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问西东》你们看了吗?
电影《无问西东》确实很感人。影片讲述了不同时期的几个年轻人,这几个年轻人同样出自清华大学,面临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历史时代。
最感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沈广耀,来自富裕家庭,按现在话说是富N代,却没有富家子弟的张扬、浮夸,反而有着良好的家教和发自内心的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作为家中独子的他,最终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参加了空军,在一次和日军的战斗中壮烈殉国。
沈广耀上大学时正是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西南联合大学。当时抗战刚刚爆发,在北京的大学一路南迁,最终到了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在战乱时期,又一路南迁,条件艰苦可想而知。大多数都是草房子,大学生们就在草房子中上课。有一次下大雨,窗外狂风暴雨,窗内学生认真听课,无奈雨声太大,盖过了教授讲课的声音,教授一再提高声音,学生还是无法听清,最终教授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静坐听雨”,在讲台上坐了下来,学生们全部端坐桌前,坐听风雨声。屋顶的漏雨打湿了教授的衣服,教室内也四处滴水,教授和学生没有一人挪动避雨的。后来,日本飞机常来轰炸,躲避日机轰炸成了必修课,在躲避轰炸的间隙,教授们就在地头、山间、土洞旁支起黑板给学生上课,一边是敌机的轰炸,一边是教授抑扬顿挫的讲解,学生们专心致志的听讲。看到这里,真的是很感动人的,关键是这些场景并不是虚构的,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上是真实的出现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