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海昏侯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

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很多人幻想着一夜暴富,但是在我国古代,商业经济远没有现如今发展之时,当官做皇帝也就成了古代许多人的精神寄托,海昏侯之所以会被称为我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就是因为他在封侯乃至做皇帝,这条道路上运气好到了极致,基本上等同于现如今的一夜暴富,本来自己就是王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二代,结果运气还是出奇的好,本不属于自己的皇位,却在一夜之间,让他白白捡了个大便宜。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海昏侯的记忆,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纸醉金迷,豪奢无度之中,但是讲真,他那传奇般的开挂人生,又何尝不是无数人的梦想呢?尽管时间短了点,但或许他的皇帝生涯,才真正是许多人心中的理想形象。由于宫廷穿越剧的影响,我们往往对于皇帝的生活,往往仅关注了有趣娱乐的一面,对于皇帝生活中那些苦恼的瞬间都视而不见。

自从2011年,海昏侯刘贺的墓葬被发掘,人们再一次将这个仅仅做了27天的皇帝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他已是历史人物,但是却硬生生在现代社会火了一把,成为了一代网红,原因别无其他,就是因为他那满是惊喜与爆点的人生,太过于吸睛了,与此同时,还为他狠狠圈了一波现代粉。

5岁的我们,基本都在小学度过,但是在当时的海昏侯,却俨然当上了侯爵,简直不要让人太羡慕,但是历史终究是公平的,早盛必将意味着早衰,他这一生也仅仅持续了33年,太过于爆棚的运气,反而让他的命数不长,其实要说仅仅在5岁当侯爵这回事,在古代,由于特殊的继承制度,其实也还可以理解,但是他在19岁当皇帝这件事儿,那可就另当别论了。

按照我们现如今的年龄,19岁才刚刚成年不久,他当皇帝会有什么作为呢?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其实不然,毕竟五岁就开始步入体制,自然对于那些门道还是有所了解得,只不过他在那个年纪玩心太重,尽管当时霍光有意扶植,但是恰恰让他在最不正确的年纪,干了最正确的事儿。

一切机缘巧合,都是因为汉昭帝的突然驾崩,如果他早一点知道自己将来会当皇帝,显然不可能甘愿做一个玩心十足的王爷的。当然事实最终会证明这一切,在刘贺墓葬并未发掘之时,他是被沦为历史笑话的,但是往往历史没有真相,毕竟我们所有人都不可能回到当时,亲眼见证,但是考古资料显然是最具说服力的。

从当时墓葬的发掘结果来看,海昏侯其实并非昏庸的君主,他还是很想励精图治的,墓葬中大量的典籍资料,也足够证明刘贺非那般玩物丧志之徒,而且并没有我们常规思维想象的那样,满墓葬全是金银财宝,美女陪葬之类的,相反是许多音律乐器,足以证明其艺术情操。

总体而言,海昏侯之所以身份地位特殊,不仅仅与其爆棚的运气有关,而且终究是因为他这一生太过于惊险刺激,反而失去了对理性原有的判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一定程度上,不可否认,祖辈们的原始积累确实能够减轻子孙后代的压力,但是这也并非决定性关键因素,尽管海昏侯当时手握大权,并未有足够时间作为,但是他同样给自己的子孙带去了福祉,爵位世袭了四代之久。

如果让我们选择,在当时体验那般惊险刺激的人生,短短三十年,会愿意吗?其实往往每个人心中的答案,也已经因为思维认知千差万别,无论好坏,终究那是别人的人生,我们永远无法复制,即使时空穿越,思维意识也已经不在一个层面,要说海昏侯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其实也并不过分,无论真相最终如何,毕竟历史由胜利者书写。

为什么说海昏侯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

这个要从他爷爷汉武帝说起,汉武帝时期呢,有个乐师叫李延年。他写了一首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听了这首歌就要去寻找这歌中的美人。这个美人就是汉武帝的李夫人。李夫人去世后汉武帝写了《李夫人赋》、《落叶哀蝉曲》、可以看出来汉武帝是非常喜爱这位李夫人。汉武帝和李夫人生了个儿子叫刘髆,被封为昌邑王。昌邑王想当太子,但是事情败露,过了两年就死了。他儿子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海昏侯刘贺。刘贺继承了他的王位继续当昌邑王时才五岁,他开心愉快的活了14年,到了19岁。

当时在位的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又没孩子,霍光想来想去,这个刘贺不管是血统还是他爹和他奶奶的受宠程度都最合适。于是他就当了皇帝。这个皇帝他当了27天,被废黜的时候,大臣们一算,他在位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如果他每天睡6个小时,还剩18小时,27天就是486小时,也就是说他每个小时要干2.3件荒唐事。

他干的荒唐事比如汉武帝服丧期间去游猎;进京主持汉昭帝丧礼路上要买“长鸣鸡”“积竹杖”;路上又车载一批美女供其淫乐;到了长安东郭门按国礼奔国丧看到首都就要哭,刘贺说我喉咙疼不能哭;当了皇帝后每天饮酒取乐;爱玩斗兽;还让官奴乘骑皇太后马车并且飙车;把京城官员换了他属国的二百余人。。。等等。

实在太无法无天了,大家终于都受不了了,于是被废黜了。被废之后被幽禁了十一年,到了三十岁又被封侯。这一生跌宕起伏,相当的刺激。也是极少数当过皇帝被废还能活到自然死亡的。

而从他的墓里、帝王级别的物品、侯级别的物品都有,殉葬品丰富多彩,也是他这一生的印证。

为什么说海昏侯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

刘贺:7—19岁他是昌邑王,19岁进京做了27天帝王,被废为庶人,回到昌邑故地,11年后,被封海昏侯,封地从昌邑改为豫章郡,仅仅做了三年海昏侯又突然身亡。刘贺一生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是非黑白,让今天的人们依然喋喋不休!

刘贺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降生的,他的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祖母是最受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李夫人早丧,汉武帝伤痛不已,为她写下情真意切的《李夫人赋》,还把她的陵墓安葬在本属于皇后的位子上。

汉武帝赏给李夫人无数珍宝,李夫人早丧,这些当然是留给他们唯一的儿子刘髆,爱屋及乌,汉武帝给这个儿子一大块富饶的封地:昌邑国。刘髆就是昌邑王。

只可惜刘髆不到二十岁就撒手人寰,留下五岁的儿子刘贺,袭爵昌邑王。

是什么原因又让刘贺这个第二代藩王有幸荣登大宝,继承帝位呢?

汉武帝老来得子,喜欢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临终之时把大位传给八岁的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汉武帝害怕“子少母壮”,临死之前杀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赵婕妤。

汉武帝为防止一人专权,为刘弗陵同时安排了五位辅政大臣(丞相车千秋,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驸马都尉金日磾,左将军太仆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互相制衡。

只可惜汉武帝管得了生前事,却掌控不了身后事,每个人都想独揽大权,几番较量明争暗斗之后,最终霍光胜出,霍光杀了桑弘羊和亲家上官桀一家,只留下了他的亲孙女,也是霍光的外孙女上官皇后,当时只有九岁,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后。

从此霍光大权独揽一手遮天,但霍光并不因此满足,他想让上官皇后生下有霍家血脉的皇子将来继承帝位。于是霍光下令,后宫中的女人除了上官皇后,谁也不能亲近皇帝刘弗陵,甚至让后宫的那些女人们穿上封闭式内衣。

可是事与愿违,直到21岁的刘弗陵去世,上官皇后也没有生下孩子(上官皇后比刘弗陵小五岁),如果不是霍光的霸道专权,也许会有别的嫔妃为汉昭帝生下孩子。

现在汉昭帝突然驾崩无嗣,只有另择新君,当时最符合新皇帝入选资格的人就是广陵王刘胥

当时刘胥是汉武帝唯一在世的儿子,从血缘上讲,刘胥与汉武帝汉昭帝都是最近的一个人。

但霍光迟迟不决,因为广陵王刘胥已经做了几十年的诸侯王,有丰富的政治阅历,还有一帮支持他的臣属,如果刘胥登基,霍光就不可能再把持朝政,大权独揽

这时有个郎官上书:古有先例,如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废长立幼。

霍光一听正中下怀,以刘胥“举止轻狂,肆意妄为”为由,甩掉了广陵王刘胥。然后选中了只有十九岁的昌邑王刘贺为新帝。

刘贺同样举止轻狂,奢靡无度。但霍光不管这些,他或许认为孺子可教。

当刘贺接到进京即位的消息,不亚于从天上掉馅饼,他当天就急不可耐的带着二百多昌邑臣属赶赴进京,一路快马加鞭,连马匹车辆都不知累坏了多少,但刘贺在途中仍不忘采买礼物,私藏女子。

刘贺就这样洋洋自得的来了,即位后的刘贺把扶他上位的霍光晾在一边,而他从昌邑带来的臣属却一步步逼近朝堂的重要岗位。

刘贺太操切不成熟了,居然把手伸到了长乐宫,那是上官皇太后的寝宫。上官皇太后虽然比刘贺还小三岁,但她是刘贺的长辈,作为皇太后,她有最终决策权,这让刘贺坐卧不安。

刘贺让自己带来的臣属安乐,替换了原来长乐宫的卫尉。刘贺一系列的举动违背了霍光的初衷,现在连长乐宫的卫尉也换了,看来这个小皇帝是不能用了!

霍光要废了刘贺,虽然霍光独断专行,但程序还是要走的,他先是拉拢了大司马田延年,由他去威逼丞相杨敞同意废刘贺,杨敞当时吓得直冒冷汗,杨敞的夫人就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她趁田延年去更衣时,劝杨敞点头,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第二头霍光对众臣宣布要废刘贺,群臣尽皆愕然,田延年按剑不语。群众慑于霍光田延年淫威,不敢反对。

于是对刘贺罗列罪状,杀光他从昌邑带来的两百多臣属,把刘贺带至长乐宫,跪在上官太后面前,历数他的罪行,要废掉他的帝位,上官太后点头说“可”。

刘贺当时就用《孝经》中的话质问霍光,我听说天子有争臣七人,虽失德而不失天下,我今天被废是你们这些做大臣的没有一个是忠臣。

说什么都没用了,霍光以刘贺没有“告庙”这个大错为由废掉了刘贺。
  1. “告庙”就是新帝登基前要去拜谒高帝,这是汉朝皇帝登基必走的程序。刘贺为什么没有告庙,或许年轻不知,那么霍光是老臣重臣,为何不引刘贺去告庙呢?也许霍光一开始就留了一手。
  2. 刘贺在情急之时,能脱口引用孝经里的话质问霍光,说明他熟读儒家经典,并非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之所以进京途中私藏女子,进京后奢靡放浪,也许就是他的臣属们给他出的主意,以此迷惑霍光,让他以为刘贺就是不学无术之人。可是这些都逃不过老谋深算的霍光的眼睛,反而成了霍光废掉刘贺的理由。

总之,刘贺哭着鼻子孤零零的回去了,带去的臣属全被砍头。刘贺还失掉了他原本的昌邑故国,成了庶人。

霍光另立新君,是比刘贺还小一岁的刘询。刘询是汉武帝嫡长子刘据的孙子,在“巫蛊事件”中,刘据被满门抄斩,只有襁褓中的刘询幸免于难。刘询从小在血雨腥风中长大,知道官场的厚黑之道。刘询韬光养晦,终于熬死了霍光。

刘询顾念骨肉之情,做了十一年庶人的刘贺重获封地。不过昌邑王没有了,封为海昏侯,封地也从昌邑改为豫章郡。

刘贺虽然又过上钟鸣鼎食的贵族生活,但刘询对这位前任始终不放心,刘贺一直处于高度严密的监视之中,没有任何自由。

在这十几年的变故中,刘贺的身体也日益糟糕,他面色黢黑,腿脚不便,这些都是他有心脑血管堵塞,中风偏瘫迹象。

三年后,33岁的刘贺因天气炎热,吃了一个香瓜引起了急性胃肠炎,诱发了心脑血管并发症,撒手人寰。更加令人蹊跷的是,他的两个儿子也不离不弃前后脚死亡。

无嗣袭爵,海昏侯失囯,刘髆刘贺这一脉彻底断了香火。

为什么说海昏侯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

海昏侯是西汉时期所设的一个爵位。2011年,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墓葬重现于世,其规模之大、陪葬品之多惊呆了世人。

随着考古界对墓葬的进一步研究,墓主刘贺也一时之间成为了“网红”。

可是,了解得越多,大家就越发现海昏侯刘贺此人实乃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为什么这样说他特殊呢?有书君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一生大起大落,走运、走背运都宛若开挂

说海昏侯刘贺特殊,主要因为他一生大起大落,5岁袭爵,19岁当皇帝,27天后被废,后来却又被封为了海昏侯,年仅33岁便早早去世。

走运、走背运都走得像开挂一般的,历史上恐怕除了他再也没几个人了。

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孙子,奶奶还是武帝曾最为宠爱的李夫人,可以说出生时就是含着金汤匙的。

可惜,刘贺的父亲在他5岁时早逝,他瞬间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袭爵后,刘贺安安稳稳地度过了其短暂一生的三分之二时光。

在他19岁那年,汉昭帝突然驾崩。因为昭帝属于是英年早逝,并没有留下可以继承皇位的子嗣。

此时,种种条件都颇符合要求的刘贺进入了朝政实权实际掌握者霍光的视线。刘贺接到玺书后,喜不自胜,当天就踏上归朝的路途。

彼时,穷刘贺一生的智慧恐怕都不会猜到,这场奇遇只会是一场黄粱大梦。27天后,霍光联合众臣废去了刘贺的皇帝之位,史称“汉废帝”。

自此,刘贺成为了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也沦为了历史上的一个大笑话。

可是,刘贺的一生并未就此隐退,而是很快再度崛起,被封为了海昏侯。

虽然,中间也出现过食邑被削减的情况,但刘贺海昏侯的爵位却没有被夺走,并顺利往下传了四代。

并且,虽然活着时备受憋屈,但死后多年他却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引起这么大的波澜,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奇遇。

二、留下的史名臭名昭著,少有人可望其项背

海昏侯特殊,还因为他史名臭名昭著,少有人可望其项背。

不信,请看这组数据:在位仅27天,却干出了1127件荒唐事。做个简单的除法,也就是说他一天至少要做出42件坏事来。

天呐,这还不够可怕(特殊)吗?

据记载,刘贺在赶着去长安做皇帝的途中都不忘记强抢民女,那得是有多爱美人不爱江山才能做出的举动呀。

继位后,他更是夸张,屡屡派亲信去搜刮财务不说,还听不进去人劝,对方劝得狠了还会眼不见心不烦地将其关进监狱。

当然,这都是野史的记载,《汉书》正史里的记载要稍微正常一些。

按原话来说,就是他荒淫无道,有失皇帝的礼仪,还乱了汉朝的纲纪。怎么会这么严重呢?咱一条一条来。

荒淫无道大抵与野史差不多,不外乎也是在进京途中抢了美女。

有失皇帝的礼仪呢,是说他天天抱着玉玺不撒手,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土老帽。不得不说,这种行为确实是有些难看了。

至于乱了汉朝的纲纪,也是有据可依的。什么在汉昭帝丧期未结束时就偷着吃肉啊,大肆地提拔自己的亲信啊等等。

遍翻所有的史书,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确实都对海昏侯刘贺诟病多多,甚少溢美之词。

做人失败到这个份上,也是有够特殊的呢。

三、墓葬出土后被重新正名,形象前后反差极大

至于海昏侯刘贺特殊的第三点,则是随着他的墓葬被发掘,他的形象也渐渐被史学家做了重新正名,前后比较反差极大。墓葬没出土前,他是作死的废帝,墓葬公于众后,他又成了IQ、EQ均绝佳只是命不太好的翩翩公子。

当然,历史往往由成功者书写,个人形象被抹黑也是大有人在的。可是,被抹黑成刘贺这样,还好巧不巧地被后人逐一翻案给予了正名的,特殊性也是有够强的。

我国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说法,也就是说死后的生活也要像生前一样。

倘若按着历史的记载,刘贺是一个不学无术、昏庸无道的人,那他的墓葬里应该存的都是金银财宝或者侍女陶俑。然而,并不是。

在刘贺的墓葬里,大批量地保存着许多文化典籍、音律编钟,甚至还有堪称中国最早的孔子屏风画像。

所以,刘贺绝不是肚里无墨之人,反倒应该是一个饱学之士。更何况,从刘贺保存下来的奏本底稿来看,刘贺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极高的。

并且,刘贺的整个墓葬,分布清晰,既没有超出标准,又物尽其用,里面的陪葬均工艺精美,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可以证明刘贺是一个生活颇为讲究的人。

甚至,他的墓葬里还有专门用来涮火锅的厨具,还有制酒的酒具,且皆不是凡品。

其实,从小众一些的史书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真实的刘贺其实原本就是这样的。家境优渥,所以平时喜欢喝喝小酒,听听小曲,最夸张的也不过是与人赶着马车一起玩把赛车。

被劝谏后,也会及时止步,只不过积习难改罢了。

然而,历史的光环太盛,人人都更迷信于历史。于是,海昏侯刘贺生生成了错处多多的笑柄废帝。

好在,真相终有大白的一天,刘贺的污名也在渐渐被新时代所荡涤。

综上,为什么说海昏侯是历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不过是因为他人生轨迹特殊、个人形象先黑后白特殊所致。人这一生,浑浑噩噩是一辈子,大风大浪也是一辈子,海昏侯特殊大抵也是因为他选择了后者吧。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为什么说海昏侯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

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突然接到了1127条罪名书。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被贬为平民。他不禁大哭:“本来也不是我要当皇帝的!”

刘贺的一生,大起大落,从一地之王到一国之君,再到一介平民,最后成为海昏侯。这样的身份转变,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世事无常、身不由己。

一、刘贺的显赫身世

俗话说“投胎是个技术活”,刘贺在投胎这门技术上,可谓技艺高超。

刘贺有着正统的皇室血脉,他的祖父是汉武帝刘彻,祖母是汉武帝最为宠爱的妃子李夫人。

李夫人出身于普通平民家庭。她的哥哥李延年因为犯法被实施了宫刑,在宫中负责养狗。

李延年擅长音乐歌舞,在一众太监中脱颖而出。据说他每次创作的新曲都会引起轰动,因此名声大震,获得了汉武帝的青睐。可见,拥有一项顶级的技能是多么重要的事!

一次,李延年唱了一首新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倾国倾城”这句成语就来源于此。

汉武帝一听,悠然神往,叹息道:“世上真有这样的美人吗?”

李延年立即推荐了自己的妹妹李夫人。汉武帝见到李夫人后,发现她果然美丽无比,最令汉武帝满意的是,李夫人擅长跳舞,舞姿翩跹,迷人极了。

于是,汉武帝将李夫人纳为妃子,百般宠爱了多年。李夫人为汉武帝生下一子,即昌邑王刘髆,也就是刘贺的父亲。

后来,李夫人生了重病,汉武帝亲自去探望她。她却蒙着被子说:“妾长期卧病,容颜憔悴,不可以见陛下,希望能把儿子和兄弟托付给陛下。”

汉武帝虽然再三恳求见李夫人一面,李夫人却一直不肯拉下被子。汉武帝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李夫人深知自己自己地位低贱,因为容颜美好而获得宠爱。如果让汉武帝看到她容颜毁坏,颜色大不如往昔,一定会破坏她在皇帝心中的美好形象,从而厌恶抛弃她。

不得不说,李夫人是很有心机的。正因为这番操作,她成为汉武帝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她的儿子刘髆自然也得到了汉武帝更多的怜惜和疼爱。

因为刘髆的出生,全家升官。李延年封为“协律都尉”,李夫人另一个哥哥被封为“贰师将军”,可见刘髆在汉武帝心目中是相当重要的。事实确实如此,刘髆作为汉武帝当时最小的儿子,被汉武帝宠爱非常。

刘髆被封为昌邑王后,汉武帝赏赐了他很多钱财,富甲一方。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刘髆的舅舅李广利想让自己的外甥坐上帝位,大肆拉帮结派,一番神操作,结果却适得其反。引起了汉武帝的反感,反而让刘髆失去了竞争帝位的可能性。

刘髆郁郁寡欢,英年早逝,5岁的刘贺继位为昌邑王。

小小年纪就拥有大笔钱财,地位超然,又没有父亲的管教,刘贺过着随心所欲,逍遥自在的生活。

二、命运的转折点

刘贺19岁的时候,一个大馅饼砸到了他的头上。

21岁的汉昭帝突然猝死,没有留下子嗣。到底由谁继承皇位,引起了朝堂上的讨论和纷争。

当年汉武帝临终前,曾经明确指定霍光为大将军、大司马,辅佐当时8岁的汉昭帝。在汉昭帝即位时期,霍光得到汉昭帝的全面信任,独揽大权。

汉昭帝突然猝死后,霍光挑中了刘贺作为继承人。于是,刘贺被过继给汉昭帝,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刘贺当时是什么想法不得而知,但是稀里糊涂、茫然无知是肯定的。他本来过着斗鸡摸狗,恣意纵情的潇洒生活。

突然皇帝这么大一顶帽子扣在19岁的小青年的头上,砸得他晕晕乎乎,不知云里雾里。

更让刘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没把皇帝的位置坐热,就又被撸了下来。而撸他下来的理由足足有1127条。霍光列出了刘贺多达1127条荒唐行为,几乎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平均一天就要做40件坏事,简直就是一无是处。

例如,刘贺从昌邑到长安的路上,强抢民女,让彪悍的奴仆将抢来的女子放在装载衣物的车上。

按照规矩,奔丧望见国都就要哭,可是到达长安的城门时,刘贺却说自己咽喉痛,不能哭。

汉昭帝的灵枢还未下葬,刘贺便叫人取出乐府的乐器,把昌邑国的乐人引进宫来,击鼓歌唱、吹奏乐器、扮演戏子。等到昭帝灵柩下葬返回,刘贺就到前殿去敲打钟磬,击鼓吹奏,载歌载舞。

此类恶行,每天都要做40多件。刘贺确实是个被惯坏了的熊孩子,连样子也不肯装一下,也难怪大臣们觉得如果他当皇帝,必将是个亡国之君。

不过人家刘贺本来也没做过皇帝梦,他过着衣食无忧的闲散王爷生活是多么地快乐!这些做事不靠谱的大臣,特别是霍光,非要把他推到皇帝位置,又把他撤下来,还在他头上安了一大堆的罪名,这到底是谁有问题呢?

转了一圈,刘贺又回到了封地昌邑,不过比之前更糟糕的是,他的昌邑王封号被剥夺了。

作为废帝,他还是很幸运的。太后不仅把原昌邑王刘髆的家财全给了刘贺,还赐给他汤沐邑二千户。不过昌邑国的大臣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他们没有辅佐好刘贺,200多人全部被霍光问罪杀头。

刘贺从王爷到皇帝,再到平民,实在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三、做皇帝的后遗症,让刘贺郁郁而终

刘贺被废后,霍光尊立汉武帝曾孙刘询为皇帝,即汉宣帝。

汉宣帝虽然跟刘贺年龄差不多,论辈分却是刘贺的侄子。他对这位曾经做过皇帝的叔叔很不放心,担心他找到机会,咸鱼翻身。

于是,汉宣帝对刘贺采取了长达五年的监控,安排密探对刘贺的一言一行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其中,密探向汉宣帝汇报了三件主要的事情。

1、刘贺虽然才27岁,可是因为患了风湿病,行走非常不便,身形佝偻,步履蹒跚,身体状况不好。

2、刘贺专注吃喝玩乐,没有任何斗志和雄心,妻妾有16个,纵情欢愉,一副颓废的模样。

3、刘贺父亲死后,留下了11个姬妾为他看守陵园。刘贺对她们的态度非常恶劣,她们生病的时候,不给延医问药。任由她们自相打斗,自生自灭,毫无仁义可言。

汉宣帝看到他这样的状况,认为他天性昏庸、不仁不义,不值得忌惮。于是,汉宣帝对他放心了,对于毫无竞争力的叔叔,汉宣帝下诏将他封为海昏侯。

海昏为豫章郡县名,范围大致包括今天南昌市新建区北部、南昌县北部、永修县、武宁县、靖安县、安义县、奉新县,以及鄱阳湖西南部。

刘贺是第一代海昏侯,他的经历实在是非常特殊。而他的死也是扑朔迷离,有人说他是被毒死的,也有人说他郁郁而终。总之,33岁的刘贺并未得到善终。

他死后,一群大臣纷纷上书,认为废帝不应该作为一个国的始祖。更巧的是,本来要继位的刘贺儿子突然死去,这不是个好兆头。于是,海昏侯国被废除了。

没想到13年后,汉元帝又将刘贺的另一个儿子封为海昏侯,由此传承下去,海昏侯从刘贺开始,共传了四代。

四、海昏侯刘贺的墓地震惊世人

刘贺虽然在权力上波折甚多,可是他却一直都是个超级富豪。他从四岁就继承了父亲的全部财产,再加上太后、历朝皇帝的赏赐,海昏侯应该是从来没有为钱发过愁。

2011年,海昏侯墓重见了天日。这座墓地中藏着大量奇珍异宝和珍贵的汉代典籍,价值之高,器物之奢华,金钱之多,震惊了全世界!

首先让人乍舌的就是堆积如山的金子,各种金饼、马蹄金、麒趾金、金板耀花了人们的眼睛。金器总重量达到115公斤!纯度达到了99%以上,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金窟。

而更为让人感受到赤裸裸的视觉冲击的是一座十余吨铜钱堆成的钱山,共计有200余万枚。

玉器作为古人主要的随葬品,在海昏侯墓中也很多见。这些玉器,做工细腻,造型别致,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墓地中的雁鱼灯、青铜博山炉、青铜火锅、编钟等青铜器,无不精美无双,让人赞叹不已。

更为珍贵的是,墓室中出现了大量黑乎乎形似泥土的东西,经专家鉴定,这些是汉朝的竹简。经过清理、加固、脱色、红外线扫描等等一系列的处理措施,由古文字学家进行释读,先后从竹简中整理出包括《诗经》、《易经》、《孝经》、《论语》在内的诸多经典古籍,像《论语》中的《知道》一篇,千百年来世人都没能见到其真面貌,而在海昏侯墓中却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五、结束语

从海昏侯墓的考古成果来看,刘贺生前对文学艺术颇为喜爱,也是有些文化修养和艺术品味的人。而且他的身体并不是十分强壮,孱弱多病。27天众目睽睽之下,做出1127件荒唐事有些超出常理。

如果刘贺真的如此荒淫无度,他在被废后,还得到太后和皇帝的大量赏赐,不仅没有陷入生活困顿,反而依旧锦衣玉食,相当让人费解。

也有人说,这个夸张的数字是霍光在权力上受到刘贺的威胁,因此为了废帝而给刘贺安上的借口和说辞。

至于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可能已经蒙上了岁月的尘埃,无法分辨清楚了。

为什么说海昏侯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族之一?

海昏侯刘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说实在的并不高,只是后来人们对其陵墓发掘,其中过多特殊之处,才将这个在历史中差点被埋没的皇族再次推向风口浪尖,人们对他也逐渐熟悉些许。那么,海昏侯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我继续为你详细分析。

一、人生经历传奇而特殊

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他的父亲是汉武帝时期太子热门人选刘髆,奶奶是汉武帝后期宠爱的妃子李夫人,李夫人哥哥是大将李广利,按理来说这样的条件,当时刘髆就很有机会成为太子,可惜最后有一个猪队友丞相刘屈氂搞些歪门邪道诅咒汉武帝,被汉武帝发现后将其处决,并且牵连到李广利一家人,还把刘髆的皇帝梦搞破灭。

老子没有机会成为皇帝,那就看儿子刘贺的了,刘贺算是比较幸运,公元前88年,父亲去世后,年仅5岁的刘贺继承了父亲封地,成为昌邑王,更加幸运的是,公元前74年六月,年仅21岁的汉昭帝突然驾崩,因为其没有儿子,国不可一日无君,权臣霍光选来选去挑选了19岁的刘贺作为继承人。

就这样,刘贺在七月继位,完全算是捡了一个便宜,可惜好景不长,仅仅当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以他荒淫无度,从而联合皇太后发出诏令废除刘贺这个皇帝。其中列举了刘贺一共1127件荒唐事情,包括破坏礼制、淫乱后宫、不纳良言等等。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由此可见,刘贺确实相当特殊,能在短短27天时间内做下1127件荒唐事情,每天平均40多件,看来他确实啥正事没干,基本所有时间都在干荒唐事情,还得努力加把劲才行。

被废除后的刘贺,继续回到自己封地昌邑,可是被削除王号,只是给了2000户食邑。与此同时,霍光另立卫太子唯一遗孙刘病已为汉宣帝,并且将刘贺原本带到皇宫的官员悉数处决,刘贺算是再无机会称帝了。

不仅不能称帝,刘贺在封地还被人监视,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监视之中,没办法他只能疯狂生孩子减少内心不安,一生就是22个子女。按常理来说,刘贺都这样了,一切也算告一段落,谁曾想还被继续贬为海昏侯,可悲可叹。

就这样,刘贺在抑郁中去世,享年33岁,结束了传奇而特殊的一生,在历史上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二、碌碌无为却得以厚葬

刘贺一生就干了27天皇帝,他死后却得以厚葬,他的陵墓如今已经出土,其中各类奇珍异宝以及经书典籍,堪称丰富多彩,并且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墓葬内容最丰富的汉代诸侯陵墓。

他明明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贡献,为何汉宣帝还要如此隆重给他厚葬呢?难道历史记载与真实情况之间有什么不符?带着这些问题,考古学家对其陵墓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其中发现很多黄金还有孔子画像(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孔子画像),更为特别的是,刘贺墓中居然有《诗经》、《礼记》、《论语》、《春秋》等书籍,儒家思想浓厚,《论语》中的《知道》篇是2000多年从来没有出现全貌的典籍,终于在刘贺墓中得以展露真实面目。

从刘贺如此重视儒学典籍来看,应该真实的刘贺并没有史书上所说那么严重,能够在27天内做出1127件荒唐事,很可能是因为他与霍光之间发生什么矛盾争执,最后霍光为了收拾他,才联络毫无实权的皇太后来废除刘贺皇位。

再者说,霍光列出的那些荒唐事,很多都是吹毛求疵的,颇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味道,让人不得不对那段历史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从而将更多兴趣投入到刘贺陵墓,希望在陵墓出土的文物中能够更加清晰弄明白那段历史。

结语

史籍编写也是人为的,很多时候难免受到一些个人情感或者政治原因影响,导致背离现实,所以我们对历史真相的研究,除了借助史料,还应该尊重那些发现的文物事实,这样不仅能够让我们今天的人明白历史真相,还能够还古人一个迟来的公道!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