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19世纪法国绘画大师布格罗的画风?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19世纪法国学院派绘画大师,他的作品大多以寓言和神话故事为题材,其作品在当时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
布格罗的父亲是个小商人,家境一般,最初布格罗在故乡波尔多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半工半读。21岁那年,他以100名学生中的倒数第二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幸运的是他毕业时获得了罗马大奖,可以去意大利继续深造,在美第奇别墅临摹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作品,这也是布格罗坚持古典主义风格的重要原因。
19世纪的西方绘画,各种流派不断出现,而布格罗始终坚持唯美的古典主义学院派风格,坚决反对正在兴起的印象派,他经常告诫他的学生们必须坚持美和真,必须使作品达到极致的美。
布格罗的作品大多描绘妇女和儿童,不论是仙女还是村姑,都美得超凡脱俗,再配以乡村草地和灌木丛林为背景,画面显得宁静优美。
布格罗活到80岁,他看到了自己的成功,一生获奖无数。
怎样欣赏19世纪法国绘画大师布格罗的画风?
19世纪法国油画家布格罗,他从少年时代起开始学画,为了学习油画他在安格尔的画室、法朗索瓦·爱德华·皮柯特的工作室都受过严格的油画训练。
他早期的作品常以仙女、天使、圣母及寓言故事为题材创作,画面整体布局结构严谨,人物曲线流畅,笔触细腻。观赏他的画给人以舒畅谐和、唯美自然的感受。
他的油画,总给人一种美好和纯洁的视觉享受,带给我们独特的美。
《小淘气》描绘的是一个淘气的小女孩爬上墙头,她母亲正把她抱下来的情景,虽取材于生活的场景,但却有一种浪漫的唯美主义风格,把母女情深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这件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布格罗的作品已经摆脱了古典主义手法的束缚,从生活出发,在现实中撷取题材,表达一种博爱的人性思想。
《两姐妹》创作时间是1877年,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少女抱着妹妹坐在石凳上休息的情景。
怎样欣赏19世纪法国绘画大师布格罗的画风?
怎样欣赏19世纪法国画家布格罗的作品?这要从他的绘画风格说起。
在“印象派”出现以前,欧洲的绘画主要以古典风格为主,即以固有色为主,注重“写实”,画风细腻。只不过早期的绘画可能背景比较“黑”一些,到了中晚期背景则逐渐明亮起来。而所谓的“学院派”,在造型上则要求更加严谨。
布格罗虽然是“虔诚的”学院派画家,但他与其他画家不同的是:他追求“唯美主义”,擅长创造美好、理想化的境界。早期作品比较忧郁,晚年则表现的“阳光”。他那近乎完美的作品也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和赞助商,为他带来了大量的金钱和荣誉。他也因此成为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水平有限,欢迎大师指正。谢谢!
怎样欣赏19世纪法国绘画大师布格罗的画风?
法国绘画大师布格罗的画风
19世纪法国绘画大师布格罗笔下的油画作品是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或者说画风),
这种风格的画家在描绘人物、事物等一切景象时,表现的都是相对理性,比如说非常注重人物的形体比例的匀称协调,
而且还是绝对的匀称协调,因此作为“新古典主义”流派的绘画大师布格罗笔下的人物景象显得很真实,其清晰程度就好比现在的摄影照片,
不过呢,也不要去过于惊叹如此高清的“新古典主义”画风,因为布格罗所处的时代,摄影术已经诞生了,不敢否认在创作过程中,在参照了摄影照片,
至少画面中的某些细节有以“摄影术”为标准。更何况,布格罗是“学院派”画家,骨子里认为人物细节的重要性,是不可遗漏的,
也就是说“学院派”画家带有“因循守旧”的艺术观念,延续前人的主题画风;因此布格罗的“新古典主义”油画是带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神学思想”元素的,
其笔下的“女性”题材油画作品,刻画了很多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天使形象,这原本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流派画家的创作主题,
之所以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画家布格罗会延续这种画风,或者说添加这种元素,
那是因为19世纪的欧洲(包括法国),人们的“神学思想观念”还没完全根除,
只不过,布格罗并不是怀旧或提倡“神学思想”之下的禁欲主义,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画面空间的光影效果显得“透亮”,
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暗沉”有鲜明对比,所以布格罗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思想”之下的积极乐观、充满活力激情的氛围状态,
这意思很容易理解,画面的光线效果是人物场景情绪氛围的象征,更何况画中的人物神态也轻松自然,没有丝毫的不切实际,
另外,布格罗刻画了很多裸体女人的形象,却又没有以“香艳柔和”的色调点缀整个画面场景,
而且女人的肌肤色调也不是呈现偏向于黄色的“肉色调”,这就进一步说明,布格罗的油画是崇尚理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还有就是,布格罗的油画最易打动人的是画面中的自然景观,画中的花草树木、天空云朵等等其他物象,都彰显出大自然的生机活力气息,这与神学思想的虚幻,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了,也不敢否定布格罗的新古典主义油画,追求的是普遍的“绝对美”,因为整个画面的构图设计太井然有序了。
最后,也可以这么认为,布格罗的油画思“情景相融、声情并茂、意境感浓烈”,欣赏这样的画作,除了视觉审美享受之外,更是哲学思想层面的深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