好老师,不能只看成绩好与坏。好老师教出来的成绩自然不会很差,但也不一定就是很好的,有时甚至排名最后也是有的。因为教出来的学生成绩好与坏跟学生学习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同个班级同个老师教出来的,成绩常常就相差甚远,这只能是怪学生学习不力,与老师好坏无关。当然了,如果一个老师在平衡编班的情况下,连续几个轮回教出来的成绩都是很差的,这样的老师肯定就不是好老师了。
好老师除了跟成绩有一定的关系外,还与老师的为人师表有很大的关系。好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应该是得体的,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
好老师对学生应该是关心爱护的。除了在学习上关心学生外,还应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从生活上加以关心照顾。
在义务教育阶段,评价好教师的标准是拿学生成绩排名定的吗?你怎么看?
在义务教育阶段,评价教师的标准从主管部门的文件上、教育专家的公开言论上自然是成体系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学校内部的评先评优和考绩嘉奖时,教师的教学成绩即学生的考试成绩却是最具决定性的,依学生成绩来给教师打分排名几乎是所有中小学约定俗成的做法了。
而且这种操作越来越精细,越严密。比如先分主科与副科,主科老师占绝对优势,副科老师只是配相的,像是音乐、美术、劳技、信息这些不搞期中期末考试的科目,老师基本相当于隐形人,可有可无。他们的工作量一般计五折。生物、地理参加统考,老师的重要性比前几科略高,却也高得有限。他们在计算工作量时,一般打八折。中考科目中,政史理化不打折,体育打九折,语数英三大科乘以1.2倍系数。工作量既是核算教师绩效的依据,也是教师评先晋级的依据。
教师绩效的计算除了固定的课时,还有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学生成绩。分为班级均分、年级均分、单科及格率、优秀率、年级前N名各平行班人数、年级前N名所有学科及主科平均分,反正就是细分到穷尽你的想象。而这一切全部依托于学生的每次考试成绩。就连教师获得的指导学生竞赛获奖荣誉也离不开考试成绩。此外,什么优秀教师、先进集体啥的荣誉,哪一项离得开学生的考分?尤其是小升初、中考成绩更是对教师评价起一锤定音的作用。
眼下教育部等九部门最强减负令规定:考试按等级评定,严禁公布成绩和排名。是不是意味着学校要改变教师评价方式了呢?也未必。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只不过多了一个折换的步骤,少了一个向学生及家长公布的环节。
道德评价不易把握,除非有明显的违法乱纪、伤风败俗而被一票否决了,很难界定哪个老师德胜一筹。让学生及家长参与评价教师只能占很小很小的比例,否则,难免会有失偏颇。目前来看,从学校、家长乃至教师本人都更倾向于用学生成绩说话。毕竟,这体现了教师的主业水平。
你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欢迎留言讨论!
在义务教育阶段,评价好教师的标准是拿学生成绩排名定的吗?你怎么看?
虽然我们想要提倡素质教育,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没有好的模式来进行评价,其他评价模式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更好更公平的评价模式出现之前,学生考试分数来进行排名是最公平的评价方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