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画,如何欣赏,才能感受到真正的魅力?

梵高的画充满了浓烈的春意和火一样燃烧的爱。 我们看画家的作品其实就是透过这些画去看世界,或者说是我们用画家的眼光去看世界,不知道我的这个观点有没有人赞同。

每次去博物馆看画我都会仔细看画家的介绍,了解画家的生平经历。关于梵高,我看过他的传记,还有电影。梵高爱写信,写给朋友,写给弟弟,还有写给妹妹和母亲。

用世俗的眼光看梵高,他的一生很失败,按现在所谓成功人士的标准,金钱地位他完全没有,没有婚姻,没有后代,画了一辈子的画一幅也卖不出,以至于穷困潦倒,最后还疯了,这是常人眼里的梵高。

然而,梵高的画作以及文字,却有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他的画里有浓烈的春意,有火一样燃烧的爱。比如“饱含着某种激情的粉色桃树”,“14朵的向日葵”,“大束蓝紫色鸢尾花”,还有月光下神秘的露天咖啡馆。

最后我们来读一封梵高写给弟弟的信:

亲爱的提奥:

啊,那诉说着爱的夹竹桃非常漂亮,像皮维斯·德·夏凡纳莱斯博斯岛的《海滩上的女人们》。

——梵高

梵高的画,如何欣赏,才能感受到真正的魅力?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同年与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

我主观的地说一下我怎么欣赏梵高画作的。就不拿梵高代表作举例子了,代表作大家都说很多了。 《海边的渔夫》这幅画是梵高早期作品,创作于1883年,是一副半成品作品。乍一看,这幅画作很是粗糙,渔夫的脸部都没有画上,线条粗黑很是随意,色调揉杂没有层次。可以说,这幅作品就是一个新手练手的涂鸦。但是当作为一个绘画新手,以一个学绘画的新手的角度,在不知是梵高作品的情况下来欣赏这幅画时。可以看出,线条很自然,没有拘束;色调不死板,也能看出立体的层次来;脸部呢?爱画不画!完全的放飞自己,绘画完全是为了取悦自己,没有规则,没有风格,没有拘束。

其实,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种诠释。你想读懂一幅画,必须先了解画家的生平、志趣爱好、性情人格,才能充分解读他的内心世界,才能从画家看到他的创作动机以及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纵使你对画家近距离接触想百分之百解读他也是一件困难的事。世界上没有人会真正向旁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变成透明人,所以,你想走进画家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困难的。一个人无法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就无法读懂他,所以,世间没有人可以百分之百去解读梵高的画,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互取短长而已。

梵高的画,如何欣赏,才能感受到真正的魅力?

色彩大师梵高,是如何凭借色彩名垂千古的?难道梵高的眼睛和常人的构造不同,天赋异禀?

今天干货满满,看完之后,你也可以画出漂亮的色彩。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梵高的画中,是如何运用色彩的。

一.色彩的运用

我们可以看到这幅著名的作品《向日葵》,在梵高一系列的向日葵作品中,相同的大量地使用了明黄色,作为画面的主色调,这使得画面的饱和度很高,视觉冲击力很强,同时,突出了作为主体向日葵的旺盛的生命力,梵高有意的使用这些颜色,又很随意的运用这些颜色,表达自己心中的情绪。

在背景色上,梵高应用了一种浅灰绿色,这是一种高级灰色,在色彩的练习中,高级灰的使用可以对画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画面有一种平面几何的质感,但是又不乏生动,在颜色的运用上,明显看出了对日本浮世绘的借鉴。

我们可以看到这幅向日葵通篇设计成了黄色,色调非常统一,并且背景和桌面做出了区分,构图更加的饱满,明晃晃的向日葵在整片黄色的笼罩下生机勃勃,灵动四溢。

除了向日葵的叶子使用了绿色以外,基本都是黄色系的颜色,是物体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也是梵高色彩的惯用手段,梵高习惯用高度统一的颜色来表达画面,同时,在统一中制造丰富细微的色彩变化。

下面两幅色调一致的作品,分别是,我们熟知的《星月夜》和《罗纳河上的星夜》。

梵高的用色非常大胆,大面积的使用纯色。

《星月夜》

《罗纳河上的星夜》是个人觉得最有魅力的一幅作品,因为通篇只有深蓝色,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的细节,基本上是群青色,普蓝加白做出渐变,天空用几笔亮黄点缀出星星,河面用了饱和度较高的黄色一笔一笔横向点缀出灯火在河面的倒影,美轮美奂。

《罗纳河上的星夜》

梵高大胆地运用对比色,比如用深色衬托亮色,两种颜色通常交织在一起,形成冲击力,在梵高的画中,可以看出,在物体边缘用深色勾线加强体积感,使物体和环境区分开来,是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

在梵高的画中常见到步调一致的笔触,这是梵高绘画技巧的特点,例如河面细节,都用了横向的笔触,十分统一,富有节奏感,这也为颜色衔接提供了便利,颜色的深浅过渡处理的恰到好处。

同样,在这幅自画像中也一样可以看到分明的笔触,可以说,梵高用笔触去建立色彩关系,这是史无前例的,他的每一笔都是胸有成竹一般,跃然纸上。

厚重的笔触让色彩鲜艳不易混色,所以画面能给人结实,沉稳的感觉,在视觉上有很强的冲击力。

从下面细节图我们可以看到,笔触的厚重,具有立体感,甚至有了三维的效果,也就是说,梵高用厚画法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是画面与人的交互感更强,凹凸不平的颜料肌理让平平无奇的颜料彻底具有了生命力,这也是梵高色彩的魅力所在。

二,色彩中的补色关系

除了用色纯以外,补色关系是梵高色彩风格的主要方面。

这体现在一些非常明显的红绿搭配,黄蓝搭配,黄紫搭配等,如下图的咖啡馆就是常见的红绿配色。虽然我们俗话说:红配绿,赛狗屁,这是讽刺在颜色搭配上很土,一般来说是我们在穿衣上比较忌讳的颜色搭配。

但是在绘画中,红绿搭配能使画面鲜明,获得视觉上的冲击力。又变得具有美感。

这幅画,也大胆地应用了红色和绿色的对比关系,黄色和蓝紫色的对比,两种补色交织在一起,达到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

可见梵高对于色彩的运用并不是靠着一股激情,而是非常理性的,他用理性的思想画出了非理性的内容,表达了自己躁动不安的情绪和狂热的感受力。

时至今日,梵高依然是绘画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以他为代表的后印象派绘画,承前启后,给了人们新的绘画理念,最重要的,就是发觉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有人说,是不是一定要像梵高那样成为自闭症才能画出如此非凡的画作,这么想就错了,虽然艺术家们的确靠着自己的天赋成功,但是不付出努力,一定无法成为成功的艺术家。

总之,梵高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他的一生短暂且平平无奇,只不过将自己的全部热情贡献给热爱的东西。如果你热爱,你对五彩斑斓的世界有所期盼,就拿起画笔去画吧。

撸起袖子,加油干!

梵高的画,如何欣赏,才能感受到真正的魅力?

艳丽!至简!

梵高的画,如何欣赏,才能感受到真正的魅力?

【说不尽的梵高】

梵高的绘画作品,有一种无穷的魅力。而要欣赏和感受这种魅力,就应该先了解梵高这个人。

梵高的一生是悲惨的。他一生经历了爱情的失意,不被人理解的孤独,生活的潦倒穷困,精神病的折磨。而这一切,深深的影响和决定了他的绘画创作。

正是因为人生的不幸,反而成就了,梵高的伟大。他在孤独中专心于自己的绘画。他用自己孤独的心,感受着对生活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注入到他的绘画作品中。

例如他的《星月夜》。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而这样的星空,是他自己理解的星空。 整个画面,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所吞噬。旋转、卷曲,骚动不安的星空画面,反映的正是梵高自己内心的骚动和不安,以及疯狂的情感幻象。

梵高自己曾说:“如果生活中没有某些无限的,某些深刻的,某些真实的东西,我就不会留恋。”

梵高一生,特别爱画自画像,一生共画了35幅自画像。从这些自画像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痛苦,是孤独。是那种活着比死亡更痛苦的孤独。这也就注定了他,必然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梵高的绘画作品,充满了天然的悲悯和苦难。而这种悲悯和苦难,被他用一种完全不同于事物本像,极度夸张的线条,强烈对比的色彩表现出来。使你在欣赏他的绘画时,会有无尽的想象空间。所以,他的绘画,才具有无穷的魅力!

梵高的画,如何欣赏,才能感受到真正的魅力?

梵高的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特色,其鲜明的特征是梵高的性格使然,不可复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