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怎样欣赏一幅艺术绘画?

绘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什么人物、风景、山水等,及包括梦幻和幻想绘画艺术,都是以绘画艺术里的系统里,此刻人们也对绘画艺术起了好奇心和观赏。

那么普通人怎样欣赏一幅艺术绘画?

据我了解,这段期间我回答的问题也不少,也发了不少艺术绘画作品,都是名作,就下面这些艺术绘画作品

就是给那懂行的人观看艺术绘画的。

可是这个社会,也有不少不懂的人,欣赏艺术绘画,但是不懂的人,

就像上图这些艺术绘画作品,看了这些艺术绘画,胡乱的评论问题,写的评论也是乱七八糟,很是难堪,那这些人肯定是看不懂。

而有一部分人还能看得懂,也觉得是艺术,看得津津有味,也能说出个道理,这就是懂艺术绘画和不懂的区别的,总之大部分的人,估计是来凑热闹欣赏艺术绘画,看看这些绘画艺术,好在哪里,他们也看不出味道,只是你一言我一语,说不上青红皂白,这就是普通欣赏艺术绘画的现实道理,不知你对此有何建议,请下方评论留言,谢谢。

普通人怎样欣赏一幅艺术绘画?

一直以为,人们欣赏艺术,是一种自然生发的情愫,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喜欢,是一种逐渐养成的习惯。

普通人欣赏艺术绘画,首先是一种喜欢,一种情趣,感觉绘画艺术能通过视觉感官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普通人欣赏艺术绘画,不一定关心绘画的技法,也不一定在意这画是古代的还是现当代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是著名画家画的,还是非著名画家画的,只要这画合乎自己的眼光,觉得这画很美,甚至让人产生共鸣和想象,在普通人眼里,这就是好画,这就是艺术。

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从来不会以强迫的方式让人接受和欣赏,因为“欣赏”是不能勉强来的。艺术是靠人自发的主动的去接触进而接受并欣赏的。

普通人怎样欣赏一幅艺术绘画?我以为是不用人教的。只要是真心喜欢,能把画看进去,看的多了,普通人也能看出艺术绘画中的妙趣,看出画的主题思想,看出画的情感情绪。在一次次读画赏画中,对艺术的认识会不断升华,欣赏能力会不断提高,这是一个逐渐提升递进的过程。

二十年前,当我在大学图书馆第一次翻看一本经典油画画册的时候,只是感到油画太美了。栩栩如生的造型,缤纷绚丽的色彩,真是美仑美奂,由此我喜欢上了油画。但那时我对油画是一无所知呀!因为喜欢,以后便留心看一些油画和关于油画方面的知识,参观油画画展。看的多了,对油画的认识了解越来越多,现在也能说出个一二三了。

普通人怎样欣赏一幅艺术绘画?

最简单来说就是:表现形式、时代关联、艺术家背景。

我用我喜爱的比利时画家勃鲁盖尔(下面多图预警)来举例,他的画,无需背景,你都很容易一眼爱上。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老彼得·勃鲁盖尔(布鲁盖尔,约1525年-1569年9月9日) 是我第二个喜欢上的艺术家。

无须见真迹,早年我隔空迷上了 The Hunters in the Snow 雪中猎人 那一片绿与白。

The Hunters in the Snow

1565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喜欢一个人,可以不需要理由。喜欢他的外表,不代表他才华会输。对 Bruegel 就是这种感情。一直不敢写他,是觉得大家更想看他画中的隐喻、讽刺,又或者是对农民的描绘。然而我从来都不是!细节+颜色就是全部!

冷静,好好回答:为什么偏偏是他?

挑重点,三个赏析角度:表现形式、时代关联、艺术家背景形式还是最重要的。首先是构图的高超。他的画信息量巨大,却仍美不胜收。这是西方为中国画提出一词:散点透视,来对应他们的焦点透视——简单来说就是透视点随着观看者的视点移动。《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就是典型的散点透视神作。Bruegel 大概是西方散点透视玩得最溜的一位,只有他前辈 博斯 Bosch 和他有一拼。

然后,颜色是宇宙的语言,最让人一见钟情的。Bruegel的画属于风俗画,内容还都都是画的乡下、工地(巴别塔这烂尾楼),然而画面却干净耐看,这是配色高明之处。烂尾楼的粉系配色高级如莫兰迪;雪地用的绿中带蓝——马尔斯绿(Marrs Green)是2017年全世界最受欢迎颜色(来自英国纸业 G·F·Smith);田野中黄色的运用,丝毫不输后来两位低地大咖维米尔和梵高。

The Harvesters

1565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时代关联:Bruegel 经历西班牙哈布斯王朝开始统治尼德兰的时代,国王腓力二世对异端和反抗实行血腥镇压。Bruegel对此不爽,借画针砭时弊,以致他自己和家人修改烧掉了不少题材过于敏感的画。目前他传世作品不过40多件

例如以下这幅,就是借圣经故事——希律王害怕耶稣出生,下令屠杀全城婴儿的故事——来讽刺当时处死超过8000人的、主管尼德兰的血腥刽子手阿尔瓦公爵。

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

c. 1565–1567

British Royal Collection

艺术家背景:布拉班特公国人,出生于邻近布雷达(Breda)的布罗赫尔(Broghel),但不确定所指的是拉丁语中位于荷兰的布雷达,或指比利时的布雷(Bree)。三代画家的第一代。娶了绘画老师的女儿,有个史传又凶又会画画的丈母娘。早死,儿子们是丈母娘培养的。生日不详,星座不详。我私以为,他人一定很好玩,大概是射手座 AB 型?耶!分析完了,可以好好看画了:

强行分类:细节故事、风景组画、寻找主角、不忍细看

一幅画就是一个,不,好多个故事

幸运的是,我的第一幅 Bruegel 朝圣,正是他的代表作 —— 巴别塔 Tower of Babel。不过,这作品原来有一大一小两幅,我在鹿特丹看到的是小的,名气略输——区别在于,小的塔完成度更高

The (Little) Tower of Babel,

c. 1563,

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 Rotterdam

我竟然更喜欢小的,阴天、封闭,这个塔有着魔幻现实的吸引力,我仿佛走进其中,穿梭到和犹如爱丁堡斜坡一样的密封世界。

大的巴别塔,则是世纪著名烂尾楼。记得上次写博斯《人间乐园》扫描版是 220MB 因而细节惊人吗?这幅赢了,原画是230MB。

The (big) Tower of Babel

1563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那就放大看吧,每一处细节都精致,每一个人都有戏,水面和远山让人想起中国山水画。有趣度和悲壮度完全不输这个圣经故事本身。于是,这幅画等同很多人心中的巴别塔。

推荐去下载这 230 MB 原图慢慢数人头,比现场体验还好玩:共1400个人,睡不着的时候试试?还可以试试在《尼德兰箴言》找到100句尼德兰谚语。即使不懂梗,只凭画面和个人表情便觉得耐人寻味——中间那头好惨的肥猪是要干嘛?不得不服 Bruegel 的叙事力。

Netherlandish Proverbs

1559

Gemäldegalerie, Berlin

因而这知识点完全不沉闷,随便一截:

一切取决与掉落的纸牌: 碰运气 世界完全颠倒了过来: 一切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面在窝里留一个蛋: 总是有一些储备 向世界拉屎:鄙视一切 互相牵着鼻子:互相愚弄 模板已经铸好:木已成舟 傻瓜总是拿好牌: 好运比智慧更重要 从指间看过去: 成为宽容的人

不好意思,随便一截也亮瞎眼,这 Bruegel 怎么和 Bosch 一样,那么喜欢屁屁(嗯?为什么我又会截到呢?):

他们都在一个洞里拉屎:他们达成一致从牛身上掉到驴身上:跌入低谷用门擦屁股:掉以轻心 肩扛着重担四处走:想象的东西比他们现在有的更糟悬在水沟上的厕所: 很明显

不懂荷兰梗?这想法激发香港插画家阿涂,以100个粤语谚语集于一图,创作了《大粤港谚语》。至少会广东话的可以玩一遍了。

与食&鬼相关的梗是最好笑的,例如屋顶上那只可爱的鬼在被“呃鬼食豆腐”。还有下面这一席,真是笑到我扑街。

小时候很喜欢的漫画家朱森林《大大可笑糖》也有这种奇效。

被拆分的六季风景

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不知道,雪中猎人是 Bruegel 月令图组画的其中一张。因为它们散落在世界各地。以两个月而非四季为单位,Bruegel 描绘了乡间的绝美风土和人情。故事简单许多,就是看天吃饭,农夫们快乐地回家葛优瘫。

6、7月

The Hay Harvest

1565

National Museum ,Prague

8、9月

The Harvesters

1565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10、11月

The Return of the Herd

1565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1、2月

The Hunters in the Snow

1565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2、3月

The Gloomy Day

1565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可惜,春天的那一幅再也找不回来了。

喂,主角去哪了

Landscape with the Fall of Icarus

c. 1558

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

此画名为《伊卡洛斯的堕落风景》,请努力地寻找我们的主角。

下面这幅《受难之路》。一眼看到右下角圣母在哭,是不是耶稣已经?

慢着,画面中间好像有什么?

相信自由的 Bruegel 不介意我这样诠释:无论主角光环多耀眼,有些人就是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你王者,我Splatoon;你吃鸡,我煮糊,why not?

The Procession to Calvary

1564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这幅画在2013年还被拍成了电影 The Mill and the Cross,又一高度还原神作!

我来剧透一把,这个是故事的开头,不是结尾:

真相残酷物语

和 Bosch 一样,Bruegel 很多画,不放大看会比较好。

The Triumph of Death (c. 1562), Museo del Prado,

上面这幅《死神的凯旋》和博斯的《人间乐园》呆在普拉多博物馆的同一个室。

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

c. 1565–1567

British Royal Collection

《屠杀无辜》的故事和隐喻我们前面提到过。这画本身极美,然而细看都是各种可怜动物被处死。

更甚,这只是阉割版,儿子小勃鲁盖尔画过一个原版,真的在杀男婴(这故事放这几天看,有点可怕了)。

The Peasant Wedding

1567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上课本的这一幅《农民的婚礼》,新郎在哪?新娘表情为什么这么傻?

知道真相,真的是好事吗?难怪那么多人,宁愿肤浅爱着。

Winter Landscape with (Skaters and) a Bird Trap

1565

collection of Dr. F. Delporte

多想回到初次见面,清清爽爽,我们互有好感。

onedaystand悟空第二答,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sprachel。

普通人怎样欣赏一幅艺术绘画?

普通人应该怎样来欣赏一幅艺术绘画?可能许多“普通人”都想知道答案。下面我从专业的角度简单地和大家聊一聊。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人喜欢“画得逼真的作品”,也有的人喜欢“画得写意的作品”。你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没有几个人能说出个道理。到底如何来欣赏一幅艺术绘画呢?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艺术绘画”?

我们一般把绘画称为“艺术”,那是不是所有的绘画都可以称为“艺术绘画”呢?也可以这么理解吧,绝大多数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绘画都可以算在“艺术绘画”里面。因此,艺术绘画的种类是很多的,比如:工笔画、水墨画;素描、油画、水彩、水粉、粉画、漆画、装饰性绘画等等。虽然“艺术绘画”的种类多,但是,在绘画技巧上基本上可以分两大种:

一、写实性绘画:工笔画(中国)和古典绘画(西洋画)

无论是中国的工笔画,还是西方绘画当中的古典绘画,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基本上还是能够欣赏的。由于这些绘画画得比较“像”,所以,无论它们表现的是人物肖像、历史故事、生活场景,还是动物、静物等等,即使没有任何艺术基础的“普通人”,只要稍微浏览就能明白个大概。这也是为什么唐伯虎的画在民间传的“神乎其神”的重要原因吧?(因为老百姓们都觉得唐伯虎的画“像”)。

需要说明的是,在写实性绘画当中,如何欣赏西洋画里的写实性“人体绘画”,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是不能够理解为何西方人喜欢画人体,二是西方人为何用人体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现各种题材(神话故事、历史事件、战争等。比如:《维纳斯的诞生》、《阿喀琉斯和埃阿斯》、《自由引导人民》、《普赛克接受爱神之吻》、《马拉之死》等)。

如何欣赏人体油画,这要从西方人的信仰说起了。西方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而亚当和夏娃早先是不穿衣服的,所以,画裸体就是对“亚当”和“夏娃”的崇敬。这也是西方人喜欢讴歌人体的重要原因。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你就能明白十八、十九世纪,西方的电影里,为什么西方女性喜欢展示自己女性魅力的道理了。

二、写意性绘画:水墨画(中国)、现代派绘画和装饰性画

写意性绘画,中国画当中的“小写意”还好欣赏一点,毕竟它们还“比较像”,对于大写意,特别是泼墨画,有时连专业画画的人,如果没有说明或者解释,也是难以理解的,这只能通过“猜”或者作者的“说明”才能够欣赏了。西洋画当中的“写意性绘画”,比如: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达达派、抽象派,甚至“行为艺术”等等,对于它们的欣赏,必须要首先去了解它们的起源及发展脉络,才能明白这些绘画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色,否则,对于它们只能是“看看热闹”,甚至是“一摸两只脚”

比如:立体派。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和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够理解的美。

再比如:行为艺术。它是由艺术家亲身加入,精心策划而推出的行为和事件,并通过与人交流,一步步发展形成结果的过程。欣赏这样的艺术,只有将自己置于特殊的场景下,才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

因此,普通人欣赏艺术绘画,可以通过听:听专家介绍、或者解说员解说;看:看书理解、看说明文字、看视频介绍等方式来欣赏一幅艺术绘画,否则,对于艺术绘画(主要指写意性绘画),只能像“雾里探花”,不得其要领。

普通人怎样欣赏一幅艺术绘画?

很高兴回答你问的问题

欣赏一幅艺术绘画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复杂作用,获得审美享受的精神活动。

作为普通人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直觉感受。记得普列汉诺夫说:"一件艺术品,不论使用的手段是形象或声音,总是对我们的知觉能力发生作用,而不是对我们的逻辑能力发生作用。"既然,绘画是艺术,看到一幅作品你觉得美,而且莫名地为之动情,还说不出什么道理,说明这幅画最初感动你了,是第一印象。

第二,有了第一直觉感受,就可以进入体验了。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有记载:唐朝大画家阎立本到荆州,观赏张僧繇旧迹时,说:定得虚名耳。明日又往,说:犹是近代佳乎。第三日又往,说:名下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回去。欣赏者回味揣摩的过程,正是深入作品内部情感,把作品的艺术魅力转换为你的艺术体验的过程,这就是艺术感染力。

第三,有了第二艺术体验,就进入了领悟升华境界,这是欣赏绘画作品的最高的自由的精神境界。凡高说:我要画一种永恒的东西。在我的生活中与绘画中,我可以不要上帝,但……却不能够没有比我伟大的某种东西,他就是我的生命_创造的力量。好的绘画作品就有让你感动,激情,奋发,求索的作用。作为普通人要养成欣赏绘画作品的习惯,能作到这三步,欣赏绘画作品,你定会有收获得。以上是我回答的问题,能否抛砖引玉呢?有不对的地方请谅解!

普通人怎样欣赏一幅艺术绘画?

不同经历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作为普通一员的我看法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要高于生活,又脱离不了生活,一幅艺术作品对普通欣赏者来说,因该是赏心悦目的,画中一块色彩、一个人物造型、一个画面中的生活场景、一个历史时代的真实反映,能打动普通欣赏者的心灵,他们就会说好,因为画里的内容贴近我们现实生活,产生共鸣就够了。普通欣赏者不会去研究画里的色彩、构图、技法一些专业问题。

国画《红梅》吴昌硕

油画《黄昏的红色》波兰。马利于斯·皮克托尔

油画《戴帽子的少妇》雷诺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